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讲义—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讲义—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 第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清单】‎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放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次改革,成功的找出其理由,失败的分析其原因,注意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了解这些改革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高考资源网 解析: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考生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提高比较分析问题能力,此考点多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 解析: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注意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比较,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多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3、北魏孝文帝改革 ‎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实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注意理解其把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着重掌握均田制及移风易俗对后世的影响。一般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4、王安石变法 ‎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解析: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解掌握其多个领域的改革内容及作用,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44‎ ‎ ‎ ‎5、欧洲的宗教改革 ‎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析: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重点掌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作用,对比与达尔文改革的异同点。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解析:阿里改革是在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重点掌握其内容及作用,特别要在充分认识阿里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要忽略其消极影响。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解析: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考点在对改革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准确把握,注意与同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 解析: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了工业化、民主化历程,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重点掌握明治维新改革措施,注意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以提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 解析: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高考资源网 ‎【高频考点】‎ 44‎ ‎ ‎ 一、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 ‎2、梭伦改革的措施及其对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梭伦改革的特点 “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1)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2)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梭伦改革的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44‎ ‎ ‎ ‎③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 ‎(2)局限性 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 ‎①没有废除奴隶制。‎ ‎②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 特别提示 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 二、商鞅变法 ‎ ‎1、商鞅变法的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 ‎ ‎②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 ‎ ‎③军事:战争频繁。 ‎ ‎④文化:百家争鸣 ‎ 商鞅变法的原因 ‎ ‎①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 ‎2、商鞅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 统一度量衡 ‎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 制定秦律 44‎ ‎ ‎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3、商鞅变法的特点 ‎(1)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 ‎(2)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 ‎(3)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 ‎4、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大无畏的精神。‎ ‎(3)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 ‎(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5、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6、商鞅变法的结果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商鞅变法性质 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8、商鞅变法评价 ‎(1)积极影响:‎ ‎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44‎ ‎ ‎ ‎②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③壮大了军事力量;‎ ‎④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⑤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影响:‎ ‎①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特别提示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才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 冯太后主持 重点 建新制 推行均田制,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 ‎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44‎ ‎ ‎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迁都洛阳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6、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 ‎(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特别提示 44‎ ‎ ‎ 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既要把北魏孝文帝改革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学习和思考,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从少数民族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又要在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基本内容的同时,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改革,比如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 四、王安石变法 ‎1、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①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②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集权,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为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统治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核心,进行改革。历史上将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④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①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王安石变法的败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5、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 ‎③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④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6、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7、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4‎ ‎ ‎ ‎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8、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 ‎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9、结合今天的教育,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1)考试内容 ‎①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 ‎②联系实际:参加经义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 ‎(2)遵循原则 择优录取。‎ 特别提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概况 ‎ ‎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 ‎①宗教: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 ‎②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④文化: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 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 ‎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 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 ‎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精神文化:‎ 44‎ ‎ ‎ ‎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6、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 ‎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背景 ‎①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主要原因:罗马教迁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③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④目的:摆脱罗马教迁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内容 时间 ‎1517年开始 经过 ‎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1517年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内容 主张 ‎ 评价 ‎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 ‎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②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③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 ‎1、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背景 ‎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内容 时间 ‎1536年开始 44‎ ‎ ‎ 内容 主张 评价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7、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8、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教会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3、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义更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教会组织更为严密,很快传到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国家。