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南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D.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详解】A、过程2、6受阻时,导致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所以乙液组织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C、淋巴细胞存在于(丙液)淋巴中,会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甲液)血浆中,C正确; D、甲液是血浆,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其中也包括红细胞,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氧气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故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中的高,D错误。 故选D。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 膜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 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D. S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 A、受刺激部位就和邻近的未受刺激部位形成电位差,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受刺激部位流向受刺激部位,在膜内由受刺激部位流向未受刺激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然后向两端依次传导,A正确; B、膜内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错误;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外表现为正电位,膜内表现为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时,该受刺激的部位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负,膜内由负变正 但未受刺激的部位仍保持原状,C正确; D、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D正确。 故选B。 4. 如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 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一次偏转 C. 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 D. 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小于前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反射弧。 此类问题常以模式图为载体进行考查,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 【详解】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与皮肤细胞A相连的神经上有神经节(图示中的黑心圆点),据此可知该神经为传入神经,细胞E为效应器细胞,进而推知该图表示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细胞A→神经细胞B→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D→细胞E,A错误; 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兴奋能通过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所以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偏转,B错误; C、b处所在的神经为传出神经,所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C错误; D、神经细胞D能够合成和分泌神经递质等物质,而分泌物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细胞E为肌细胞,所以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小于前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 5.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需穿过2层磷脂分子 B. 突触后膜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的膜 C.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酶水解而迅速失活 D.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因此穿过了0层磷脂分子,A错误; B、突触后膜是由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形成的,B错误; C、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被酶水解而迅速灭活,C正确; 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方式是由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而精子与卵细胞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两个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D错误。 故选C。 6.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g/mL)如表所示,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状腺激素 3 0.1 3.8 3 雄激素 4 3.8 3.6 0.8 生长激素 6 5.8 0.1 5.6 分析: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被切除的内分泌腺依次是 A. 甲状腺、垂体、睾丸 B. 甲状腺、睾丸、垂体 C. 垂体、甲状腺、睾丸 D. 睾丸、甲状腺、垂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各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甲是对照组,各种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值状态。分析其他几只狗体内的激素水平并联系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即可解答。 【详解】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产生,雄激素是由睾丸产生,生长激素是由垂体产生;由表可知,乙缺少甲状腺激素,可能被切除甲状腺;丙缺少生长激素,可能被切除垂体;丁缺少雄激素,可能被切除睾丸;故选A。 【点睛】熟记激素的产生部位,对照分析手术后的狗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异常情况。 7. 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B. 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 C. 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脂肪大量转化成葡萄糖 D. 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摄食后1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甲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正确; 分泌物乙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分泌物乙是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是由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分泌,B错误; 2~2.5小时胰高血糖素乙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升高,C错误; 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作用相反,因此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拮抗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可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a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血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详解】①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①错误; ②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错误;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③正确;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可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得血糖浓度升高,④正确。 故选B。 9. 在人和动物体内由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根据图分析(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B. 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C. E作用于B,对应的 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只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 A、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后,由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 C、E作用于B,对应的E细胞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 D、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以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B。 10.右图表示人体激素的分泌、运输、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 B. 激素分泌后经特定线路由导管运输到靶细胞 C.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疾病 D. 激素起作用后仍能重复使用,不需源源不断补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其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A错误;激素分泌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B错误;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疾病,C正确;激素起作用后即被分解,不能重复使用,需要源源不断补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激素的分泌、运输、与靶细胞结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B. 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C. 第100分钟时,为减少热量散失,皮肤不再散热 D. 由图可知,口腔温度比较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温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易错易混——澄清体温调节中四个易混点: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详解】 A、相对于皮肤温度,口腔温度更接近于人体内部的体温,由图可知,各种环境温度下,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A正确; B、在50~100分钟,皮肤温度下降,通过神经调节,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以促进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 C、只要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人体就会通过皮肤向环境散热,C错误; D、由图可知,口腔温度比较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温度,D正确。 故选C。 12.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 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 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 渗透压上升,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A对;由图可知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B对;图示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C对;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 【考点定位】水盐平衡 【名师点睛】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3.