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三次周考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三次周考语文试卷

语文 一、 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为郡卒史,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户。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数陈便宜,上纳用焉。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 ‎(选自《汉书》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B.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C.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D.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第:第,意为科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及第",没考中称"落第""下第"等;本文中"高第"指魏相参加策试,‎ 成绩优等。 B.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有司也可以指主管官署。《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有司"即为官署之意。 C.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收其地赋税而食,故名食邑。"食邑八百户"是指封地内有八百户居民。《荆轲刺秦王》"金千斤,邑万家"之"邑"即"食邑"。 D."谥曰宪侯","宪侯"是魏相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相为人严毅,治郡甚严。任河南太守时,禁止奸邪,豪强畏服;宰相车千秋去世后,其子见魏相治郡甚严,怕久后获罪,于是自己免职而去。 B.魏相久任地方,深得民心。在河南任上,被治罪时,很多百姓替他求情,甚至守卫京城各官府的河南戍卒也愿意多服役一年以替他赎罪。 C.魏相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因其一心一意只为国考虑,所以霍光去世后,魏相奏霍光后代骄横奢侈、放纵不羁,应设法削权,招致霍氏怨恨。 D.魏相勤于政事,正言直谏,深受宣帝信任。对霍光一事的处理,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建议;亲理朝政后,对于魏相的多次建议,宣帝也采纳并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2)“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3.C; 4.(1)大将军听到这个武库令离开了官职,一定会认为我是因为丞相死了而不(好好)对待他的儿子。假使那些当世的权贵责备我,那就危险了! ‎ ‎(2)“朝廷已深切了解了你治政的情况(政绩),将要重用你。希望你稍微谨慎做事,把握好自己。”魏相认为丙吉的话说得很对,为此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题,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考生联系前文魏相上奏对霍氏削权一事,并抓住动词,“怨”的主语是霍氏,“怨”的对象是魏相,故应在“相”后断句,故排除AC;霍氏谋划的办法是假借太后诏书来杀掉魏相,故“矫太后诏(假借太后诏书)”是一个整体,“诏”字前不能断句,‎ 故排除AB。 2.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B项,“有司也可以指主管官署”错误,有司泛指官吏或指主管官吏,不指“官署”,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C项,“因其一心一意只为国考虑”错误,依据第二段“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可知,上奏霍光一事,主要是为国家着想,但也有保全功臣名节家室之意,所以“一心一意只国考虑”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直译为主。基本方法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1)去:离开;必:一定;用:因为;遇:礼遇,好好对待;非:非难、责备;殆:危险。‎ ‎(2)知:了解;治行:治政的情况、政绩;方:正、正要;且:将,将要;少:稍微;善:形容词作意动,以……为好;霁:收敛、停止。 ‎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做郡裹的卒史,因为对答策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县令。后来魏相迁升为河南太守,禁止坏人恶事,地方豪强十分畏服。正巧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洛阳兵器库的长官,他自己看到父亲死了,而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峻,恐怕时间长了会受罪责,于是就自己辞了官。魏相派佐助自己的掾属追去喊他回来,终于没有回来。魏相自己遗憾地叹道:“大将军听到这个武库令离开了官职,一定会以为我是因为丞相死了而不(好好)对待他的儿子。假使那些当世的权贵责备我,那就危险了!”车千秋这个做武库令的儿子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年幼的新皇帝刚刚即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城最坚固之处,武器库是精良的兵器聚藏的地方,所以让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的都尉,丞相的儿子做武器库的长官。现在河南太守魏相不深切思考国家的大计,只是看到丞相死了就斥逐他的儿子,这是多么浅薄啊!”后来又有人状告魏相杀戮无罪的人,这事下到了主管的官署。河南戍卒中的都官共二三千人,阻拦大将军霍光,自己说愿意再留守一年来赎太守魏相的罪。河南的老弱百姓一万多人守着函谷关要求入关向皇帝上书,守关的官吏把这事上报。大将军霍光因为武库令的事,于是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魏相被关在监狱里很久,过了冬天,正巧碰上朝廷赦免犯人。又有诏书命令魏相再做茂陵县令,将其升迁为杨州刺史。魏相与丙吉要好,当时丙吉的官职是光禄大夫,(丙吉)写信给魏相说:“朝廷已深切了解了你治政的情况(政绩),将要重用你。希望你稍微谨慎做事,把握好自己。”魏相认为丙吉的话说得很对,为此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 ‎ ‎ 几年后,宣帝即位,征召魏相进入朝廷做大司农,后来又升迁为御史大夫。四年后,大将军霍光死了,皇帝思念他的功劳与德行,让他的儿子霍禹做右将军,让霍光的侄子乐平侯霍山又掌领尚书省事务。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向皇帝上书,说:“《春秋》讥讽世世为卿相的人,现在霍光死了,他的儿子又做了大将军,他哥哥的儿子做尚书掌握政要,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慢慢的无法驾驭控制了。应该想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打消他们的阴谋,来强固大汉万世的基业,也使功臣霍光的声名得以保全。”宣帝看了魏相的奏书认为很好,诏令封魏相为给事中,于是就罢免了霍禹、霍云、霍山三人的侯的封号,命令他们回到宅第,他们的亲属被迁出补为官吏。在这个时候韦贤因为年老有病免去丞相职务,魏相于是代替韦贤做了丞相,并被封为高平侯,赐食邑八百户。到后来霍氏的人怨恨魏相,又畏惧他,打算假称太后有诏令,先把丞相魏相召来杀了,然后废黜天子。事情被发觉,霍氏的人被杀了。宣帝才开始亲自处理朝廷政事,励精图治,魏相作为丞相,总管各官署的事务,很得皇上的欢心。魏相多次上书,陈说该做的事情,皇帝采纳施行了他的建议。魏相执政九年,神爵三年死去,谥号为宪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B.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C.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D.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 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廉洁自守,关心民生。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2)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答案及解析:‎ 答案:5.B; 6.B; 7.C;8.(1)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 ‎ ‎(2)他性格谦顺和气,喜欢与人交往,对待宾客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略微有些敬媚权贵。 解析:5.根据句意断句。句中“贾混”是镇军的名字,下文中的“混”是其省称,“混混”必须断开,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另外,“攸不视”独立成句,不可与下文“曰”字连成一句,故可排除D项,故选B.这段话翻译为: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 6.B.“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故选B。 7.C.曲解文意。“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错。据原文“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可知,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救济饥民。为此邓攸遭到弹劾。故选C。 .