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 人口与环境 课件 (61张PPT)(浙江专版)
专题十 人口与环境 考点 23 人口增长模式 考点 24 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 25 人口迁移 · · · 考点 23 人口增长模式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 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3 (1)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a (2)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b 17 14 、 15 16 2. 人口增长模式 5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16 17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7% 称为人口老龄化。图 1011 为中国与美国 1970—2010 年人均 GDP 与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 1 ~ 2 题。 图 1011 历次真题试练 1 .与美国相比,中国 ( ) A .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 B . 1970 年后老龄人口比重增速较慢 C . 2010 年老龄人口较少 D . 2000 年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D 【 解析 】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7% 称为人口老龄化。结合图可知,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大致在 1990 年,而美国在 1970 年之前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中国 1970 年后老龄人口比重增速较快;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因此 2010 年老龄人口数量较美国的多; 2000 年后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速比美国的快,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 .关于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国际移民加速美国人口老龄化 B .独生子女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 C .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人口老龄化 D .经济快速增长制约中国人口老龄化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B 【 解析 】 国际移民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会减缓美国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使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减少,从而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快速增长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延长人口寿命,因此会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 1012 为我国 2005—2014 年抚养比变化图。据此完成 3 ~ 4 题。 图 1012 历次真题试练 3 .图中信息反映了 ( ) 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 B . 2010 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C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 . 2010 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抚养比的特点。据图可知,图示时段我国总抚养比并非持续下降。图示 2010 年前我国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 2010 年后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图示时段,我国老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4 .我国于 2016 年 1 月 1 日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 2025 年比 2014 年 ( ) A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B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 D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于 2016 年 1 月 1 日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内可能使新生儿童比例增加,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人口总抚养比有所上升,老年抚养比变化不明显,劳动年龄人口变化不明显。 5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 A .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 .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B 【 解析 】 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表现是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因此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 1 .世界人口增长 在表示历史上人口增长的坐标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呈“ J” 形。 核心知识整合 2 .人口自然增长率 (1) 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 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图 1013 核心知识整合 二、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导致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核心知识整合 图示 模式 高 — 高 — 低 高 — 低 — 高 低 — 低 — 低 核心知识整合 模式 高 — 高 — 低 高 — 低 — 高 低 — 低 — 低 人口 增长 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减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人口所占比重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具体影响 劳动力缺乏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的压力 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应措施 发展生产力,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2.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①“高 — 高 — 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 4% 左右,自然增长率在 1% 以下。 ②“高 — 低 — 高”模式:出生率一般在 3% 左右,死亡率在 1% 以上,自然增长率在 2% 左右。 核心知识整合 ③“低 — 低 — 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 1% 左右,自然增长率在 1% 以下。 在坐标图中三种模式的分布如图 1014 所示: 图 1014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图 1015 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图 1015 典型题组 1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幅最大的是甲国 B . 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国 C . 2010 年丙国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 D .丁国人口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D 【 解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幅最大的是乙国; 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甲国; 2010 年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属于人口增长的低速增长阶段; 2010 年丁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所以选 D 项。 2 .推测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的 ( )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B 【 解析 】 因为 2010 年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2.3% ,故推测其目前人口应处于加速增长阶段,应选 B 项。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 .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图 1016 加试强化归纳 2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 根据数值特征判断 加试强化归纳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高高低 ” 模式 4% 左右 4% 左右 1% 以下,接近于 0 ,甚至是负值 过渡模式 3% 左右 1% 以上 2% 左右 “ 三低 ” 模式 1% 左右 1% 左右 1% 以下,接近于 0 ,甚至是负值 二、两类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图 1017 加试强化归纳 三、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 .人口金字塔图概述 一般来说,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如图 1018 所示。 图 1018 加试强化归纳 2 .判读方法技巧 (1) 读结构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1019 。 图 1019 加试强化归纳 (2) 定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见下表及图 10110 。 加试强化归纳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年轻型 ( 增长型,如图甲 ) 成年型 ( 静止型,如图乙 ) 老年型 ( 缩减型,如图丙 )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图 10110 (3) 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②特殊变化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衡 ) 、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 (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衡 —— 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 ) 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加试强化归纳 加试强化归纳 读我国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金字塔图 ( 图 10111 ,港、澳、台数据暂缺 ) ,回答问题。 图 10111 我国 1953 年、 1982 年、 2000 年和 2010 年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提升训练 (1) 与 2000 年相比, 2010 年 0 ~ 4 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 ______% 。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1)1 【 解析 】 第 (1) 题,对比 2010 年和 2000 年人口金字塔图即可作出判断。 (2)201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8.87% ,比 2000 年上升 1.91% 。 ________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2)2010 【 解析 】 第 (2) 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老龄化阶段所具备的特征。 (3)2000 年 10 ~ 14 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 2010 年 20 岁~ 24 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 ________ 年到 ________ 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3)1986 1990 解析 】 第 (3) 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时间的计算。 (4) 分别读 1953 年、 1982 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 0 ~ 4 岁与 5 ~ 9 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82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4)0 ~ 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 5 ~ 9 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0 ~ 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 5 ~ 9 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 解析 】 第 (4) 题,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考点 24 人口合理容量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 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人口合理容量 3. 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b 12 4.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b (2) 人口容量的特点 b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二孩是指育龄妇女生育的第二个孩子。