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2018-03)
佳木斯一中2018学年度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第1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借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意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悟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但象征性和隐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D.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成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 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成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诚请朱先生的理由,刻画了一个爱好和平、一心为民的革命军将领形象。 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是对自已此行安危的忧虑。 C.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勇敢从容的性格特征。 D.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和典型环境中加以凸显。 5.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6.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光明网):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A.材料一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现状。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尚达不到相关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9.根据上述材料,针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对策?(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论,字廷议,进(许进,字季升)少子也。嘉靖五年进士。嘉靖五年进士。授顺德推官,入为兵部主事,改礼部。好谈兵,幼从父历 边境,尽知厄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帝喜,颁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累迁南京大理寺丞。会廷推顺天巡抚,论名列第二。帝曰:“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右佥都御史,任之。白通事以千余骑犯黄崖口,论督将士败之。再犯大木谷,复为官军所却。录功,进右副都御史。岁余,以病免。俺答薄都城,起故官抚山西。录防秋功,进兵部右侍郎,召理京营戎政。以筑京师外城转左。 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奸人吕鹤初与邱富以左道惑众。富叛降俺答,为之谋主。鹤遣其党阑出塞外,引寇入犯,为侦卒所获。论遣兵捕鹤,并诛其党。以功进右都御史,再以功进兵部尚书,荫子锦衣世千户。翁万达为总督,筑大同边墙六百里,里建一墩台于墙内。后以兵少墙不能守,尽撤而守台。论言:“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去墙不得越三十步,高广方四丈五尺,其颠损三之一,上置女墙、营舍,守以壮士十人。下筑月城,穴门通出入。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寇万骑犯山西,论督军遮破之朔州川。其犯宣府、龙门者,亦为将士所败,先后俘斩五百三十有奇。加太子太保,荫子如初。 三十五年,兵部尚书杨博以父丧去,召论代之。当是时,严嵩父子用事,将帅率以贿进。南北用兵,帝责中枢甚急。丁汝夔、王邦瑞、赵锦、聂豹,咸不得善去。论时已老,重自顾念。一切将帅黜陟,兵机进止,悉听世蕃指挥,望由此损。俺答子辛爱愤总督杨顺纳其逃妾,拥众围大同右卫城数重,城中析屋而爨。帝闻,深以为忧,密问嵩。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请降谕问本兵。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金,故为难词,冀以动帝。帝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嵩微为之解亦不能救也。 三十八年复起故官,督蓟、辽、保定军务。把都儿犯蓟西,论厚集精锐以待。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分掠沙儿岭、燕子窝,又却,乃遁去。事闻,厚赍银币。寻又奏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须饷银三十余万。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论回籍听勘。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未几卒,年七十二。隆庆初,复官,谥恭襄。 (节选自《明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嵩微为之解/亦不能救也 B.帝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嵩微为之解/亦不能救也 C.帝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嵩微为之解/亦不能救也 D.帝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嵩微为之解/亦不能救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推官,官名,唐朝始置,明代对推官职掌一般都说是“专掌刑名”,或者说“理刑名”。 B.荫子,指子弟承荫,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尊号,另外也有“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论喜研兵法。他从小跟从父亲在边境,对边界上的险阻与平坦情况全部了解,并写了《九边图论》星上,得到皇帝的赏识。 B.许论屡建军功。他多次打败白通事,后又抓捕了吕鹤,并诛杀了他的党羽,还多次打败了蒙古兵的进犯,他不但因功升职,还因功荫子。 C.许论年老不为。严嵩父子专权时,他一切听严氏父子的,他按严嵩想法,故意说右卫军马每年需五十万军饷,希望以此让皇帝放弃右卫城。 D.许论起复受赏。嘉靖三十八年,他复任蓟辽总督,当时蒙古兵进犯蓟西,他集中精锐部队以待,击退把都儿等进犯,后受皇帝重赏银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去墙不得越三十步,高广方四丈五尺,其颠损三之一,上置女墙、营舍,守以壮士十人。(5分) (2)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论回籍听勘。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14-15小题。 虎丘①题璧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 D.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E.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士大夫之族从师时,普遍存在着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所以他们只要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从环境,情态两方面描写了“游人去而禽鸟乐”的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他领到这个课题后,马上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唯恐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半年下来,瘦了十一斤。 ②最近连续几日暴雨,导致附近几个县区山洪暴发,乡镇河被淹没,民房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组织救灾。 ③歹徒自以为做得很巧妙,其实破绽不少,警方把歹徒所留下的一些线索拼凑了一下,按图索骥,根快就将他们全都拿归案。 ④粉丝们希望了解他们偶像的更多生活趣事,然而这位大明星在面对记者对她家庭关系的提问时,总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⑤杨老师喜欢旅游,他经常在高山景行中流连忘返,拍下了许多风景照片,回来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惊叹不已。 ⑥相互沟通、彼此信任是构理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人人都以邻为壑,互相猜疑,互不信任。那么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日山西大医院对这个病例进行了会诊,全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讨论和听取了主治医生关于患者病情的诊治报告。 B.这里山体发生滑坡,两块上百吨的大块石头挡住了去路,导致附近的这一段高速公路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C.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进发。 D.美国北卡罗来州的哈特拉际角国家海滨一直是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你放心,就凭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还用见外吗?到时候需要我做什么,你只要来府上说一声就好了,我一定会帮你的。 B.刘敬斋先生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春节时我去给他拜年,居然得到他一幅惠书,要知道多少人都以得到他的作品为荣啊! C.你看你,来就来了吧,还带什么礼物。这大老远的,一定很累吧?多谢你的好意,我只好笑纳了,以后可别这么客气了。 D.看着眼前拥挤的人群,他很着急,一边护着妻子,一边大声道:“借光,借光。我妻子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到医院,请大家行个方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8个字。(6分) 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称“冬节”,时间一般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每年时间不定。___①___,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冬至过后,太阳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正因为如此,冬至便成为历法上重要的节气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___②___。冬至吃美食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___③___;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很盛行:在北方,人们则是吃饺子。 2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5分)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铁拐李是神话中的八仙之一,他跛了一脚,手扶铁拐杖,还背了一个装有灵药的葫芦。人们不免感到疑惑:“铁拐李既然有仙人的灵术、灵药,为什么不先把自己的跛脚医好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论述思路】第一段概述诗的语言的本质,诗的语言可表达无穷之意;第二段举例说明诗的语言要水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第三段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中语言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第四段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崇尚有神的的写景诗,而不崇尚单纯神似的写景诗。 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的能力“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有误,文中是说“诗中的言辞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 2.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有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不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 3.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欠妥。 4.C(A“爱好和平、一心为民”不准确,B“对自己此行安危的忧虑”不妥,D心理描写不是主要方式。每项2分) 5.①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的语言文言化、书面化,张总督的语言粗鲁、口语化。②叙事语言简约、平实,大多直陈其事,少有修饰。③古雅厚重有韵味,多有诗词歌谣入文。 6.①使故事更曲折,增强了文本张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在矛盾中,刻画并丰富了二人的性格,尤其是显示了朱先生的人格和威望。③强化主题,通过拒绝,表明朱先生此行的目的是为民请命,赞美了知识分子的担当。(每点2分) 7.A(“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8.A.E(B.“不在……而在”说法绝对;C.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D.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 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就”。) ①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②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③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④大力倡导“工匠精神”。(l点1分,共4分) 10.D“右卫”“帝”“给事中”“吴时”“嵩”分别为地名、身份官职和人名,可以考虑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可从起止处考虑;“措饷发兵”结构上是并列,且“措饷”的目的是为了“发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论”是“籍”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D项。 11.D谥号不一定是尊号,还有平谥和恶谥。 12.B是两次打败白通事,而非多次,一次是白通事侵犯黄崖口,一次是白通事进犯大木谷。 13.(1)(墩台)离墙不能超过三十步,高度宽度厚度四丈五尺,墩台顶上去掉三分之一,上面设置矮墙、营舍,用十个壮士守卫。(“去”“颠”各1分,倒装句1分,句意2分) (2)给事中郑茂称许论奏请过多,请求调查侵冒弊病,(皇帝)下诏命其回到原籍听候勘间。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发现虚报数量,(许论)遂被夺官赋闲在家。(“侵冒”“听勘”“布官”各1分,句意2分) 14.CE 15.①陈诗以伍子胥自比,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杜诗则更多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事业未竞的痛惜,和包括白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②陈诗“秋又深”以景结情,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③杜诗“泪满襟”直抒胸臆,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慨。 