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量: 150分钟 总分:15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 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史诗胸怀。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 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一个故事只有一个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往哪儿走,故事就说到哪儿,然后带出新的人物——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审美需求。写作时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苏东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我们就更加需要“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文艺工作者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彰显当代价值,这是写作者应有的担当。 (摘编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诗是表现人类客观生活和主观心灵的庄严的文学体裁,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 B.创作历史剧要正确认知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厘清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分析原因,挖掘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C.要避免当前历史剧创作中出现雷人剧情、同质化等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要有正确的认知。 D.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文化多元,写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史诗胸怀,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价值的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出了创作历史剧应具有史诗胸怀的观点,然后从史诗胸怀的建立和有效传达两个方面来阐述。 B.文中以伏尔泰《中国孤儿》与一些历史剧的对比,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知。 C.文中提到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论证了文艺创作要遵循文学和美学创作规律。 D.文章举传统戏曲的例子说明创作要根据审美需求变化,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创作要灵活自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优秀的历史剧有助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人们体味、思考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因比受到大众喜爱。 B.历史上出现程婴献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C.创作好的历史剧,需要创作者大量阅读和思考一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精神。 D.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不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 二、小说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少 男 少 女 钟丽思 (1)四年前一个下午,我将提包遗忘在地铁上,才走出路面,就有只小手扯我的衣角:“哈罗,中国人!您丢东西了。” (2)我转过身来,见一张白如粉团的脸蛋儿正朝我笑:“我翻过提包了——一个身份证,一件衣服,一本书,不是么?”那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眉毛又细又浓,柔柔地几乎延伸到鬓际。 (3)我一面道谢,一面伸手去接那个背包。 (4)“请等等,”她好敏捷地将背包藏在身后,说,“您付多少钱?”“50法郎。好么?”“不够的。”她仰起那张美丽的脸,摇摇头,问我,“您知道去警察局补领一个身份证的价钱是多少么?”“知道知道,是160法郎。” (5)“那么.我应该挣得80法郎——等于您有一半我让一半。不是么?”我哈哈大笑,身上却只有50法郎。 (6)我请她跟我回家去拿,来回10分钟就可以了。 (7)“那么,您就要多付10法郎了,因为您将耽误我的工作。” (8) 我们一起回家去。“您可以叫我乌阿玛哈小姐。”她说,一本正经地。一路上,她告诉我,她是阿尔及利亚人。姐弟共6个人,大哥大姐15岁,小妹才2岁。 (9)这不正是该上学的年龄么?“我们当然读书!”她口齿伶俐得很,只是带了些微北非口音,“放了学就工作呗,嗯,当然,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干两个工作日。” (10)她告诉我,大姐去杂货店收款;13岁的二姐去餐馆洗碗;8岁的四妹抱了两岁的小妹去闹市讨钱;她刚满12岁,到地铁卖唱。 (11)到家时,我去揿门口的密码,她转开了脸,不看。 (12)拉开抽屉,我才发现家里也没有零钱,便又递给她一张50法郎。她为难地瞧瞧我,说是无法找我10法郎。我说不要紧的。她先是嘀咕了一句“这不公平”,随即一拍巴掌道:“哎!我为您唱支歌好吗?为您一个人唱,用心唱。”说着就把条粗粗的褐色大辫往后一甩,轻轻唱起来。歌声清清甜甜,很美,带着些许忧伤……我送乌阿玛哈下楼时,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呢?”“父亲死了,两年前。”她说,眼圈儿便红了起来,“他是位商人,去贝鲁特做生意时死于战乱。妈妈只在家照管我们,干不了工作。” (13)“那——你哥哥呢?”“哥哥跟大姐是双胞胎,在学校专心读书,跳过两级的,明年就可以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了。”小姑娘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14)“你哥哥课余又干什么工作呢?”“ 我哥课余就到蓬皮杜图书馆看书,他读得很多很多。” (15)“他怎么可以这样?!” (16)“哥哥是男人,对我们穆斯林来说,男人是家庭的荣光,不是么?”我正思量应该如何回答,她又追补一句:“你们中国人也这样,不是么?” (17)三天后,我刚踏入地铁,乌阿玛哈就跟了进来,她冲我甜甜一笑就开口,一开口,就吓了我一跳——那嗓门儿干干巴巴,口齿倒依旧伶俐:“小姐们女士们先生们,请原谅我不得不打扰你们。