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部编版版必修上能力提升:期末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部编版版必修上能力提升:期末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期末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了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以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解析:A项,“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正确。传统街区可以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B项,“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不正确。街区蕴含着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D项,“那些……是传统街区的灵魂”不正确。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和保护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入手,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D.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四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解析:D项,“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错误。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四个问句,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解析: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他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依然存在。‎ 解析:“广泛运用”有误,原文说“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B.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不理解“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解析:“它”应指人工智能。‎ ‎6.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优点:①自动化程度高,写作效率高,发稿“多、快、好”;②可以用来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生产出定制化的新闻产品;③在地震等传统媒体无法实时直播的领域,能精准、有效、快速发布信息。‎ 局限:①‎ 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力,目前只能报道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②机器人只能靠函数和概率,无法理解背后的含义,更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③机器人无法具备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年 关 侯发山 风从门缝里溜进来,“飕飕飕”,直往人的脸上扑、怀里钻。一家老小虽然都缩着膀子把自己藏在被窝里,还是给冻得瑟瑟发抖,仔细听,还能听到牙齿在打架。寒冬腊月,屋子里没有生火;如果把被子挂起来,稀薄得能看出人影,能不冷?隐约传来远处炸响的鞭炮声,过年的味儿浓了,更衬托出家里的冷清。‎ 儿子福来不时瞄一眼冰冷的灶台,似乎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着灶膛燃起来,期待灶台上有温热的饭菜,也只是温热,喷香都是奢望。‎ 不只是福来,康群山,还有他的老婆,小女儿麦香,虽说都躺在炕上,一个个都睁大着眼睛,没有一点儿睡意,大白天不是睡觉的时间,这是其一,除了冷,还有饿,哪能睡得着?今年春上,天旱,麦子连种子都没收回;到了秋天,有雨了,却大得吓人,像是老天爷的水缸漏了,把庄稼给毁得一塌糊涂,种一葫芦连两瓢也没收够,颗粒无收。‎ 福来吸溜了一下鼻子,似乎闻到了邻居家传来的饭菜的香味,忍不住说道:“爹,我饿。”‎ 康群山刚想骂句“饿死鬼托生”的,听到麦香说“我也饿”,他就把话咽了回去。‎ 老婆说:“要不,你去康百万家借点儿?”‎ 康群山叹口气,说:“今年已经借了康家八两银子、六斗麦子,一文一两都没还,咋再去张口呢?”‎ 老婆又说:“‎ 每逢遭年馑,康家都要施舍粥棚,要不,我带孩子们去看看?”‎ 康群山说:“今天是大年三十,人家不过年?这时候去,怕是不妥啊。”‎ 这时候,忽然听到拍打柴门的声音,“扑嗒,扑嗒”,随着这声音,还有人在叫:“山哥,在家吗?日头都晒住屁股了还不起来。”‎ 康群山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掩了掩衣襟,走过去打开了柴门——原来是偃师掏烟囱的驼子。因为他常年游街穿村掏烟囱,把背都弄驼了,大伙儿就叫他驼子,倒不记得他姓啥叫啥了。‎ 康群山咂吧了几下嘴,说:“驼子,今年俺家不掏烟囱。”腊月二十三那天,他自己掏过了,通畅着呢。‎ 驼子痞着脸说:“屁话,你家烟囱都不冒烟了,这不是堵了是啥?”‎ ‎“……”康群山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若搁往年,这一天正是灶火忙碌的时候,除了洗洗涮涮,蒸包子,炸果子,炖猪肉,烧豆腐,从早忙到晚,吃罢年夜饭才消停。今年他家烟囱不冒烟,不是堵了,是根本就没生火,哪来的烟?若是生火,一是浪费柴火,二是面缸都见底了,没米下锅啊。‎ 驼子没去看康群山的脸色,只顾瞅着烟囱说:“山哥,若是掏出东西,你该付费付费;若是烟囱里没有东西,我拍拍屁股走人还不中?”‎ 话说到这份上,康群山没有拒绝的理由。‎ 驼子放下了鼓囊囊的背包,开始忙活。他让康群山回屋暖和,自己爬到了康家的屋顶,去检查烟囱的出口。康群山没有回屋,缩着膀子,站在院子里瞅着驼子折腾。驼子是给自己干活的,人家都不怕冷,自己怕冷?‎ 也只是一袋烟的工夫,只听驼子叫道:“山哥,烟囱里还真有东西,怪不得不冒烟呢。”说着话,驼子从烟道里掏出一个小包裹。‎ 连老鼠都不来他家光顾了,怎么会有东西呢?不像是老鼠所为啊。康群山心里咯噔了一下,紧接着,又咯噔了一下,咋给人家驼子报酬呢?一时间,康群山愁上加愁,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驼子猴子一样从房顶上出溜下来,也不征求康群山的意见,自作主张把那个小包裹打开了。‎ 包裹打开的一瞬间,驼子,康群山,两个人都惊呆了,原来小包裹里包的不是破衣烂衫,而是一兜碎银子!‎ 驼子查了查,不多不少,整整十两!‎ ‎“山哥,这下你可过个肥年了……我拿走两文,算是报酬。”不管康群山是否同意,驼子拣起两枚铜钱,背起工具包,乐颠颠地走了。‎ 等到驼子走后,康群山才回过神来,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 康群山带上银子出门采购年货的时候,得知整个康店村,凡是跟他家一样情况的,驼子都去掏烟囱了,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的烟囱里也都藏有十两银子!‎ 当天晌午,站在邙山岭的康百万,看到整个康店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溢出了烟,他的脸上漾出了笑意,对身边的驼子说:“好,你也回家过年吧……明年的年关你还来。”‎ 驼子接过康百万给他的赏金,笑呵呵地走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10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寒风刺骨,屋里没有生火,只有冰冷的灶台和躺在炕上忍饥挨冻的一家大小。灾荒之年,一双儿女“我饿”“我也饿”的声音在别人家饭菜的香味中显得尤为凄清。‎ B.当老婆提出“去康百万家借点儿”的建议后,他说:“今年已经借了康家八两银子、六斗麦子,一文一两都没还,咋再去张口呢?”可见康群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 C.在康群山进退维谷的时刻,掏烟囱的驼子出场了,那从烟囱里掏出的十两银子化解了康群山家的经济危机,让康群山一家人闯过了年关。‎ D.年关,对贫困者来说,过年如过关。作者极尽繁笔,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写活了年关康群山家的窘境。‎ 解析:B项,“可见康群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错,康群山是一个有尊严感的人。‎ ‎8.小说中康百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乐善好施的仁者形象。“每逢遭年馑,康家都要施舍粥棚”,可见其乐善好施。②尊重人格的义者形象。“看到整个康店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溢出了烟,他的脸上漾出了笑意”,原来驼子掏烟囱就是康百万行善的方式,维护了穷人的尊严。③令人敬重的富人形象。没有尊重的“仁”是虚伪的,康百万在“敬”中解除了别人的困境,也彰显了自己的崇高人格。‎ ‎9.文章最后两段独具匠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①使情节集中紧凑。文章采用双线结构行文,明线写康群山穷困待助,暗线写康百万让驼子掏烟囱来行善。明暗线在结尾处交织汇合,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 ‎②突出人物形象。小说极尽繁笔写康群山的穷困,更能衬托康百万仁义的可贵,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③表现小说主题。“年关”对贫困者来说,过年如过关。康百万的出现让与康群山一样贫苦的人闯过了年关,也正是这一笔,直抵人们的精神领地,让读者去寻求仁义背后的一个“敬”字,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抵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 B.