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语文试题卷共8 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6题、12至14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至11题、15至17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 “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 B.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C.《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   )(3分)‎ 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C.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D.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答案】‎ ‎1.A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A“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不符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B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根据原文A.C.D中的人物都属于"祖先神",而土地神既不是祖先神也不是祖先鬼,所以不属于祭祀祖先的范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B.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C.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D.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穷困,常指不得志,处境窘迫;有时也指贫穷。而“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和“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中的“穷困”都是指不得志,处境窘迫之意。‎ B.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C.古人对人死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是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D.表示古代官职任免的文言词很多:“拜”,表示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出”,表示出京做官;“乞骸骨”“致仕”,表示辞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燕时,栾布因臧荼推荐,做了都尉;经彭越进言,被释放并做了梁国大夫;吴、楚反叛时,因有功被封为俞侯,担任燕国丞相。‎ B.在皇帝将要烹杀自己时,栾布仍为国着想,痛陈皇帝“以苛小案诛灭之”将导致功臣人人自危。‎ C.栾布认为汉王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汉能成功,彭越起了关键作用。‎ D.司马迁认为彭越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古代那些重义的人也不能超过他。‎ ‎7.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5分)‎ ‎ ‎ ‎(2)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5分)‎ ‎ ‎ ‎【答案】‎ ‎4.D ‎5.A ‎6.D ‎7.‎ ‎(1)项王不能顺利西进的原因,只是因为彭王据守梁地,和汉军联合而给楚军为难啊。(所以、西、徒以、苦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栾布的儿子栾贲继承侯位,做了太常,因为祭祀所用的牲畜违背了君王的命令,封国被废除了。(嗣、牺牲、不如、除各1分,语句通畅1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做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A “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中“穷困”为贫穷。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D是栾布而非臧荼。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项王不能顺利西进的原因,只是因为彭王据守梁地,和汉军联合而给楚军为难啊。(所以、西、徒以、苦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栾布的儿子栾贲继承侯位,做了太常,因为祭祀所用的牲畜违背了君王的命令,封国被废除了。(嗣、牺牲、不如、除各1分,语句通畅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①‎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②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石的弟弟,后被罢官归田。②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宠妃淑妃名,后泛指歌女。‎ ‎8.上片描写晚春图象的手法新巧而饶有韵味,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5分)‎ ‎ ‎ ‎9.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 ‎ ‎【答案】‎ ‎8.①拟人,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有韵味。②视听结合,多情的莺儿不停地啼唱,苦劝春天不要归去,这是听觉;一夜风雨过后,南园残红满地,这是视觉。视听结合,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描绘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词人的痛惜之情可见,手法新巧而又有韵味。(拟人+分析2分,视听结合+分析3分 )‎ ‎9.此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上阕写残春景象,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有无计留春之苦(2分);下阕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而人未归,春已逝,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感,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2分);最后,“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是一种人格的象征,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他认为自己的品格也像杨花柳絮一样不染尘俗,他宁可像天涯歌女一样生活,也绝不受豪贵之家的颐指气使(2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准确地判定的手法,然后对手法进行解说,最后指出表达效果。