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5题,共70分) 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产生生长素 B.快速生长 C.进行光合作用 D.产生脱落酸 2.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3.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4.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B.下丘脑产生的某种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使人产生渴觉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 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B.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等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 6.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7.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8.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9.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C.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方面为协同作用 1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 B.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C.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2.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 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4.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到突触后膜外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15.抗利尿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 )平衡. A.血糖 B.水 C.体温恒定 D.酸碱 16.当某人感到冷时,他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汗液分泌量增加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体温会降低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重要作用 B.血浆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8.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言语区 C.小脑 D.下丘脑 1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表: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 低血糖,甚至昏迷 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20.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21.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2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3.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 B.激素乙是胰岛素 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2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2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是淋巴 B.腹泻导致细胞脱水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气温过高中暑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蛋白质长期摄人不足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26.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 ) 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 D.不能确定 27.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顶端优势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 ) A.乙烯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2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30.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31.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A、B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①②④的结构组成成分中都有磷脂 C.①中的物质在②处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③处 D.④处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 32.如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维生素、载体、抗体 33.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 34.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35.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二、填空题:(每空1分*30空,共30分) 36.如图甲表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 . (2)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由 信号→ 信号→_ 信号. (3)乙图表示的结构是 ,兴奋在A、B间传递的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原因是 . 37.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 38.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分析回答: (1)激素甲的名称是 . (2)激素乙之所以能够使血糖升高,是因为 . (3)该模型反映出激素甲与激素乙的作用相互 .除此之外激素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分泌,激素乙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使具有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个体容易发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和 共同控制的. 39.图甲为植物激素调节过程,乙为动物激素调节过程(其中①为细胞,②③为激素、④为激素引起的生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赤霉素能通过 ,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较旺盛的部位有 . (3)在人体内与图乙中的②相互制约的激素是 ,④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4)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血糖调节方式有 . 40.如图表示机体在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后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图解.图中甲、乙、丙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三种器官,X、Y为分泌的相应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甲分泌的物质X是 ,可促进器官乙 (填器官名称)释放Y,进一步促进器官丙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起到 的功效. (2)图中显示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甲、乙分泌相应激素,这说明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着 机制. (3)图中甲状腺激素与核受体形成的复合体直接促进了 的过程,从而使 的合成加快. (4)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可以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成年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结果是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5题,共70分) 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产生生长素 B.快速生长 C.进行光合作用 D.产生脱落酸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 【解答】解:在扦插时,由于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 故选:A. 2.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2、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要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答】解:(1)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所以因交通事故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的中枢没有被破坏,所以膝跳反射存在; (2)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胸部段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 故选:C. 3.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 B、血液中的CO2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CO2,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C正确;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是在消化道中的大肠内形成的,由于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不属于内环境,所以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D. 4.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B.下丘脑产生的某种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使人产生渴觉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 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由垂体释放. 【解答】解: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A正确; B、下丘脑产生的某种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使人产生渴觉,B正确;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呼吸中枢,C错误; 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C. 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B.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等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 (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 (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2、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3、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A正确; B、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发生特异性结合,C正确;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D正确. 故选:B. 6.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解:A、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A正确;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 C、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C正确; D、一个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参与,D正确. 故选:B. 7.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生根数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 【解答】解:A、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A正确; B、实验的因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或根的长度,实验的无关变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B错误; C、用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便于观察,得出结论,D正确. 