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山河联盟 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语文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 29 分,其中第 3 题 2 分,其余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 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yùn),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 莫测。 B. 有网友把首批 108 名新冠.(guān)疫苗志愿者称为“108 好汉”“英雄”和“探路者”, 而志愿者任超说更愿意把自己的行为看作一场报恩,“我报全国各地弛援武汉的恩情!” C. 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juǎn)曲的,双颊 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 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沌。 D.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huàn) 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 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 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 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 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 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 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B 项,弛援——驰援; C 项,鬈(juǎn)曲——quán,迟沌——迟钝; D 项,攥(zhuàn)着钱——zuàn。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 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乙】当科学方 - 2 - 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不能不承认这种利用 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丙】有许多思想领域不能使用它(艺术、 宗教、道德),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 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耸人听闻....的。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且 B. 十全十美 C. 至高无上 D. 耸人听闻 3. 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C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 正误。 A 项,而且:意思是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结合“可能仍然”“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 分析,符合语境。 B 项,十全十美:意思是指十分完美,毫无欠缺。后面讲“产生两种局限”,符合语境。 C 项,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语境主要讲达到最好、最高,使用正确。 D 项,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到了感到震惊。这里的语境并没有夸大和捏造事实的意思。应改为 “骇人听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点号表示口 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 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 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 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专名号、分隔号。 C 项,“(艺术、宗教、道德)”是对“思想领域”的补充说明,括号以及括号里的内容应紧 - 3 - 跟在说明内容“许多思想领域”之后。 故选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用它来优化社会的治理、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服务水平。 B.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行政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任何人有任何的诉求不应诉诸于暴 力,暴力解决不了问题,不断升级的暴力行动只会令香港不断受创。 C.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 义。 D. 新冠疫苗人体试验的开始,意味着距离疫苗上市又近了一步,但总耗时仍将远超公众的期 望。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给出的乐观估计是疫苗至少还需要一年左右才能问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 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搭配不当,“改善……水平”搭配不当。 B 项,成分赘余,“诸”有之于的意思,“诉诸”“于”重复,删掉“于”。 D 项,不合逻辑,“至少”后面应该是确数。 故选 C。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我们对那已经十分熟悉了的唱腔百听不厌?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仍然热爱写七律、七 绝?为什么书法艺术历时数千年至今绵绵不绝?……因为它们都是高度提炼了的、异常精粹 的美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礼乐”传统就是为了建立这一形式 ②人在这个本体中认同自己是属于超生物性族类的普遍存在者 ③这美的形式正是人化了的自然情感的形式 ④从哲学意义上讲,这个形式使人具有了一个心理的本体存在 A. ③④①② 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答案】D - 4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时,要在浏览和理解各个选项语意的基础上, 采用分组法和逻辑关系法分析,可用排除法。由前文“美的形式”可见,下文接着应阐述这 种形式,因此③“这类的形式”与之衔接紧密,①中“这一形式”与③句末“形式”连接紧 密,因此①接在③后恰当。④句“这个形式”与①阐述的是同一内容,即“这一形式”,故 衔接顺畅。整体上看,按③①④②的顺序排列合适。 故选 D。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愿) 诋.大酋当死(辱骂)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请示)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露) C.