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分) 1.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2.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3. 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 A. 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D. 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4. 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5. 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邀请名流1850 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 ) A. 不管内部事务,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 女王无实权,却可以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C. 女王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 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 1.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终好处就越少”。由此可见汉密尔顿( ) A. 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认为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 C. 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 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 2.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3.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二十一条”签订后 4.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1. 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光绪帝下诏说:“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虽历有年所,惟所派王大臣等多系兼差,恐未能殚心职守,自应特设员缺,以专责成。”这说明外务部的设立() A. 改变了总理衙门的职能 B. 旨在扭转外交失败局面 C. 防范大臣通过兼职专权 D. 促进了外交近代化发展 2. 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从中可看出孙中山( ) A. 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B. 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C. 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 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A. 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 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 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4. 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C. 和以往的政党没有任何区别 D. 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5. 下图是一幅近代革命战争形势图,与之对应的斗争要求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忽视了() A. 领导权问题 B. 农民问题 C. 群众路线问题 D. 独立自主问题 2. 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这段话针对的是() A. 北伐战争的失误 B.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C. 军阀割据混战 D. 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3.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这说明( ) A. 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 B. 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 C. 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D. 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 4.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 长征的胜利结束 C.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1.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2. 如图是我国当代画家张仃20世纪30年代发表于《扶轮日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 灌输了东亚共荣的思想 B. 批判了封建伦理的禁锢 C. 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罪行 D. 讽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 3.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他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 ) 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确保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C. 为中国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和树立国际形象 D. 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 1. 如图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 ) A. 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D. 组织正面战场抗战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如图所示,党中央所在地先后顺序是( ) 3.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 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4.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 启蒙思想 B. 生物进化论 C. 社会科学主义 D. 空想社会主义 5. 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 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1.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的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A.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 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 俄国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 “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 实行直接民主制 B. 民主具有高度成熟性 C. 是社会主义政权 D. 民主具有彻底的大众性 4.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A. 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 采用斯大林模式实现现代化 1.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圣西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攻占冬宫 A.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 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33.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10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10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B 2.B 3.C 4.D 5. B 6. D 7. A 8. B 9.B 10. D 11. B 12. B 13. A 14. A 15. A 16. B 17. D 18.D 19. C 20. C 21. D 22. C 23. C 24. C 25. D 26. C 27. A 28. D 29. A 30. D 31. B 32.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32. 【答案】(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 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3.【答案】(1)内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天下);君主即国家。原因:宗法制度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观念:君民共治;人民主权。 (2)不足:缺乏民族精神。阐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明确反帝);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内涵:国家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组织者;国家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实现主权在民,保护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 34. 【答案】(1)特点:在条约关系的刺激下被迫启动;清政府态度由被动转向主动;以西方法律为指导;强调诸法并重、诸法分立。 (2)评价:推动中国法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与世界潮流相融合,促进中国近代化;晚清法律改革是不平等条约关系刺激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部分法案脱离实际现实,不具有可行性。 34. 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王韬( 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一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 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新的国家观念。(4分) (2)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孙中山是如何阐述民族主义的。(4分) (3)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理解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8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建立,传统单一的法律体制局面被打破,打乱了清王朝的法律体系。《大清律例》不得不进行修改。经过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的创巨痛深,清政府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改变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架构,建立诸法并重、诸法分立的近代法律体系,与世界法律相衔接。例如,区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制订刑法、民法暨诉讼法,以及其他部门法。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权,即不受非法逮捕、监禁、处罚权。而从《大清民律草案》来看,更为“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尽管作过民事调查,却没有很好地容纳本国民事习惯,当时便遭到猛烈抨击,民国初年最终被废弃。 ——摘编自李育民《中外条约关系与晚清法律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法制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法制改革。(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