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Ca-40 ‎ I卷 (选择题,共54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使甲基橙变黄 B. c(H+)=1×10-7mol/L C. c(OH-)>c(H+) D. 含OH-的溶液 ‎【答案】C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是看溶液中氢离子的OH-浓度的相对大小,如果c(OH-)>c(H+),则显碱性,c(OH-)=c(H+),显中性,c(OH-)<c(H+)显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pH大于4.4则变黄,不一定呈碱性,常温下c(H+)=1×10-7mol/L的溶液呈中性,水溶液中均含有OH-,故选项ACD均不一定显碱性,答案选B。‎ ‎2. 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 用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C. TiCl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2‎ D. 一定浓度NaHSO4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呈红色 ‎【答案】D ‎【解析】A.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选项A不符合;B.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2(SO4)3、NaHCO3溶液)的灭火原理是利用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与盐类水解有关,选项B不符合;C.在加热的条件下,TiCl4水解得TiO2和HCl,反应方程式为:TiCl4+2H2OTiO2↓+4HCl↑,选项C不符合;D.一定浓度NaHSO4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呈红色是因为NaHSO4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呈酸性,与盐类水解无关,选项D符合。答案选D。‎ ‎3. 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 B. 分了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 能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D ‎【解析】A、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氯丙烷或2-氯丙烷两种产物,选项A错误;B、CH3CH=CH2‎ 中存在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选项B错误;C、乙烯分子中C-H键与C═C键夹角为120°,丙烯相当于甲基取代乙烯氢原子,所以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选项C错误;D、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选项D正确。答案选D。‎ ‎4. 与3-甲基一1—戊烯同属烯烃且主链为4 个碳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 ‎5. 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 NH4NO3溶液中NH4+和NO3-的教目 B. 纯水在80℃t:和25℃时的Ph C. pH 与体积都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用0.1mol/L盐酸恰好中和,所需的盐酸体积 D. 相同温度下,pH=12 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NH4NO3溶液中NH4+和NO3-的数目前者小,故A错误;B.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纯水在80℃和25℃时的pH,前者小,故B错误;C.氨水溶液中,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盐酸反应后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pH与体积都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用0.1 mol•L-1盐酸恰好中和,所需的盐酸体积,前者大于后者,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抑制水的电离,碳酸钠溶液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前者小于后者,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分析、盐类水解过程的分析判断。‎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乙炔、乙烯、乙烷完全燃烧耗氧量依次减小 B. 直链烷烃的沸点随分了中碳原子数增多而升高,相对密度则减小 C.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炔生成 D. 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均无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A.等质量时,烃的含氢量越大,消耗的氧气越多,因含氢量乙烷>乙烯>乙炔,则完全燃烧耗氧量依次减小,选项A错误;B.烷烃的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相对密度也增大,选项B错误;C、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则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有乙炔生成,选项C错误;C、甲烷是正四面体形分子,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生成CH3Cl、CH2Cl2、CHCl3、CH4,它们均无同分异构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D。‎ ‎7. 下列各烃分别与H2完全加成,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是 A. B. ‎ C. CH2=CHC(CH3)2CH (CH3)2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HC≡CCH(CH3)C(CH3)3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B错误;C、CH2=CHC(CH3)2CH(CH3)2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C正确;C、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反应和有机物的命名 ‎【名师点晴】考查加成反应,难度中等,关键清楚不饱和烃的加成原理,也可通过去相邻两个C原子的H原子还原不饱和键。2,2,3-三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为 ‎,根据各物质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与2,2,3-三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相比较即可顺利解题。‎ ‎8. 25℃时,向VmLpH=a的稀硫酸中滴加10VmLpH=b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2c(SO42-)=c(Na+),则a+b的值是 A. 13 B. 14 C. 15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所得溶液中2c( SO42— ) =c(Na+),即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Na+的物质的量的1/2,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即V mL×10-3×10-amol•L-1=10V mL×10-3×10b-14mol•L-1,解得a+b=13,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PH的计算应用 ‎【名师点晴】注意离子积常数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依据此温度下离子积Kw=c(H+)c(OH-)=10-14mol•L-1,该温度下向 VmLpH=a 的H2SO4溶液中加入pH=b 的NaOH溶液 10VmL 时,溶液中的 SO42-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 Na+的物质的量的一半,结合元素物质的量定量关系计算分析。‎ ‎9. 室温下,用某浓度NaOH溶液滴定一元酸HA 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入NaOH 的体积,纵坐标为所得混合液的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A 的浓度为1×10-4mol/L B. 