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督责)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修养) D.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厉)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详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 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A 项,意:估计。 B 项,请:申告;暴:显露。 D 项,严:尊重,敬畏。 故选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亦以明.死生之大 B.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C. 人君当神器之重. D. 素善.留侯张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形容 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 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A 项,“明”,形容词作动词,说明; B 项,“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 5 - C 项,“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D 项,“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 故选 C。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应对此类题目,要积累常见特 殊句式的标志,并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A 项,“若属皆且为所虏”,是被动句,以“为所”为标志。 B 项,“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是定语后置句,以“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为标志, 正常语序为“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山水”。 C 项,“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是被动句,以“于”为标志。 D 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被动句,以“见……于”为标志。 故选 B。 9.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B.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译文:哎,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我的死地的。 C.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 此)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D.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矣。 译文:而且我曾经听说过小看仲尼的学问、轻视伯夷的节义的人,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亲 眼见到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答案】B 【解析】 - 6 -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 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 题选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B 项,“无往”的意思是“不去到哪里”;后面为“就不会得到死地”。故该句正确的翻译应 该是:哎,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的死地。 故选 B。 10.下列选项中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南录后序》选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一词取集 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 B. “七录斋”是明代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张溥的书斋名,他幼年刻苦读书,“所读书必手抄, 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 C. 按古代礼仪,宴席的坐次,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 王东向坐,沛公北向坐。从中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 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 的说法等。考生需要平时加强积累和识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D 项,“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是《左传》”错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 D。 二、语言文字运用(5 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0 年 2 月 18 日湖北省官方发布了文件《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出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倾斜:2020 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 护人员子女,中考可获得 10 的加分;2020 年参加高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在报考湖北省内 - 7 - 的省属高校时,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录取的资格。政策出台后,网上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有 人说,应该加分!没有医务人员用自己生命拼搏,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倒在疫情下;有人说, 嘉奖医务人员是应该的,但采用对其子女加分的措施并不是很合理。 疫情当前,作为身处其中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例一:应该加分。①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给他们的子女加分是 一种合适的嘉奖;②这样的嘉奖可以激励更多的人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③给子女加分,也 更能激励新生一代以父辈为榜样,把恪尽职守,奉献社会的美德发扬光大。 例二:不该加分。①加分破坏了考试本来的公平公正体系;②一线医务人员的行为本是职责 所在,该嘉奖的人员大有人在;③可以找到更加合理的嘉奖方式,比如升职、加薪等,功劳 在谁就嘉奖谁,不是非得惠及子女不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 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例如,支持加分、反对加分。