我是罗马尼亚人,因为国破家亡来到法兰西……”我分明记得前几日她才对我说是阿尔及利亚人,怎么忽又变成罗马尼亚的了呢?“……如今为大家唱支我家乡的歌。”她正眼也不瞧我,张口便唱。天哪!那歌子又硬又粗!当乌阿玛哈唱完时,只见乘客都不约而同长长吁出口气。 (18)“罗马尼亚语,”有先生说道,“我还听过她唱阿富汗歌哩!”说着,“噗”地笑了起来,“我发现哪个国家发生动乱,她就说她是哪个国家的。也怪,这孩子还真不知去哪儿学这些歌来唱,居然都是原文的。” (19)乌阿玛哈拎只做工精巧的小陶罐,一路收起钱来。 (20)我满肚狐疑,见她下车,便不由得匆匆跟了追着问:“嘿!你的嗓子出什么事了?”她脆脆一笑,清清朗朗对我说:“哎呀您!地铁里噪音那么厉害,就是认真唱,别人也无法听。我粗声粗气,人们为了图个耳根清净也会赶紧掏钱打发我的。”忽地,那张美丽的脸庞严肃起来,“哎呀糟糕!您会觉得我这样做不正派,不是么?”她又仰了脸,款软地求我:“您可以见见我哥哥么?” (21)“那应该付你多少法郎呢?”我想开个玩笑,话一出口,却又后悔。 (22)她已是红了脸,红了耳根,不过依然仰起头看着我的眼睛:“不,不是您付账。我请您喝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好么?”我暗自叹息,便干脆请他们翌日上我家小聚。 (23)第二天,乌阿玛哈如约候在我家门前。一见面,她就神采飞扬地将兄长介绍给我。那兄长,是个目光深沉英气勃勃的卷毛小伙,举手投足都很见教养。他送给我一盒录音带,说:“希望您给予我这种荣幸——向您介绍我故乡的音乐。” (24)我冲咖啡招待我的客人。妹子就去扯哥的衣角:“你快点提问题,别浪费时间呀!”小伙子开始提问了,问及中国风貌,问及中国习俗,然后问及儒、道、佛之宗义……我越来越惊诧于他的思路之清晰与兴趣之广泛。便忍不住打断道:“乌阿玛哈先生,您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将来去中国经商。” (25)“经商?”“经商。如果与中国人交谈时,能对中国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就会使对方从感情上产生一种亲切感,感情上越契合,签约的可能性就越大……” (26)我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27)夜色越来越重,谈兴却越来越浓,我便留这兄妹俩吃饭。 (28)饭后,鸟阿玛哈小姐手脚麻利地收拾残局,她的兄长端坐着喝茶,我忍不住向他提了个问题:“您知道您的母亲和姐妹为您所做的一切么?您心安理得么?”少年那黑色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我知道一切,也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不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家庭的光荣。我是男人。” (29)“我为您唱支歌,好么?”那妹子又轻轻地拉我的衣角,“唱支罗马尼亚民歌。”我不懂罗马尼亚文,但知道那确是一首罗马尼亚民歌。鸟阿玛哈如上次那样,微微靠在墙上,用心唱,表情幽默,音色亮丽。 (摘自《最感人的小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3分)是( ) A.小说选取了一个非洲家庭在法国的艰难生活,以小见大,反映了西方社会繁华背后的辛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B.“我”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因为丢包被乌阿玛哈敲诈80法郎,她还索要了10法郎的“误工费”,又借口无钱找用唱歌抵了10法郎。我对她的无耻行径毫不在意。 C.第二次在地铁见面时,乌阿玛哈声称自己是罗马尼亚人,被一位先生揭穿了她利用人们对战乱地区人民的同情,讨要钱财的把戏。 D.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巧合与误会等艺术手法,精心剪裁,匠心独运,读来常有峰回路转的惊喜。 5.小说在刻画乌阿玛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做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三次写到乌阿玛哈唱歌,每次唱歌的具体表现和原因都不同,请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效果。(6分) 三、新闻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 在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易县立足村情,着重体现了太行民居风情,保留了石碾、栅栏等乡土元素,展现出淳朴、浓郁的乡土风情。同时引导当地群众根据旱地多、有沙性的特点,种植了油葵、速生油菜等经济类花卉景观作物,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拍照。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十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选自“中国财经时报网”,有删改) 材料二:2002年,江西赣州瑞金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瑞金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瑞金只是赣州的一个缩影。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脐橙产业总产值达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 。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的旅游扶贫战略,当地的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农家乐,也可以在园区、商户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等。 B.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通过种植脐橙脱贫,文段列举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说明种植脐橙脱贫增收的可行性。 C.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然后分析如何做才能达到系统扶贫。 D.材料四是一段评论性文字,主要从扶贫主体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来源不同,讲了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的内容,意在说明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 B.河北易县在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太行民居风情,是精准扶贫的优秀例子。 C.材料二告诉我们,江西赣州的百姓要想致富,只有跟从政府的引导,种植脐橙,加入脐橙合作社。 D.材料四提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指出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最为严重。 