2017-2018学年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 ,每题2分共60分)‎ 塔里木河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历史上,曾有九大水系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目前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关系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其他六条河流不再和塔里木河有地表水联系的原因是( )‎ A. 河流泥沙堆积,堵塞河道 B. 沙尘多,风力堆积严重,堵塞河道 C. 全球变暖,蒸发量大 D. 人类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利用 ‎2. 图示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该地区蒸发微弱 ③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④四周高山高原,阻挡水汽进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1. 该地位于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泥沙或风沙堵塞河道,水流会有新的河道形成,不会消失,A、B错。全球变暖,冰雪融化的多,河流水量会增大,C错。只有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水流中途消失,不能注入河流,D对。‎ ‎2. 该地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①错。该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较多,②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③对。四周高山高原,阻挡水汽进入,所以降水少,④ 对。所以B对。A、C、D错。‎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 A. 养殖 B. 改善气候 C. 分洪与蓄洪 D. 立体开发利用 ‎4.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 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 下游退耕还湖 D. 修建和加固河堤 ‎【答案】3. C 4.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3. 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A地地势低洼,可以起到分洪与蓄洪的作用,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C正确。图中未显示A是否为湖泊,因此不能断定是否可发挥养殖和改善气候的作用;依图中等高距可知,A处相对高差不大,不能进行立体开发。A、B、D错误。‎ ‎4. 从等高线图中可以读出甲地上游有等高线较为密集的峡谷,而峡谷的上游为口袋状的开阔低地,可以在峡谷处修建大坝,拦截蓄水,减轻洪水泛滥。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B正确。流域内植树造林不能解决上游来水量大的问题,A错误。下游退耕还湖与甲河段无关,C错误。修建和加固堤坝,只是权宜,不能治本,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2011年6月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至2011年8月底造成海面污染水域超过840平方千米。海事部门组织船只和人力,全面清除海面油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海事部门能迅速掌握海面污染的蔓延方向,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GIS B. GPS C. RS D. 人工测量 ‎6. 在对海面油污准确的清除行动中,海事部门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RS和GIS B. GPS和GIS C. RS和GPS D. 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答案】5. C 6. B ‎【解析】‎ ‎5. RS 能依据“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形状所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 行区分,因此遥感技术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检测,故答案选C项。‎ ‎6. 对海面油污的清除行动,需要对污染区域进行分析和定位,因此需要利用的技术手段为GPS 技术和GIS技术,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7. 图中甲表示( )‎ A. 土地盐渍化 B. 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 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8. 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③⑥‎ ‎【答案】7. C 8. B ‎【解析】试题分析:‎ ‎7. 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8. 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类活动”,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 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0.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D 10. B ‎【解析】试题分析:‎ ‎9.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故选D。‎ ‎1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①③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②错。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④错。故选B。‎ ‎【考点定位】获取信息的能力 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 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 年最低 B. 能源消费量2007 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 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2. 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B. GDP 增长速度取决②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 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答案】11. D 12. C ‎【解析】‎ ‎........................‎ ‎12.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口多,消费资源的量更大,不能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需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GDP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长。‎ 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地区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水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有关这四个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b、c、d四地所在国家都地跨两大洲 B. 图中a、b、c、d四地都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 C. 夏至日,a、c、b、d四地依次昼越来越长 D. 春分日,a、c、b、d四地都是当地时间6点日出 ‎14. 有关这四个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B. b国被誉为白金之国 C. 第一亚欧大陆桥穿越c国 D. d国分布着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 a位于印度尼西亚,跨亚洲和大洋洲;b位于哈萨克斯坦跨亚欧两洲;c位于土耳其,跨亚欧两洲;d位于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故A正确;图示a、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没有位于地震带上,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昼长由短到长为a、c、b、d,C项正确;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时间都为6:00,D正确。故答案选B项。‎ ‎14. a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A错误;b为哈萨克斯坦,白金之国是乌兹别克斯 坦,B错误;第一大陆桥主要经过俄罗斯境内,C错误;d多为俄罗斯,分布着世界最大的 针叶林带,D正确。故答案选D。‎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6. 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17. 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 麻纺织工业 B. 棉纺织工业 C. 蔗糖加工业 D. 电子工业 ‎【答案】15. D 16. A 17. B ‎【解析】‎ ‎15.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应位于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乙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主要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D项错误;两地区都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故由于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故A项正确;乙地的尼罗河由于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较少,故河流流量较小,C项错误;甲地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乙地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B项错误。A正确。‎ ‎16. 结合上题分析,甲地受季风气候影响,乙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C项错误;甲地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为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地区,B项错误;甲地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且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A项正确;乙地位于埃及,多为阿拉伯民族,以白色人种为主,D项错误。故答案选A。‎ ‎17. 结合上题分析,A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埃及的尼罗河沿岸是世界著名的棉花产区,故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故答案选B 项。‎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世界的河流。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和河流地貌的成因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人文环境分析即可。‎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9. 若沿④地向正北发射一枚炮弹,其落点位于④地的(  )‎ A. 正东 B. 正西 C. 东北 D. 西北 ‎20. 图中各点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 ①位于②的东南 B. ③位于④的西北 C. ②位于③东南 D. ①位于④的西北 ‎【答案】18. B 19. D 20. B ‎【解析】试题分析:‎ ‎18. 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①50°N、③45°S位于中纬度,①③位于中纬度,B正确。‎ ‎19.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左西右东,纬线指示南北方向,上北下南。④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因此向北发射的炮弹落在④的西北,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上三幅经纬网示意图中,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22. 图中①地位于⑤地的( )‎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 ‎【答案】21. B 22.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仔细读图,第一幅图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图中①的坐标为(30°S,30°W),②的坐标为(0°,0°);第二幅图上,③的坐标为(30°E,30°N);第三幅图为矩形图,④点的坐标为(30°S,30°W),⑤的坐标为(60°N,90°E)。因此答案选B。‎ ‎22. 根据上题经纬度的判断结果,①地(30°S,30°W)位于⑤地(60°N,90°E)的西南方。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和方向的判断。‎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关于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陡崖位于A地西南 B. 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 C. 陡崖处有瀑布景观 D. 陡崖由冰川侵蚀而成 ‎24. 图中所示各河流中,绘制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 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陡崖位于A地东南,A错误;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n-1)×d≤△H<(n+1)×d可知,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最大高差为40米,B正确;陡崖处无河流,不能形成瀑 布,C 错误;陡崖多是断层形成的,D错误,故答案选B项。 ‎ ‎24. 河流多发育在河谷,c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是分水岭。故答案选C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当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①②③④气候区正值多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B. 