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B.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C. 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 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不会影响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影响的。D错。故本题选D。 14. 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 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 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仅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 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体特异性免疫分两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主要依靠淋巴B细胞,在发生分化后释放抗体与抗原结合,再由吞噬细胞处理,这里体液免疫依靠B淋巴细胞;至于细胞免疫,依靠淋巴T细胞,在分化后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其中的抗原,再由抗体与之结合,同时T细胞会释放淋巴因子以增强其杀伤力。故A错误; B、特异性免疫就是指第三道防线,即体液和细胞免疫。至于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黏膜等的物理性抵御措施;第二道防线指溶菌酶、吞噬细胞等的化学性抵御措施。故B错误; C、不同病原体,根据其不同的特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与程度不同。故C错误; D、病毒感染后先经体液免疫阻止其传播,再经细胞免疫将侵入细胞的病毒暴露于体液中,最后与抗体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类型等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 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答案】C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A正确;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正确;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损伤和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错误;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D正确。 16.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 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 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 D. 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是促进细胞生长,A错误; B、据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其生长,B正确; C、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在E和F之间,C错误;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故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D和A,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17.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中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作用对象都是茎,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不符合选项要求;②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根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生长素对茎的影响正好与之相反,符合选项要求;③的研究对象都是芽,生长素浓度的不同造成它们的生长状况不同,不符合选项要求;④是利用双子叶植物对激素敏感,单子叶植物对激素不敏感来清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符合选项要求。故选C。 18.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C. 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 D. 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前提物质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从而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被氧化形成氧化产物后不再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和抑制生长素的氧化过程促进细胞生长。由图示可知,赤霉素促进①生长素的合成;②为生长素转化为氧化产物,赤霉素对②起抑制作用。 【详解】 A、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是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 B、图中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起抑制作用,B错误; C、由题图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和抑制生长素的氧化过程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促进细胞生长,C正确; 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及其衍生物,赤霉素的化学本质是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二者本质不同,D正确。 故选B。 19.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C. 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D. 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功能相关实验 1.对照实验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四种类型,本实验中仅存在空白对照,没有其他对照。 2. 分析实验可知,用清水处理的插条作为空白对照组,其生根数目作为NAA溶液处理的对照,曲线表明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0~C浓度,抑制生根的浓度是C~D浓度,因此能说明NAA具有两重性。 【详解】 A、曲线表明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0~C浓度,A错误; B、抑制生根的浓度是C~D浓度,B错误; C、用清水处理的插条作为空白对照组,其生根数目作为NAA溶液处理的对照,C正确; D、该曲线说明了NAA具有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20.关于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 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 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A、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A正确; B、大火、洪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落,但是即使没有这些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自然演替的,B错误; C、在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C正确; D、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D正确。 故选B。 2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 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种群特征的内容,理解种群各特征的作用。 2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A错误; B、培养酵母菌时,不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C错误;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正确。 故选D。 23.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B. 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年龄组成不同 D. 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增长率为正值,则种群数量增加;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变为0(即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为K2,对应时间点为t2和t4。 【详解】 A、甲在t1~t3呈现“S”型增长曲线,而乙种群在t1~t5呈现“S”型增长曲线,A错误;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继续增加,B正确; C、甲在t3~t5种群增长率为负值,使得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乙在t3~t5种群增长率为正值,使得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正确; 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D正确。 故选A。 24.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高低错落有致,所属范围为种群,A错误;B、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植物的分层现象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正确;C、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正确;D、在水平方向上,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导致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故选:A。 25.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试验,A正确; B、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校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D正确. 故选B. 2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 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A错误;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错误;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少,C错误;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等,D正确。 故选D。 2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 B.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一定比a小 C. 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考查对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图中分解者利用的是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也属于生产者的遗体。 【详解】①代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粪便为生产者的遗体,其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A正确;a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生产者、分解者的遗体均由分解者分解,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不一定比a小,B错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除去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剩余的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正确。故选:B。 