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历史 一、单选题 ‎1.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神之王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这表明春秋时期 A. 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 B. 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C. 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 D. 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夫民,神之王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可知,春秋时期,治国之道是重视人民的作用,故选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奴隶制几经风波,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发展停滞,排除C;根据“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可知,材料认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 A. 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 B. 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C. 重视修身立德的做法 D. 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体现的是当时对立德修身的重视,闪烁着一种民本的光辉,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只能反映当时修史角度发生变化,无法说明缺乏严谨的态度,A选项排除;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的说法属于对材料的曲解,B选项排除;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材料未涉及,D选项排除。‎ ‎4.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这一举措( )‎ A. 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B. 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C. 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 D. 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可知。西周的礼制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及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故B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还是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其他方面,故A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的说法不准确,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方面,D错误。‎ ‎5.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 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 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C. 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D. 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中国文字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东方诸国分化异形,与传统的正体文字不同,只有秦国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可知秦国没有抛开传统文字,其继承与发展正体字的做法,为以后秦朝统一文字奠定了基础,材料肯定了秦国对华夏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B项正确。到了秦国改革旧制度是最彻底的,没有坚守西周制度和文化,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分析的是国家大一统对文字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经济对文字发展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华夷之辨和文字的关系,D项错误。‎ ‎6.孔子在纵观西周、春秋政治发展的趋势之后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候出,孟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材料反映了 A. 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 B. 诸侯有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 C. 春秋战国是一个霸权迭兴的时代 D. 周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遭到破坏,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衰微。在此背景下孔子主张恢复礼乐和谐的理想社会,因此材料信息反映了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故答案为A项。根据礼乐制度,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属于周天子,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7.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可知体现的是国人会议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C 项符合题意。国人会议不能保障民众参政的权力,材料强调的是对周代贵族权力的制约,A选项排除。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体制的局限性导致的,B选项排除。周朝属于奴隶制社会,D选项排除。‎ ‎8.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公认为以德为标准顺应天命使行事才能把握天命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意在阐明西周顺应天命而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未并强调脱离天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以法治国思想,排除。D项,材料强调顺应天命达以巩固统治,未涉及仁政理念,排除。‎ ‎9.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以初三古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侍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发展的特点是 A. 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形成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C. 重用亲信近臣,相互牵制 D. 废除宰相制度,仅分六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所述汉代、唐代、明代皇帝均起用重臣,亲信等参与决策,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以加强皇权,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相互牵制,没有直接体现相权的削弱,故A不正确;B、D均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 ‎10.下列表格反映汉代前期太尉一职任职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汉帝 太尉 在任时间 任前职位 去职原因 备注 高祖 卢绾 公元前205~前202年 列侯 迁燕王 高祖世交 周勃 公元前196~前196年 列侯 罢省 惠帝 周勃 公元前184~前179年 列侯 迁丞相 高祖遗命 文帝 灌婴 公元前179~前177年 将军 迁丞相 景帝 周亚夫 公元前154~前150年 中尉 迁丞相 A. 汉初太尉设置变化无常时有时无 B. 汉初太尉设置与加强皇权关系密切 C. 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 汉初太尉设置与中央集权关系密切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可以看出汉初太尉设置变化无常时有时无,说明当时为了加强皇权如此设置,故B正确;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太尉的任前职位和去向并不固定,对太尉的设置并无定制,且较长时间不设置太尉,故能从材料明确看出A项,而不是“推知”,故排除A;材料仅仅体现了卢绾和周勃为高祖世交和高祖遗命,不能说多为皇帝亲信,故C错误;太尉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故D错误。‎ ‎11.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这种改变 A. 形成了君相和谐的决策体制 B. 完善了三省六部的运作流程 C. 标志着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D. 隐藏着国家治理的严重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可知,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的结果逐渐改变以往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三省合议的状态而向宰相专权的方向发展,表明宰相权力逐渐加强,打破了以往三省之间的制约,反映了国家治理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故D选项正确;材料“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反映了国家治理隐藏的危机而不是君相和谐的状态,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宰相专权的方向发展说明与三省六部的运作流程背道而驰,而不是完善三省六部的运作流程,故B选项错误;宰相专权的方向发展不是政治体制的创新,故C选项错误。‎ ‎12.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A. 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 B. 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 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发组成的”“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是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故选A项;锄社是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是农耕经济的表现,排除B项;锄社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北方地区而非全国,排除D项。‎ ‎13.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攉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 A. 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 C. 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 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始不以进士握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入翰林知贡举”可知,‎ 唐宋时期出现从注重门第声望到注重官位升迁、以登相位为荣的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未涉及向平民社会转化,排除。