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二 农耕时代的经济文明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二 农耕时代的经济文明学案(江苏专用)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有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 农业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时期出现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 二、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如耧车。‎ ‎2.水利工程与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三、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四、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公有制 夏商周时期 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体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 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2.中国古代的土地经营方式 ‎(1)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封建土地主要经营方式。‎ ‎(2)租佃关系 ‎①原因 a.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 b.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 c.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②发展历程 a.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 b.汉代已经比较普遍,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 c.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③特征 a.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契约形式。‎ b.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c.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d.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 ‎④影响 a.在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3)田庄经济 ‎①形成原因 a.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 b.社会动乱,封建政权对土地与人民的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全国生产的能力大大削弱;大批流民与欲寻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世家大族,成为依附民。‎ c.豪强地主拥有政治与经济特权。‎ ‎②特点 a.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 b.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劳动者多为投身于庄园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都受庄主的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影响 a.地主田庄经济是与战乱时期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维持局部地区的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b.地主田庄有私人武装,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及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 c.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容易成为封建割据势力。‎ ‎3.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演变趋势 ‎(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 ‎①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秦制为田租(税)、口赋、力役。‎ ‎②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丁)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 ‎③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税,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 ‎④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 ‎(2)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灌溉技术 ‎(2016·高考江苏卷)《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满分秘籍]‎ 扣题眼:材料“唤取阿香推雷车”说明“水车”是人力灌溉工具。‎ 析错点:“自动化”“成熟”“摆脱自然”是三个关键错误点。‎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2019·高考江苏卷)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迁移土地私有制出现的知识进行理解。‎ 析错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特点)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解析:选A。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精耕细作,故选A项;中国传统农业实行小农家庭经营,这与材料“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无关,排除B项;农业大国不一定出现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的情况,排除C项;人多地少的现实,也不一定呈现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有些同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多余的农业人口会进行劳动力的转移,从事手工业、商业等,排除D项。‎ ‎2.(命题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而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解析:选C。两汉时期,自耕农私有经济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故选C项;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后就是“有为而治”了,排除B项;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不会导致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蓬勃”的表述不对,排除D项。‎ ‎ 中国古代的土地经营方式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清代江南租佃经济的发展 ‎(2019·高考全国卷Ⅲ,T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题干信息可判断为清代江南的租佃制,从租佃制的生产方式角度考虑。‎ 析错点: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是相对稳定的;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材料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宋代土地兼并的演变 ‎(2016·高考全国卷Ⅱ,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失去土地的农民占多数,从土地兼并的这一表现,寻找产生历史现象的原因。‎ 析错点: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发展)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  )‎ 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 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 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 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 解析:选A。材料“公田赏赐给……士兵作私田”和“向私田征税”说明诸侯国逐步承认土地的私有性质,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是巩固统治,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鲁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不是封建化改革,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经济改革对土地所有制的作用,不是对王权的作用,排除D项。‎ ‎2.(命题点:唐代土地兼并的演变)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表。由此可以推知(  )‎ 出处 记载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解析:选B。材料“听卖永业田”“寺观广占田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反映了土地兼并的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选B项;根据材料“听卖永业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排除A项;题干只是反映土地的占有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恣行侵吞,莫惧章程”说明政府是限制土地兼并的,排除D项。‎ ‎ 古代手工业、商业及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 ‎1.基本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经营 官府、皇室专用;不流通 无偿征调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个体工匠 家庭手工业 家庭农户自主经营 家庭消费、交纳赋税;部分流通 农民自身 ‎2.主要成就 冶铸业 商周青铜器铸造;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 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纺织业 丝织业:唐朝吸收波斯风格与织法;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 棉纺织业:南宋兴起;元朝改进技术;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期 概况 先秦 ‎“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 秦汉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开通丝绸之路 隋唐 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 宋元 使用“交子”;城市布局中市坊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商帮的活跃与兴盛;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三、古代城市的发展 ‎1.隋唐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 ‎2.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3.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4.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 ‎1.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及转换原因 ‎(1)地位 ‎(2)转换原因 ‎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④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1)发展变化 ‎(2)社会影响 ‎①政治方面: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②经济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社会生活方面: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④文学艺术方面:推动文学艺术日益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3.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发展规律 ‎①城市功能: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②城市的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③城市数量和规模: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④城市布局: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2)都城变迁 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 ‎4.