实验时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C. pH=7时,溶液中c(Na+) >c(A-) D. V=l0mL,酸碱恰好中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象分析可知,c(H+)=1×10-4mol•L-1,由于不能确定HA是弱酸还是强酸,所以HA的浓度不一定为1×10-4mol•L-1,A错误;B、氢氧化钠和弱酸反应恰好反应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盐水解显碱性,如果HA是强酸,则终点溶液显中性,所以应选择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不能选择甲基橙,应选择酚酞指示剂,B错误;C、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C错误;D、由图象可知,当V=10mL,酸碱恰好中和,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计算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与温度有关,但外加酸、碱、盐一定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 B. Ksp个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 C. 温温下,CH3COOH 的Ka=1.7×10-5,NH3·H2O的Kb=1.7×10-5,CH3COOH 溶液液中的c(H+)与NH3·H2O溶液的c(OH-)相等 D. 常温下、在0.1mo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c(NH4+)/(NH3·H2O)的值增大 ‎【答案】D ‎【解析】A.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与温度有关,但外加酸、碱和能够水解的盐一定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如果盐为强酸强碱盐,则不影响水的电离程度,选项A错误;B.Ksp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无关,选项B错误;C.将该表达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氢离子浓度可得:==Ka(CH3COOH)×Kw,由于温度不变,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都不变,所以的值不会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常温下,在0.10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氨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设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则,整理可得:=Kc(OH-),由于温度不变,则K为定值,由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的值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两种有机物取等质量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两种有机物若互为同系物,它们一定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两种有机物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12. 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反应物发生储氢反应:LaNi5(s)+3H2(g)LaNi5H6(s) △H =-301kJ/moL。左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溅得氢气压强为2Mpa;若温度不变,缩小体积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新达到新平衡时H2的压强仍然为2Mpa B. 当LaNi5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表明达到平衡状态 C. 扩大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n(H2)增多 D.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有利于储氢 ‎【答案】B ‎【解析】A、平衡常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氢气的平衡压强不变,选项A正确;B、在固气反应中,固体的浓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固体浓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不正确;C、扩大容积相当于减压,平衡向左移动,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多,选项C正确;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提高储氢百分率,选项D正确。答案选B。‎ ‎13. 向2L空闭容器中加入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生反应:2NO(g)+C(s)N2(s)+CO2(g) △H =-213.5kJ/mol,达到平衡的数据如下:‎ 温度/℃‎ n(活性炭)/mol n(CO2)/mol T1‎ ‎0.70‎ ‎——‎ T2‎ ‎——‎ ‎0.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信息可推知:T10‎ 起初甲、乙均达到反应平衡后隔板位于正中间,然后进行相关操作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器恒温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B. 在反应器恒温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乙中x、y 的转化率增大 C. 在反应器绝热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D. 在反应器绝热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答案】D ‎【解析】A、恒温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平衡逆向进行,乙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使甲压缩,甲的体积减小但平衡不移动,则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选项A正确;B、恒温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甲中平衡不移动,乙中平衡因压缩而正向移动,故x、y的转化率增大,选项B正确;C、绝热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放热反应,反应器中温度升高,选项C正确;D、绝热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乙中反应应正向移动,吸热,中间隔板是导热的,导致甲中反应也会移动,c的物质的量会改变,选项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反应特征和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起初甲、乙均达到反应平衡后隔板位于正中间,易错点是选项B,C、恒温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甲中平衡不移动,乙中平衡因压缩而正向移动,故x、y的转化率增大。‎ ‎17. 已知:H2SO3HSO3-+H+ Kal;HSO3-SO32-+H+ Ka2。25℃时,向某浓度的H2SO3溶液中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SO3、HSO3-、SO3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3表示的微粒是SO32-‎ B. 25℃时,Kal/ Ka2=1000‎ C. 溶液的pH= 1.2 时,溶液中有c(Na+)+c(H+)=c(OH-)+c(H2SO3)‎ D. 