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2017-0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2017-06)

高二普通班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人画的文化品质 孔仲起 人们经常把院体画和文人画对立起来看待,这样做有很多的弊端:一则,并非所有文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作文人画;另一则,文人所画的精致工整一路风格的作品也未必就不是文人画,犹如宋徽宗的《瑞鹤图》,像赵孟的人物及鞍马,或者像李公麟的作品等等。文人画的意义在于文人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活动,将他内在的人文品质与人格魅力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因而使他们的作品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光彩和文化价值。‎ 现在我们推崇文人画,当然是因为中国绘画发展到后来,文人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参与,不断探索,中国绘画最终在一个形而上的高度确立了准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韵生动”,这已提了千百年,今天说来它仍充满艺术的感染力。赏心悦目、玩味、隽永并具备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包容,以及诗文学养和人文情怀,正是文人画的特征,也便是人们常说的“境界”,即文以化之的高尚境界。‎ 在古代,文人画家多数都不以绘画作为自己的生计,因此“自娱娱人”就成为这些文人画家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自娱之外也不乏带有好名搏誉的心理,毕竟他们也期望从文化品位上获得社会尤其是来自高层文化群体的褒美。在历史上,由于文人画家不太受市场风气的制约,因而可以在创作状态上获得较大的自由度。他们往往长于构思,又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同时又因为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对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深刻,所以往往能把作品推向一个内蕴深厚的境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或者说道义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这是历来文人的共同准则“文以载道”,因而从精神价值的层面会使他们的作品获得“内在的丰盈”。这跟职业画家大多数更重视技巧比起来,后者的作品可能在载道的力度上显得不足,这也正反映出了二者在思想深度上的落差。我们可以发现,所谓“苍凉之境”、“悲悯之怀”、“深度哀感”、“愤世嫉俗”,乃至“忧伤沉痛”的意境往往在文人画家的笔下才能找到,那种思深而忧远的人文品质才会显现出来。这符合儒家所倡导的诗意,即“兴”、“观”、“群”、“怨”。‎ 当然,我不是说文人画家因为表现悲剧式的主题所以才显得内蕴深厚,他们也可能只是患得患失,感慨个人身世,不一定都具有大的胸怀和抱负,不一定会瞻视天下、为苍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造化讴歌。但是他们所表现的情感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确实较一般的职业画家尤其是民间职业画家要高出一筹。‎ 古代的文人画家不像职业画家那样大量地、频繁地创作,因此在技巧方面可能不及职业画家,对技巧的探索兴趣也可能比后者少一些。当然有失也有得,这种情况也使他们恰好避免了因为技术上的过于熟练而容易造成的“纵横习气”,有时候他们那种略带生拙的笔墨反而使作品增添了朴素自然的古趣,显然,这些都是业余性带来的差异,当然也不一定就算得上是文人画家的真正优点。‎ 说到优点,刚才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实际上,真正文人画家中的杰出者,像宋代的文同、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征明,恰恰都是技术纯熟并且开一代风气的领袖式人物,他们不仅在技巧上丝毫不逊色于职业画家,在作品的格调上、在意境的营造上更非一般的职业画家可及的。‎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文人画”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人画是指由文人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人们经常把文人画与院体画对立起来看待。‎ B.精致工整的风格非文人画主流,但文人画中不乏此类作品,如宋徽宗的《瑞鹤图》等。‎ C.文人画后来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其发展与历代文人不断地努力实践分不开。‎ D.文人画往往具有内蕴深厚的境界,是因为文人在创作过程中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气韵生动”是历代的文人在创作过程中经过不断参与和探索,最终在一个形而上的高度确立的中国绘画的准则。‎ ‎ B.由于文人画家不太受市场风气的制约,可在创作状态上获得较大的自由度,因而他们创作的作品显现出人文品质。‎ ‎ C.大多文人画家作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自娱娱人,更注重思想意境,这与职业画家大多数更注重绘画技巧是不同的。‎ ‎ D.与职业画家因熟练的技术而易造成的“纵横习气”不同,一些文人略带生拙的笔墨反而让文人画有朴素自然的古趣。‎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有文以化之境界的文人画,表现出赏心悦目、玩味、隽永并具备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包容,以及诗文学养和人文情怀等特点。‎ ‎ ‎ ‎ B.文人作画有些带有好名搏誉的心理,期望从文化品位上获得社会尤其是来自高层文化群体的褒美,这其实有损文人画的品质。‎ ‎ C.由于历来的文人奉行“文以载道”的创作准则,因而文人画中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或者说道义感等内涵。‎ ‎ D.不少文人画家的作品表现出技术纯熟的特点,且在作品的格调上、在意境的营造上,有一般的职业画家的作品难以达到的高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伶官传序 ‎ ‎ 欧阳修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 B.表官职升降任免调动常用的词语有“迁、贬、徙、黜、左迁、出”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翰林学士”。贬:降低官职。如“坐贬夷陵令”。黜:废掉官职。如:“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左迁知制诰”。‎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白居易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四夷:四夷是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5、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束缚捆绑。‎ D. 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6、下列选项中括号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岂非人事哉(古今同义)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今异义)‎ B.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做动词)       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 C.