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著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 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作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 二、文学常识(60分)‎ ‎9、中国古代小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古代小说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滥觞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B、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C、雏形期——唐代——传奇小说 D、高峰期——宋代——话本小说 ‎【答案】B ‎【解析】‎ 中国古代小说历经前秦的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等发展阶段。‎ 滥觞期(起源)——先秦时期——神话寓言;‎ 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成熟期——唐代——传奇小说;‎ 定型期——宋代——话本小说;‎ 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是中国古代小说滥觞期(起源)期,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是中国古代小说雏形期,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如《柳毅传书》。‎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宋元话本小说成为定型文本,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高峰期。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 ‎10、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面理解“一代之文学”作品正确的是:( )‎ A、楚之骚——屈原《离骚》 汉之赋——司马相如《上林赋》‎ B、汉之赋——贾谊《吊屈原赋》 唐之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唐之诗——李白《忆秦娥》 宋之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宋之词——李煜《虞美人》 元之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A ‎【解析】‎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以《离骚》为代表,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语助词。“骚体”亦可称为“楚辞体”。‎ 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吊屈原赋》不能算作汉赋,尤其不能算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品。‎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等。‎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李白的《忆秦娥》是一首词,相传李白首制此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忆秦娥,词牌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代表作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李煜,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不能算“宋之词”代表词人作品。‎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代表作品有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元曲—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六代之骈语,即骈文,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以庾信《哀江南赋序》、吴均《与朱元思书》等为代表。‎ ‎“六代”即“六朝”,即三国吴(或称东吴、孙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11、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包括诗、词、曲,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下面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 战国——《楚辞》——现实主义 B、汉代——乐府诗 ——律诗、绝句 唐代——格律诗——歌、行、引、吟 C、宋代——词 ——单调、双调 元代——曲——杂剧、散曲 D、南朝——田园诗——陶渊明 东晋——山水诗——谢灵运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楚辞》是一部收录战国后期楚地诗歌的诗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部诗歌作品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后变成诗体的名称,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近体诗,有绝句、律诗两种,律诗通常为8句(超过8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绝句为4句。近体诗,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诗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又称为长短句、曲子词等,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12、在我国花卉史上,很多花卉享誉中外,是我们珍贵的鲜花物种。被称为“四大名花”的是:( )‎ A、月季、杜鹃、茶花、荷花 B、梅花、牡丹、菊花、兰花 C、茶花、杜鹃、桂花、水仙 D、牡丹、水仙、菊花、山茶 ‎【答案】D ‎【解析】‎ 四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阳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和云南昆明的山茶,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十大名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包括: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凌霜绽妍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君子之花荷花、十里飘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等十种名贵又美丽地方名花。‎ ‎13、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 ‎ A、投笔从戎〔 祖逖 〕韦编三绝〔 苏秦 〕‎ ‎ B、鞠躬尽瘁〔 诸葛亮 〕闻鸡起舞〔 班超 〕‎ ‎ C、高山流水〔 俞伯牙 〕胯下之辱〔 韩信 〕‎ ‎ D、悬梁刺股〔 孔子 〕洛阳纸贵〔 左思 〕‎ ‎ 【答案】C ‎ 【解析】‎ 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 韦编三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tì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高山流水:原为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师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与知音钟子期,现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胯下之辱:秦末韩信忍受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悬梁刺股:战国时期苏秦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勤学苦读;‎ 洛阳纸贵:因为抢着抄写晋朝左思写的《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14、汉语成语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因子,成语在中国婚姻爱情文化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下列成语描述男女之间表情达意两情相悦的爱情一项是:( )‎ A、金屋藏娇——古时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现多指男人在婚外包养情人。‎ B、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C、掷果盈车——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D、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 【答案】B ‎ 【解析】‎ ‎ ‎ ‎ 金屋藏娇: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现今多作为男人在婚外包养情人的代名词。‎ ‎ 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以琴心相挑,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 ‎ 掷果盈车:西晋文学家潘岳,别名潘安。 潘安人长得很美,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 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元郑光祖据以改编为《迷青琐倩女离魂》,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主要写张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而后母亲悔婚,倩女离魂赴京相伴,等王文举状元及第回乡,倩女再魂体合一,终成眷属。