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现实,从 奉献、职责、中高考公平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即可。若支持,则可从嘉奖奉献、 激励更多的人奉献、宣传奉献美德,激励子女以奉献的父辈为榜样的角度阐述理由;若不提 倡,则可以从加分破坏中高考公平、奉献是医务人员的本职,同样奉献来嘉奖子女的条件范 围过广、可选择其他方式嘉奖医务人员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鞋匠李老歪 袁省梅 (1)李老歪正在家做饭时,响亮的歌声从门缝里冲了进来,那声音就像是炮弹,一下一 下在他的心头轰炸。 (2)李老歪心烦了。他嗵地扔下手里的菜刀,咣地摔开门,还没出门,就指着院子的三 轮车骂开了。 (3)李老歪骂的是收破烂的张笑。张笑的三轮车上装了个音响,从早上出门,就火辣辣 地唱着,直到晚上回来,音响还要唱一会儿。以前呢,李老歪也喜欢听张笑音响里放的歌, 有时在街上正好看见了张笑,就喊他在钉鞋摊子边歇歇。张笑呢,有时急,说是有活儿等着 呢,很多时候呢,也不急,看李老歪喊他,就把三轮车停到路边,车上的音响呢,也不停。 李老歪说换个。张笑知道李老歪喜欢蒲剧眉户剧,就给他调出蒲剧眉户剧。李老歪听着咿咿 - 8 - 呀呀的唱腔,手里的活儿也不做了,顾客在一边催他,他也不急,说等等,就听一下。顾客 说不能边修边听?他说不能。他说干啥操啥心。顾客笑他穷讲究,只好耐着性子等他的“一 下”结束。一条街上就李老歪一个修鞋摊,常年四季地打交道,早都熟稔了,哪里好意思催 促呢,也不过一双旧鞋子,市场上人很多,吵吵嚷嚷的,李老歪却听得也认真,也用心,欢 天喜地。 (4)张笑也没有闲下来,给李老歪摊上的顾客发名片,介绍他的业务,说是家里有不要 的占地方的淘汰了的,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不想打电话了,就给李老歪说一声。张笑说,我 和李老歪住邻居,我们是好邻居。说着,就扭头问李老歪,我们是好邻居吧? (5)张笑和李老歪是老乡,在老家就是邻居,到了城里,又租住在一个院子,白天各忙 各的,晚上呢,冬天夜长,夏夜燠热,他们就会聚到一起,抽烟,扯闲话,听蒲剧。张笑有 时会买一瓶酒,跟李老歪一起喝。李老歪就知道他又收了个大件。什么大件呢?张笑没告诉 过他,但李老歪知道肯定是有挣头。李老歪喝着酒,心下就暗了一层,想张笑收个破烂把老 家的房子都盖了起来,他老家还是两间破房子,他就想扔了鞋摊,也去收破烂去,可想想修 鞋补鞋总还是个手艺活,收破烂算啥? (6)李老歪骂张笑,张笑却不恼,他笑呵呵地问李老歪,尾巴叫谁踩着了? (7)李老歪不理张笑的玩笑,他说,把你的狗屁喇叭关了 (8)你不是爱听蒲剧吗? (9)然而李老歪一点听的心思也没有,他觉得张笑是故意在他面前炫耀。早上出门时, 张笑给李老歪说他老婆过两天来。你明明知道我老婆跟人跑了,还给我说你老婆来不来的话, 你老婆来就来嘛,有啥了不起的?李老歪越想越生气,他气恨恨地骂道,我爱听不爱听关你 屁事! (10)张笑看李老歪真的生气了,他的火气也倏地蹿到了头顶。他说,你把人家的鞋修 坏了人家叫你赔是你技术不行,关我啥事呢?你给我尥蹶子。 (11)下午李老歪确实修坏了顾客一只鞋。李老歪听不得别人说他的手艺不行,那年老 婆就是这样说他。老婆说。你就有个抱臭鞋的本事还修不好,还能干了啥?他打了老婆,老 婆就跑得没了影。顾客骂我,老婆骂我,你这个好邻居也骂我?你不就是老婆要来吗?当是 七仙女还是王母娘娘来啊你显摆!一霎时,李老歪的脖子鼓胀,脸色紫黑,头顶的那几根头 发呢,也气恼恼地发抖。 (12)张笑看见李老歪抓起了锤子。钉鞋的锤子,敲打钢钉铁掌的锤子,一锤子呼地下 去,头上飕地一凉,嗡地一下,脑袋肯定会炸了,血忽突一下冒了出来,顺着额头,脸,脖 - 9 - 子……他不敢说笑了,倏地跳进屋子,把门在里面关得死死的。 (13)李老歪追到门边,逼问张笑,你说哪个技术不行? (14)李老歪说,哪个敢说我修的鞋不好? (15)李老歪说,哪个敢说我的技术不行? (16)李老歪的铁锤子砸在张笑的门上,咣咣响,也伤感,也孤独。 (17)深夜,李老歪醒来,辗转难眠,到院子摘下三轮车上的音响,放到自己屋里音量 极小地放着剧。他呢,在灯下修一双布鞋——张笑的鞋子…… (选自《时代文学》2016 年第 5 期,有删改) 12. 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 李老歪正在家做饭时,响亮的歌声从门缝里冲了进来,那声音就像是炮弹,一下下在他的心 头轰炸。 13. 你认为作者刻画“鞋匠李老歪”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14. 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这篇小说除了常见的顺叙外,还多处使用了插叙,请找出其中的 二处,并说说这样行文的好处。 15. 小说以李老歪“在灯下修一双布鞋——张笑的鞋子”结尾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答案】12. 画线句兼用拟人和比喻,以“冲”赋予声音以人的动作,又将之比喻为轰炸在 心头的炮弹,既写出了声音的刺耳聒噪,仿佛一个强有力的闯入者,打破了李老歪原本的生 活节奏;又形象地说明了歌声带给李老歪极大的心理冲击,使他的内心烦躁不宁,又饱受刺 激,乃至于满目疮痍。 13. ①与前文他逼问张笑时说的三句话相呼应;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②丰满 了人物形象。写出小人物李老歪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与证明,凸显其为人 友善、自尊的面。③突出主题,即使是微贱平凡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④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 14. ①第 3 至 5 段集中补充了李老歪与张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平素的交情,丰富 了故事内容, 使故事情节的展开更加合理.②第 9 段文字中简要交代故事发生当天早上的相关情景,使得开 篇李老歪的怒气有了合理的源头。③第 11 段中插入了人物下午修坏顾客只鞋的信息,既说清 了李老歪”老婆跟人跑了"的原因,也为下文他抓起锤子砸[ ]的情节打下铺垫。④通过几处 插叙既使故事浑然一体,又使李老歪的形象得到了丰满。 15. 合理。①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虽然灯下补鞋的李老歪跟白日几乎与张笑 拼命的李老歪截然不同,但前文已经交代两人都是城市里努力求生的小人物,是互帮互助的好 - 10 - 邻居,所以拼命只是一时的怒气 ,故而在冷静之后有补鞋这个举动既合理可信,又温暖感人。 ②补鞋也出于李老歪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与证明,与他逼问张笑时说的三句话呼应 ,对手艺的 坚持也是李老歪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 我们 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 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 “响亮的歌声从门缝里冲了进来,那声音就像是炮弹”,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从门缝里 冲了进来,以“冲”赋予声音以人的动作,声音打破了李老歪原本的生活;“那声音就像是炮 弹”,形象地说明了歌声带给以李老歪的极大冲击;结合后面“李老歪心烦了”分析,写出 了声音使他的内心烦躁不宁,又饱受刺激等。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 题干要求,如本题“你认为作者刻画鞋匠李老歪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结合文本对人物语 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有时还要借助其他人或者作者对人物的评论分析。