‎ ‎4、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作用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②净化了社会风气;‎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⑤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四)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 ‎ 时间 ‎1532年开始,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导火线 亨利八世离婚案 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1、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背景 ‎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 ‎③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 ‎④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 ‎2、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②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③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 ‎④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特点 ‎①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 ‎ 44‎ ‎ ‎ ‎②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 ‎4、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影响 ‎①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 ‎②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③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5、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6、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结果 建立了不受罗马教会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7、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历史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②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⑤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教会纯洁运动 ‎1、教会改革的目的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为了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声威。‎ ‎2、措施 革除内部弊端,惩治贪污腐化,维护天主教义,改组宗教裁判所,扩大惩治范围,创立耶稣会,成为反宗教改革的最重要工具。天主教会称上述措施为教会改革运动或者教会纯洁运动。 ‎ ‎3、影响 这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恢复了天主教的部分势力,耶稣会在传教过程中一方面充当了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一方面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六)宗教宽容 ‎1、背景: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战争、教派纷争不断,有识之士要求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2、概况: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诸侯签署和约,规定教随国定,这是欧洲第一个宗教宽容的和约;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敕令》,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 特别提示 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方式和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 ‎①‎ 44‎ ‎ ‎ 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 ‎②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③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 ‎④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②促进经济发展、‎ a、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 b、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2)政治方面 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文化教育方面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4)军事方面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由于英法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埃及的大门,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所以阿里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得不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阿里在举借外债方面也始终非常谨慎,以避免外国的经济渗透。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来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 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 ‎②主要原因 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③欧洲列强的破坏 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 ‎(1)积极影响: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 ‎①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44‎ ‎ ‎ ‎②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 ‎③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④文教: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特加提示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改革结果和局限性是必然的。要充分认识埃及阿里改革的客观历史作用。‎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 政治上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②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44‎ ‎ ‎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⑤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①外部力量的推动:‎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③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①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②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③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人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歪,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具体表现:‎ ‎①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44‎ ‎ ‎ ‎②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局限影响:‎ ‎①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②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 ‎③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8、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特别提示 农奴制改革实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八、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①政治: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经济: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 ‎③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3)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③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经济 ‎①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④‎ 44‎ ‎ ‎ 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3)文化 ‎①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②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③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④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4)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明治维新的结果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1)内部条件:①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②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③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 ‎①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②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③经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④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⑤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2)局限 ‎①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②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7、明治维新的评价 ‎(1)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 ‎①经济: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44‎ ‎ ‎ ‎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国际: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8、明治维新的性质 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特别提示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国内、国外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相比于中国的洋务运动而言,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下进行的全面有效的改革,因而使日本在19世纪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自强运动中,成为惟一成功的国家。