‎ ‎15、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下面描述“四大美女”正确的一项是:( )‎ ‎ A、貂蝉 ——闭月 B、西施 ——落雁 ‎ C、王昭君——羞花 D、杨玉环——沉鱼 ‎ 【答案】A ‎ 【解析】‎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王允用貂蝉设下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使得东汉末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 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天生丽质,后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后请求出塞和亲,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后因“安史之乱”死于马嵬坡乱军之中。‎ 西施浣纱--沉鱼;昭君出塞--落雁;‎ 貂蝉拜月--闭月;贵妃醉酒--羞花。‎ ‎16、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历史上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灭亡西周的民族是:( )‎ ‎ A、北狄 B、南蛮 C、东夷 D、西戎 ‎ 【答案】D ‎ 【解析】‎ ‎ 西戎——是游牧民族,善于骑马,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部的陕西、甘肃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西部,因此被称为“西戎”。‎ ‎ 东夷——是农耕和渔猎民族,善于射箭,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东部,因此被称为“东夷”。‎ ‎ 南蛮——是农耕和牧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南部,因此被称为“南蛮”。‎ 北狄——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北部的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以及这些地方更北的地区,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北部,因此被称为“北狄”。‎ ‎ “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故事,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终被犬戎(西戎)攻破城池,周幽王也死于战乱,西周灭亡。‎ ‎17、下列关于“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的姓名、字、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A、东坡居士 子瞻 香山居士 乐天 B、 太白 少陵野老 子瞻 香山居士 C、 乐天 东坡居士 青莲居士 子美 ‎ D、少陵野老 太白 子美 少陵野老 ‎ 【答案】B ‎ 【解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 ‎18、下面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 C、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 【答案】C ‎ 【解析】‎ ‎ “桑梓:家乡”;“社稷:国家”;“烽烟:战争”;“桑麻:农事”;“汗青:史册”。‎ ‎ 19、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深厚广博,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历史概括正确的是:( )‎ A、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使用陶具作为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B、伏羲氏,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还是茹毛饮血阶段,教会了人民筑巢而居。‎ C、有巢氏,钻木取火,从此进入石烹熟食时代,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主要烹调方法:①炮; ②煲; ③烫; ④焙炒。‎ D、燧人氏,在饮食上,教民结网,捕鱼打猎和畜牧,养牺牲(牲口)以充庖厨。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 ‎【答案】A ‎【解析】‎ 有巢氏,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fán焚烧)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bèi)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在饮食上,教民结网,捕鱼打猎和畜牧,养牺牲(牲口)以充庖厨。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 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 lěi sì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教民稼穑(jià sè农作劳动)。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hǎ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醯(xī醋)、酪(lào用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酢(zuò调味用的酸味液体)、醴(lǐ甜酒)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20、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形成了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菜系。称为中国“四大菜系”的是:( )‎ A、京菜、鄂菜、粤菜、苏菜 B、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 C、徽菜、湘菜、川菜、粤菜 D、浙菜、闽菜、鲁菜、川菜 ‎【答案】B ‎【解析】‎ 所谓菜系是指某一区域的代表菜,如川菜代表西南地区,鲁菜代表北方,江浙菜代表华东地区,粤菜代表华南地区。‎ ‎“四大菜系”分: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1)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 ‎(2)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擅长煎、炒、烧、烩、烤等,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3)山东菜系,简称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以爆、炒、烧、炸、溜、蒸、扒、贴为主,尤以爆称最。    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4)江苏菜系,简称苏菜。由淮阳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擅长于炖、焖、烧、煨、炒等,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地菜系为代表而构成的。‎ ‎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21、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 B、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 C、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答案】C ‎【解析】‎ ‎“桃李:学生”;“巾帼:妇女”;“须眉:男子”;“伉俪:夫妻”;“布衣:百姓”。‎ ‎22、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合称“楷书四大家”。他们是:( )‎ A、欧阳询、颜真卿、米芾、 蔡襄 B、苏东坡、黄庭坚、柳公权、赵孟頫 C、苏东坡、黄庭坚、米芾、 蔡襄 D、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答案】D ‎【解析】‎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代表作《九成宫醴lǐ泉铭》。‎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今西安)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 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之一,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 欧阳询(欧体),刚健险劲,字体飘扬;颜真卿(颜体)锋绝剑摧,惊飞逸势;柳公权(柳体),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赵孟頫(赵体)遒媚秀逸,笔法圆熟。‎ 宋四大书法家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人们称为“苏黄米蔡”。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 ‎23、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下列对各朝代开创者概括正确的是:( )‎ A、夏朝——夏启 商朝——商汤 周朝——姬发 ‎ B、秦朝——嬴政 汉朝——刘邦 隋朝——杨广 C、唐朝——李世民 宋朝——赵匡胤 元朝——忽必烈 D、明朝——朱元璋 清朝——努尔哈赤 ‎【答案】A ‎【解析】‎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朝。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商部族领袖。‎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周平王东迁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世称“秦始皇”(嬴政)。