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5分,41-45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某城市局部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功能分区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该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工业区的分布主要考虑风向,则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 上海 B. 孟买 C. 东京 D. 伦敦 ‎2. 在制作功能分区图层时,主要利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RS 、GIS C. GIS、 GPS D. RS 、GPS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北部,根据工业布局原则,工业区一般布局在盛行风(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盛行风向(季风,冬夏季风相反)的垂直的郊外,伦敦去年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工业区布局在盛行西风的下风向即东北方向,符合条件,D正确。上海、东京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应布局在季风的垂直郊外,图中东南方位布局工业区,不符合要求,孟买位于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不符合要求。故选D。‎ ‎【2题详解】‎ 通过RS来判断功能区的空间区域位置分布,用GIS 技术制作功能分区图层。没用到准确定位GPS的功能。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4.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 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D. 上游修建水库解决上游用水的问题 ‎5. 新疆喀什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B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主要补给水源为山地冰川融化。与古代相比,当代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时令河夏季流量大,冬季下游可能断流,所以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导致下游地区荒漠化,B正确。河流水量变化不大,A错误。交通线更靠近城镇,更靠近山地,C错误。山地森林覆盖率受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塔里木河由于沿河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下游地区用水紧缺,生态恶化。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河水,可以使塔里木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A错误,C正确。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易导致生态破坏,B错误。上游修建水库解决上游用水的问题,易导致中下游用水不足,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④‎ 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不是自然原因,①错误,该地位于西北内陆,水源不足,土壤不肥沃,③错误。故选D。‎ 近年来,中国部分企业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如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的主要原因是 A. 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 B. 降低劳动力的成本 C. 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 D. 郑州科技实力雄厚 ‎7. 这些企业转移带来的影响是 A. 增大西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B. 导致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降低 C. 促进东、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D. 促进东、西部地区环境改善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深圳劳动力成本高,而中部郑州地区劳动力充足且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此落户,B正确。电子产品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A错误。电子产品对原材料的需求少,C错误。郑州科技实力没有深圳雄厚,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有利于缓解迁入地的就业压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处理不当会恶化生态环境,ABD错误。有利于迁入与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C正确。故选C。‎ 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木里煤田曾因违法违规开采、过度开发造成当地草原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为此,青海省政府责令涉事企业限期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经过一年多的环境综合整治,木里煤田的环境面貌已大有改观。‎ ‎8. 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A. 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 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 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 草原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9. 针对木里煤田附近一座座高达几十米、动辄上千万立方米的渣山,其治理措施首先是 A. 异地搬迁 B. 降低坡度 C. 就地烧毁 D. 就地掩埋 ‎10. 公共裸露区域种草是有效的整治措施,但是难度较大,原因是该地区 A. 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B. 多山地,交通不便 C. 海拔高,气候恶劣 D. 海拔高,氧气缺乏 ‎【答案】8. B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煤田露天开采,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该地区连高山草甸都已经退化,说明地表几乎无法涵养住水源,故B项正确。冰川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大,与煤炭露天开采无关,故A项错误。河流年径流量的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降水量、地下水等)、地形、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蒸发量的大小和植被覆盖程度等。该地区植被退化导致无法涵养水源,蒸发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减少,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当地草甸生态系统脆弱,遭到破坏。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越稳定的,所以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是趋于简单的,故D项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高达几十米、动辄上千万立方米的渣山,异地搬迁和就地掩埋难度大,可能性小,AD错误。可降低坡度,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B正确。就地烧毁浪费资源,且易造成环境问题,C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祁连山地区具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一般山前低山属荒漠气候,中下部属半干旱草原气候,中上部为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亚高山和高山属寒冷湿润气候。山地东部气候较湿润,西部较干燥。而木里煤田位于祁连山西南部,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修复困难,C正确。种草投资并不算大,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不是原因,A错误。种草运输量小,多山地,交通不便,影响小,B错误。海拔高,氧气并不缺乏,D错误。故选C。‎ 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候鸟的“国际加油站”,是公认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敏感区。2002之后,这里的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专家分析是引进的一种叫互花米草的植物造成的,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但是它使很多底栖动物不能适应。经过近年来的东滩湿地修复工程的实施,2016年来越冬的珍稀候鸟越来越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互花米草被引种,有利于 A.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 调蓄洪水 C. 增加鸟类的食物来源 D. 增加滩涂面积 ‎12. 崇明东滩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主要原因是 A. 东滩面积大,水浅 B. 水质好 C. 能见度好 D.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13. 近年来,东滩湿地修复工程措施可行的是 A. 发展滩涂养殖业 B. 清除互花米草 C. 发展旅游业 D. 