‎ 九、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 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 创办报刊和学会:维新派创办了强学会(1895年)、保国会(1898年)等团体以及《中外纪闻》(1895年)、《时务报》(1895年)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抢劫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 ‎①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②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③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 ‎④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 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3)高潮 ‎ 百日维新: ‎ 44‎ ‎ ‎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 ‎ ‎ ‎ ‎ ‎ ‎ ‎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 ‎②裁撤冗员 ‎③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颁布新法:‎ ‎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颁布新法:‎ ‎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颁布新法:‎ ‎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 改革旧制: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44‎ ‎ ‎ ‎3、戊戌变法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②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5、戊戌变法的影响 ‎(1)积极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2)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6、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3)从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4)从领导力量上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特别提示 44‎ ‎ ‎ 中国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国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前提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只能采取改良的办法,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失败具有必然性,这也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行不通的。‎ 十、纵横比较 ‎1、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比较 ‎2、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比较 ‎ 3、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1)相同:①两次改革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②两次改革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塞=‎ ‎(2)不同:①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②两者的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③‎ 44‎ ‎ ‎ 两次改革的特点不同。梭伦改革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商鞅变法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④两次改革的结果与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了,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4、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国内背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2)不同之处: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③影响的广度和深 ‎ 度: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 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俄国改革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5、比较加尔文和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1)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2)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6、比较马丁·路德教一加尔文教的异同 ‎(1)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2)异: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②加尔文教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7、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②领导者: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③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2)不同点:①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②结果:阿里改革失败;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 ‎8、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际环境:①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②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 44‎ ‎ ‎ ‎(2)国内环境: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②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3)思想文化:①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②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 ‎(4)领导力量:①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②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弱小。 ‎ ‎(5)改革途径:①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②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6)改革措施:①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②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 特别提示 埃及的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19世纪工业文明冲击影响下的产物,都促进或开启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虽然性质、方式、目的、措施、结局各不相同,但都有着积极或客观的历史作用。复习中要注意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 ‎【真题再现】 ‎ ‎1、(09上海历史)“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答案】C ‎【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2、(09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 ‎【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44‎ ‎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4、(09海南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 ‎ 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吏调太繁,迁徙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考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材料二 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提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以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瞽(按: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5分)‎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3分)‎ ‎【答案】‎ ‎(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 明。(5分)‎ ‎(2)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 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3分)‎ ‎5、(09广东历史)(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44‎ ‎ ‎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 ‎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分)‎ ‎【答案】‎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3分)‎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第一问注意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设问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回顾教材即可回答。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应该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加以评判。‎ ‎6、(09辽宁文综)(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 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 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答案】‎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 44‎ ‎ ‎ 府 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第(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7、(09江苏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⑴、⑵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⑶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09浙江文综)“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44‎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 ——《通典 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 ——《荀子 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 ‎【答案】‎ ‎(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9、(09福建文综)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 ‎【答案】‎ A.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 实质 44‎ ‎ ‎ ‎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10、(09山东文综)【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 力强大。‎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参考答案:(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11、(08年山东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6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6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 ‎12、(08年江苏高考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44‎ ‎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民族之间不和谐,回答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第(2)问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不顺利和孝文帝具有什么品质;第(3)问依据材料回答孝文帝改革对唐朝的影响。‎ 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6分)‎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2分)‎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名师心得】‎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综合测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 44‎ ‎ ‎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克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扒掉了众多的界权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 ‎ ‎2.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梭伦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 材料二 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改革是克里斯梯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又称“贝壳放逐法”。