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 C.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 D.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 解析:此题注意,“舟”作“难回旋”的主语,排除A、D两项;‎ ‎“入江”“据敌”是两种做法,中间断开,排除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如宋太祖、明太祖等。‎ B.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邺都”,史上曾是东晋、吴、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解析:B项,南京在东吴时曾名“建业”,“邺都”在今邯郸临漳,是三国曹魏的都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俞通海遭逢乱世,结寨自保。他在太祖急需船只时受父命归顺太祖,令太祖喜出望外。‎ B.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伤右眼。‎ C.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独自营救太祖脱险。‎ D.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悦。‎ 解析:C项,“独自营救”不符合事实,太祖能够获救,也因为常遇春射中了张定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5分)‎ 译文:‎ 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地说:“上天帮助我呀!”‎ ‎(2)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5分)‎ 译文:(俞通海)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他攻克湖州,攻取太仓,不侵犯百姓任何的财物,百姓欢悦。‎ 参考译文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先祖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颍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逼入困境,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地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 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 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他。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裂,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 ‎(俞通海)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他攻克湖州,攻取太仓,不侵犯百姓任何的财物,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到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去世,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 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神态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解析: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15.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 答: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漂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虞美人》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更加具体、形象化。‎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卷起千堆雪”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韩愈《师说》中从地位尊卑、官职高下角度批评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两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解析:语境中,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这就需要画家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这尺度如何把握体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据此分析,C、D两项因果倒置,排除C、D两项。A项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A项。B项“体现着……”与下文“也造就了……”语句衔接最恰当。故选B。‎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 ‎“厚障壁”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B。‎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解析: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能否”在句子中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排除B、D两项。“并行不悖”用词不当,此词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 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只是一条准则。排除C项。A项修改的最恰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与所有动物一样,人与人生来不同,这是大家公认的客观事实。 __①__?用汉斯·格罗斯的话说,是“人类基因在环境条件下展开的方向与程度”决定了我们之间的差异。__②__:一是基因,二是环境。改良环境,说到底并没有对民族最基本的基因品质产生任何积极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基因品质,__③__。于是,达尔文的弟弟,高尔顿提出了“用社会手段干预优化人种”的观点。‎ 答:①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差异呢(或“决定人与人差异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呢”)‎ ‎②也就是说其中有两大影响因素(或“从中可以看出决定这种差异的是两大因素”)‎ ‎③对生育的强制化社会手段必不可少(或“必须进行社会手段干预”)‎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于2019年6月9日在清华大学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中外数学家齐聚清华园,共同探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幕式揭晓和颁发了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三大奖项:2019年ICCM数学奖、陈省身奖和国际合作奖。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由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席、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于1998年发起设立,其使命是研讨数学科学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促进中国数学和世界数学科学共同发展。‎ 答:关键信息:①2019年6月9日;②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③探讨最新研究进展,颁发奖项;④丘成桐发起设立,促进数学科学发展。‎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是一尊跪射俑,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各种陶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原来,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而跪射俑受到的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要准确立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则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是叙述跪射俑保存最完整,其衣纹、发丝清晰可见;第二段分析跪射俑能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原因,是得益于它的低姿态,然后用“原来”和“其次”两个词阐释,低姿态能降低风险受损害小和稳定性好不易倒塌破碎。只要围绕“生存的姿态”谈都算符合题意。‎ 最佳立意参考: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