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8 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课件(39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8 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课件(39张)

专题 18  哲学的源起 与探索世界的本质 - 2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含义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内容 ( 图示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 - 3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1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 , 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    ) A. 彻底的不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不彻底的可知论 D. 可知论 解析 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 , 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 , 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属于可知论观点 ,D 符合题意 ,A 、 B 、 C 排除。故选 D 。 D - 4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5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 6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 7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2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 , 气是万物的本原 , 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    )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 , 题中张载的观点符合这一特点 , 故 C 正确。 C - 8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图解规律的概念 - 9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2) 理解规律的概念时应特别关注的点 : ① 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 ,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 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 , 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③ 规律具有客观性 , 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④ 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 , 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⑤ 规律并非永恒的 ,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⑥ 规律不能等同于定律、规则、法律、规定等 , 前者是客观的 , 后者都是主观的 , 是对前者的反映。 - 10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11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3 (2018 浙江名校协作体 9 月选考 )2017 年浙江省再次将治理雾霾列为 10 大民生实事之首 , 将采取全面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 , 推进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等措施。这些措施表明 (    ) A. 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向雾霾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产方式 C. 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 尊重自然规律 , 按自然规律办事 , 是治理雾霾的前提 解析 A 的说法 “ 顺应规律就能实现 ” 太绝对 , 故错误 ; B 错在 “ 根本上变革 ”;C 错在 “ 消除 ” 。故选 D 。 D - 12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哲学的物质概念 - 13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2) 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 14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3)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 15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4 (2017 浙江台州 2 月选考模拟 )“ 精神不是万能的 , 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 这句话强调了 (    ) ①物质与精神是不可分离的 ②办成事需要主客观条件  ③精神作用受物质作用的制约 ④精神的力量可以任意发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 物质与意识是可以分离的 , ①不选。精神不是万能的 , 有些事情仅靠精神是无法解决的 , 还必须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 ; 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成的 , 事情的解决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 这说明办成事需要主客观条件。 ② 正确。 “ 精神不是万能的 ” 是因为精神作用受物质作用的制约 , ③ 正确。精神力量的发挥也要符合规律 , 符合客观实际 , 不是可以任意发挥的 , ④ 不选。故本题应选 D 。 D - 16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是物质的 ,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 (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 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 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 17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忽略点巩固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全球升温将使冰川融化 , 海平面上升 , 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 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材料强调温室效应 ( 地理环境 ) 对全球不同领域事物的影响 , 这体现了 ②④ 。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必然的 , ① 不选。 ③ 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D - 18 - 1 2 3 4 5 6 7 1 .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 教材追溯 :P8) 考查形式 1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 T - 19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信息时代 , 人们用 “ 大数据 ” 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 “ 大数据 ” 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分析数据作出 , 而不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作出。这表明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④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D 解析 “ 大数据 ” 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①④ 符合题意 ;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②③ 说法错误。 得分秘籍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方法论不能影响世界观 , 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 20 - 1 2 3 4 5 6 7 2 .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 教材追溯 :P8~9) 考查形式 1 哲学促进具体科学的发展。 (    ) F 解析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要注意 , 不能认为哲学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 因为哲学分为科学的哲学和不科学的哲学。 - 21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 ,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 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 , 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 因此应该认真学好哲学 B. 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 学好哲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C.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要学好、用好哲学 D. 哲学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 要认真学好哲学 C 解析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A 观点错误。 B 将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 观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D 表述不妥 , 科学的哲学才可能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材料反映的是笛卡尔运用哲学思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 符合题意。 - 22 - 1 2 3 4 5 6 7 3 .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可知论 , 反之则属于不可知论。 考查形式 1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可知论 , 反之则属于不可知论。 (    ) F 解析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 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大方向。只有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 这才属于可知论。 - 23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 , 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 , 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 , 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 也是不知道的。 ” 休谟的上述观点 (    ) A.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B. 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 C. 