图 1021 为 2015 年我国某城市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二孩生育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021 历次真题试练 ① 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的影响最大 ②平均初婚年龄对二孩生育率影响不大 ③二孩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 ④二孩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D 【 解析 】 由图可知,二孩生育率与生育率差值较大,因此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影响最大;平均初婚年龄对一孩生育率影响较大,因此对二孩生育率影响也较大;二孩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生育二孩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因素与二孩生育率密切相关。 一、人口合理容量 1 .“人口爆炸” (1) 含义:人口爆炸用来描述 20 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反映了近 100 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 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核心知识整合 2 .环境的限制性 —— 资源问题 核心知识整合 产生的原因 ①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②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 ③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 问题 的表 现 土地资源 ①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② 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利用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2) 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核心知识整合 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核心知识整合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 同 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 生活 )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 同 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核心知识整合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 ) 典型题组 基于人均 建设用地 基于人均 居住用地 基于可供 水资源 基于生 态环境 适度人口 (10 4 人 ) 63.80 83.20 72.36 70.18 最大人口 (10 4 人 ) 106.20 113.40 210.35 106.33 A .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 B .人口合理容量是 210.35 万 C .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 D .环境人口容量为 106.20 万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D 【 解析 】 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值,取决于最短板的资源指标。由表可知,基于人均建设用地的最大人口数值为 106.20 万,基于人均居住用地的最大人口数值为 113.40 万,基于可供水资源的最大人口数值为 210.35 万,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人口数值为 106.33 万,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为 106.20 万,故 D 项正确。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最为紧张的是人均建设用地,故 A 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适度人口,而不是最大人口数,应为 63.80 万,故 B 项错误;人均建设用地最为短缺,故 C 项错误。 考点 25 人口迁移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人口迁移 5.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 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 2. 理解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a 7 6.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6 (1) 人口迁移的因素 c 8 26(3) (2)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b 1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 A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B .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A 【 解析 】 生态移民 ( 或称环境移民 ) 是由生态环境因素引起的移民。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牧民迁入城镇,这属于生态移民;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这是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为工程移民;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城乡经济差异等因素引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因素引起的。 2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其根本原因是 ( ) A .地理环境的差异 B .交通运输的发展 C .建设项目的布局 D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D 【 解析 】 引起题述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3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① 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D 【 解析 】 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转化为城市人口,因此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未成年人和老人为非劳动人口,因此其迁入城市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大;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不会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会造成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因此会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4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图 1031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2011 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数十万难民背井离乡,经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B________ 海峡进入欧洲。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 _______ 。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土耳其 ( 黑海 ) 经济 政治 【 解析 】 结合区域定位可知, B 为土耳其海峡 ( 黑海海峡 ) 。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与政治因素。 图 1031 一、人口迁移 1 .人口变动的原因 (1) 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2) 人口机械增长,取决于迁入迁出人口的数量。 核心知识整合 2 .人口迁移 (1) 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核心知识整合 3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 核心知识整合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 “ 冷冻地带 ” 向西部、南部 “ 阳光地带 ” 迁移 水 资源 其分布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自然 灾害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 “ 背井离乡 ” 西非的环境难民 (2) 社会经济因素 核心知识整合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 因素 经济因素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 孔雀东南飞 ” 体现了我国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出现 社会 因素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 “ 科技移民 ”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军人家属的从军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3) 政治因素 核心知识整合 因素 影响 举例 国家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 上山下乡 ” 、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政治变化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二、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 .国际人口迁移 (1)19 世纪以前: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核心知识整合 2 .国内人口迁移 (1)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图 1032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 (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 图 1033) ,完成 1 ~ 2 题。 1 .该地区人口 增长率最高的时 期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 1033 典型题组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率,则据图判断,人口增长率①时期 >③ 时期 >② 时期 >④ 时期,即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①,故 A 项正确。 2 .④时期,关于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 .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 C .该城市房价增长快 D .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变化的原因。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迁移影响小,故 A 项错误;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说明该地区人口迁入量减少,最可能是由于产业升级,劳动力迁出。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图 1034 [ 特别提示 ](1) 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也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2) 对于迁入地来说,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而迁出地是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 加试强化归纳 二、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图 1035 加试强化归纳 加试强化归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 亿人,图 1036 为我国 1982—2010 年流动人口统计图。 图 1036 提升训练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版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 材料三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 1037 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加试强化归纳 2005 年 2010 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图 1037 (1) 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1) 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 解析 】 第 (1) 题,据材料一可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及二者的变化。 (2) 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2) 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给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 解析 】 第 (2) 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大,故成为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 (3) 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 __________ ,原因主要有哪些?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3) 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解析 】 第 (3) 题,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等。 (4) 据材料三,从人口数量和素质方面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4) 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 解析 】 第 (4) 题,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人口的迁入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才,促进其技术的创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