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 ‎(1)商业思想: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表现为两种对立斗争。‎ ‎①对私营商业是加以限制还是任其发展。以法家思想为代表,主张限制私营商业、发展官营商业。与抑商思想的重官商、抑私商相反,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宣扬经济放任,反对“与民争利”,要国家退出工商业阵地,将商业放给私人经营。儒家的“富民”学说,也主张义利结合、先义后利。‎ ‎②轻商思想与重商思想。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轻视劳动思想的支配,社会上轻商思想由来已久,法家和儒家对此有一致的立场 ‎。重商思想是对商业的重视,对商业客观职能的充分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和商人地位越来越高。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明确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2)商业政策 ‎①重农抑商政策 具体表现为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②“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盐铁专营制度(也称禁榷制度)‎ a.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盐铁官营。‎ b.汉武帝时期,因北击匈奴,国家军费开支巨大。为增加国库收入,将冶铁、制盐、铸钱等收归官营。官营制度为汉代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也使农民收入减少,负担加重,社会因此动荡不安。‎ c.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力虚耗,加之北方藩镇割据,不纳贡赋,朝廷不得已又开始重视盐铁专营。‎ 综观中国历史,盐铁官营制度时存时废。通常,国力强盛时,对盐铁的控制相对较少,而国力衰落时,盐铁收入就成了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5.中国古代主要商贸商路 ‎(1)主要商贸商路概况 ‎①丝绸之路 a.汉代: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b.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中亚、波斯等地的外国商人足迹遍及各地,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c.两宋: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南宋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d.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官方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e.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 ‎②茶马古道 a.发展情况: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b.历史意义: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茶马古道也是各民族交往和融合之道;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主要商贸商路发展的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⑤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 ‎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 ‎②隋唐时期,水、陆并进。‎ ‎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 ‎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 ‎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 ‎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 古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宋代商业的发展 ‎(2019·高考江苏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迁移宋代商业发展的知识进行理解。‎ 析错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情况,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官府对商业的扶持。‎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明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2019·高考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迁移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理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析错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 ‎【答案试解】 B ‎3.命题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8·高考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迁移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理解。‎ 析错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材料是指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材料没有体现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清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右图是清代康雍时期用于外销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整个大罐表面被分割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说明当时(  )‎ A.青花瓷开始进入西方世界 B.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的生产 C.中西间的贸易仍采取传统形式 D.中国瓷器浸染了西方人文思想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清代外销的瓷器,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反映了中国清朝的瓷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制造这些瓷器的目的是用于外销,所以体现了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生产,故选B项;中国青花瓷在元代成熟,明宣德年间的最为珍贵,不可能在清朝才开始进入西方世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瓷器生产融入了西方文化,没有涉及中西间贸易的方式,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在中国的瓷器制造中出现西方文化象征的西洋宫苑建筑,但这些象征并未体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排除D项。‎ ‎2.(命题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商品交换活跃 B.城市消费趋向奢华 C.工商业市镇兴起 D.政府加强市场管制 解析:选A。材料中出现了同类商品的集中销售区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选A项;材料中主要是日常生活消费品,不是奢侈品,排除B项;工商业市镇兴起是在明清时期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宋代政府放宽对市场的管制,排除D项。‎ ‎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真题典例】‎ ‎1.命题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与变化 ‎(2018·高考江苏卷)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迁移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与变化的知识进行理解。‎ 析错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 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市镇的崛起。‎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政策 ‎(2017·高考江苏卷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迁移盐铁专营的知识进行理解。‎ 析错点:“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的不是汉武帝,是秦始皇;“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与铸币权力的归属无关;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 ‎【答案试解】 A ‎3.命题点:明代的朝贡贸易 ‎(2018·高考全国卷Ⅰ,T27) 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满分秘籍]‎ 扣题眼: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清楚,遂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析错点: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材料未提及海禁政策的解除与传统观念的更新。‎ ‎【答案试解】 B ‎4.命题点:清代民间的对外贸易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满分秘籍]‎ 扣题眼: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 析错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和清朝统治出现问题。‎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西汉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成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 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 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 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 解析:选A。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其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与权力,这表明西汉商人的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故A项正确;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松弛而非强化,故B项错误;无论是“官营政策”还是“阶级矛盾”,材料中都没有相关的提及,故C项错误;“威胁统治”很明显是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2.(命题点: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解析:选D。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系的瓦解是在1879年日本完全吞并琉球后,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朝贡体系使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故D项正确。‎ ‎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明代区域经济的特色 ‎(2019·高考全国卷Ⅰ,T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信息从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分布不同思考。‎ 析错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材料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经济差异。‎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高考全国卷Ⅱ,T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示意图,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都涉及了曹,说明曹地商业地理位置优越。‎ 析错点:战争只会破坏经济;注意对程度词“决定”的认知,太绝对;材料未体现城市规模的扩大。‎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工商业市镇的繁荣)下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这一状况(  )‎ A.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B.