故选:B. 8.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据此答题. 【解答】解:(1)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故选:A. 9.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C.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方面为协同作用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解答】解: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A错误; B、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B正确; C、激素调节是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但其他的化学物质也能进行调节,如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 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方面为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B. 1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 B.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C.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①③部位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代表静息电位,②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代表动作电位.乙细胞中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分泌物. 【解答】解:A、图甲中分泌物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有关,可能为某种激素,A正确; B、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造成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B错误; C、兴奋由图乙部位传导至图甲部位时,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图乙传导的兴奋在图甲部位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解:A、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A正确;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B正确;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只能单向传递,C错误; D、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12.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 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解答】解:A、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A错误. B、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C正确. D、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 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动物激素的调节;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解答】解: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错误; B、氧气进入内环境属于自由扩散,进入的比回流的多,B错误; C、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到突触后膜外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通过突触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动作电位产生后细胞会通过钠钾泵将钠离子由膜内主动运输到膜外;神经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进入细胞内,当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Cl﹣内流进入细胞内. 【解答】解:A、兴奋通过突触时,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A正确; B、动作电位产生后细胞会通过钠钾泵将钠离子由膜内主动运输到膜外,B正确;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 D、神经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进入细胞内,当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Cl﹣内流进入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15.抗利尿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 )平衡. A.血糖 B.水 C.体温恒定 D.酸碱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水平衡调节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答】解: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故选:B. 16.当某人感到冷时,他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汗液分泌量增加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体温会降低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寒冷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 【解答】解:A、人处于寒冷环境时,要维持体温平衡,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量,A正确; B、寒冷时,刺激冷觉感受器使其兴奋增强,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进而增加产热量,C错误; D、人感到冷时,体温会稍有降低,D错误. 故选:A.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重要作用 B.血浆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正确; 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的组成成分,B错误; C、HCO3﹣、HPO42﹣等是缓冲溶液,能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正确. 故选:B. 18.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言语区 C.小脑 D.下丘脑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患者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说明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正常,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 【解答】解:A、大脑皮层运动区受损后会导致肢体瘫痪,A错误; B、患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皮层的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B正确; C、小脑与保持躯体平衡有关,C错误; D、下丘脑与体温、水盐调节等有关,D错误. 故选:B. 1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表: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 低血糖,甚至昏迷 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激素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 b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 c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故选:C. 20.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解答本题注意正确区分哪些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均为生长素的调节;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为脱落酸的调节;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无激素调节. 【解答】解: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为植物的向光性,为生长素的调节,A错误; B、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均为生长素的调节,B错误;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植物激素调节无关,C正确; D、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为脱落酸的调节,D错误. 故选:C. 21.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答】解: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 C、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如突触间传递信息,C正确; D、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所以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完成的,D错误. 故选:D. 2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答】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HCO3﹣、HPO42﹣等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 D、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正确. 故选:A. 23.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 B.激素乙是胰岛素 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调节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提高血糖含量. 【解答】解:A、激素甲是胰岛B细胞分泌,故为胰岛素,A错误; B、激素乙是胰岛A细胞分泌,故为胰高血糖素,B错误; C、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C正确; D、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D错误. 故选:C. 2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A、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 B、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C错误,D正确. 故选:D. 2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是淋巴 B.腹泻导致细胞脱水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气温过高中暑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蛋白质长期摄人不足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人体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解答】解:A、淋巴细胞存在血液及淋巴管中,因此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A错误; B、腹泻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B正确; C、气温过高时,机体不能正常进行体温调节,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会发生中暑,C正确; D、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A. 26.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 ) 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 D.不能确定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分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单向传递. 故选:A. 27.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顶端优势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 ) A.乙烯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顶端优势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去掉顶芽,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解答】解:顶端优势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去掉顶芽,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故选:D. 2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据此答题. 