9.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 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课外选段 :陈新甲,长寿人。万历时举于乡,为定州知州。崇祯元年,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宁前,关外要地,新甲以才能著。四年,大凌新城被围,援师云集,征缮悉倚賴焉。及城破,坐削籍。巡抚方一藻惜其才,请留之,未报。监视中官马云程亦以为言,乃报可。新甲言:“臣蒙使过之恩,由监视疏下,此心未白,清议随之,不敢受。”不许。寻进副使,仍莅宁远。 七年九月报右食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寞府数甲以戒备久弛亲历塞埂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屡疏请于朝,加整饬,边防赖之。杨嗣昌为总督,与新甲共事,以是知其才。九年五月,内艰归。 十一年六月,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外艰,嗣昌方任兵部尚书,荐新甲堪代。诏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夺情任之。会大清兵深入内地,诏新甲受代,即督所部兵协御。未几,象升战殁,孙传庭代统其军,新甲与相倚仗,终不敢战。 明年春,畿辅解严。顺夭巡按刘呈瑞劾其前后逗挠。新甲历陈功状,且言呈瑞挟仇,帝不问。既赴镇,列上编队伍、严哨探、明训练、饬马政、练火器、禁侵渔诸事,报可。麾下卒夜哗,新甲请罪,亦不问。给事中戴明说尝劾之,帝以轻议重臣,停其俸。 新甲雅有才,晓边事,然不能持廉,所用多债帅。深结中貴为援,与司礼王德化尤昵,故言路攻之不能入。当是时,闯贼蹂躏河南,开封屡被围,他郡县失亡相踵,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出关讨贼,先后陷殁,贼势愈张。言官劾新甲者,章至数十。新甲请罪章亦十余上,帝辄慰留。 (《明史·陈新甲传》) 课内选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七年九月/擢右金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B.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土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C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D.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宜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新甲由地方转任军队,工作勤勉。崇祯四年,大凌新城告急,援兵多,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 B.陈新甲面对人生沉浮,以德自持。他被“削籍”,替他说情,但他因惧怕名声受辱而甘愿接受处罚。 C.陈新甲深入边防一线,屡献边策。他亲自到边防墙堡视察,全面掌握边防设施损坏情况,积极献言献策。 D.陈新甲深得皇上宠信,为所欲为。他做了些有利于国家之事,但为官不清廉,且又深结中贵,令人不齿。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几,象升战殁,孙传庭代统其军,新甲与相倚仗,终不敢战。(4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木直中绳 合乎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招致 D.而闻者彰 清楚 14.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青,取之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在古文中“江”、“河”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通常指“长江”“黄河”。 C.《师说》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师说》中韩愈称赞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经传”分别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和各种经文、传文。 四、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注:1.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2.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3、《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16.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写出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 B.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但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却不工致,说明作者过于看重达意抒情,因而格律上出现了明显不足。 C.第四句写作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去远了,而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 D.“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17.首联中“嗟”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分析,“嗟”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 四、 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 。《秋兴八首》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 ,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过秦论》 七、语言文字运用(15分) 经典是什么意思呢?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意思是说,所谓“经”, 就是永恒不变的又▲的道理,▲的训导。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的人拥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通过一些另外作家的作品奉为经典。 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地永久地成为经典,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 19.