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D.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明代中期工商业市镇的分布,由图示信息可知,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地区,说明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繁荣,而明中期,政治中心在北方,这种政治经济的分布可以推动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故选D项。‎ ‎2.(命题点: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变化)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  )‎ A.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 B.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 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解析:选B。题干叙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甚至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迹象,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落后现象,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由材料信息无法推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的结论,排除C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排除D项。‎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人口的迁移 一、经济重心转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二、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2)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7·高考全国卷Ⅱ,T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满分秘籍]‎ 扣题眼:材料反映出北朝至唐中期北方由嘲笑南方人的饮茶习俗到饮茶习俗普遍化,从唐代经济重心南移角度理解历史现象。‎ 析错点: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开始”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饮食习惯”与材料中饮茶习惯不能等同,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已超越”不符合史实,且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5·高考全国卷Ⅰ,T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理解其反映的本质。‎ 析错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且与史实不符;“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虽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材料表明(  )‎ A.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南方赋税收入增加 C.江南成为当时核心经济区 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选C。由材料“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江南地区成为当时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南方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而非南北方经济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赋税的来源而非南方赋税的增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比例而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D项。‎ ‎2.(命题点:元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下表是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表(单位:石)。据此可知元代(  )‎ 地区 中书省 辽阳 河南 陕西 甘肃 岁收 ‎2 271 449‎ ‎72 066‎ ‎2 591 269‎ ‎229 023‎ ‎60 586‎ 地区 湖广 江西 江浙 四川 云南 岁收 ‎843 787‎ ‎1 157 448‎ ‎4 494 783‎ ‎116 574‎ ‎277 719‎ A.继续维持重农抑商政策 B.政治经济核心优势明显 C.苏湖地区已成农业中心 D.边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选C。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江浙地区的粮食岁收远多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元朝时农业中心在苏湖地区,也符合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史实,故选C项;材料展现了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与政府是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元代农业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因而不构成政治经济核心优势,‎ 排除B项;材料中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属于边远地区,但这些地区粮食岁收要低于其他地区,因而未能体现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 探究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及特点 ‎【主题概述】‎ ‎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 ‎(1)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后期,扬州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4)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2.古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专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5)城市商业受到封建政府限制,如设官管理、“市”里贸易、贸易活动限制在“市”里进行等。‎ ‎【综合大题】‎ ‎(2019·郑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 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謇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 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思路点拨:紧扣材料去概括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 据不同的层次提炼;分析成因时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高度提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思路点拨:解答变化一定要紧扣材料,以“从什么到什么”的形式进行提炼。‎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因素。‎ 思路点拨:变化的因素结合其时代特征联系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1)特点:中国城市管理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农耕文明时代,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低;城市缺乏自治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2)变化:城市管理日益专业化;城市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城市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 ‎(3)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技法指导】‎ 获取材料有效信息需找的三个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海安高三期中质监)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农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 A.陕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 B.甲骨文中写有“协田”字样的卜辞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诗经》中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 解析:选C。根据题干“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状况,C项正确。A项,牛耕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牛耕画像石为汉代文物,不符合早期农业发展特点,故排除。“协田”卜辞为商代占卜而作,不能直接体现农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D项,《诗经》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并非有关农业最直接最原始的资料,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铁犁牛耕的应用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C。据材料“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和“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反映了当时铁犁牛耕的应用,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耕作形式,而不是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耕犁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 ‎3.(2019·江淮十校三模)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记述内容 出处 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汉书·召信臣传》‎ 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 ‎《大唐六典》‎ 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 宋《庆元条法事类》‎ 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 元朝《洪堰制度》‎ A.历代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 B.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 C.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 D.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内容可知,从汉代到元朝的历代政府都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如“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汉)、“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唐)、“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宋)等,故选D项;题干述及水利工程兴修之后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规定,没有提及其兴修事宜,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政府官吏对老百姓的盘剥,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的结论,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4.《诗经》中的某些诗篇将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家庭作为情感的归宿受到反复吟咏。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纲常伦理社会秩序已经确立 B.传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C.小国寡民社会心理基本形成 D.士庶宗族观念得到强化 解析:选B。《诗经》主要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联系经济史的相关内容可知,该时期土地制度经历由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历程,反映在思想文化方面,就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即“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故选B项;纲常伦理观念社会秩序的确立发生在西汉时期,是经由董仲舒主张并经过汉武帝采纳之后逐渐确立的,排除A项;小国寡民社会心理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排除C项;父母、妻子、兄弟关系不属于士庶等级,排除D项。