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项错误。 2.《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无关;D是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3.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 (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4.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 A. 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 御史大夫 C. 三省六部的长官 D. 谏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宰臣”通常是指三省的长官,也就是政事堂议事的宰相,他们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御史大夫是秦朝负责监察的官员,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中的长官有的可以参与决策,有的不能参与决策,故C项不完全正确;谏臣是指专职进谏、规劝、监察等的大臣,有时“宰臣”可以行使谏臣的职能,故D项不完全正确。所以本题最佳选项是A项。 5.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颁布附益之法 B. 设置转运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 6.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 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 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 C. 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 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 【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由材料“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有利于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故选A;材料无关商业发展,排除B;材料反映加强地方管理的信息,排除C。由“承袭土司之职”,可见无关改土归流,排除D。 7.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和“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故选B;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8.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A. 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 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材料“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反映了皇帝的决策随意性较大,政策反复不定,这说明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作用被弱化,故A排除;政策反复不定与吏治腐败没有必然联系,故B排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材料未涉及军机处,故C排除。 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0.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A. 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 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说明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C;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A. 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 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 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 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答案】B 【解析】东南互相保护,是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对抗明显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表现说明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B正确;A中失去控制说法错误;C 与材料主旨相反;D中还勾结说法错误。 12.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13.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 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答案】C 【解析】根据“1935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有所谓自治运动”“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华北事变,背景是日本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故C正确;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A错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工、农、兵、学、商各界”,排除D。 14.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 B. 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 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D.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答案】C 【解析】由“扶清灭洋”到“五九国耻”再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中国人不断觉醒,爱国思想不断深入发展,国家观念不断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反侵略,而没有体现反封建,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当时的社会矛盾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且材料也看不出来矛盾变化,故D项错误。 15.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年)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A 【解析】从1851这个时间来看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农民起义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银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镇压农民起义而非偿还债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涉及小农经济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6.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 ) A. 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 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 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 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旨体现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发生的间接推动作用,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明显不符,排除;B项“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的说法本身具有片面性,题干信息亦没有提及,排除;D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C。 17.中华民国成立后,居于北方舆论领袖地位的《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这表明 A. 《大公报》成为全国舆论的权威 B. 立法权受到舆论的有效监督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当时社会政治的开放度与参与性 【答案】D 【解析】“《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 说明当时舆论比较宽松,D正确;A中全国说法错误;B中舆论监督不符合材料主旨;C是辛亥革命影响。 18.“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A. 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 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 C.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A项包含在C项之中;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终结”。 19.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 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 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 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中共二大已经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目标和纲领,所以A不正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已经逐渐克服教条主义,都是在井冈山的斗争时期,材料无从体现,所以C、D不正确;依据材料“从莫斯科回来的同志轻视理论”,以及1928年在苏联境内召开的中共六大,主要是为了总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大革命深受共产国际影响这一结论,所以选B 20.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民众组织更需要武装》中提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 A. 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 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 C. 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D 【解析】“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说明毛泽东已经萌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D正确;材料中是假设,并不是已经预知,A错误;此时的思想并不是土地革命思想,B错误;武装斗争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21.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 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 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答案】B 【解析】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故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两者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故B正确;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并不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侧重于民主革命,并不是侧重民族革命,故D错误。故选B。 22.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彻底改变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三大战役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改变,也标志着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站起来了,故C正确;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不符合题意,排除A;三大战役的胜利没有彻底改变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排除B;抗日战争的胜利后我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错误。 23.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943年初,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应排除。1955年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A. ④③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④②① 【答案】A 【解析】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是在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故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A。 25.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准备宪法起草工作。然而当时大陆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尚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以上表述是为了说明 A. 政府事实上没有掌握政权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必要性 C. “一五”计划召开的背景 D. 宪法制定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答案】D 【解析】材料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群众组织来说明宪法制定的条件很不成熟,故D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共掌权,故A错误;政协已经召开,故B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年 开始,时间不符合,故D错误。 26.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A. “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 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C. 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 “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台湾如果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变为一个地方政府回到祖国怀抱,则容许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由台湾人民决定自己的社会制度问题;这说明以毛泽东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更趋灵活,由以前的武力统一,又开启了和平商谈解决的途径,“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排除B。材料只是提到新中国1961年这个时段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而且还只是一种政治承诺,反映不出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排除C。“一国两制”的方针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来的,排除D。 27.1979年1月,邓小平几次接见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都说道:“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一百年不变。”这些谈话 A. 否定了《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 B. 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C. 明确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D. 