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至高无上 流芳百世 不以为然 以一当十 B.高高在上 不可磨灭 不屑一顾 以一当十 C.至高无上 不可磨灭 不以为然 一劳永逸 D.高高在上 流芳百世 不屑一顾 一劳永逸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可能通过提议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引为经典。 B.他们可能提议把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 C.他们可能提议一些另外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 D.他们可能借此提议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奉为经典。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 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广播稿) C. 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沈从文《边城》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 D.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体育艺术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静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 (6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①_____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②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_____③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① ② ③ 六、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为什么呀?”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老百姓力气肯定都用尽了。”楚庄王深思后采纳了宁国的建议,果然攻下了陈国。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9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可知,历史剧创作者有史诗胸怀,也不一定能达到史诗高度。 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举伏尔泰《中国孤儿》主要不是来说明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iF确认知,而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 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创作的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也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但不能说“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比“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重要。 4.D(A项的错误在于标签化的思维方式,乌阿玛哈的家庭固然艰辛,但作者主要是表现他们在艰辛中充满乐观、坚忍顽强的生活态度,而非借此批评社会。B项的错误,在于错误地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倾向性,乌阿玛哈捡包后要“我”付钱,固然不值得提倡,但决算不上“敲诈”,而且,她没10法郎找“我”,也决不是“借口”,因为“我”说不要紧时,她觉得“不公平”。C项理解基本正确,但是,对那位先生的话解读片面,他还赞赏了乌阿玛哈学到不同国度的原文歌。 ) 5.①坚忍乐观。身经忧患,志气不灭,12岁就在上学之余卖唱养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②活泼大胆。跟陌生人交往毫无惧色,主动请求“我”见她哥哥,提醒哥哥向“我”提问。 ③聪慧狡黠。在地铁里故意粗声粗气地讲话唱歌,哪个国家发生战乱就谎称是哪国人。 ④自尊自省。不看“我”揿密码,不白要我多给的10法郎,反思自己粗声唱歌“不正派”。 (每点2分,答出三条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如“精明老练”“早熟懂事”“热爱家庭”——亦可酌情给分。但要注意概括的是性格特点,而非形象特点——如“口齿伶俐”“容貌姣好”等。) 6.①第一次是为我一个人认真唱歌,因为没有10法郎找“我”,觉得不公平,唱歌补偿“我”;第二次是在地铁里,谎称罗马尼亚人,故意粗着嗓子唱歌,是因为她觉得这样要钱更方便;第三次是在“我”接待他们兄妹以后,请求为我唱歌,是因为我回答了她哥哥的问题而报答我。(3分) ②三次描写,前呼后应,首尾圆合,使小说结构严密;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揭示了乌阿玛哈的形象,使之丰满真实。(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7、C 【解析】“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错误,文段没有分析致贫的具体原因。 8、B【解析】A.“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的说法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C.“要想致富,只有……”的说法绝对,不符合文意。D.“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最为严重”的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哪些问题最严重。 9、答:①注重系统扶贫,改变目前扶贫政策。要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②杜绝形式主义,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对精准扶贫有敬畏之心。③摒弃功利主义,不能抢摘贫困帽子。要让贫困户真正富足起来,不要为了政绩抢摘贫困帽子。(每点2分,任意答对两点得满分) 10.(3分)C 【解析】注意动词在断句中的作用。 11.(3分)B 【解析】“他因惧怕名声受辱而甘愿接受处罚”错。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假如他“惧怕名声受辱”是真,那么后文说他“深结中贵”就无法解释了。 12.