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11. D 12. A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因此,引种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促淤造陆,增加滩涂面积,D正确。它使很多底栖动物不能适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A错误。对调蓄洪水作用小,B错误。不是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随着互花米草的生长面积扩大,鸟类的食物会减少,鸟类数量急剧减少,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崇明东滩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越冬,气候条件好,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A正确。水质好、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能见度好不影响鸟类栖息,C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崇明东滩作为重要湿地,不能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工业、农业,发展旅游业不能修复东滩湿地,崇明东滩湿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引进的一种叫互花米草的植物造成的,故应清除互花米草。故选B。‎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至2018年度供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本次调水计划到2018年5月底前,向山东省供水10.88亿立方米。读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线路图。‎ 完成下面小题。‎ ‎1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B. 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C. 解决戊地的用水紧张问题 D. 实现丙至戊段自流引水 ‎1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遭到部分人的反对,其反对的原因是 ‎ ‎①地形复杂,工程量大,投资巨大②涉及大量移民问题 ‎ ‎③枯水期调水过多可能会影响长江航运④可能引发长江流域生态危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导致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减少 B. 长江向海洋的输沙量增加 C. 增加了甲地咸潮发生的可能性 D. 改变长江口外海洋的潮汐规律 ‎【答案】14. B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A;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D;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B正确;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不能解决,C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利用原有的运河输水,工程量小,投资较少,①错误,涉及移民问题少,②错误。枯水期调水过多可能会影响长江航运,③‎ 正确。长江水量 减少可能引发长江流域生态危机,④正确。故选B。‎ ‎【16题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主要从长江下游调水,不会影响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A错误;调水使得长江下游入海水量减少,江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不可能促使泥沙向海洋输送,B错误;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的可能性升高,C正确;潮汐规律主要与天体间的引力有关,与调水无关,D错误。故选C。‎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集约化规模经营优势明显。曾以传统产业闻名且占半壁江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今发展缓慢,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衰落,如大庆石油资源接近枯竭,经济趋向衰落,产业开始转型。下图是东北局部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铁路稀少,对外联系不便 B.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 山环水绕,耕地破碎 D. 温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 ‎18. 下列措施利于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②发展新兴工业③关停所有重化工企业④加大科技投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东北地区铁路较多,对外联系方便,A错误。黑土广布,是一种肥力高的土壤,土壤肥沃,B正确。山环水绕,平原广布,耕地连接成片,C错误。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式,大庆可以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①对。大庆城市发展可以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②对。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那是社会的倒退,城市的衰落,城市化水平的下降,③错。大庆城市发展如果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现在的大庆市就衰落了,不叫发展,④错。故选A。‎ ‎【19题详解】‎ 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①错误。发展新兴工业,实现产业升级,②正确。关停所有重化工企业,必然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③错误。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④正确。故选C。‎ 读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区域和Ⅱ区域的分界线是明确的 B. I区自然环境内部无明显的差异 C. II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由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决定 D. 冰川广布是形成III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 ‎21. 地理界线P是我国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④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Ⅰ区域和Ⅱ区域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两个自然区域,两区域分界线是不明确的,A错误。I区自然环境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B错误。II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由东到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主导因素是由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决定,C正确。III区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是形成III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地理界线P是秦岭-淮河,为我国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正确;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正确。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分布在该线以北,②错误。该线两侧均为种植业为主,④错误。故选B。‎ ‎【点睛】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有的区域有明确界限,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3.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破坏植被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24.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22. C 23. A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江西省位于东南丘陵地区,这里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盛,所以红色基岩裸露,分布着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成“红色荒漠”。故选C。‎ ‎【23题详解】‎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生活能源短缺,破坏植被。故选A。‎ ‎【24题详解】‎ 江西省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地区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需要结合当地多山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相结合,所以B正确。故选B。‎ ‎【点睛】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B. 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6. 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是(  )‎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②耕地质量下降 ‎ ‎③生态环境恶化 ④淤积下游河床 ‎ ‎⑤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25. D 26. A ‎【解析】‎ 该题考查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分布,水土流失的危害。