‎ ‎5.(2019·安庆二模)唐代法律规定:“(家庭)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这一规定在当时(  )‎ A.解决了家庭内部经济矛盾 B.增加了国家人头税的收入 C.客观上增加了自耕农数量 D.有利于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解析:选C。根据材料“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可知,分家无疑增加了自耕农的户数,故选C项;财产分配仅是家庭经济矛盾的一个方面,‎ 不能以偏概全,排除A项;人头税是针对人口而征收的税种,分财产不增加人口,排除B项;小农经济不能使社会财富迅速积累,排除D项。‎ ‎6.(2019·南京、盐城三模)《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帻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技,四委以令丞试工,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主要考核指标 B.工种技术的难易度影响工匠学制长短 C.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的消费 D.技术传承开放性保证产品质量精美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不同工种有不同的学习时间,而学习时间的长短受到工种技术难易程度的影响,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并不投入市场;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并非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D项错误,依据材料“教作者传家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师徒式、父子式、兄弟式的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并非是开放的。‎ ‎7.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 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 B.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解析:选D。据材料“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说明经济重心已在南方,故选D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出现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排除B项;“东南部地狭人众”不是材料论述的主题,排除C项。‎ ‎8.(2019·莆田二模)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解析:选B。“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说明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汉代政府没有放弃抑商政策,排除A项;“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不代表政府放弃盐铁专卖,排除C项;“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说法错误,排除D项。‎ ‎9.唐代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宋代铜镜的纹饰除素镜外,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这反映了(  )‎ A.宋代铜镜铸造业走向了衰落 B.宋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官民竞市”有利于经济发展 D.唐代繁荣盛行奢靡风气 解析:选B。“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体现了装饰的个性化,与市民阶层价值取向有关,故选B项;材料中比较了唐 宋铜镜的装饰图,没有发展情况的描述,不能体现其盛衰,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宋代铜镜的生产来源,排除C项;“唐代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体现的是装饰手法,不能与奢靡风气直接关联,排除D项。‎ ‎10.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政府“不抑兼并” B.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 解析:选D。“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税的变化,二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组成状况,故B项错误;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商税的迅速增加,反映北宋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故D项正确。‎ ‎11.(2019·潍坊二模)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 A.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可知,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故选B项;宋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未涉及户籍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与农业商品化的关系,排除D项。‎ ‎12.(2019·上饶二模)明初洪武年间规定: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不许涂饰彩色。正统十二年(1447年)稍有变通:“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这表明(  )‎ A.明中期以后废除了等级制度 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 C.资本主义萌芽改变阶级秩序 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明初洪武年间”与“正统十二年”对“庶民庐舍”的不同规定,联系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可知,这种变化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故选D项;在古代中国,等级制度一直存在,不会被废除,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现象既稀疏又微弱,不会改变社会的阶级秩序,排除C项。‎ ‎1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解析:选B。据材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可知,传统观念对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构成冲击,故B项正确;据材料“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观念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人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是政治权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 ‎14.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解析:选C。16世纪明朝海洋政策由“海禁”变成开海与开埠,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项;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存在,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材料不涉及这方面,排除D项。‎ ‎15.(2019·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联考)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选B。材料“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表明清政府比较重视海关税收的征收,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禁止”;设立广州十三行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9·江苏高考压轴卷)会馆产生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明清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伴随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者就已经建立了会馆、公所等组织。从成员构成看,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主要是由同一籍贯的商人组成,因而其名称往往都冠有地名。会馆起初只是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同籍商人聚议商务贸易的行会性组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会馆作为同乡会,其基本职能就是“联桑梓,敦乡谊”,为流寓异地的同籍商人营造良好的乡缘人际关系。工商会馆的同乡联谊活动与商业经营联系密切,有力推动了工商会馆向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很多工商会馆到清代便已转化为定期的商品交易市场。同籍商人还通过会馆集议行规业律,规范商业行为,又通过会馆仲裁商业纠纷,‎ 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体现了高度的商业自觉。加之,中国商人多数是力农致富,经商发家,对乡土有浓郁的眷恋情结,在异地发家后,他们往往通过“炫耀郡邑”,张扬故乡的文化,以为自己争得荣耀和社会地位。会馆从不同层面综合反映了明清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变迁。‎ ‎——摘编自宋伦《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 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原因及其显著特征。‎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时期工商会馆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1)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伴随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者就已经建立了会馆、公所等组织”“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主要是由同一籍贯的商人组成,因而其名称往往都冠有地名”可从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浓郁的乡土情结等方面指出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原因。依据材料一“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会馆起初只是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同籍商人聚议商务贸易的行会性组织” 可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由同乡会变为行会组织等方面指出明清时期会馆的显著特征。(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时期工商会馆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首先明确观点,明清时期工商会馆的影响,然后结合史实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结合所学从联络同乡、增进情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定期商品市场;限制不正当竞争,规范商业行为)、张扬故土文化、增强凝聚力等方面论证其积极作用。从容易形成地域隔阂和行业藩篱、不利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未能转化为新的经济因素、实现社会转型等方面论证其消极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答案:(1)原因: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浓郁的乡土情结。‎ 特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由同乡会变为行会组织。‎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明清会馆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未能实现社会转型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联络同乡,增进情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定期商品市场;限制不正当竞争,规范商业行为);张扬故土文化,增强凝聚力 ‎②未能实现社会转型 容易形成地域隔阂和行业藩篱,不利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未能转化为新的经济因素,实现社会转型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