而表达效果的表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本身,一是所表达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惜花惜春的情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情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格。全词情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 。”表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 (3) ‎《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 , 。‎ ‎(5)“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诉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 , 。‎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悟己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3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4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1: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设计的建筑风格注入新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衫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衫矶美化奖”。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 ‎ ‎②卢浮宫改建时,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密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贝聿铭:建 筑界的外交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B.年少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加上留学时的刻苦学习,特别是柴根道夫独具的慧眼和大胆的聘用,让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C.肯尼迪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念,并且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 D.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 E.作为一个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够同时拥有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2)本篇传记在选材、人物塑造、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D给3分,E给2分,B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选材详略得当,侧重表现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与成就,其他方面略写。②人物塑造上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既具体写贝聿铭的言行,又用别人的评价进行侧面烘托。③语言平易直接,略带幽默,多处引用。如“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等语言幽默。(每点2分)‎ ‎(3)①注重建筑实用性与美感的统一。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从实用的角度对卢浮宫进行改造。②注重建筑功能与建筑灵魂的统一。赋予肯尼迪图书馆这一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中银大厦的设计体现“中国人民的抱负”。③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每点2分)‎ ‎(4)①关心平民的利益。他为平民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受到好评。②不纸上谈兵,注重实地考察。改造卢浮宫时,参观了卢浮宫4次;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并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③耐心坚韧,有策略。耐心坚韧地说服法国人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④爱国,有中华赤子情怀。以报国热情进行香山饭店和中银大厦的设计。(每点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让贝聿铭在……崭露头角”表述不准确,原文并没有明确讲贝聿铭因被柴根道夫聘用而崭露头角。C项,由原文可知,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设计方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世界打动了肯尼迪遗孀,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项,对卢浮宫的改造方案一直是贝聿铭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因为法国人的反对才有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实用性与美感的统一、建筑功能与建筑灵魂的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的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分析文章的特色的题目,注意从文章的选材特征、材料的组织特征、语言的风格、艺术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选材主要是事迹、成就、影响等,材料组织主要表现在顺序、详略结合等,语言风格主要是朴素或文雅,艺术手法多为引用、烘托、衬托、表达方式的运用等。答题时注意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注意从关心平民的利益,注重实地考察,耐心坚韧、有策略,爱国、有中华赤子情怀的角度回答。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大概要到了30岁以后,才会渐渐地收敛起往日招摇过市的锋芒,而在遇到不遂心之事的时候,做到安之若素吧!‎ ‎②因监察机制缺失,权力无限膨胀,一些官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终因贪腐丢官。