(10分)翻译: (1)(4分)不久,卢象升阵亡,孙传庭代领他的部队,陈新甲与(孙传庭)相互支持,但最终不敢出战。(“未几”、“殁”、“与”后省略了“之”(代孙传庭),这三处各1分;全句大意1分) (2)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反省,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3)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 13.C 14.C 15.D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新甲,长寿人。万历年间乡试中举,做了定州知州。崇祯元年,进入朝中当上刑部员外郎,又升为郎中,调任宁前兵备佥事。宁前是山海关外的重地,陈新甲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才干出了名。四年,大凌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城被打下后,陈新甲被罢了官。巡抚方一藻爱惜他的才干,上书请朝廷留用他,朝廷没有答复。监视中官马云程也对此上书讲了话,朝廷才答复说可以。陈新甲说:“我受到戴罪任职的恩典,是因为监视中官的奏疏得以批复,我心里自觉羞辱,清议也会随着而来批评我,我不敢接受这个恩典。”朝廷不许他推辞。不久,陈新甲又升任副使,仍在宁远任职。 七年九月,朝廷提升陈新甲为右佥都御史,接替焦源清去巡抚宣府。因为军备长期以来放松了,陈新甲上任后亲自到边防墙堡去视察,走过前人足迹没到过的地方,全面掌握了兵马伤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损坏情况。然后几经上书向朝廷请求,对这些加以整顿,边防因此有了保障。杨嗣昌当时担任总督,跟陈新甲一起共事,由此了解到他的才干。九年五月,陈新甲母亲去世,他回家守丧去了。 十一年六月,宣大总督卢象升的父亲去世了,杨嗣昌当时任兵部尚书,推荐说陈新甲可以接任。庄烈帝传下诏令提拔陈新甲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让他克制孝心出来任职。正好这时大清部队深入内地,朝廷诏令陈新甲过来接任,立即指挥部下的兵马协助御敌。不久,卢象升阵亡,孙传庭代领他的部队,陈新甲与(孙传庭)相互支持,但最终不敢出战。 第二年春天,京郊解严,顺天巡按刘呈瑞弹劾陈新甲前前后后逗留不前,干扰作战的罪过。陈新甲一一列举自己的功绩,并且说刘呈瑞是挟私仇图报复。庄烈帝没有追查这些。陈新甲开赴部队驻地后,上书讲了有关改编队伍、严加侦探、强化训练、整顿马政、演习火器、查禁贪占等事务,朝廷批复说可以。他部下的士兵有一天夜里发生了哗变,陈新甲上书请罪,庄烈帝也不追究。给事中戴明说曾经弹劾陈新甲,皇帝用随便评论重臣的名义,扣发了戴明说的官俸。 陈新甲很有才干,晓习边事,但是不能以廉洁自持,所使用的都是他欠了人情债的军官。他和宫廷中的宦官深相结交,引以为援,其中与司礼王德化尤其亲近,所以言官批评他不能使皇上入耳。这个时候,闯贼蹂躏河南,开封屡次被围,其他府县也接连丢失,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开出潼关讨贼,先后陷于贼手死掉了,贼兵的势头更加强大。言官弹劾陈新甲,奏章上过几十次。陈新甲自行请罪的奏章也上过十多次,庄烈帝总是安慰挽留(他)。 16答案:B B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 答案:“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 一是颔联“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句借江树含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 二是颈联用孙楚、屈原的典故表达伤怀之情,为故人被贬而感伤; 略 19.C 解析 至高无上:高到顶点,没有更高的了。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根据使用对象不同,第一空应填“至高无上”。流芳百世: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不可磨灭:磨灭,指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根据语境,第二空不是说好名声,而是指著作,可见应该填写“不可磨灭”。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第三空,根据后面“认为不是经典”,可见这是不同意前面的看法,所以应该填写“不以为然” 。以一当十:意思是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来势汹汹,非常厉害。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根据语境对象,最后一空应该填写一劳永逸”。所以选C项。 2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语病。画线句“他们可能提出通过一些另外作家的作品奉为经典”残缺宾语,“通过……奉为经典”搭配不当。A项结构混乱,C、D项成分残缺,缺少介词“把”。 21答案:A 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使用的得体与否。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B项,“探望”-般指探望病人,这里应该为“看望”。c项,“璧还”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只能讲自己璧还物品,而不能让别人璧还,否则表示你怀疑别人会弄坏你的物品或辞谢赠品。D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的邀请。 22.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23.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可以用探究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使者认为“陈国不能够讨伐”,因为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多。而宁国认为“陈国可以讨伐”,因为积蓄多肯定赋税重就会有民怨:城墙高,护城河深,赋役肯定繁重,民力就会獨敝。最终结果证明宁国的观点是对的。由此可以看出使者的观点是一种惯性思维,而宁国则是对表象做了深入分析。因此,要打破思维定式,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楚庄王也是关键角色,他是最后的决定者,面对使者和宁国的观点,最后选择攻打陈国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是“深思”,所以面对复杂的局面要善于分析、谨慎决断。 总之,在分析时要抓住材料的中心,从解读楚庄王和宁国成功的原因或使者分析失误的原因的角度去深挖立意。如果从陈国的角度写“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属于偏离题意。 [立意引导]可供参考的立意角度有:①尊重客观事实,走出思维定式。②不要让表象遮蔽自己的双眼。③做事要深思慎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