这是一项确保民主政权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僭主政治及政治野心家颠倒民主政权。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职官选举多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 请回答:‎ ‎(1)列举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 ‎(2)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议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 ‎3.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 ‎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44‎ ‎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其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别指哪些人?‎ ‎(2)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 ‎(3)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 ‎ ‎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 请回答:‎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 ‎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 ‎5.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材料一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 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同的……民主制度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括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 44‎ ‎ ‎ ‎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为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法、德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 ‎ ‎ 材料二 ‎ ‎ ‎ ‎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小组欲对近代西方人类文明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索,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②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6.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 ‎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 ‎ 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民。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不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一楚国之俗。‎ ‎ ——《史记·蔡泽列传》‎ 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 ‎ ‎ ‎(3)材料二说明的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 ‎ ‎7.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夫商君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 ——《 战国策·秦策三》‎ ‎ 材料二 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初租禾。‎ ‎ ——《史记·六国年表》‎ ‎ 材料三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开阡陌,任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货志》‎ ‎ 材料四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自报土地实数)。 ‎ 44‎ ‎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商鞅的哪一改革措施? ‎ ‎(2)结合材料二、三、四,概述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秦国变法的作用。 ‎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 ——《韩非子》 ‎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缮、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 ‎ ‎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 ——梭论 ‎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 ——商鞅 44‎ ‎ ‎ ‎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 ——《戊戌变法》‎ ‎ 材料四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 ‎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 ‎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 ‎——《汉书》‎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 ‎——《魏书》‎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 ‎(3)试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 44‎ ‎ ‎ 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 材料三 鲜卑武士佣和汉人胡食图 ‎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 ‎ ‎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说明了什么问题? ‎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 ‎ ——《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 ——《魏书•高祖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 ‎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 44‎ ‎ ‎ 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 ‎ ——《文献通考》 ‎ 材料三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 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 ——《朱子语类》 ‎ 请回答:‎ ‎(1)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其措施涉及哪几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 ‎(2)根据材料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 ‎(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提供的评价如何?扼要说明你的看法。 ‎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兼并之家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有人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以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为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 ‎ 材料二 北宋初期的纳税户,除缴纳赋税之外,还要依其户等到各级政府分轻重不同的差役。因为官绅地主、富商大贾都享有免税特权,各种差役抖落到中小地主和富裕的自耕农身上。 ‎ 请回答:‎ ‎(1)北宋初期的土地和赋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政策造成了哪些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在变法中主要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 ‎(2)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哪两项措施在宋代起到了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作用。你认为应该是指哪两项措施? ‎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便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 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 44‎ ‎ ‎ 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 ‎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才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 ‎ ‎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改革。 ‎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覆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 ‎ ‎ ‎ ‎(2)从内容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 ‎ 44‎ ‎ ‎ ‎(3)在改革中都遇到了很大阻力,各自的反对势力是哪些? ‎ ‎(4)从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们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九十五条论纲”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的?它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 ‎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 ‎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 ‎18.阅读下列材料: ‎ ‎ 材料一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加尔文 ‎ 材料二 ……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 ——加尔文 ‎ 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44‎ ‎ ‎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评判“财富的”?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他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 ‎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 ‎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 ‎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 马木路克在训练 材料三 阿里与法国顾问在一起 ‎ ‎ 材料四 在我第二次(1833年~1835年)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短一截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了。 ‎ ‎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改革前的埃及怎样的局面?‎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阿里军事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 ‎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材料四有何关系?‎ ‎ ‎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 44‎ ‎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 ‎ ‎ 参考答案 ‎1.【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奴隶”“自由”,由此推断梭伦改革的措施。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措施的局限性。‎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2)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2.【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位雅典政治改革家。第(2)问就是回答梭伦的改革措施。回答第(3)问时要注意材料一中“四百人会议”的职责。‎ ‎【答案】(1)梭伦、克里斯梯尼、伯利克里。(2)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会议与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3)不同意。美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立法大权,而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3.【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取消债务”“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穷人在公民大会上行使否决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问。