注意 人物的身份、地位等。 结合“李老歪听不得别人说他的手艺不行,那年老婆就是这样说他”“李老歪追到门边,逼 问张笑,你说哪个技术不行”“李老歪说,哪个敢说我修的鞋不好”“李老歪说,哪个敢说 我的技术不行”“你明明知道我老婆跟人跑了,还给我说你老婆来不来的话,你老婆来就来 嘛,有啥了不起的?李老歪越想越生气”等分析,即使是微贱平凡的小人物,也维护自己的尊 严。结合“可想想修鞋补鞋总还是个手艺活,收破烂算啥”分析,普通劳动者的迷茫、摇摆 及对于自身行业的坚守。结合“他呢,在灯下修双布鞋张笑的鞋. ”分析 ,彰显了普通民众 之间互帮互助的人情温暖。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篇小说 除了常见的顺叙外,还多处使用了插叙,请找出其中的二处,并说说这样行文的好处”,立 足文本内容分析找出插叙的内容,分析好处。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 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丰富文章 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 - 11 - 直叙;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 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等。 第 3 至 5 段,主要写李老歪与张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平素的交情,丰富了故事内容。结合“然 而李老歪一点听的心思也没有,他觉得张笑是故意在他面前炫耀。早上出门时,张笑给李老 歪说他老婆过两天来。你明明知道我老婆跟人跑了,还给我说你老婆来不来的话,你老婆来 就来嘛,有啥了不起的”分析,简要交代故事发生当天早上的相关情景,使得开头李老歪的 怒气有了合理的源头。结合“下午李老歪确实修坏了顾客只鞋。李老歪听不得别人说他的手 艺不行, 那年老婆就是这样说他。老婆说,你就有个抱臭鞋的本事还修不好,还能干啥?他 打了老婆,老婆就跑得没了影”分析,插入了人物下午修坏顾客一只鞋的信息, 既说清了李 老歪“老婆跟人跑了”的原因,也为下文作铺垫。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 要求,如本题“小说以李老歪在灯下修一双布鞋——张笑的鞋子结尾是否合理 ,请简述理 由”,需要明确观点,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小说结 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 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 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等。 如认为合理,结合“李老歪追到门边,逼问张笑,你说哪个技术不行”“李老歪的铁锤子砸 在张笑的门上,咣咣响”“到院子摘下三轮车上的音响,放到自己屋里音量极小地放着剧。 他呢,在灯下修双布鞋张笑的鞋.”分析,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合“以前 呢,李老歪也喜欢听张笑音响里放的歌,有时在街上正好看见了张笑,就喊他在钉鞋摊子边 歇歇”“张笑说,我和李老歪住邻居,我们是好邻居。说着,就扭头问李老歪,我们是好邻 居吧”“张笑和李老歪是老乡,在老家就是邻居,到了城里,又租住在一个院子,白天各忙 各的,晚上呢,冬天夜长,夏夜燠热,他们就会聚到一起,抽烟,扯闲话,听蒲剧。张笑有 时会买瓶酒跟李老歪起喝”等分析 ,两人都是城市里努力求生的小人物,是互帮互助的好邻 居。拼命只是一时的怒气,故而在冷静之后有补鞋这个举动既合理可信。结合逼问张笑,“你 说哪个技术不行”李老歪说,“哪个敢说我修的鞋不好”李老歪说,“哪个敢说我的技术不 行”等分析,补鞋也出于李老歪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与证明,对手艺的坚持也是李老歪对自我 价值的坚持。如有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皆可。 【点睛】在解答探究题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①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 - 12 - 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②作者 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 丰满?③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 进一步?④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泉有所了解,或者 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例如本题就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 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探究。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 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 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 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 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 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 13 -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 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 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 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 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 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留侯论》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罪 B.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迎接 C.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最后 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疲敝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B. 而.不能下人者 貌恭而.不心服 C.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 非子房其.谁全之 吾其.还也 18.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一触即发之际,项伯夜访张良,劝他离开,是因为他和张良一向友好,以此次告密来 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使迫在眉睫的战争忽然出现了转机。 B. 刘邦采纳了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并约为“婚姻”,另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 点,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的缘故,成功赢得了项羽的 许诺。 