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永年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 子曰:"君子(  道德修养高的人  )和(  讲求和谐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B:"兼相爱,交相利。" ‎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2.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据此推断,下面孔子的哪个主张有可能贴不上“正能量”的标签(  ) A.提倡“为政以德”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 ‎3.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4.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 A.三者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做考虑 ‎ ‎5.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巨害也。”慨言此论的先秦思想流派对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应是 A.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B.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C.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D.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 ‎6.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是指(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归儒 ‎ ‎7. 儒家“尊王” 、“忠君” 及“三纲” 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B.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性本善”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明道德” ‎ ‎8.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9.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 D.“格物致知”与“发明人之本心”的矛盾 ‎ ‎10.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11. 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 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 A.反对封建礼教 ‎ B.反对盲从孔子 ‎ C.反对君主专制 ‎ D.反对儒学经典 ‎ ‎12.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13.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张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14. 仔细观察下图,说明这是记载(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 ‎15.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 ‎16. 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近代某派别的一些主张和基本活动。据此推断该派别是(  ) A.洋务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抵抗派 ‎ ‎17. 甲午战后,“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________运动一时大起,继之以________运动,皆风靡一时,二者虽背道而驰,而其意在救亡则同也。”文中横线处的文字分别是( ) A.维新、义和团 B.维新、辛亥 C.新政、预备立宪 D.太平天国、义和团 ‎ ‎18.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9.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二十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此思考的结论是(   ) A.“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B.“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20. ‎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 ‎21.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 ‎22.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这些“绿林好汉们” ①未真正理解革命纲领的实质 ②具有杀富济贫式的革命精神 ③把民主革命理解成传统的农民革命④体现了三民主义反封建的局限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3.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4. 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 ‎25.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26.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 ‎ A.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D.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 ‎ 二、 材料题 (本题共3题,共48分)‎ 27. ‎(13分)近代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形成的原因。(3分) ‎ ‎ 材料二 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3分)‎ ‎ ‎ 材料三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2分)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3分)‎ ‎ ‎ ‎28.(20分)“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整个21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突出的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 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集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 “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 ----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梦”的内容,简述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实现中国梦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破解和实现“中国梦”的密码和途径。 ‎ ‎ ‎ ‎(3)依据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梦”的实践出发,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 29. (15分)自去年以来,习近平就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 (1)结合汉代和宋代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 (8分)‎ 材料二 钱穆一直很推崇古代士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并在《国史大纲》中屡次推重宋代士大夫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 ’精神。而牟宗三、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后来提出了“内在超越”的观点,认为士有种脱离世俗的思想超越}生。而“内在超越”的说法更因余英时提倡而广为人知。朱儡“国学热”的冷思考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传统儒学中的“精华”的现实意义。(7分) ‎ 永年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5、A B A C C 6-10、C B D D A 11-15、 A D D A C ‎ ‎16-20、 C A C B B 21-25、 C D A B B 26、C ‎ 二、材料题(共48分)‎ ‎27、 ‎ ‎28、 ‎ ‎29、【答案】 (1)西汉的董仲舒发挥了儒家学说,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巩固“大一统”的政治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天人感应”等主张对王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南宋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而其“正君心”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震制了君权。 (2)孔子“仁”‎ 的思想对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传统的儒家政治政治智慧使中国的文明历史得以持续;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品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社会伦理规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古代士人那种“先天下之忧丽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会增强知识分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考点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察内容(涉及热点)‎ 考点 难易 ‎1‎ 先秦时期道家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较难 ‎2‎ 孔子的思想主张 容易 ‎3‎ 先秦时期法家思想 容易 ‎4‎ 百家争鸣 一般 ‎5‎ 百家争鸣 较难 ‎6‎ 汉代儒学 较难 ‎7‎ 汉代儒学 一般 ‎8‎ 汉代儒学 一般 ‎9‎ 程朱理学 一般 ‎10‎ 程朱理学 一般 ‎11‎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般 ‎12‎ 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般 ‎13‎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般 ‎1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容易 ‎15‎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容易 ‎16‎ 维新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般 ‎17‎ 维新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般 ‎18‎ 维新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般 ‎19‎ 新文化运动 较难 ‎20‎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般 ‎21‎ 三民主义 一般 ‎22‎ 三民主义 较难 ‎23‎ 毛泽东思想 一般 ‎24‎ 毛泽东思想 一般 ‎25‎ 邓小平理论 一般 ‎26‎ 邓小平理论 容易 ‎27‎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一般 ‎28‎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国梦的追求 一般 ‎29‎ 习主席提出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