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22张PPT)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本章核心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调配 原因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需求不平衡(供需矛盾) 解决资源短缺的 途径 调配 路径 的选择 资源调配的 影响 分析 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开源);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节流) 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补充等)、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 (1)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 发展 (2)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3)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在完善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 (1)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3)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4)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经济效益 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2)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输入地可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顾一下西气东输吧 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比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原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客观需求;能源开发重心西移 线路 一线工程 :从新疆轮南油气田到上海 二线工程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引进境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 三线工程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福建、广东,新增进口中亚天然气通道工程 北线 :由内蒙古、陕、晋等省向华北(火、水电) 中线 :由川、渝、鄂等省向华中、华东(水电) 南线 :由滇、黔、桂等省向华南(火、水电) 影响 输入区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输出区 有利: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工程建设易造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北京 威海 扬州 丹江口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南水北调线路比较 西线 东线 中线 调水量 水质 工程难度 ★☆☆ ★★☆ ★★★ ★☆☆ ★★☆ ★★★ ★☆☆ ★★☆ ★★★ 详情参考地图册P73 练一练 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A.长江-淮河段 B.淮河-黄河段 C.淮河-海河段 D.黄河-海河段 3:2013年12月8日,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特大城市淄博率先用上了长江水。淄博 ( ) A.应大幅度降低水价 B.应减少抽取地下水 C.可大力发展制革业 D.可减少喷滴灌设施 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练一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调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练一练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1-2 题。 1.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 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练一练 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17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完成(1)~(2) 小题 (1)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地质地形 B.河流分布 C.人口数量增加 D.国民经济发展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 ) 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 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 练一练 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 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6 分) (3)“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 能源输出地 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8 分)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北线由火电和水电两种电力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水电和火电两种电力构成(以水电为主) 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4)“ 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环境 练一练 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已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约2 6 0亿元,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 330 千米(如图所示),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 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与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是一项集水利 、 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裎。 (1) 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6分) (2) 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8 分) (3) 综述该工程对我省交通、煤炭、冶金工业发展的作用。(16分) 冬小麦春季需水量大,( 2 分)但淮北平原此时水资源短缺(降水少、蒸发量大),春旱对冬小麦生长威胁很大。( 2 分)“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能有效补充灌溉用水,确保小麦丰收。( 2 分) 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 4 分) 对城市:补充水源、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对交通:沟通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结束江淮之间的水运必须绕道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2 分)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 2 分)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 2 分) 对煤炭工业:给“两淮”煤矿提供足够的工业用水,( 2 分)促进煤 — 焦 — 化(炼焦、煤化工),煤 — 电(火电)等工业的发展,( 2 分)有利于“两淮”煤炭南运。( 2 分) 对冶金工业:由于“两淮”的煤炭运量增加、运费降低,( 2 分)为马鞍山钢铁工业和铜陵有色冶金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 2 分)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增长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规律 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初期 中期 后期 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轻工业 积累资金 提高技术 重工业 加强基础工业 提高科技水平 高科技工业 发达国家(地区) 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 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度萎缩,尤其是劳动力价格高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经济发展需求迫切,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国内市场饱和,国际市场格局变化,国家间贸易壁垒限制,成本上升,国家环保政策限制 产品需求量大增,劳动力技术水平提高,原料丰富,工业化发展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劳动力密集型 轻工业 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迁移,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区域地理景观 (2)将环境污染转移,环境得到改善 (1)改变区域地理景观 (2)接受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学 以 致 用 “哭泣曲线图”(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 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学 以 致 用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进入21世纪,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示意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趋势是 A.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市转移 B.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转移 C.由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转移 D.由综合性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2:我国白色家电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学 以 致 用 材料一:国家 《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80% 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 》 指出, 2005 年全省外出人员迭 1000 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 1 )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 2 )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 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 (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学 以 致 用 材料一: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近年来飒发展迅速,建成了众多辐射西南的专业市场;重庆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煤、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在全国有明显优势。 材料二: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 材料三: 图为 “重庆两江新区的区位图” (1)说明重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5分) 煤、天然气、铝土矿、水及水能等资源丰富;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各1分,共5分) (2)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5分) 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1分);迁出人口减少(1分),迁入人口增加(1分);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1分),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分) 学 以 致 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材料一: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 下图 ) 材料二: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 1 )德国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小于美国,利润高于美国;英国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大于美国,利润低于美国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 / 产值比最低,土地价格低,利润高;改革丌放的优惠政策;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