C. 苏轼认为圯上老人并非世人认为的鬼怪,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居君子,他的出现,真 正的用意也不在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 D. 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苏轼广征史实,引用了勾践和郑伯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阐明了隐忍的重要性,为下文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而助高祖成就帝王之业张本。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 14 -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答案】16. C 17. B 18. D 19.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 而不怒。 20. (1)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来等待 将军的到来。 (2)在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了,在语气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除了注意平时积累 之外,还要注意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时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句(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 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 项,“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为“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谢罪”,其中“谢”, 谢罪。 B 项,“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意为“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其中“逆”, 迎接。 C 项,“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意为“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其中“卒”, 同“猝”,突 然。不是“最后”的意思。 D 项,“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意为“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其中 “弊”,疲敝。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这里的“意义” 指的是该词的意思;“用法”一般指的是该词的词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一要积累、熟记 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 15 - A 项,“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之”没有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助词;“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中“之”意为“的”,为结构助词。二者用法相同,意义不 同。 B 项,“而不能下人者”中“而”意为“却”,表转折,为连词;“貌恭而不心服”中“而” 意为“却”,表转折,为连词。二者意义和用法均相同。 C 项,“不如因善遇之”中“因”意为“趁机”,为副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因” 意为“于是、就”,为副词。二者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D 项,“非子房其谁全之”中“其”意为“难道”,表示反问语气,为副词;“吾其还也”中 “其”意为“还是”,表示商量语气,为副词。二者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D 项,“引用了勾践和郑伯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分析错误。阅读原文可知,作者 引用勾践和郑伯都是正面的例子。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 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 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句意为: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 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句中:“匹夫见辱”与“拔剑而起”为两件事情,中间应断开;“拔剑而起”与“挺身而斗” 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也”为句尾语气词,其后应断开;“者”为句尾语气词,其后应 断开;“卒然临之而不惊”与“无故加之而不怒”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 实。 - 16 - (1)中,“秋毫”,比喻细小的东西;“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而”,表目的,可 译为“来”。 (2)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见于词色”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词色见”; “见”,显露;“词色”,语气和脸色。 【点睛】甲参考译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 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 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 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考虑这些的?” 他说:“鲰生劝我说:‘距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 所以听的。”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当然不一样。 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 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 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谁给你少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 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 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 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防备 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 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 项王谢罪。