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进而统一全国的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由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唐朝,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的朝代,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李渊建立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打下了江山(第二位皇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元朝,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元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建立的政权,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清朝(后金),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建立清朝。‎ 朝代线索:‎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24、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下面成语与历史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 A、卧薪尝胆——项羽 图穷匕见——荆轲 B、刮骨去毒——廉颇 负荆请罪——关羽 C、焚书坑儒——秦始皇 精忠报国——岳飞 D、围魏救赵——孙膑 破釜沉舟——越王勾践 ‎【答案】C ‎【解析】‎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指荆轲“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刮骨去毒:出自《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关羽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民间诸子百家典籍和214年坑杀方士的事件。‎ 精忠报国: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指战国时孙膑(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25、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指“杭州”。‎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指“成都”。‎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指“开封”。‎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指“苏州”。 【答案】B ‎【解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姑苏”是“苏州”的典雅别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代杜甫《蜀相》)——“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而得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是“南京”同义词,是指现在的钟山,“金陵”是南京古时别名。‎ ‎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钱塘”是现在号称“人间天堂” 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 ‎ 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 ‎26、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称与现代地理名称含义不同,对下面句子的古代地理名称理解正确的是:(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是指“泰山以东”。‎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潼关以西”地区。‎ D、“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山西”是指“泰山以西”。‎ ‎【答案】B ‎【解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xiáo)山、函谷以东为山东。一说太行山以东称山东。‎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鸿门宴》)——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迁《鸿门宴》)——关中: 战国至秦汉间,一般称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为“关中”。‎ ‎“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苏辙《六国论》) —— 山西: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 ‎27、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我国古代名胜古迹理解正确的是:( )‎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西湖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黄山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洞庭湖 D、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 ‎【答案】D ‎【解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望洞庭》)‎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绝诗歌,赞美西湖美景,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是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吟咏滕王阁的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可谓上乘之作。‎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yī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8、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法正确的是:( )‎ A、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B、患难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C、布衣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D、贫贱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答案】A ‎【解析】‎ 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自】唐·李白《 长干行 》。‎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 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蔺相如列传》。‎ 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出 处】:《后汉书·祢衡传》。‎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出 处】:《庄子·大宗师》。‎ 患难之交――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出 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 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贫贱之交――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出自】 《后汉书·宋弘传》。‎ 金兰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金兰: 原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出 处】:《汉书·韩信传》。‎ 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出 处】:《后汉书·祢衡传》。‎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出 处】:明·杨循吉《吴中语·魏守改郡治》。‎ 三、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8月9日‎,新浪微博认证博主“公益记者马小马”发布了一则图文故事,题为“七旬爷爷悬崖‘淘金’半个月,只够给重症孙子买一粒药:尽力了!”。此故事被迅速传播并感动众多网友,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然而‎9月3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悲情故事却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故事中7旬爷爷的孙子患髓系白血病需要一大笔钱来治疗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这位爷爷早已不用上山采药,采药照片也系摆拍。并且,推动发布“采药救孙”故事的公益机构要收取10%的筹款作为管理费。‎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着怎样的观点与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立意】‎ 参考立意:网络众筹不应“悲情炒作”;筹善款不能靠编故事;人们的善良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应该对网络众筹加强监管;人情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假”的泛滥;“善”需要与“真”相伴,方能成就大美社会……建议写作时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大家注意:只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作文不能高于35分;无论据的作文不能超过4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