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能力卷)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能力卷) 命题人:邢颖华 审题人: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这说明该计划 ( ) A.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 B.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D.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 )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3.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4. 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就声称“成千上万住在市政建房和新市镇中的人们第一次投票支持我们,是因为我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随后撒切尔进行了“政府向后撤”的共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 B. 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 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 私有化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5. 列宁曾经认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寄生的资本主义。但如今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相对稳定,看不出垂死的迹象。这主要 ( ) A. 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 B. 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C. 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发展 D. 说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6. 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 ③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小说《静静的顿河》中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抢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 8.1921年,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来到苏俄,后来在莫斯科郊外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哈默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苏俄(联)推行的 ( ) A. 重工业优先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9.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 ) 项目 年份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③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的国情 ④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0.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中记载,一战后苏(俄)复苏缓慢、异常困难。内战结束后列宁立刻决定,推迟建立共产主义的尝试。可知 ( ) A. 列宁创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C. 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11.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 A. 苏俄社会性质所致 B.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 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12.1930年约有2万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苏联有色金属企业的经理和技术经理几乎都由美国人担任。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由此可知 ( ) A.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B.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苏联 C.美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客观条件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建设 13. 苏联1965年9月开始实施新经济体制,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这表明苏联 ( ) A. 沿袭了新经济政策 B. 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 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14.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 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5.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 ( )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 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 16.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7. 如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造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是 ( ) A. 政治因素 B. 自然因素 C. 人口因素 D. 外交因素 18. 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 彻底冲破了斯大林的束缚 B.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 目前,高科技商品是欧美日国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也会进入欧美日市场。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中美竞争将改变之前的“龟兔赛跑”局面,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 ( ) A. 全球化加强 B. 经济格局多极化 C. 政治格局多极化 D. 激烈竞争危机重重 20.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财富增加了6倍。1980—1990年,发 达国家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NP总量的67%,上升了73.2%;发展中国家的GNP只占33%,下降了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 A.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B. 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 C. 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2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 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1998年9月14日,墨西哥《至上报》上一篇题为“富国和穷国的不平等也反映在破坏生态环境与受害的程度上”的文章表示:“工业化国家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源头。但是,最终为污染和滥用土地、森林、河流以及海洋而付出代价的却是那些最贫困的国家的人民。”可见作者 ( ) A. 着眼于反思经济全球化 B. 坚决反对发展工业 C. 明确反对全球化 D. 主张各国贫富均等 23. 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已经提前全部履行完毕;同时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这一切表明,入世后的中国经济 ( ) A.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B. 日益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 C.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日益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 24. 2008年2月,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位老太进行严厉惩罚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 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 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 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5. 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 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欧洲联盟 26. 据《全球通史》记载:“从1950年到1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3.5%。同期,美国在自由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中所占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份额从15%上升到44%。”从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最恰当的是 ( ) A. 西欧国家经济增长率加快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 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降低表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C. 美国黄金份额的下降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 D. 西德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 27. 有人指出,美元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广泛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并由此起步演变成为世界的霸权货币。这实际上肯定了( ) A. 战后西欧复苏对美国经济的依赖 B. 马歇尔计划在美国战略中的价值 C. 美国霸权确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D. 西欧一体化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28.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广东省政府2002年推出了一个大规模的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计划用八年时间投资相当于50多亿美元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城镇兴建污水处理系统。如果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关贸总协定 29.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 ( ) 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B.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C.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D.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30.如果让你为下面漫画配上一个标题,比较合适的是 ( ) A.“世界货币体系制度化建设迫在眉睫” B.“各国货币改革须在美元主导下进行” C.“全球化和多极化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D.“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结成了同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计40分) 3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避免的”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个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行动”的?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两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苏联史》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强烈。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及其改革的主要失误。(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人均生活水平较差的原因。(6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及其同僚期待美国从战争中崛起,进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在此次战争之后,他们决心要领导世界。这一次,他们要创建一种可以增进美国利益的世界秩序,使美国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财富和权势,也可以将其价值观推广到世界任何角落。美国不能再次规避大国的责任,而应该提供一种创建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以自由贸易和稳定的货币汇率为基础——所必需的领导权……。 ——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经济危机(1929—1933年)到来时,美国采取了怎样的货币政策?分析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创建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了怎样的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国的领导权又是如何体现的?(4分) (3)概况材料三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能力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AC 6-----10 AABDA 11-----15 CDDDD 16-----20 BACBD 21----25 AADBA 26----30 ABBCC 二、材料题 31题 (1)(8分)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 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质: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来发展生产力。 (2)(6分)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 行动:实施新政。 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 (3)(2分)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 32题 (1)(4分)侧重点:农业。失误: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广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2)(6分)重点发展重工业;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 33题 (1)(4分)政策: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目的:刺激出口,应对经济危机。 (2)(4分)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领导权: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3)(6分)核心思想: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影响: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经济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