“刘邦说:“好吧。”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他回到项羽军营,将刘邦的话全部 向项羽报告,就说:“您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 攻击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乙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 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 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 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 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 - 17 - 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 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 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 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 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 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 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 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 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 在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为此)发怒了,在语气和脸色上显露出来。从 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难道谁能成全他? (二)(共 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1.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 长安鄠县时旧友。2.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 里,对朝政紊乱、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21. 颔联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层面抒发诗人的烦恼苦闷。 22.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21. (1). 国家(世事难料也可) (2). 个人(难以入眠也可) 22. ①触景生情(或即景生情),首联借花开落笔,抒发别友一年后对友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并在颔联引出对茫茫世事的感叹以及个人的愁苦。②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颈联直接抒发 - 18 - 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但又自叹未能尽责的愧疚,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③以景结情,尾联 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审清 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分析“颔联”从哪两个方面抒发诗人 的烦恼苦闷的,这就要考生紧扣“颔联”围绕“烦恼苦闷”进行分析。然后,依据题干要求,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整合。 诗句颔联“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其中“世事茫茫”指国家动荡、世事渺茫, 即从国家层面抒发情感;“难自料”“独成眠”指自我命运无法预料、孤枕难眠,即从个人 层面抒发情感。 考生据此分析,选词作答即可。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 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如本题题干要求“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考生要明确赏 析的方向是“抒情手法”,在内容上要紧扣“抒情手法”答题;然后对整首诗在“抒情手法” 上进行赏析。 首联、颔联:即景生情。首联写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 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伤感。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世事茫茫”“难自料”是指国家的前途难以预料,也包含个人的前途渺茫。他到任一年, 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孤独寂寞,难以入眠,纵使美景也黯然无光。 这两句即景生情,在春光烂漫中引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思绪。 颈联:直接抒情,写自己的思想矛盾。因为多病使他想辞官归隐;但他看到百姓贫穷逃亡, 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又不能一走了事。作者处于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 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 “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 圆的拳拳之心。 考生据此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三)古诗文默写。(8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4 小题) - 19 - (1)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激昂大义,_____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 记》) (5)________,可畏惟人;________,所宜深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1). 闻道有先后 (2). 术业有专攻 (3). 诵明月之诗 (4). 歌窈窕 之章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 (7). 素不闻诗书之训 (8). 蹈死不 顾 (9). 怨不在大 (10). 载舟覆舟 (11). 其势不俱生 (12). 以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考查分一般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两种类型。