身死国灭(被动句)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D.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法,使…….兴)   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0分)‎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路六诗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系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子棉。‎ 剑南春色迎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1)不分:嫌恶之义。 (2)生憎:偏僧,最憎。‎ ‎8结合首联与颔联,简析作者送路六内心悲愁原因。(4分)‎ ‎9诗中风光是明艳的,而作者偏说“不分”“生僧”,此诗运用何种手法?请简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 .‎ ‎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 ‎(5)杜甫的《赤壁》蕴涵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 ‎(6)在白居易《观刈麦》中反映人民辛勤劳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 你跑什么跑 安谅 一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也许当时压根儿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响。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亮。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体育老师飞奔而来。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处逃窜。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我也没命地往前跑,终究落在了后面。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学楼时,高年级同学还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目光尽是幸灾乐祸。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了。我说我真的没喊呀。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出卖朋友,就是叛徒,做叛徒是最可耻的。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 二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工厂的后边,是农田。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但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担心。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代有什么企图,我矢口否认。大人说:“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三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但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雪花飘舞,已把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去。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竟也不是废物箱。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踩着雪橇,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一如树倒猢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我一步也未挪动,看着他们逃跑,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来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势汹汹,兴师问罪:“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应该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 “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从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 D.小说以“我”的口吻行文,说明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E.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 ‎(2)小说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以“你跑什么跑”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 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②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之中,无需拔苗助长,足球苗子自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③《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 ‎⑥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至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手段的革命。‎ B.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 C.武侠小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 D.在20世纪上半期“革命与战争”的语境下,聚焦这一时期中小学历史、社会教科书,你会发现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叙述是如此意趣盎然。‎ ‎14.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司马迁采用纪传体的方式让血重新流回历史的血管,历史恢复了心跳。  ①  为什么后来那些同样采用纪传体的历代正史却不能有这样栩栩如生的效果呢?这就要提到《太史公书》中另一独特东西:细节。  ②  个体复活,历史  ③  会复活;  ④  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  ⑤  ,司马迁那么关注细节,他云游天下,就是要在史料之外搜罗活生生的细节,寻找生命的原始形态,他  ⑥  不惜动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细节的不足,恢复生命的血肉。‎ A 但 只要 就 而 然而 因而 B 但 只有 才 而 所以 甚至 C / 只有 才 但 然而 因而 D / 只要 就 但所以 甚至 ‎1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 A. 信造化之尤物也 B. 然今卒困于此 C. 秦人不暇自哀 D.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6.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4分)‎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                                                                      ‎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   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只要脸好看,肚里没水也不怕。”