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A版必修1第04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时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人教A版必修1第04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时练

课时练(十)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选择题 ‎1.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选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 ‎2.在率先进入全面小康和建成富裕型小康社会进程中,江苏省各地区大致分为三个梯队,即到2005年左右,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率先进入全面小康;扬州、泰州、盐城、徐州、连云港和南通在2015年前进入;淮安和宿迁在2020年前后实现全面小康。这体现了(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 B.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C.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D.共同富裕贯穿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 解析:选B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不完全一样,A项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江苏省各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分为三个梯队,说明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故选B。‎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析:选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协调发展。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4.“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真正形成财富的就是那一笔”。这说明(  )‎ ‎①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真正有效的经济增长 ‎②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 ③‎ 单纯的GDP不能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 ④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A.①②   B.①④  ‎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 材料说明了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单纯GDP指标在衡量经济方面的缺陷,①③符合题意。‎ ‎5.下表显示的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从经济学角度看,说明我国(  )‎ 经济指标 煤炭消耗 钢材消耗 水泥消耗 经济总量 占世界比重 ‎31%‎ ‎27%‎ ‎40%‎ ‎10%‎ ‎①经济发展保持了比较高的发展速度 ②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物质消耗过高 ③必须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④必须正确处理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过高,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入选。‎ ‎6.浙江省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首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区”的试点省份。你认为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是(  )‎ ‎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 ④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故B项正确。‎ ‎7.广东相关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用了全省用工的25%,但是只创造了8.5%的增加值。对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①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要充分利用外资,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 ④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的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表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阶段,要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前半句对,后半句有问题,不能仅仅是发展高科技产业;②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合题意;④正确,符合题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的转变。‎ ‎8.近年来,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中西部城市,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纷纷打出“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的牌子,将原本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开发园区;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因“用工荒”也加强了技术创新力度以提升竞争力。这表明产业的区域转移可以(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促进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由材料不难看出产业的区域转移,有利于实现东西优势互补,既发挥东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又可以发挥西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故①④符合题意,当选;②③不符合题意且③观点错误,排除。‎ ‎9.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 ‎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材料强调了我国中低产田比重大,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规划,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中“扩大耕地面积”与题意不符,而且“农产品价格”是由市场调节的。材料未涉及“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10.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健全的产业体系密切相关。我国是大国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该(  )‎ ‎①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引领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打造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③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 ④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其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强调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①没有涉及产业新体系的构建,排除;②“主导地位”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排除;③④正确,应选B。‎ ‎11.(2018·信阳质检)2017年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于‎9月26日召开。‎ 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湿地面积达579.59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0.85%。但由于沿海地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经济社会发展对湿地资源的需求很大,开展全面保护的难度高,滨海湿地大多面临着围垦占用、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工业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旅游开发等威胁。对此我们应(  )‎ ‎①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互动 ②严格保护湿地,增强区域湿地保护管理的联动性和有效性 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题意强调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因而②④符合题意;①③缺乏针对性,排除。‎ ‎12.李克强总理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改变原来的以低劳动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为基础,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外向依赖型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下列符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求的措施是(  )‎ ‎①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 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③更加重视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④增强自力更生能力,逐步取消资源能源进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②中“消除”错误,④说法错误,取消资源进口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故①③入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特点 具体表现 创业 主体 从小众 到大众 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创业 服务 从政府主导 到市场发力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创业 平台 从内部组织 到开放协同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创业 理念 从供给导向 到需求导向 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创业 领域 从传统产业 到新兴产业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答案:①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激发大众创新活力。②大众创新创业尊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大众创新创业能有效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增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④大众创新创业能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⑤大众创新创业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4.(2018·信阳质检)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皇家的后花园。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1962年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建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铸就了林业建设史上的绿色丰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通过全面推进林场改革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如今的塞罕坝,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自然风光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启示。‎ 答案:①经济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②经济发展要依托当地有利资源,发挥独特优势,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