第(2)问的看法就是“评价”的意思,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是回答其他政治家对民主制度的主要贡献。‎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2)看法:①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让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②‎ 44‎ ‎ ‎ 梭伦改革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二者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3)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4.【解析】由于国情不同,古代东西方国家建立了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西方为民主政治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清代的军机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的,与雅典民主政治不同。‎ ‎【答案】(1)不同意。理由: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2)差异: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3)根本差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5.【解析】本题考查范围广泛,跨度较大。古今中外在民主制度方面的实施情况,紧扣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逐一解答此题。‎ ‎【答案】(1)意义: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立民主制度;②创造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不同形式: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原因:法国大革命后经过曲折的历程确立了共和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概括地讲,两国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3)成就: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4)题目:西方政治制度初探(探讨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等。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6.【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相地而衰征”“ 籴甚贵伤民”“ 楚悼王”等,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它们反映的是齐国、魏国和楚国的改革问题。回答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改革者的用意回答第(3)问。第(4)问反映春秋时代的发展趋势。‎ ‎【答案】(1)重要改革: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吴起变法。(2)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私有权。(3)措施:“平籴法”。目的: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4)作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政治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7.【解析】明白“教民耕战”的意思容易回答第(1)问。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初租禾”“废井田、开阡陌”“自报土地实数”。第(3)问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答案】(1)措施:奖励耕战。(2)过程:①秦国的“租禾”是根据田地产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开始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②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定私有制度;③经过战国时期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④秦统一后,令农民自报土地实数,按亩纳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封建土地制度。(3)作用:变法使秦国兵强国富,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8.【解析】第(1)问的“态度”,一般分为支持或者反对。回答第(2)时要注意“特点”,在这里是指与其他法律的不同点,“直接目的”是对谁而言的。回答第(3)问要注意与变法的关系。回答第(4)问可以从法律和文化方面考虑影响。‎ 44‎ ‎ ‎ ‎【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专制政策。‎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9.【解析】梭伦改革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答案】(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原因: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康有为认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4)原因: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 ‎10.【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坏井田,开阡陌”“桑田、露田”“《魏书》”等。第(2)是考查考生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理解能力,这里的“影响”侧重于土地制度的影响。回答第(3)问可以从背景、内容、影响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点。‎ ‎【答案】(1)改革或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都获得了成功。‎ ‎11.【分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不仅有经济措施还要有政治措施。回答第(2)问时注意鲜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第(3)问考查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回答第(4)问时 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2)说明:商业的活跃;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3)说明问题: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北方民族大融合。(4)影响: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2.【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革衣服”“ 北俗之语”“ 葬河南”。抓住了关键词,容易归纳主要措施。回答第(2)问时注意以下问题:“雅好《诗》《书》”,孝文帝是鲜卑族首领。‎ ‎【答案】(1)措施: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官员讲汉话,否则受罚;南迁的鲜卑人死后就地埋葬等。(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五代藩镇”“文臣”“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措施的答案来自所学知识。回答第(2)时注意“态度”的意思,“根本出发点”就是目的。第(4)问中的“看法”就是分析改革与失败之间的关系。‎ ‎【答案】(1)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精神: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2)态度: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即边事可预防。出发点:巩固其统治地位。(3)评价: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 44‎ ‎ ‎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看法:由于北宋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应该完全归罪于宋初改革。‎ ‎14.【解析】第(1)问的“特点”是归纳材料中的要点,后两问围绕上述要点展开。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银行作用”的含义,便于分出带有“银行”色彩的措施。‎ ‎【答案】(1)特点:不抑制土地兼并;按照户负担差役;豪强有免税权。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赋役不均,逃避赋税的现象严重;政府赋税收入大幅减少,财政困难。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措施:青苗法和市易法。‎ ‎15.【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归纳材料一的要点。第(2)问的“理由”,既有利于国家或农民,但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都可以选择。第(3)问考查改革成功的因素。‎ ‎【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在用人问题上应慎重。‎ ‎16.【解析】回答第(1)时须注意的问题:古代中国改革共同的原因是内忧,目的都是维护统治。第(2)问的“侧重点”就是回答改革的指导思想。第(3)问的“阻力”不相同,孝文帝面对的是守旧势力;王安石的反对者是地主和官僚。回答第(4)问可以从改革者个人、符合国情等方面考虑。‎ ‎【答案】(1)背景:都是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2)侧重点:孝文帝是汉化政策;王安石是理财策略。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3)阻力:孝文帝改革是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反对;王安石则是大地主和大官僚反对。(4)启示: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17.【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钱柜”“教皇”“圣礼”等限定词。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自由、权利”“皇权”反映哪个阶层的利益。第(3)问说明各阶层与教皇的矛盾。第(4)问的“结果”是建立新教派。‎ ‎【答案】(1)针对问题: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问题: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权威。(2)问题: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3)说明问题: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4)结果: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管辖的新教会。‎ ‎18.【解析】第(1)问中前问的答案来自材料,后一问反映资产阶级要求。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亵渎神明”,相对于天主教会而言的,加尔文主张“先定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3)问的“特点”答案来自材料信息,“影响”‎ 44‎ ‎ ‎ 的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答案】(1)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2)天主教会。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新兴资产阶级。(3)特点:一些地方化、民主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积极影响:①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②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欧洲各国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19.【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关键词“保税人”意指实行包税制,“乡丁们”意指马木路克势力。第(2)问的答案基本来自所学知识。第(3)问考查考生对军事改革的理解能力。‎ ‎【答案】(1)经济上包税制盛行,政治上马木路克控制政权。(2)措施: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成效:军队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地中海东部海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3)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进行对外战争,穆罕默德·阿里向埃及人民征收岢重的赋役,并采取强制手段让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0.【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工业国”“富强起来”,改革的目的比较明显。回答第(2)问时不要漏掉“消极影响”。‎ ‎【答案】(1)动机:发展埃及经济,使埃及 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2)影响:积极影响: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社会的发展,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起了重大的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是符合埃及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的。消极影响: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民推向苦难深渊,最终葬送了改革的成果。‎ ‎ ‎ 4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