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 A.突出宗法等级秩序 B.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C.彰显人文理性因素 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 2.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 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3.战国时期,包括秦在内的边地逐渐繁荣,在郡下分设若干县。一些诸侯国新税制的推广使得地方有了多余的财力扩充机构。这表明: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B.社会改革推动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诞生 C.兼并战争促使各国纷纷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生产力发展推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4.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颁发“令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材料表明秦朝 A.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相结合 B.政治集权和经济控制并重 C.强制在全国推广秦国制度 D.在全国建立土地私有制 5.【改编】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认为分封制比郡县制更具现实合理性 B.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C.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6.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7.汉武帝设刺史专门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但官级不高。后来刺史逐渐拥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东汉末年拥兵自重。刺史权力的变化反映了东汉 A.监察权力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君主专制强化 D.国家统治稳定 8.【改编题】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 A.唐朝三省六部制 B. 宋朝二府三司制 C.元朝一省两院制 D.明朝内阁制 9.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10.【改编题】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因祖辈恩惠,受到荫庇做官)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A.世家大族把持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D.强化重文轻武治国方略 11.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的观点认为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12.【改编】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A.中央行政体系紊乱 B.内阁六部分权制衡 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中央集权日渐强化 13.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 A. 精干高效 B. 保密性强 C. 机构健全 D. 权力稳固 14.《全球通史》谈到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时说:“为中国提供了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该项制度: A.缩小地方行政权力,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C.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D.其“公天下”的部分是其进步性之所在 15.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 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A.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16.罗马社会早期,动产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不大,人们对财产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对交易迅捷的渴求。因此,当时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庄严的仪式;商品交易亦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早期罗马杜会的这种行为 A.立足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表明罗马契约制度不断完善 C.能有效地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导致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17.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A.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18. 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 推动了贵族政治发展 B. 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 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 D. 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19.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 C. 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 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 20.下图为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55名代表身份构成情况示意图(代表具有多重身份)。由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 A.彰显了资产阶级分权理念 B.宣扬了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C.体现了各利益集团的妥协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 21.【改编题】下图为美国联邦三大机构产生及其权限示意图。据此可知,美国 A.总统与国会的选举方式相同 B.总统对国会和最高法院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保持共进退 D.司法权独立得到了有效保证 22.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施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共同目标 23.陈晓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德国人养成守纪律、重责任和服从权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材料中“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帝国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24.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 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 25.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二、主观题(3题,共计50分) 26.【改编题】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北宋之初,宋太祖鉴于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的教训,认识到了藩镇割据的危害性,逐步收回了节度使的权力。首先削减州郡(府、州、军、监)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都收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四司。除安抚使用武人外,其他也都由文臣担任。宋朝设立的“路” 并不是一级行政区,而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各路官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负责,彼此互不统属。再者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实现更好地保护京师,更有效地控制军队。 ---摘编自贾文龙《宋代地方治理中“短安长治”模式的生成》 材料二美国州宪法一般规定,州行政部门由州长、副州长、州务卿、州大法官和委员会主席及其他官员组成,州长为州政府首脑。各州对州长参选和任职资格要求都大不相同,但一般来说都要具备选民资格、为美国公民、30岁以上及在本州居住五年以上的时间等条件。州长任期一般为2至4年,大约一半的州对州长设置了两届任期的限制,弗吉尼亚、肯塔基、密西西比三州则规定州长只任一届。尽管存在对权力集中的忧虑,美国现代化的趋势还是增强了州长的权威。作为州执法部门的首席官员,州长为保证“法律的忠实执行”,一般拥有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制定财政预算、发布行政命令、提出立法建议和否决州议会通过的法案等权力。州长职位提供了天字第一号讲坛,从而允许了州长在政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甚至可作为通往总统宝座的铺路石。因此,州长选举往往更吸引全国人民的注意。 ——摘编自《英美地方政府治理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地方管理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北宋与近代美国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 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11分) 27.【原创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重大外交活动一览表 1840年以前 清朝主管外交的机构是礼部,主要是分管藩属国进贡事务 1842年 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 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无意遣使驻外 1861年 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8年 蒲安臣使团出洋,负责人是刚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总理衙门两名章京同行,中国使臣几乎成了点缀品和观光客 1875年 正式任命礼部侍郎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英国公使 1877年 清政府相继在各国首都设立使馆 1896年 清廷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访问了德、法、英、美、加等国,会见了各国元首和政要,该使团是19世纪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级别外交使团 1900年 清政府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围攻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901年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摘编自尹依玲《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综述》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晚清外交”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8.【原创题】 (15分) 材料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都督府所管辖的仅是军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也不能操纵各级武官的选授权(此选授权归兵部),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仍在皇帝手中。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并秉承皇上意旨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事结束后,统兵官交还印信,士兵散归原来卫所。在军队编制上,“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以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军官分别统帅。军人世袭,另立户籍,是为军户,不得随意脱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由卫所军官负责训练。明初军队,约计一百五十万左右,军队精锐多守卫在京畿,“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其余分驻全国各地。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CCDBB 6→10:DBADC 11→15:BCADB 16→20:DCCCC 21→25:DABBD 二,主观题参考答案 26.【改编题】地方治理(23分) (1)措施:(3点给6分) 1,将地方长官的权力进行分割(分为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司法权)。 2,地方长官由文官担任,且设通判予以牵制。 3,设置监察区“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抽调精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军事实力。 影响:(3点给6分) 1,解决了唐末以来藩旗割据的局面; 2,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的实力,造成了“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局面; 3,官僚机构增多,造成了北宋冗官冗费的现象,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 (2)差异:(至少答2个方面的差异,一个方面给4分,共8分) 职权不同:北宋地方政府职权分散,受制中央; 美国地方政府是独立行使职权。 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同:北宋地方政府绝对服从中央; 美国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是分权制衡。 权力来源不同:北宋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美国地方管员均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任期不同:北宋地力官员没有任期限制; 美国地方官有任期限制。 原因:(答对1点给1分,共3分) 经济上,北宋是封建小农经济,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上:北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美国是联邦民主共和制。 文化上:北宋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美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27.【原创题】(12分)材料:晚清重大外交活动一览表 示例一: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 示例二:晚清外交殖民地化趋势加强 28.【原创题】 (15分) (1)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特点:(任答3点,6分) 1,分化军权、统调分离; 2,建立系统的卫所制; 3,军籍世袭,管理严格; 4,以农养战,农业生产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5,军队部署内重外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9分) 评价:(三个方面给9分) 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军权的控制、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有利于减少财政军费开支,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不利于军队及时行动,降低了军事效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