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生物(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二轮过关测试
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2.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3.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4.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编 号 化合物 实验检测 组成单位 主要功能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①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②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 命活动 ④ 核酸 甲基绿染液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 传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5.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6.向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 ℃水浴保温后再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试管中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A.产生砖红色沉淀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溶液无明显变化 7.下列有关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细胞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B.果糖和葡萄糖缩合成蔗糖的过程有水生成 C.植物多糖中包括糖元、淀粉和纤维素 D.糖类可以分布在细胞膜上 8.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糖是所有细胞中的二糖 B.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 C.淀粉、纤维素、糖元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9.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红黄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0.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元 B.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C.e和c的区别是空间结构不同 D.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 易错起源1、混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例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 注: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 注:无论是细胞干重还是鲜重,C、H、O、N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从化学元素角度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从分子水平角度分析:所有生物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化学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相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 ③从结构角度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差异性:生物界的差异性从元素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 3.特殊物质的元素组成和作用 物质名称 元素组成 作用 ATP C、H、O、N、P 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叶绿素 C、H、O、N、Mg 吸收、传递并转换光能 血红蛋白 C、H、O、N、 Fe 主要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 C、H、O、N、S 调节血糖浓度 甲状腺激素 C、H、O、N、I 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易错起源2、蛋白质的计算错误 例2.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1.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及相关计算 (1)多肽形成过程的分析: ①形成过程中的产物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而O只来自于—COOH。 ②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多余的氨基和羧基位于R基中。 (2)相关计算: ①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肽键数。 ②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肽键数。 ③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④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⑤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的总数-2×脱去水分子数。 ⑥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 形成 肽链数 形成 肽键数 脱去水 分子数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多肽相对 分子质量 1 n-1 n-1 至少1个 至少1个 na-18(n-1) m n-m n-m 至少m个 至少m个 na-18(n-m) 2.氨基酸与相应DNA及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的关系 DNA(基因) mRNA 蛋白质 碱基数 ∶ 碱基数 ∶ 氨基酸数 6 ∶ 3 ∶ 1 由于mRNA中有终止密码子等原因,上述关系应理解为每合成1个氨基酸至少需要mRNA上的3个碱基和DNA(基因)上的6个碱基。 易错起源3、混淆蛋白质和核酸的性质 例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核酸的组成分析 2.蛋白质和核酸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项目 核酸 蛋 白 质 DNA RNA 元素 C、H、O、N、P C、H、O、N等 分子结构 一般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为单链结构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 核苷酸的数量及排列顺序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形成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复制产生 主要在细胞核转录生成 核糖体 检测试剂 甲基绿(绿色) 吡罗红(派洛宁)(红色)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2)联系: ①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②DNA多样性与蛋白质多样性的关系: 易错起源4、混淆糖类和脂质性质 例4.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1.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种类 概念 分子式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组成核酸的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 C6H12O6 光合作用产物,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能水解成葡萄糖供能 两分子单糖的糖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 糖原(元)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不同糖的转化关系 2.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种类 功能 脂肪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皮下的脂肪层起到保温作用 ③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类脂 磷脂 构成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多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糖脂 固醇 类 胆固醇 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易错起源5、分不清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 例5.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1.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性)糖的检测: 方法一:斐林试剂检验(人教版和苏教版) 方法二: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浙科版) 组织样液与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80 ℃~100 ℃)加热2 min~ 3 min,生成红黄色沉淀,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方法三:用班氏试剂检验(中图版) 组织样液与班氏试剂沸水加热1 min~2 min,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性糖。 (2)脂肪的检测: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橙黄色) 方法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质量浓度为 质量浓度为 质量浓度为 0.1 g/mLNaOH溶液 0.05 g/mL CuSO4溶液 0.1 g/mL 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1 g/mL 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还原(性)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 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样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样液变紫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①甲基绿染色剂+DNA 绿色。 ②吡罗红(派洛宁)染色剂+RNA 红色。 ③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流程: (3)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