‎ ‎③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⑤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B.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C.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0至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87.1%。‎ D.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并列不当“教育网站”包含“学校网站”B成分残缺 “隐含着”后面加介词“对””D偷换主语,在“带来的危害”前加“高空坠物”。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 ‎ 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不是虚浮躁动,与驾驭心态的能力紧密相关。                         。因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奢求完美,方可轻松;不迷失自我,才能幸福。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少参透得失的明心。‎ A.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B.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C.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D.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结合前后语境考虑,由于空前提到“心态”,可以确定应填写“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即可排除AD两项,然后通过逻辑关系分析可知,应先表述“追求”,然后再说“成功”,因此排除B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真水无香,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去获取功德, ① ,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 ② ,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 ③ 。‎ 答:①               ②  ③ ‎ ‎【答案】‎ ‎①刻意地去追求功名 ②而不屑于做小事 ③也许最终一事无成(每句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为近几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年份 网上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书阅读 纸质阅读 ‎2012年 ‎30.1%‎ ‎29.0%‎ ‎3.9%‎ ‎36.1%‎ ‎2013年 ‎31.4%‎ ‎31.8%‎ ‎4.0%‎ ‎32.8%‎ ‎2014年 ‎32.9%‎ ‎33.6%‎ ‎4.1%‎ ‎29.4%‎ ‎2015年 ‎34.6%‎ ‎36.1%‎ ‎4.2%‎ ‎27.1%‎ ‎ 请简要概括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并就这种变化谈两点看法。(4分)‎ ‎                  ‎ ‎ ‎ ‎【答案】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均呈上升趋势,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2分,意思对即可)。看法:①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冲击;②呼吁回归纸质阅读、深度阅读。(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美丽生活不可欺 惊鸿一瞥,顾盼生光,唇红欲滴,笑靥如花,如此“佳人”,原无非出自“美颜神效”,这让多少人感叹,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其实,真实,也是一种美。‎ 纪伯伦曾说:“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它的自信。当人们乐于用各种美图软件修改五官,便沦入自欺欺人的虚伪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虚伪淹没了真实,让社会陷入千篇一律的“人造美人”的审美之中。缺乏真实的美,是浅显而缺乏内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东西。谈起真实之美,我不禁联想到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美得让人动容。同样,生活的真实不应掩盖在各种虚假中,应当让真实之花自在绽放。‎ 再深一层来说,各种美颜工具的“横空于世”,正源于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 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态,以致让他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且看古人,梅雨飞絮,闲愁几许的诗人贺铸,恰恰不是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相反,史书记载中,他是位貌极丑,色青黑的诗人罢了。可又何妨?如此容貌不阻他诗句中的柔情似水、美不胜收。同样,人的审美不应停留在浅表的外貌“修改”,如此虚假,倒有做作矫揉失真的丑态。让真实回归到美的行列,人们审美时要认可真实,善于发现真实中遗憾的美。正如《匆匆那年》里曾说:“真实生活正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人们的审美也应接受生活中那份真实的不完美。‎ 而真实的缺位,也与社会过分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有关。“白富美”、“高富帅”成为衡量美的标准,这无形中扼杀了真实生活中各种美的存在。在单一审美标准的驱使下,大量PS美照泛滥成灾,人们用现代技术描画起一副虚伪的皮囊。而日本大学生研发的这一“反美颜”工具,不仅仅是对社会单一审美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真实的呼唤。微博上有句话很率真:“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的雷同。”美好,因为真实生活中人人各异。而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异,不应被单一审美的虚假扼杀。‎ 让公众真正接受真实,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局限于清丽的五官那么外在的层次,要知道,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不是美图秀秀可以掩盖的。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的气度与修养,源于他的洒脱。‎ 纵无杏眼流光,香艳红唇,人也可以真实自在地活出美不胜收的人生。‎ 正所谓,美丽人生不可欺。‎ ‎【得分】58‎ ‎【评语】‎ 本文有三大方面值得肯定。‎ 首先,扣题准确,紧扣“自拍美颜”,从“真实与美”的角度立意与论述,关键词相当准确。‎ 其次,思路清晰,论述重点突出。