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项三题型二技巧2 以读材料、审设问、扣教材、组答案四步法应对“高考第40题”学案
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 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 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1)“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三找”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 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高考示例] (2016·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据《康有为全集》等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第(1)问“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政策以农为本。 第(2)问“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改变现状。近代实业救国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试图改善民生。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 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方面。 [运用演练] 9.(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分析。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 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 【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解析】 本题以社会救济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社会救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性强。既涉及学科主干知识,又渗透热点问题,涉及当前精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第(1)问中第一小问,结合中英两国救济的对象及材料“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概括。第二小问相同点从政府作用、救济方式、保障方法、救济规定等角度分析;不同点结合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及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那里的条件……恶劣得多”分析。第(2)问要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落脚在教材主干知识上。 【答案】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