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C. 位于山地迎风坡,全年降水丰富 D. 1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7月受西北风控制 ‎27. ①、②、③三地自然环境( )‎ A. 主要受地形影响植被出现东西差异 B. 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景观出现狭长分布 C. 主要受热量影响自然景观出现南北差异 D. 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自然景观出现东西差异 ‎【答案】25. C 26. D 27. C ‎【解析】‎ ‎25. 由材料分析可知,当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说明亚欧大陆温度较低,属于北半球的冬季。图 中①②③位于南美洲的西海岸,①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②为地中海气候,夏季 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③为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 寒冷,夏季高温,终年少雨。此时南半球的夏季,只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雨季,故答案 选C项。‎ ‎26. 读图分析可知,②地气候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1月份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 少雨;7月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湿润。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27. 图示①②③的自然景观呈南北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反映纬度地带性规律,以热量条件为基础。‎ 故答案选C项。‎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 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 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 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29. 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 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B. 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C. 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D. 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30.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地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C. 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D.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答案】28. C 29. B 30. D ‎【解析】试题分析:‎ ‎28. 读图,①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稻米产区机械化程度低,A错。湖南省稻米产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相似的区位条件是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C对。水稻种植业技术条件差,科技水平低,D错。‎ ‎29. 马达加斯加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所以稻米不能自给,B对。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 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产量低,A错。种植面积有限与不能自给无必然联系,C错。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与不能自给无关,D错。‎ ‎30. 读图,图中②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受沿岸暖流和山地迎风坡影响形成的。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成因最接近,D对。非洲西海岸是撒哈拉沙漠景观,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与山地迎风坡无关,A、B、C错。‎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不同区域自然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但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 500米到2 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 ‎(2)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有利: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且集中;多峡谷,利于建坝。不利: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 ‎(2)因为本区种粮是在毁林开荒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灾难有: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 ‎【解析】本题以怒江为背景区域,考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怒江流域山高谷深,坡度较陡,山坡上的森林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作用,所以,种粮食会破坏山坡上的植被,从而破坏生态。会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本题主要考查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主要从资源条件、开采条件、市场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从有礼盒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且集中;多峡谷,利于建坝。但是怒江地区,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 ‎(3)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怒江地处“三江并流”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腹地,并戴着“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两顶桂冠,自然景观奇特壮丽,生物资源多样,因此可以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打造“三江并流”怒江大峡谷知名旅游品牌;而且可以依靠该地丰富的水能资源,构建国家级水电基地、针对该地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可以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 ‎32. 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乙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 ‎(3)图甲所示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所示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图甲所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图乙所示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适宜春小麦、甜菜等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建温室大棚等,抵抗低温;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 ‎(3)热量充足,劳动力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 ‎(1)甲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乙区域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这是造成农作物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上题判断可知C、D两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热量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依靠技术措施改变温度条件的角度入手分析,一方面研究耐低温的品种;另一方面采用温室、塑料大棚抗低温等。‎ ‎(3)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思考,比较两平原区域的主要差异:从气候上看,甲区域热量充足;从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上看,甲区域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上看,甲区域科技发达。‎ ‎33.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 ‎ ‎(2)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试分析以该作物为主的加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 ‎【答案】(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 (大多数)河流自东向西(东南向西北)流 ‎(2)M河(锡尔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N河(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M河径流量小;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或答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 ‎(3)棉花  接近优质原料;棉纺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丰富廉价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势的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以及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等相关知识。‎ ‎(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大多数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因此判断该地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和水文特征的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大小、水位变化、河流的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M河为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N河为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水文特征为:M河河流水量小;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工业基础、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该地发展加工工业的有条件,一方面为原料丰富,棉纺工业基础较好,另一方面为劳动力丰富廉价等。‎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 流量:流量(大小),季节(日)变化(大小),断流(有无), 取决于降水特征、补给形式、河流面积大小等。‎ ‎ 2. 含沙量:大小,取决于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流速、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 ‎ 3. 结冰期:有无、长短;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 ‎ 4. 汛期:有无、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 5. 水能:蕴藏量; 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 6. 凌汛:有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 7. 流速(大小); 区域地形起伏状况。‎ ‎34.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如何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及本地区经济? ‎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在图中B处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 ‎【答案】(1)资源、能源不足(缺乏资源、能源). ‎ ‎(2)既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以利用本国、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承接A国转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 ‎(3)毗邻港澳;水陆交通方便;是有名的侨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以及产业转移的类型,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从海陆分布与国家轮廓可知:A国为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资源能源不足(缺乏资源能源)。‎ ‎(2)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随着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日本本国发生了产业的升级,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国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建设的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城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水网密布。背靠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毗邻香港,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侨乡,水陆交通便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