【点睛】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分析 ①初级消费者摄入能量(a)=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的能量(c),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b)=呼吸消耗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 2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 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乙和大气中的CO2之间的双向箭头可判断:乙为生产者,由乙、丙、丁都有箭头指向甲可判断:甲为分解者,由乙、丙、丁之间的单向箭头可判断: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次级消费者,因此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图中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④表示含碳的有机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B项错误;甲为分解者,其作用是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所以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项正确;由于丁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为丙的同化量,而不是丁的同化量,导致丁同化的能量远小于其摄入量,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9. 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 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中,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 【详解】 A、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中,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A错误;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会引起七星瓢虫的数量增加,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正确;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进而使到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当甲状腺含量过少,又反过来可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D正确。 故选A。 30.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种类 (1)抵抗力稳定性: ①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③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 (2)恢复力稳定性: ①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详解】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 B、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可知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 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即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正确; D、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时间越长,难度也越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二、非选择题 31.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调节来实现的。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1). (冷觉)感受器 (2). 神经递质 (3). 神经-体液 (4).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5). 胰高血糖素 (6). 肝糖原(元) (7). pH(或酸碱度) (8). 非特异性 【解析】 【分析】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该过程既有神经系统参与调节,又有激素参与调节,所以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以及体温调节的过程;其次应注意pH调节原理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结构基础。 32.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 (1)图中①②⑦是构成反射弧的某些结构,则结构①名称是________;结构A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激素⑥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________(升高或降低),导致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重吸收水,减少尿的排放。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____________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_,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答案】 (1). 传入神经(或传入神经纤维) (2). 下丘脑 (3). (负)反馈调节 (4). 升高 (5). 抗利尿 (6). 肾小管、集合管 (7). 中枢神经系统 (8).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图中A为下丘脑。 【详解】(1)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结构①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根据分析可知,结构A应为下丘脑。 (2)当激素⑥增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负)反馈抑制。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的排放。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神经调节的控制的控制,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3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1)若要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属于________________疾病。 (4)细胞Z为___________。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_____________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答案】 (1). 耗氧量 (2). 分级 (3). 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 (4). 自身免疫 (5). 浆细胞 (6). 物质C (7). 淋巴因子 (8). 增殖、分化 【解析】 【分析】 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根据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图形分析可知,细胞Z分泌了抗体A,为浆细胞,则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而物质的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氧气,因此检测的指标是耗氧量。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 (3)据图分析可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Z为浆细胞;据图分析,物质C能够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也可以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减少抗体A的产生,因此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过程、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体液免疫过程判断图中各个细胞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4.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则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选取样方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果要调查其中某动物种群的密度一股采用____________,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点,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图。据此分析,在第1-5年间,种群增长模型呈_____型;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年。 【答案】 (1). S0 (2). 标志重捕法 (3). 偏高 (4). D (5). B (6). B (7). J (8). 20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图2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逐渐增加,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先增加后降低;图3中,λ>1时,种群数量增加;λ<1时,种群数量减少;λ=1时,种群数量不变。 【详解】(1)对于植物应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数,由图1可知S1物种数较少,在S0时达到最大,而S2和S0物种数一样,但面积较大不利于调查,故选S0最好;调查动物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个体减少,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2)据图2分析,D点以前,种群的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即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而D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D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B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说明该点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处于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K/2处,因此若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B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3)据图3分析,在第1-5年间,λ=1,种群增长模型呈S型;λ在5-20年一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而20年后λ=1,种群数量不变,因此种群数量在20年时达到最小值。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图2中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代表了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且图3中λ=1是关键。 35.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种群丁增重1kg,理论上要消耗戊_____kg。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4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答案】 (1). (2). 捕食 (3). 471.9 (4).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 物质循环 (6). 能量流动 (7). 信息传递 (8). CO2 【解析】 【分析】 根据能量金字塔,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戊的能量最多,戊是第一营养级,乙、丙能量相差不大,不在10%~20%之间,因此乙、丙同属第二营养级,其次是甲、丁,因此其相应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为。 (2)根据食物网分析可知,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根据表格分析可知,戊的能量为226.50,丁的能量为0.48,因此种群丁增重1kg,理论上要消耗戊1÷(0.48÷226.50)=471.9kg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点睛】注意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乙、丙是相邻营养级,其之间传递效率能量大于20%,因此乙、丙不属于相邻两个营养级,属于同一营养级,熟记能量金字塔、种间关系、生态系统成分、功能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