先正面谈“真实,也是一种美”,此美在于坦诚、自信;接着从深层次分析美颜工具流行、真实缺位的原因有二: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社会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最后,提出公众要接受真实,提高全社会的审美水平。‎ 其三,本文具备优秀作文的亮点:材料充实多样,从古代贺铸到现代杨绛的轶事与创作,从经典的纪伯伦到当代流行的《匆匆那年》的引语等,体现了考生的积累与思维的灵动。语言追求文采,注重修饰语的运用,成语、四字短语等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析尚不算很深入的遗憾。书写美观大方,卷面整体感好。‎ ‎【2号文】‎ 撕下虚假面具,还我美丽姿态 ‎“咔擦!”拍下一张“美图”后,人们习惯性地开启美化软件让自己美若天仙,好让众人按“赞”。近日“反美颜”软件的出现在逐步还原真实,对此,我拍手称快。铺天盖地的“美图”正悄然改变着社会,我不得不说,不必过分追求流露于外在的美丽,真实的姿态与内心的善良方是真正的美!‎ 追求美丽并试图用软件美化自己,折射出当下人们的自卑感与对美丽含义的粗浅化理解。‎ 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本性,这是正常之事。但是,过分追求完美便是对美的扭曲。人们总是对自己容颜过分吹毛求疵,原是五官端正,站在镜子面前就只有赤裸裸的“丑”。这真的是丑吗?显然不是。人们眼中的美是流露于外在,特别是看到韩国小姐选美中对“千人一面”的美女表示赞叹,并以此把美丽标准化,使自己可更靠近所谓“美丽”。因此,美图软件的流行,无不印证了人们既缺乏自信又歪曲美丽的心理。‎ 一张让人垂涎的图片,不仅让人有被欺骗的可能,更使人与人交际时“信任薄膜”被撕破,情感上更加淡漠。‎ 美图看似能让人心情愉悦,美化生活,实则掩盖事实。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美图是祸首。不知有多少人败在“美女”的“石榴裙”下,不知又有多少人陷入了“温柔陷阱”。人们单凭相貌定优劣,并因为“美图”而人财尽失。这,无不挑战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底线。挂着美丽却虚假的面具在虚拟世界中生活,这让普通人不得不怀疑对方,并设下心墙,人们因为美图而相互认识,可又会因美图而使情感更淡漠。美图已使社会病态加重,难道我们还要使彼此信任与情感进一步缺失吗?‎ 卸载美图软件吧,美应由内心发出,与其追求自欺亦欺人的美,不如把注意力转至内心修养之中。‎ 相传黄帝之妻丑陋无比,却通晓农业生产,最终成黄帝“贤内助”;钟无艳虽外表丑陋,却用贤良相夫教子,助齐宣王成就霸业;《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亦是丑陋,可内心善良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外在的美只是空中楼阁,内心之美方是生活良药,使自己更加优秀。钟无艳等真正地诠释了美的内涵:只有真与善,人才可自信。才配美丽标签。‎ 我们这个社会并不缺美女帅哥,缺的是内心向善、真诚待人的美人。与其在镜子前愁眉苦脸,不如早日撕下虚伪的面具,还原真实之美的姿态吧!‎ ‎【得分】56‎ ‎【评语】‎ 文章审题准确,观点鲜明。呼吁人们卸载美图,抛弃虚假,还原真实。提倡人们注重内心修养,追求真与善,做一个内心向善,真诚待人的真美人。文章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论证,例证有力,立意高。语言流畅,卷面美观。‎ ‎【3号文】‎ 真实才是最美 自拍神器横空出世,各路男女趋之若鹜,力求摇身一变。而另一些人对此“深恶痛绝”,发明“反美颜”软件,力求将“美丽”打回原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依吾愚见:真实才是最美。‎ 自拍神器的风靡背后无疑是人们对美的向往,然而更多的是人们对自身的不自信。试问,被过度拉长而变形的双腿何美之有?被放肆放大至无神的双眼何美之有?在“神效”之下美 竟荡然无存!究其原因,便是人们在不自信心理的驱使下对自己外貌不足处的过度“修补”。在病态心理下对真实的掩盖已经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美化,而是自卑者的“负隅顽抗”,在这样的心理下,美丽岂有容身之处。‎ 世人爱美却愚昧,竟不知真实方为最美。‎ 真实是自信的体现。著名作家毕淑敏女士曾以《素面朝天》一文,阐述其不化妆的原因。不化妆并不因盲目自信,并非对自己容貌完全满意,而是深知以真实的自己亦能一展风采,亦是光彩夺目,又何必把真实的自己掩盖在厚重的脂粉下呢?真实是勇气,更是一种自信与气度。自拍亦是此理,敢于真实的人是自信的,自有光芒四射,自会夺人眼球。真实因自信而美丽。‎ 真实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更能打动人。柴静曾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真实的力量源于最动人的心灵之美。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在大学的面试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否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她还是选择了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如实地回答 ‎“没有”,意想不到的是考官竟被她的真实打动,破例招收她。面试如此,自拍亦如此,真实是勇敢面对自己,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勇敢展示自己,是对他人的尊重。自拍神器对自己的美化实为自欺欺人,可谓是一种失礼。而真实往往因尊重而美丽。‎ 真实才是美,而要敢于真实却绝非易事,毕竟自信和自尊并非人人皆有,因此,更要提高内在修养。试问,内美修能的人又岂会在意容貌上的缺陷?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内在修养提高了,人的气质便不受容貌的影响,一举手、一投足尽是不加修饰的美,又何畏真实?用美图秀秀的时间少一点,手捧诗书的时间多一点,由此方可称内美修能,才是最真实的美丽。‎ 放下美颜相机,放下美图秀秀,做一个内美修能的人吧。你本来就很美,真实才是最美。‎ ‎【得分】53‎ ‎【评语】‎ 该文突出特点是朴素充实,重点突出。作者围绕文题“真实才是最美”,先阐述了两个理由:真实体现自信、真实体现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最后从怎么样的角度提出“真实绝非易事,需要提高内在修养”的呼吁。‎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恰当立意。分析材料主要是分析什么人、什么事,人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前后后有怎样的关联。然后,从这样的分析之中引出哲理,这个哲理也就是我们作文的主旨。本次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反向立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正向立意有: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一种体现,是对美的追求;自拍美颜,悦己,也可以悦人;适度美化自我,未尝不可等。反向立意有:拒绝刻意之美,呼吁真实之美;自拍美颜,掩盖真实;自拍美颜,是自欺也是欺人;反美颜,呼吁真实;接收并悦纳真实的自己;反美颜,以诚相待;真实的自己,无需美化等。辩证立意有:适度美颜,生活更精彩;内外兼修,人生更美;尊重真实,适度美化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