人们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整容改变命运”已经不是玩笑,“换脸”‎ 也不再只是少数明星才会做的尝试。从年轻人到中年人甚至到老年人,只要有条件,相当一部分男女都愿意进行“面部改造”。在许多人看来,脸蛋美美哒、帅帅哒,恋爱、求职、晋级都不在话下。‎ ‎ “脸”,真的这么重要吗?现在真是“看脸时代”吗?这种“看脸时代”应该怎么看呢?你对此有哪些思考和感悟呢?‎ 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1.D(“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只是“文人画具有内蕴深厚的境界”的因素之一,还包括“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对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深刻”这些因素)‎ ‎2.B(“因而他们创作的作品显现出人文品质”属于强加因果)‎ ‎3.B(“这其实有损文人画的品质”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二、古诗文 ‎4.C 唐代的白居易应为柳宗元 ‎ ‎5、C C/这里指绳索。‎ ‎6、A (人事:古今异义)‎ ‎7、译文 ‎(1)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8.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后会无期 ‎9.以乐景写哀情,本诗通过火红桃花,柳絮等景物描绘剑南的春色,反衬作 ‎ 者送别友人时无尽的哀愁 ‎10.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 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B.“这应该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但是通过“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和“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可以推测有部分合理性,给1分。A.“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 不是“我”逃跑的原因。D.以“我”‎ 的口吻行文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但故事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本人。)‎ (2) ‎①小说第一部分写“我”并未喊,却跟着别人一起跑,反映了“我”胆小怕事;②小说第一部分写“我”不肯说出是谁喊的,说明“我”讲义气,不想做叛徒;③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砸碎玻璃没有跑,突出了“我”的勇敢和淡定从容;④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跑并说出是谁砸碎玻璃,表现了“我”的诚实和敢于担当。‎ ‎(3)①结构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三个小故事通过这句话组成了意蕴完整的整体。②人物形象方面:前两次我没有做什么事却逃跑,“你跑什么跑”揭示了“我”内心的胆怯,没有勇气面对他人的过错;后来看到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我”没有跑,揭示了“我”内心的勇敢与自信,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成长。③主旨方面:小说中前两个“你跑什么跑”和第三个故事中的 “我没有跑”,二者形成了对比与反转,揭示了主旨,即做事要敢于“担当”。(每点2分)‎ ‎(4)①小说以前两部分“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相对比,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②小说以前两部分“我”被人问跑的原因时的无言以对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敢于说真话相对比,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我”内心的成长。③小说以前两部分“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 “我”没跑并讲出真话相对比,突出“我”的勇敢和诚实。④小说以前两部分“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相对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做事要敢于担当的主题。⑤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问题的张力,吸引读者阅读,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C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抑:也是压抑的抑,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不能用于形容手势。 “良莠不齐 ” 对象不当,意思是好人坏人都有`,与前面的 “专业素质 ”搭配不当,应改为 “参差不齐 ”)‎ ‎13.D(A项“带来”的主语残缺,应当删除介词“随着”,B项语序不当,“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应在“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之后;C项“武侠小说”是“精神”,主语与宾语搭配失当。)‎ ‎14.B (①处表转折,让司马迁跟“后来同样采用纪传体的”构成对比;②③处选“只有……才” 表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且跟后文“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构成呼应;⑤处是因果关系,填“所以”,⑥处表递进,填“甚至”)‎ 15、 A 示例一:我觉得很好。①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②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①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②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③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对两点可得4分,语言流畅得1分;另有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6.(1)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2)对外来文化的仰慕和偏爱。(每点2分 五、作文分析:‎ ‎【答案】‎ ‎【解析】这则材料由流行语引入,揭示了当代社会男女老幼靠“整容改变命运”的社会现状。材料展示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心理和行动,他们普遍感到“换脸”就有面子,“换脸”就有尊严,换一副好脸蛋就能换来美满的爱情、理想的工作和尊贵的职位。‎ ‎ 本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肯定的角度:爱美本无罪,适可而为之;讲尊严,从爱美开始。2.否定的角度:“换脸”让我们失去自我;真正的美是品质和修养,追求内在美人生才更有意义;具有良好修养、内在品质、文化气质、丰厚学识、出色才干、杰出成就,才有尊严和脸面;“换脸”折射出时代的浮躁。3.综合的角度:秀外诚可贵,慧中价更高;内外兼修的人生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