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9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作业(湘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9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作业(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九)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9·湖南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  ②降水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B.①④ ‎ C.③④ D.②④‎ ‎2.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  )‎ A.吸引鱼群聚集 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加剧海岸侵蚀 ‎1.B 2.D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第2题,红树林主要起防海浪侵袭、防台(飓)风、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遭破坏后会引起鱼群分散,加剧海岸侵蚀,减慢泥沙淤积速度。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造成的,与红树林被破坏无关。]‎ ‎(2019·长春调研)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 ‎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 C.①②④  D.②⑤⑥‎ ‎4.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 C.②④   D.①③‎ ‎3.A 4.D [第3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小,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值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4题,保护红碱淖具有利于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2019·黑龙江六校联考)2016年8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洱海水源地遭到多处采石场破坏的新闻。读洱海流域采石场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洱海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其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的原因主要有 (  )‎ ‎①高山环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得洱海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稀少 ②湖泊对当地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③森林起了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④气候的垂直差异不明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受近年来该地区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①②两河段河流特征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大,②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B.①河段河流含沙量增加,②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 C.①河段河流结冰期变长,②河段河流结冰期变短 D.①河段径流只参与了内陆循环,②河段径流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5.D 6.B [第5题,洱海处于横断山区,东西两侧虽有山脉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气流,但非封闭区域,来自海洋的气流仍可通过河谷进入洱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①错;由“银苍玉洱”和山峰海拔等信息可知,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明显,④错。第6题,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①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增多,入湖河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湖泊中,因而②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①河段和②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大致相当,只是受洱海调节后,②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段;①②河段处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皆参与了内陆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2019·四川泸州联考)由于长期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干扰,巴西热带雨林面积迅速减小,生态效应不断减弱。下图示意巴西雨林区在1980—2005年6个不同地区的森林面积比和转移面积比(注:森林面积比为区域森林面积与该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转移面积比为发生转移的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可知,区域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小的是(  )‎ A.A区域 B.D区域 C.C区域 D.F区域 ‎8.雨林用地大面积转移最可能给当地带来(  )‎ A.地面光照增多 B.风力作用强劲 C.生物种群类型增加 D.土壤盐碱化严重 ‎7.C 8.A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C区域森林面积比较小,但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面积比最大,说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面积大,区域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小。第8题,雨林用地大面积转移导致雨林面积减少,地表裸露,地面获得的光照增多,A项正确;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作用弱,B项错;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项错;该地降水多,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淋溶作用强,不易出现盐碱化,D项错。]‎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是艾比湖的主要水源。读艾比湖湖泊演化示意图,回答9~11题。‎ ‎9.20世纪80年代,艾比湖的面积大约是 (  )‎ A.70 km2 B.700 km2 ‎ C.1 700 km2 D.2 700 km2‎ ‎10.据图判断精河河口三角洲的推移方向是 (  )‎ A.东南 B.东北 ‎ C.西南 D.西北 ‎11.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的有效措施是 (  )‎ A.上游修建水库 B.大力植树造林 C.发展节水农业 D.退耕还湖 ‎9.B 10.B 11.C [第9题,由图中比例尺,将艾比湖看作近似矩形,则其长约50 km,宽约20 km,面积约700 km2,与B项最接近。第10题,结合精河入湖流向判断三角洲推移方向。第11题,为防止艾比湖进一步萎缩,应防止入湖水量进一步减少,节约用水是最有效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的成因,并说明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简述图a中天然次生林、灌丛的作用。‎ ‎(3)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解析] 第(1)题,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的形成与纬度、地形、大气环流和洋流等有关。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从“地球之肺”“绿色水库”“基因宝库”三方面说明。第(2)题,图a中天然次生林、灌丛位于山区(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地下水、沼泽等环境要素发生了改变。‎ ‎[答案] (1)成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来自海洋上的东南信风经过迎风坡的地形抬升,形成降水,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环境效应:维持全球碳氧平衡;影响全球水循环,维持全球水平衡;世界最大的生物基因库。‎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 ‎(3)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13.(2019·江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湿地和湖泊。近年来随着乌拉盖河流域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下游地区湿地正在逐渐消失。苔麸是一种一年生谷类粮草兼用作物,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高,但产量低。下图为乌拉盖河流域图。‎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近年来乌拉盖河流域广泛种植苔麸,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乌拉盖河流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地形以高原为主;由河流的流向可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湿地、湖泊多,说明地形平坦,起伏较小。第(2)题,结合湿地的功能和地理环境要素回答。湿地有产出功能、调节功能、降解功能、旅游功能等;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湿地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土壤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恶化等。第(3)题,材料显示,苔麸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所以可以大面积种植;该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属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所以种植苔麸有利于改良当地的盐碱地和遏制沙漠化;苔麸品质好、营养高,可以作为优质的牧草,发展畜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答案] (1)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 ‎(2)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荒漠化现象加剧;湿地的降解功能下降,当地土壤污染更加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旅游功能下降,环境恶化。‎ ‎(3)苔麸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可以大面积种植;有利于改良当地的盐碱地;可以有效遏制沙漠化;秸秆是良好的牧草;苔麸具有广阔的市场,可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