‎ ‎【25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例,图中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D对。水土流失严重区有的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A错。水土流失与亚热带、暖温带等温度带关系不大,B错。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区,地形起伏大,平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少,C错。所以选D。‎ ‎【26题详解】‎ 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是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①对。耕地质量下降,②对。生态环境恶化,生物产量下降,③对。淤积下游河床,影响通航能力,④对。泥沙在下游或河口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不是危害,⑤错。A对。‎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要沿周边河流洄游以繁殖后代。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其成活率就越高。阻碍湟鱼洄游的主要因素是(  )‎ A. 鸟类捕食 B. 河床险滩 C. 水坝拦截 D. 河水流速 ‎28. 当前,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 拆除水坝 B. 修建过鱼通道 C. 阻止鸟类捕食 D. 炸掉险滩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湟鱼是洄游到上游产卵的,若上游有人工水坝将会阻碍湟鱼洄游;湟鱼数量大,鸟类捕食的数量是有限的,不是主要原因;河床险滩、河水流速对湟鱼洄游的影响不大。选C正确。‎ ‎【28题详解】‎ 当前,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要修建过鱼通道,以利湟鱼顺利洄游;拆除水坝费工费时,并不现实;鸟类捕食的数量是有限的,河床险滩对湟鱼洄游的影响不大,不是当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选B正确。‎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千米,天然落差1 ‎324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 133万千瓦,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0.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经验,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防洪 B. 发电,提高水质 C. 土地合理利用 D. 从航运入手,对各河段进行综合开发 ‎【答案】29. D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为可减轻旱涝灾害威胁,增加枯水期水量,改善枯水期水质;会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不会增加年径流量;提高枯水期地下水位,降低丰水期地下水位。所以选D。‎ ‎【30题详解】‎ 黄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可防洪、发电、提高水质,提高土地合理利用,因黄河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D不正确。所以选D。‎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洪 ‎ ‎②减少水土流失 ‎ ‎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2.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 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 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 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 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答案】31. C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注意审题,对黄河下游的作用,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拦截泥沙,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对下游的水土流失没有影响,三门峡水利枢纽发电能力弱,不适宜发展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所以选C。‎ ‎【32题详解】‎ 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C、D两项表述是有利影响,所以选B。‎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加强环境保护合作,促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B.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促进三地一体化进程 C. 京津人口大量迁入河北,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 D.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分工协作 ‎34. 京津冀协同发展利于北京 ‎①减轻人口压力②增加就业机会③缓解城市用地和住房压力④缓解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5. 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是因为北京 ‎ ‎①社会协作条件好②是交通、信息中心③科技、教育发达④自然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33. C 34. B 35. A ‎【解析】‎ ‎【33题详解】‎ 要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但不可能京津人口大量迁入河北,C符合题意。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促环境质量整体改善,A 不符合题意。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B不符合题意。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4题详解】‎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人口外迁可减轻北京人口压力,缓解城市用地和住房压力,缓解交通拥堵,①③④正确;但部分产业转移后,就业机会减少,②错误。故选B。‎ ‎【35题详解】‎ 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是因为北京①社会协作条件好②是交通、信息中心③科技、教育发达,①②③正确。自然资源对研发和总部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36.21世纪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优方式应为( )‎ A. 以掩埋为主 B. 以焚烧为主 C. 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及综合处理 D. 用巨轮运到大洋中投入深海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注意把城市垃圾的处理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 ‎【详解】填埋和焚烧是处理无利用价值垃圾的方法,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综合处理既可减少垃圾污染,又能获得能源,是最优的垃圾处理方式。用巨轮运到大洋中投入深海,虽然可以减少垃圾,但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且不能取得经济效益,故选C。‎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7. 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 A. 水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38.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37. C 38. D ‎【解析】‎ 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其意义。‎ ‎【37题详解】‎ 宁夏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所以C正确。‎ ‎【38题详解】‎ 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D正确。‎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A. 丰富的铁矿 B. 丰富的煤矿 C. 充足的的水源 D. 便利的水陆交通 ‎40.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 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 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答案】39. A 40. 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工业区。解题关键是能调用课本相关知识,了解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越是整治的主要措施。‎ ‎【39题详解】‎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而没有丰富的铁矿,只是离铁矿区较近,故选A。‎ ‎【40题详解】‎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调整工业布局,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ABC正确;针对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了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等)的数量,而扩大其规模,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 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③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 上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43.