诗歌简析: 诗人以历史沧桑之感而生发现实感慨。表达了诗人凄楚而哀怨的心情。也寄寓了诗人深沉家国之思。诗人由虎丘联想到吴王霸业,又从历史沧桑之感而产生发现实感慨。历史与现实交感,激起心中层层波澜。面对明亡之势难以挽回的现实,诗人的心情是凄楚而哀怨的。虽然南方仍有抗清斗争。也有不少心怀故国之思的人,但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诗人以鼓腹吹萧、乞食吴门的伍子胥自比,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 16.(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则)群聚而笑之 (2)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17.①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用错对象。③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去寻找目标。④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⑤高山景行: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此处望文生义。⑥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不合语境。 18.C(A项,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了”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了”。B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为此”。D项,句式杂糅,“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应改为“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去探秘”或者“现在那儿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游客们探秘”。) 19.D(A项,“府上”是敬称,“称对方的家或老家;B项,“惠书”是敬辞,指对方来信;C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20.①因为它的日子并不固定②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③中国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共6分,每句2分,意思对语句连贯通顺即可。) 21.(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两个给满分)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2)“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22.【材料解读】此题的题目设置很简单直接,是“材料+任务”式的题目。此则材料是对神话中铁拐李的分析,短短几句话,指出了一个矛盾点:身有灵药,却没有医治自己。由此,可对这个矛盾点进行分析、评价,也可对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进行思考。具体角度如下: 评价的角度:①铁拐李是一个神仙,按说,他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他背有一个装灵药的葫芦,这些灵药是可以用来治病救人的。而他自己偏偏还跛着一只脚。这是一个现象:医者不自医。很多人往往能看到别人的问题,给别人提出改进意见,却往往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②进一步说,一个治病救人的人,首先要向病人展示出健康的状态;一个管理别人的人,首先要能自己管好自己;一个执行法律的部门,首先自己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所以说,治人原因的角度:为什么神仙不把自己的脚医好呢?其实,跛脚只是个象征,象征不论在人间或天界,都充满了缺憾,不能圆满。铁拐李的葫芦中的灵药虽可以解救天下苍生,却不能治愈自己的病足。它告诉我们:无论人或社会,都有缺憾。 【立意引导】①要认清自己,改正缺点;②不能宽于待己、严于律人;③做好自己,才能要求他人;④世界上应允许缺憾存在。 【译文】 许论,宇廷议,是许进的幼子。嘉靖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予顺德推官一职,入朝做兵部主事,又改任礼部主事。喜爱谈论兵法,从小跟从父亲在边境,对边界上险要地方的陷阻与平坦情况全部了解,并写了《九边图论》进献(给皇帝)。皇带非常高兴,并颁发给驻守边疆的大臣拟议施行,许论从此以懂兵法闻名。(许论)多次升职后任南京大理寺丞。适逢朝廷推举顺天巡抚,许论排第二。皇帝说:“这就是呈上《九边图论》的那个人啊。”当即授予(许论)右佥都御史,命(他)上任。白通事凭借一千多骑兵侵犯黄崖口,许论指挥将士们出战打败了他。(白通事)又率兵侵犯大木谷,又被官军打退了。(后来根据)记录的功劳,升任右副都御史。一年多后,因病免职。俺答汗进犯京戌等地,(许论) 被起用为山西巡抚,(后又根据)记录的功劳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理京营军事与政务。后因修筑京师外城转为兵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三年,出京总督宣州、大同、山西的军务。奸人吕鹤当初与邱富用邪道蛊惑民众。邱富背叛(吕鹤)投降俺答汗,成为(俺答)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吕鹤派遣其党羽出塞外,引敌寇入关侵犯,被侦察兵抓获。许论派兵抓捕了吕鹤,并诛杀了他的党羽。因功升任右都御史、又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子弟承荫世袭锦衣卫千户。翁万达为大同总督,修筑大同边墙六百里,在城墙内建一报警墩台。后因兵少不能守整个城墙,就都撤回来守着墩台。许论说:“士兵已经驻守墩台,那么在敌人攻打城墙时不能很好地用他们的力。等到敌寇打入城墙了,都该吓得震骇逃散了。请把墩台改建在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个墩台,使弓箭和垒石能够达到。(墩台)离墙不能超过三十步,高度宽度厚度四丈五尺,墩台顶上去掉三分之一。上面设置矮墙,营舍,用十个壮士守卫。下面修筑半圆形瓮城,从小门通出入。估计工费不超过九万金。几个月的工期就够了。”(皇制)下诏立即按此修筑。敌寇一万骑兵进犯山西,许论率军在朔州川拦阻并大破敌军。敌寇又进犯宣府、龙门,也被将士打败,先后俘获斩杀五百三十多人。(许论)又加封太子太保,荫子还和原来样 嘉靖三十五年,兵部尚书杨博因父丧离去,(皇帝)召令许论代任。当时,严嵩父子当权,将士均通过贿赂两人以求晋升。南北都有战事,皇帝督责兵部非常急迫。丁汝夔、王邦瑞、赵锦、聂豹等人均不得善去。当时许论已老,只能自保。而一切将帅升降,军事机要的进退安排,均听严世蕃指挥,许论名望从此折损。当时俺答汗之子辛爱因愤恨总督杨顺娶他的逃妾,率众包围大同右卫城几层,城中需要拆房子烧火做饭。皇帝听闻后,深为担忧,私下问严嵩。严嵩想要放弃大同右卫城又不好开口,就请降旨问兵部尚书。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但每年需五十万全军饷,其实这是故意为难的话,希望以此来动摇皇帝(让他放弃右卫城)。皇帝只顾立刻筹措军饷发兵,派遣文武将吏,不久大同右卫的包围也解了。给事中吴时来弹劾杨顺。并称许论随声附和,每天大醉不醒,不把边塞警务放在心上。皇帝于是削去许论官职,严嵩偷偷地为他解脱,也不能挽救了。 嘉靖三十八年。(许论)起用恢复官职、督察蓟、过、保定的军务。把都儿进犯蓟西。许论集中精锐部队来等待。(把都儿)刚到游击胡镇就被打败了。(把都儿)又分兵劫掠沙儿岭、燕子窝,又被打败,于是逃遁离去。(皇帝)得知获胜,重赏银钱。不久(许论)又奏请密云、昌平二镇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需要饷银三十多万。给事中郑茂称许论奏请过多,请求调查侵冒弊病,(皇帝)下诏命其回到原籍听候劫问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发现虚报数量,(许论)遂被夺官赋在家。不久去世,终年七十二岁。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号恭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