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3)知识专题突破
本学案复习要以收入分配为主线。重点理解一个核心:收入的分配;两条主线: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两个重点: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财政的作用;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同时联系其他知识注意把握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收入分配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收入分配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1.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 ①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②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 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 财政赤字 ①出现的原因:a.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出现了财政赤字。b.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产生的影响:a.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b.如果经济过冷、通货紧缩时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作用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2.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的关系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实施 条件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措施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目的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联系 具体采取哪种政策,必须依据当时客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信贷规模等 目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相同点 ①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③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提醒:我国正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4.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 作用 表现 调节经济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引导转变方式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思维拓展] (1)认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意义 ①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 ③针对服务业进行“营改增”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有利于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2)国家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①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②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 ③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产与发展。 ④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前挂后联]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不同角色下公民应该怎么做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劳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3)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储蓄存款、购买债券。 (4)纳税人: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依法纳税。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1.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 (2016·海南高考,3B) 提示 ×。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税收收入。 2.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 (2015·天津高考,5A) 提示 ×。财政收支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确定的,并不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3.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 (2015·浙江高考,26C) 提示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根据情况,既可以增加支出也可以减少支出。 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 (2014·重庆高考,4①) 提示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会减少企业自身收入,不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5.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 (2012·广东高考,26C) 提示 ×。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 6.增值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 (2012·大纲卷,25①③) 提示 ×。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7.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 (2011·浙江高考,26D) 提示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属于再分配范畴。 预测一 结合国家财政收支,考查财政的作用 例1 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2016年1~9月累计,教育支出增长13.3%;文化体育支出增长7.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6%。这表明( ) ①国家通过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国家财政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财政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④国家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政府在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体现了国家财政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方法点拨] 判断财政作用的具体方法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区域发展、新兴产业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变式1 近两年,国家增发2 100亿元国债,带动了社会投资国债项目5 000多个,建设总规模达2.2亿元,材料表明( )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D.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答案 A 解析 由“建设总规模”可知应选A。 预测二 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考查财政政策 例2 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就业和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的重要功能。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债券发行规模的积极意义是( ) ①发挥财政作用,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扩大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 ③扩大财政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故①③符合题意,当入选;②说法错误,财政政策能够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扩大有效供给,排除;④是货币政策的体现,并非财政政策,排除。故选D。 [方法点拨] 辩证看待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赤字如何弥补,如果用发行国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引起纸币发行过量,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用增发纸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就会导致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通货膨胀。 变式2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2017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该政策的传导路径是( ) ①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②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 A.财政赤字增加→①→④→③→② B.财政赤字增加→①→②→③→④ C.财政赤字增加→③→④→②→① D.财政赤字增加→②→④→③→① 答案 A 解析 财政赤字增加会导致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从而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故选A。 预测三 结合财税制度改革,考查税收的作用 例3 2017年2月22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修正草案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下列对于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①这体现了我国不断优化税种结构 ②这将有利于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④这一改革调整了利益关系,将提高企业利润总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税种,①不符合题意;④表述太过绝对,不选。故选C。 变式3 中国社科院杨志勇研究员认为,尽管有人担心,减税会影响财政收入,进而影响民生支出进度,但在经济下行时减税,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是涵养税源。将来企业成长了,税收不一定下降。这一论断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经济下行时,我国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是涵养税源。将来企业成长了,税收不一定下降”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影响财政收入,故选②;“经济下行时减税”体现了③;“减税会影响财政收入”并不能说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①不选;材料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故④不选。故选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