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D. 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41. B 42. D 43. A ‎【解析】‎ ‎【41题详解】‎ 热带雨林具有以下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②错误;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故选B。‎ ‎【42题详解】‎ 图中A地区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B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两地区都没有位于赤道附近,而是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两地区降水多;两地区沿岸都有暖流流经,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地形以山地或高原为主。 ②③④正确。故选D。‎ ‎【43题详解】‎ 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有助于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A正确。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只对森林进行了保护,没有解决发展问题,BCD错误。故选A。‎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两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 完成下面小题。‎ ‎44. 关于两省农村能源利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 将耗能量大的企业外迁 D. 大力发展核电 ‎45. 河南和江西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 两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B. 江西丘陵多,河南平原多 C. 江西的水热条件更好 D. 河南的劳动力少 ‎【答案】44. B 45. B ‎【解析】‎ ‎【44题详解】‎ 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辐射,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这不是农村能源的利用状况,A错;读表格内容,薪柴作能源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大面积种植薪炭林,不能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因此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B正确;生物质能短缺,不能单纯从限制高耗能工业发展来寻找出路,要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来考虑,C错;核电发展需要考虑资金、技术条件,该地经济、技术条件较差,不利于核电工业的发展,D错。故选B。‎ ‎【45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省面积差异不大,A错。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林木植被多,薪柴总量大。河南地形主要是平原,耕地面积广,林木区少,薪柴总量少,B对。两地主要气候类型都是季风气候(河南有一部分位于温带),水势条件差别不大,不是主要因素,C错。薪柴总量多少 与人口多少无关,D错。故选B。‎ ‎【点睛】该题以能源的利用为背景,考查生物质能的分布状况与发展利用状况,第1题要从生物质能的特点、来源、发展条件来进行分析,了解核电的发展条件,经济技术不可少;第2题生物能的资源的多少要从适合植被生长的条件来分析。‎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6. 下列关于图示产业转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间分布很均衡 B. 主要向东亚、东南亚地区转移 C. 主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 主要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47. 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 产品运输不畅 B. 国家政策调整 C. 劳动力成本上涨 D. 原料价格上涨 ‎【答案】46. BC 47. CD ‎【解析】‎ ‎【46题详解】‎ 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转移在空问分布上很不均衡,主要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东亚、东南亚地区转移,特别是中国,这些地区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故选BC。‎ ‎【47题详解】‎ 欧美地区工业化较早,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为获取更多的利润,率先进行产业转移,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欧美交通发达,产品运输方便,A错误。国家政策调整不会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转移,B错误。故选CD。‎ ‎【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贸易壁垒、关税壁垒、绿色壁垒等),其影响同样有两点,一是企业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二是企业的产业转移。‎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一组是(  )‎ A. 海螺沟冰川 B. 黄河 C. 渤海 D. 水稻田 ‎49.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 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 占用大量湿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D. 长江上游植被破坏 ‎【答案】48. BD 49. BD ‎【解析】‎ ‎【48题详解】‎ 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冰川不属于湿地,黄河和水稻田属于湿地,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渤海不属于湿地。故选BD。‎ ‎【49题详解】‎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用水增多,对湿地影响较小,A错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面积缩小,B正确。房地产开发主要集中在城区,对湿地占用少,C错误。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湿地面积减小,D正确。故选BD。‎ ‎50.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下图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据此回答问题。‎ 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多分布在欧洲 B. 多为高大挺拔乔木 C. 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D. 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 ‎【答案】CD ‎【解析】‎ ‎【详解】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欧洲位于温带和亚寒带,缺乏红树林海岸,A错误;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因此CD正确,B 错误,故案C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三、非选择题 ‎51.读下图及相关材料,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3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290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10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堤坝溃缺,损失严重。‎ ‎(1)中图A湖泊的名称是 ,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7、8两月因受副高影响导致降水不多但此时湖面面积却继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2)与C地相比,B地降水较少,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3)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1)鄱阳湖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干流洪水入湖 ‎(2)此时图中地区主要盛行东南风,B地位于武夷山的背风坡。‎ ‎(3)(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湖)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江西为地形图和南昌降水为背景,考查我国南方气候和河流等自然特征。‎ ‎【详解】(1)中图A湖泊位于江西北部,是鄱阳湖,江西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8两月因受副高影响,气流下沉导致降水不多但此时长江干流洪水入湖,湖面面积却继续扩大。‎ ‎(2)从图中的位置可能看出,此时图中地区主要盛行东南风,B地位于武夷山的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降水较少,C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3)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10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床湖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