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作业】

课时作业8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安庆高三质监)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这里的“根本问题”是指(  )‎ A.法国经济十分落后 B.建立稳定的民主政治 C.大革命群众基础薄弱 D.外来武装力量的干涉 解析:法国经济并不落后,而且法国大革命就表明群众基础雄厚,因此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是根本问题,排除;从“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等信息可知是政治不稳定造成的,故选B项。‎ 答案:B ‎2.(2018·营口高三测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总统权力大于议会权力 C.行政权力高于立法权力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分析得出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在非会议期间,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开会议,这说明总统是对议会负责的,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材料体现出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3.(2018·鞍山高三摸底)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  )‎ A.否定巴黎公社 B.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C.确立共和政体 D.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国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不可修改性,同时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体现了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B项正确。题干与巴黎公社无关,且题干强调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排除A。1875年宪法通过之后,法国已经确立共和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题干强调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与打击法国封建势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4.(2018·秦皇岛高三统测)下列不属于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相同之处的是(  )‎ A.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C.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统帅 D.总统有固定的任期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均掌握最高行政权,有固定的任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统帅,故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负责,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故选B。‎ 答案:B ‎5.(2018·吉林高三调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 A.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故A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排除;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分权制衡民主机制,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故C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C ‎6.(2018·晋中高三联考)有学者评价近代法国政治体制时指出:“如果议会(众议院)解散政府,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作为回敬,这就使内阁能够避免完全屈从于议会。而使两个相互反对的力量旗鼓相当,这才会造成两者之间可能和必要的合作,保持政局稳定。”该学者旨在说明(  )‎ A.议会与内阁实力均衡 B.权力机构协作 C.法国代议制缺少制衡 D.法律至高无上 解析:‎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法国政体中缺少了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的制衡,这也会使得内阁倾向于议会,导致权力分布失衡,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B选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制衡而不是协作;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内容。‎ 答案:C ‎7.(2018·山西省45校高三联考)《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 A.议会拥有立法权 B.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D.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解析:德国保留了封建残余,具有保守性,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就是典型的体现,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主持帝国政府的是皇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8.(2018·如皋高三调研)“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宰相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B.近代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C.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D.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德国政体的民主性,即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德国其实也是不乏民主成分的,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议会也不一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选项 A自身说法不够准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专制是虚,立宪为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联邦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9.(2018·安庆高三质监)“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意在强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A.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 B.掩饰了德国皇权至高无上的虚假立宪 C.真实确立了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 D.规定司法独立是实现帝国代议民主的灵魂 解析:由材料可知,宪法规定普选和司法独立,使“臣民”灭亡,“公民”诞生,这说明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从而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虽然司法独立是一种进步,但由于德国的政治传统,其对德皇特权的制约仍然有限。‎ 答案:A ‎10.(2018·通化高三段考)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第一届议会选举中,真正参加投票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51%,宰相俾斯麦所在的自由保守党获得议会中37个席位,占议会总席位不到10%。当议会开始运转时,皇帝身边簇拥的亲王和将军们都穿着华丽的制服,与之相比,衣着普通的议员们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听众。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选民的参政权利受到政府限制 B.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C.俾斯麦因竞选失败而解散内阁 D.联邦议会立法权被皇帝控制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德意志帝国宪法》知识可知,19世纪末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是议会的立法权很小,国家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德意志政治体制具有两面性,故B项正确。A、C两项在题文中没有相关表述。D项表述片面,德国皇帝掌握大权没有表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步性。‎ 答案:B ‎11.(2018·周口高三月考)《威廉二世》一书中提到: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这一描述反映了(  )‎ A.联邦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 B.相权已经高于皇权 C.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很不完善 D.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廉二世和俾斯麦的矛盾反映了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仍然有很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体现了不完善性,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德意志的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故A选项错误;俾斯麦被逼退休不能说明相权已经高于皇权,故B选项错误;当时德意志形式上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封建专制统治,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12.(2018·乌鲁木齐高三段考)‎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法律或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称 ‎《权利法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颁布时间 ‎1689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787年颁布 制定机构 议会下院 联邦议会 和帝国议会 参众两院 特点 议会至上 皇权至上 三权分立原则 评价 标志君主 立宪制确立 政治民主化滞后 世界上第 一部成文法 A.特点 B.制定机构 C.颁布时间 D.评价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削弱君主权力,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皇帝具有一系列的实权,体现皇权至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表格中特点的表述正确,选A。《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制宪会议制定的,而不是参众两院,排除B。《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时间是1871年,而不是1875年,排除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而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8·汕头高三质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为陆海军最高统帅。皇帝被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仅有的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他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称国务秘书,仅作为助手对宰相负责。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 ‎——丁建弘著《大国通史:德国通史》‎ 材料二: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是在于把“万世一系”的“神圣”的天皇规定为统治权的总揽者。天皇拥有决定行使各部的官制、对文武官员进行任命等强大的行政权。因此,各国务大臣是对天皇负责,而对议会的责任却不明确。天皇在帝国宪法中具有广泛的权限。同时还规定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担政治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政府能够以天皇的名义对国民行使强大的统治权,又可以对国民及议会逃避政治责任。另外,条文上虽然承认信教自由,但实际上也是徒有形式。因为天皇是神道的最高祭祀者,神道事实上是国教,受到了国家的种种保护。‎ ‎——[日]依田憙家著《简明日本通史》‎ ‎(1)材料一中“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一、二中,德国、日本两国宪法呈现出的政治体制有何共同点?(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试比较德国皇帝与日本天皇在权力上的异同。(12分)‎ 答案:(1)含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但由皇帝任命,宰相对皇帝负责。‎ 共同点: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宪政色彩(或者代议制民主形式);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相同: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专制性。‎ 不同:日本天皇带有神权色彩,受到国家的保护。‎ ‎14.(2018·广元高三质量监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蹚过深水区和激流区。‎ 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24分)‎ 解析:先回答观点,根据材料“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蹚过深水区和激流区”归纳出观点,即妥协在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可以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1787年宪法或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中相互妥协的例子来说明。‎ 答案:观点:妥协在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论证:‎ 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 ‎(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例三: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 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通过,共和体制确立下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