属于可知论 , 因为他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 属于不可知论 , 因为他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 解析 通过解读休谟的观点 , 我们可以看出 , 他认为我们这个客观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 , 故属于不知之论 , 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判定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 而在于是否承认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 故 C 、 D 两项均表述不妥。根据材料中 “ 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 可知 , 休谟的观点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 故 B 正确。 A 与题意不符。 - 24 - 1 2 3 4 5 6 7 4 . 对唯物主义派别的理解与判定。 ( 教材追溯 :P12) 考查形式 1 “ 量子 ” 作为现代物理学中的概念 , 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有科学家认为 ,“ 量子 ” 是世界的本原。这一科学家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 F 解析 这一观点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量子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 , 这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25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 “ 有容乃大 ” 。对天地的理解是 : 天在上 , 地在下 ; 天为阳 , 地为阴 ; 天为金 , 地为木 ; 天性刚 , 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上述观点 (    ) ①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 有局限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C 解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 本题的观点认为天地是世界的本原 ,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 本质上是正确的 , ① 符合题意。但它把物质归结为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 ④ 符合题意。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③ 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 把原子、分子等当成世界的本原 , 故 ② 不合题意。 - 26 - 1 2 3 4 5 6 7 得分秘籍 : 区分三种唯物主义关键在于他们对物质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态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研究发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 如原子、分子、离子 ) 作为物质。 - 27 - 1 2 3 4 5 6 7 5 . 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分。 ( 教材追溯 :P29) 考查形式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    ) F 解析 这一表述混淆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 , 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 相对于意识来说 , 它是本原的东西 , 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 ,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 , 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 , 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 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 28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 叶子出水很高 ,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有袅娜地开着的 ,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 ,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有时候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客观实在的事物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 29 - 1 2 3 4 5 6 7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都是对客观存在的荷花的反映 , 这一反映受制于作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 ②④ 符合题意 ; 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 , ① 说法错误 ;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 ③ 表述错误 , 客观存在的事物有时可能指向的是精神的东西 ( 例如某些人充满了对邪恶势力的仇恨 , 这是外人无法直接改变的 ), 但精神的东西不是客观实在 , 因为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的东西而存在的东西 , 故这一表述不妥。 - 30 - 1 2 3 4 5 6 7 6 . 对运动与静止特点的理解与区分。 ( 教材追溯 :P32) 考查形式 1 相对于 10 年前的你 , 现在的你每天都在发生根本变化。 (    ) F 解析 相对于 10 年前的你 , 每天你仍然作为 “ 你 ” 而存在 ,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 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相对静止 ( 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不变 ) 。 - 31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无法移动的植物会借助外力 , 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来携带传播自己的种子 , 每种植物都有让自己的种子 “ 旅行 ” 的特殊本领。这种神奇的现象表明 (    ) A. 静止就是指事物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B.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C.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D. 运动是绝对的 , 静止是相对的 D 解析 每种植物都有让自己的种子 “ 旅行 ” 的特殊本领 , 这种神奇的现象表明物质离不开运动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也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 , 静止是相对的 ,D 符合题意。 A 缩小了静止的外延 , 静止还包括事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颠倒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 说法错误。 - 32 - 1 2 3 4 5 6 7 得分秘籍 : 任何事物都存在相对静止 ( 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不变 ) 。 - 33 - 1 2 3 4 5 6 7 7 . 人能认识规律、改变 ( 改造 ) 规律 , 超越规律的限制。 考查形式 1 人能认识规律、改变 ( 改造 ) 规律 , 超越规律的限制。 ( 教材追溯 :P33~34)(    ) F 解析 人能认识、利用规律 , 但规律具有客观性 , 人不能改造规律 , 也不能修改规律。 - 34 - 1 2 3 4 5 6 7 考查形式 2 近期 , 科学家利用 “ 单倍体干细胞 ”, 通过神奇的细胞 “ 变性手术 ”, 仅利用两个雌性动物的卵子就实现了动物的繁衍 , 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 “ 必然性 ” 的认识。这表明 (    ) ①实践能够超越原有客观规律的限制 ②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 ③已经确定的真理将在实践中被推翻 ④通过实践能够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 材料中 “ 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 ‘ 必然性 ’ 的认识 ” 说明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 , ② 符合题意 , 入选 ; 通过神奇的细胞 “ 变性手术 ” 获得新认识 , 说明通过实践能够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 ④ 符合题意 , 可以入选 ; ① 说法错误 , 规律具有客观性 , 不能超越 ; ③ 说法错误 ,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 - 35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典例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 :“ 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 , 应之以治则吉 , 应之以乱则凶。 ” 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    )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 36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解题要领表 —— 请填写以下内容 , 以培养、提高客观题解题能力 - 37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 38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对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这一命题点 , 应牢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具体原理内容 , 特别是要能拓展开静止的两种表现形式 ; 对于规律有关知识 , 考生应熟记规律的含义、特点、方法论 , 如何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 [ 方法示例 ]2017 年 3 月 5 日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 , 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中国移动等三大网络营运商立即作出回应 : 今年 10 月 1 日起将全面实施 ,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同时 , 将根据各营运商 4G 网络覆盖水平的基本状况 , 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网络提速降费的要求 , 结合市场运行变化规律 , 有计划、分步骤、科学地更新 4G 网络运营基础设施 , 持续打造新的精品 , 保证提速降费取得成效。 结合上述材料 , 运用规律有关知识 , 简要说明三大网络营运商如何保证网络提速降费取得成效 ? - 39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答案 ①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 按规律办事。三大网络营运商要结合市场运行变化规律 , 科学地更新基础设施。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认识和利用规律 , 改造客观世界 , 造福人类。三大网络营运商要努力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 有计划、分步骤、科学地更新设施 , 打造新的精品。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 , 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 “ 规律有关知识 ”, 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按客观规律办事角度进行分析 ; 再次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