B项, 材料未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对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 ‎15.尚书最初是皇帝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16.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 A. 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B. 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 C. 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 D. 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可知,洪熙以后内阁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故选C项;由所学过的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项;明朝内阁只是参与机密事务,但并不能进行决策,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能表明内阁的行政职权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其性质发生变化,且明朝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性质并没有发生过变化,排除D项。‎ ‎17.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 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 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 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 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康熙发布“容教令”的原因是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以及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等习俗来看,康熙对于宗教政策的标准是宗教传播不得有害统治,即反映了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允许进行有条件的宗教传播,不是阻碍西学东渐,排除A项;宗教可以在中国传播,不能说明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不能反映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排除B、C项。‎ ‎18.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 社会发展提升法律作用 C. 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 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在民事纠纷中,官府法官角色不断强化。这说明社会矛盾复杂化,要求官府依法裁决案件的情况增多,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违背材料核心信息,排除;C项说法违背材料主旨,即强调官府依法判决,排除;近代法律意识强调权利源自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材料核心信息不符,D项排除。‎ ‎19.‎ 在雅典,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以讨论国家重大问题。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公民大会历时短,每次能讨论的问题数量和能进行辩论的人数极其有限,这与雅典“重大问题要获得充分讨论之后才付诸投票表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反映出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 A. 没有真正体现主权民原则 B. 未将轮番而治落实在实践中 C. 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 使辩论成为重大决策的关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讨论问题的数量和发言人数受限等制约条件说明雅典重大决策不具备严谨性,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可以看出,当时雅典主权在民原则,排除A;材料未涉及轮番而治和辩论等内容,故B、D错误。‎ ‎20.罗马帝国后期,整理过去的法条编纂法典成为社会的时尚。如查士丁尼在编纂完《查士丁尼法典》后,便下令废止所有未编纂的法规,并规定人们不得引用法典和新敕令以外的学说或条文,否则将追究刑责。这反映了 A. 罗马法的法典化已经完成 B. 罗马皇帝专制权力的强化 C. 经济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 D. 罗马法出现了僵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应当与时俱进,但材料中罗马帝国后期,罗马人只是热衷于整理过去的法条,查士丁尼甚至对这种创新行为还要加以严厉制裁,这些说明随着罗马帝国后期政治、经济存在问题的加重,罗马法也出现了僵化的趋势,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在于批判并揭示问题,而非肯定罗马帝国当时的这些做法,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整理过去的法条编纂成为法典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时尚,查士丁尼的做法是顺势而为,这并不能体现出皇帝专制权力进行了强化,排除B;材料并未揭示经济发展与法律完善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古代监察机关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的独立机关,它以确定的工作对象——官和特殊的工作方式——弹勤非违、纠正缺失,而有别于一般的政权机关。监察机关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跃升为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成为直属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以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和通过“彰善痒恶,激浊扬清”,实现社会的调整功能,历代监察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有效地纠弹百官有司之邪辟,还对古代政治权力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权力地位与监察法》等 材料二 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核和惩罚。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对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实行放逐。……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相比,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不同的原因。(12分)‎ ‎【答案】(1)特点:由一个临时性机构逐步演变为独立的国家机关;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位卑而权重;直接隶属于皇帝。(6分,任答2点)‎ 影响: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实际是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不能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6分,任答2点)‎ ‎(2)差异: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雅典公民被赋予很大监督权;监督渠道多元化;旨在维护奴隶制民主政治。(6分,任答2点)‎ 原因:古代雅典工商业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文主义萌芽;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君权日益强化;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8分,雅典、中国各任答2点)‎ ‎【解析】‎ ‎【详解】(1‎ ‎)第一问,特点。由材料“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跃升为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可知由一个临时性机构逐步演变为独立的国家机关;由材料“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可知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由材料“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可知位卑而权重;由材料“它以确定的工作对象——官和特殊的工作方式——弹劾非违、纠正缺失,而有别于一般的政权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直接隶属于皇帝。第二问,作用。监察制度有其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积极方面,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消极方面,实际是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不能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 ‎(2)第一问,中国和雅典监察制度的不同。由材料“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利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劫和惩罚”,可知雅典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由材料“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对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实行放逐”,可知雅典公民被赋予很大监督权。由材料“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可知监督渠道多元化。综合材料,可知其监察目的在于维护奴隶制民主政治。第二问,中西监察制度不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政治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君权日益强化。经济上,雅典工商业发达,中国,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上,雅典人文主义萌芽,中国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材料二 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材料三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6分)‎ ‎【答案】(1)特征: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越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越低的发展趋势;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8分,答1点3分,答2点6分,答3点8分)‎ ‎(2)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6分,任答2点)‎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结合所学从始终动态变化、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基层单位县较稳定、传统较高行政区划单位的低级化趋势、层级不断变化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2)依据材料“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结合所学从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