表明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79年1月,邓小平说: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已百年不变”可知,材料认为收复台湾以和平统一为主,不排除使用武力,因此,材料表明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谈话没有否定《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即和平统一,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 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形成的,故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28.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 “不结盟” B. “万隆精神” C. “单极―多极化” D. “日内瓦精神”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万隆精神”,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同”是指亚非国家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故B项正确;“不结盟”是指不与其它国家结盟,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 “单极―多极化”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日内瓦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的精神,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9.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A. 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B. 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C. 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D. 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50年英国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此时美国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故A错误;材料体现出中英两国不断的接触,不能体现出帝国主义的傲慢,故C错误;中国试图在与不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故D错误;材料体现出中英两国关系不断提升,这说明英国对华外交采取了灵活务实的策略,故B正确。 30.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2000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 7.7 52.3 165.3 185.8 213 232.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 10.5 35 135.8 210.2 246.4 270.3 ①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其进出口是数额都逐渐增加,故①符合题意;中国与中亚国家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进出口额的增加体现出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充满活力,故③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进出口是属于贸易领域的,与金融合作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②;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有利于稳定自己区域内的经济秩序,但不能说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故排除④。 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 31.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上出现四次建交高潮(如图所示)。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 A. 表明我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符合相关国家的国家利益 C. 是由超级大国关系的变化所决定 D. 根本原因是国际环境的变化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分别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中国和外国建交都符合相关国家的国家利益,故选B;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外交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C项错在“决定”,排除;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时期,都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国际环境变化不大,排除D。 32.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答案】C 【解析】材料“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有利于实现雅典公民内部的平等,使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材料“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有利于发挥富人的作用,减轻贫民负担,据此可知,雅典的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故C项正确;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涉及的是雅典民主选举,并没有体现文化事业不发达,排除B;雅典民主选举体现了相对平等而非绝对平等,排除D。故选C。 33.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①公职选举 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失”指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实施的范围是有限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奴隶更是被排斥在其范围之外,故选D;①③是属于雅典民主制的“得”,故需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 34.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 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C. 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 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做法主要是借戏剧活动宣传城邦至上的观念,从而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故B正确;允许妇女看戏,不等于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A;C项说法错误,是雅典公民平等,不是全体居民的平等,排除;该做法主要体现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而不是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排除D。 35.古代雅典某思想家认为,“没有比政治权力分配均等更为荒谬的了,应当作为权力分配主导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按照公民的才能来划分等级的)均等”。这一观点旨在 A. 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B. 反对贵族把持政权 C. 鼓励公民理性思考 D. 确立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的信息说明鼓励公民不要机械思考,要从理性角度思维,故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 36.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 37.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 《九章算术》、罗马法 C.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 《春秋繁露》、《理想国》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限定词“东汉”,再结合所学知识,大秦是指当时的古罗马帝国,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宋朝,万有引力定律为牛顿在17世纪创立,排除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但是提出日心说的是生活在十五、十六世纪的哥白尼,排除C;《春秋繁露》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所著,《理想国》为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所著,排除D;《九章算术》是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罗马法是古罗马时期的代表性政治成果,因此选B。 38.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 贵族垄断立法权 B. 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 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答案】A 【解析】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与公民法相比,它更加简洁高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故BC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鼓足垄断立法权是在公民法出现的早期,而不是万民法实行的时代,故A符合题意。 3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中内容反映了 阶段 时间 人数 第一阶段 1950~1953年 1708名 第二阶段 1954~1956年 5853名 第三阶段 1957~1958年 1654名 第四阶段 1959~1965年 很少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答案】A 【解析】 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看出,1954—1956年是5853名,此时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中苏关系友好,1959—1965年中苏关系恶化,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很少,说明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A正确;1950--1965年间都是两极格局,B不能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变化的情况,B错误;19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援助中国的专家,C错误;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这是新中国建立到19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人数多的原因,但是不能说明1959—1965年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人数很少的情况,D错误。 40.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中美面临共同外部威胁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美苏争霸态势转为苏攻美守,因此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逐步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发表了材料中的公告,故D项正确;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七十年代美国没有放弃过霸权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4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架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政体的组织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答案】(1)变化: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加强皇权。 (2)原则:三权分立。 意义: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成就:颁布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正式写进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4)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代废除了宰相,直接权分六部。影响主要是废除相权,加强了皇权。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中华民国政体中,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属不同机构,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意义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即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主要有颁布1982年宪法,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4)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4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人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1)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关系的认识。 【答案】(1)转变: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受挫,“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说明: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并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实行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等。 (3)认识: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在对外关系中保持互惠互利,互相包容,和平共进,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外交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根据材料一 “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到“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再到“褒义型概念替换”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由传统的华夷观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关于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思想(西学东渐)等方面回答即可。 (2)关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结合建国初、70年代、90年代以来几个重要时期,列举属于包容体现的中国外交成就即可。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70年代实现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2001年加入WTO等。 (3)关于对“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关系的认识,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围绕两者关系展开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在对外关系中保持互惠互利,互相包容,和平共进,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外交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方面思考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