【解答】解:(1)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即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 故选:C. 30.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下丘脑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是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属于高级神经中枢,分为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能够思考、学习、记忆. 【解答】解: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故选:B. 31.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A、B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①②④的结构组成成分中都有磷脂 C.①中的物质在②处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③处 D.④处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 【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图示为突触结构,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突触包括②③④. 【解答】解:A、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A、B之间传递是单向的,A正确; B、①②④都有膜结构,所以组成成分都有磷脂,B正确; C、①中的物质在②处通过泡吐方式进入③,C错误; D、④是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上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选:C. 32.如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维生素、载体、抗体 【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蛋白质还具有运输功能、催化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免疫功能等.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X与Y结合后,X进入细胞,Y起载体作用; X与Y结合后,X被消灭,X可能是抗原,Y是抗体,起免疫作用; X与Y结合后,X变成其他物质,该过程中Y起催化X形成C的反应,Y起催化作用,Y属于酶. 故选:C. 33.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 【解答】解:A、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错误; B、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错误; C、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中水的吸收,故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C正确; D、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和组织液,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D错误. 故选:C. 34.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其中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抗原,但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 B、靶细胞是抗原所在的宿主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 C、T细胞能分泌产生淋巴因子,但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正确. 故选:D. 35.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答】解: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在茎尖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生长得较向光侧的快而向光弯曲.因此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IAA).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30空,共30分) 36.如图甲表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 反射弧 . (2)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由 电 信号→ 化学 信号→_ 电 信号. (3)乙图表示的结构是 突触 ,兴奋在A、B间传递的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 【解答】解:(1)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其中,f、e、c、b和a共同组成反射弧. (2)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存在着信号转换即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图乙表示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当发生反射时,在乙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方向为A→B. 故答案为: (1)反射弧 (2)电 化学 电 (3)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7.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 组织液 ,B液为 血浆 ,C液为 淋巴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血液中CO2浓度比细胞中低 .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循环系统 、 泌尿系统 系统.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图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 【解答】解:(1)由图可知,A是组织液,B是血液,C是淋巴. (2)二氧化碳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只能从高浓度→低浓度,胰腺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排出体外,即血液中CO2浓度比细胞中低.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先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血液中CO2浓度比细胞中低 (3)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38.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分析回答: (1)激素甲的名称是 胰岛素 . (2)激素乙之所以能够使血糖升高,是因为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3)该模型反映出激素甲与激素乙的作用相互 拮抗 .除此之外激素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分泌,激素乙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反馈 调节. (4)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使具有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个体容易发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基因 和 环境 共同控制的.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激素乙的名称是胰高血糖素,激素甲能降血糖,是加速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利用,降低血糖含量,激素乙之所以能够使血糖升高,除可以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还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解答】解:(1)激素甲的名称是胰岛素. (2)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 (3)该模型反映出激素甲能降低血糖,激素乙能升高血糖,二者作用相互拮抗,素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分泌,激素乙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4)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使具有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个体容易发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 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故答案为: (1)胰岛素 (2)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拮抗 反馈 (4)基因 环境 39.图甲为植物激素调节过程,乙为动物激素调节过程(其中①为细胞,②③为激素、④为激素引起的生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赤霉素能通过 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较旺盛的部位有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 (3)在人体内与图乙中的②相互制约的激素是 胰岛素 ,④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肝糖原分解 . (4)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血糖调节方式有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的生长.图乙中,①是胰岛A细胞,②是胰高血糖素,③是肾上腺素,④是肝糖原的分解.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据图甲分析,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的生长,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2)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植物体内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3)图乙中,②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与其具有拮抗作用,共同参与血糖稳定的调节,图乙中,④是肝糖原的分解. (4)据图乙分析,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2)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3)胰岛素 肝糖原分解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40.如图表示机体在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后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图解.图中甲、乙、丙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三种器官,X、Y为分泌的相应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甲分泌的物质X是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可促进器官乙 垂体 (填器官名称)释放Y,进一步促进器官丙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起到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的功效. (2)图中显示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甲、乙分泌相应激素,这说明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着 反馈调节 机制. (3)图中甲状腺激素与核受体形成的复合体直接促进了 DNA转录形成mRNA 的过程,从而使 功能蛋白质 的合成加快. (4)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 ,可以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成年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结果是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1)甲表示下丘脑,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促进器官丙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2)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抑制下丘脑的垂体的活动,使得下丘脑产生的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慢,这属于反馈调节. (3)看图可知:图中甲状腺激素与核受体形成的复合体促进了DNA的转录过程,使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加快. (4)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成年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结果是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2)反馈调节 (3)DNA转录形成mRNA 功能蛋白质 (4)下丘脑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2016年12月19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