解 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 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一般式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攻、诵、窈窕、佛狸、蹈、覆、俱。 五、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二倍速”。所谓“二倍速”,就是在观看视频时将播放速度 调快至原来的 2 倍,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很快,什么“二倍速吃饭”“二 倍速读书”等说法纷纷冒出来。这个现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二倍速更适应快 节奏生活”;有网友感叹“当代年轻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什么都要开二倍速?”;也有网 友表示,“二倍速”会形成坏习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范文】 别过上二倍速的人生 最近网上流行“二倍速”。起初说的是因为某些影视剧“注水”太多,观众就用二倍速 看完。后来“二倍速吃饭”“二倍速创业”“二倍速读书”的说法纷纷冒出来。总结起来, - 20 - 就是这些年轻人很忙,忙到没时间把一件事用正常的速度做完。年轻人,别浮躁,别过上二 倍速的人生! 求快,本身无关价值判断,要看为了什么而加速。像有些影视剧靠乏味的对话、冗长的 空镜头甚至频繁的回放来凑成 70 集、80 集,使用二倍速播放恐怕只能说是恰到好处。毕竟, 谁让它们高度雷同,缺乏新意呢;比如演皇后和仙侠主题的古装偶像剧,从《一代皇后大玉 儿》,到后来的《卫子夫》《芈月传》《花千骨》,到最近的《香蜜沉沉》《延禧攻略》,说到底 就是换个女主角,换个皇帝和一拨大臣,只不过是将容嬷嬷拿针扎,换成了张嬷嬷赵嬷嬷拿 鞭子抽,套路和流程都大同小异。看这样的影视剧快一点又何妨? 追剧可以二倍速,吃饭可以二倍速,那人生呢?如果整个生命都倍速前进,恐怕就是一 场悲剧。如果不考虑意外因素,每个人的生命总是守恒的。这部分快一点,那部分就可从容 一些。如果所有的环节都是“二倍速”,那只能是机器,而且是一台迟早会崩溃的机器。 你看到有人以“二倍速”走向人生巅峰,却更应该看到他调快的人生进度条背后,那些 放慢的步伐,那些经验积累的慢时光。比如有人学生时代就已成流行自媒体主笔,毕业以后 顺理成章创办门户网站,你羡慕别人,更要看到别人慢慢积累经验的过程,毕竟命运总偏袒 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一位执意要学自己喜欢专业的姑娘,为络众筹,在网上爆红。我不认同她跟家庭“决裂”, 却很欣赏姑娘说:“不管前方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 是的,只要不是“站在原地”,只要方向符合初心,步伐慢一点又何妨? 美学家朱光潜写过名作《慢慢走,欣赏啊!》,阐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谷中乘汽车 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 生趣的囚牢。”二倍速观剧不要紧,二倍速的人生则无疑值得警醒和反思。什么都求快、求 加速,你可能会错过一整个丰富华丽的世界。 时间再紧,也别过上二倍速的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本作文是时评类材料作文,属任务驱动型。解答此题, 考生要先通读材料,用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情感倾向法等把握材料中心内容和出题人 的观点态度,确定出恰当的立意后才能更好地作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二倍速”, 涉及“二倍速观影”“二倍速吃饭”“二倍速读书”“二倍速生活”。探究情感倾向,“既 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意为“二倍速”观影有合理性;“二倍速更适应快节 奏生活”意为肯定二倍速;“当代年轻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是对二倍速的质疑;“会形 - 21 - 成坏习惯”则是对“二倍速”的明确反对。对应文中内容,很显然,“二倍速”在观影、吃 饭、看书时有合理性,但关键取决于影视的质量,饭的味道、书的内涵;而“二倍速”在读 书、生活上又不合理,因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也许只是年轻人心浮躁,且会形成坏 习惯。究其结果:一味求快,忘了积累,忘了品味,忘了深度和厚度。探究出题人情感态度, 显然要考生思考“二倍速”的偶尔合理性,更批判“二倍速”的浮躁,倡导积累和品味,好 影视如此,好饭菜如此,好书如此,好生活更当如此。考生据此可以得出立意。 立意: (1)别过上二倍速的人生; (2)生活,慢慢走,慢慢品味! (3)慢速度“厚积”,才能“二倍速”薄发! (4)辩证看“二倍速”; 素材: 1.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 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 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 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2. 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 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 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 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 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 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3.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 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结构】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必须简析所用的材料,鲜明地提出自己观点,可按照“析 材料——明观点——探根源——正反面事例——联现实——再扣题”的思路写作。如果写辩 证看“二倍速”,则要在简引原材料后,提出不要一味“二倍速”的观点,然后略写“二倍 速”合理的一面及事例,再重点论述“二倍速”太急太浮躁对品读经典和积累经验、锻造人 生的危害,最后再次点明中心,呼吁“慢”下来;如果写“别过上二倍速的人生”,结构可 - 22 - 以类似,先简析材料,提出观点,接着对“人生”分角度写,如观影、读书、学艺、备经验、 交友交际、逆袭人生,都要自己把握快慢的度,对无聊无味无价值深度的方面要快,免得浪 费时间,消磨心志;对有味有料有内涵有价值深度的方面要慢,在慢中夯实基础,积累内涵, 树立标杆,才能厚积薄发,“二倍速”地迈向成功。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①一个响亮的标题;②正文第一段用“引 述+表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③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 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④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 展”“纵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⑤联系实 际,快速收尾、余味无穷。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