溶渡的Ph=4.2时,溶液中有c(Na+)+c(H+)=c(OH-)+2c(SO32-)‎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溶液pH越大,曲线3表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则曲线3表示的微粒是SO32-,选项A正确;B、25℃时,坐标(1.2,0.5)时H2SO3、HSO3-的含量相同,则,坐标(4.2,0.5)时SO32-、HSO3-的含量相同,则,,选项B正确;C、溶液的pH=1.2时,此时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H2SO3、HSO3-的含量相同浓度相同,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2c(SO32-)+c(HSO3-),所以c(Na+)+c(H+)=c(OH-)+c(H2SO3),选项C正确;D、溶渡的Ph=4.2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2c(SO32-)+c(HSO3-),选项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曲线变化对应离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易错点为选项A由图象可知,溶液pH越大,曲线3表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则曲线3表示的微粒是SO32-,进而判断其他各曲线的含义。‎ ‎18. 常温下,向20mL的某稀H2SO4‎ 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稀硫酸的浓度为0.1mol/L B. C点和E点溶液:pH=14-a C. c(NH4+)/c(NH3·H2O);B点>F点 D. E溶液中存在c(NH4+)>c(SO42-)> c(OH-)> c(H+)‎ ‎【答案】C ‎【解析】A.20mL的稀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13,则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0.1mol/L,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选项A错误;B.C点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b,此时的溶液显示酸性,铵根离子水解所致,溶液中氢离子由水电离,则pH=b,选项B错误;C.随着酸的加入,c(NH3·H2O)减小,c(NH4+)增大,c(NH4+)/c(NH3·H2O)增大,故B点>F点,选项C正确;D.E溶液显示酸性,硫酸铵和氨水的混合物,得到的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强,所以c(NH4+)>c(SO42-)>c(H+)>c(OH-),选项D错误。答案选C。‎ II卷(非选择题,共46 分)‎ ‎19. 烃类有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它们意义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烷制氯乙烷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写出以乙醇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乙烯的方程式,并指出第二步反应的反应类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宋个燃烧后,生成CO2利H2O各1.2mol。若烃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化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有两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不饱和烃分子可以进行自身加成反应。例如:‎ ‎①参照(I)则有机物A,可由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相互加成制取。‎ ‎②参照(I)当两分子丙烯发生自身加成时生成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烃B,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H3+Cl2CH3CH2Cl+HCl (2). 取代反应 (3). CH2=CH2-OHCH2=Cl2↑+H2O (4). (5). 加聚反应 (6). (7). CH2=C(CH3)2 (8). CH2=C(CH3)CH(CH3)2 (9). 2,3-二甲基-1-丁烯 ‎【解析】(1)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属于取代反应;(2)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迅速加热至170°C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OHCH2=Cl2↑+H2O;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宋个燃烧后,生成CO2利H2O各1.2mol,则烃的分子式为C6H12,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这说明分子的氢原子只有两类,所以A是1,2,3-三甲基环丙烷,结构简式是;(4)①由信息可知,A中含1个碳碳双键,自身加成反应生成A,则为烯烃加成反应,碳链骨架不变,则A 可由CH2=C(CH3)2相互加成制取;②当两分子丙烯发生自身加成时生成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烃B,则双键C上的H发生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3)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3-二甲基-1-丁烯。‎ ‎20. 氢气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化工原料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以甲醇为原料制备氢气的一种原理如下:‎ i.CH3OH(g) CO(g)+ 2H2  △H =+90kJ·mol-1 ‎ ii.CO(g)+H2O(g)CO2(g)+ H2(g)  △H =-41kJ·mol-1 ‎ ‎(1)向V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H3OH(g),发生反应i。图I中能正确表示CHOH(g)的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T) 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__(填“A”或“B”),理由为_____________。T1℃时,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始向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H3OH(g)和1molH2O(g),发生反应i利反应ii,体系中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n(CO2)/n(CO)的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为____________。‎ ‎②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得C点时、休系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T2℃时,反应ii 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答案】 (1). B (2). 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OH(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3). 9:5 (4). 减小 (5). 升高温度。反应i中CO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ii中CO的物质的量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最终n(CO2)/(CO)的值减小 (6). P1>P2>P3 (7). 0.875‎ ‎【解析】(1)反应iCH3OH(g) CO(g)+ 2H2  △H =+90kJ·mol-1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OH(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曲线正确;由图1可知,T1℃时,CH3OH(g)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平衡体系中CH3OH(g)、CO(g)、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6mol、0.4mol、0.8mol,同温同体积下,压强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1.8:1=9:5;(2) ①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故温度升高,n(CO2)/n(CO)的值减小;②反应i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CO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ii为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平衡,增大压强,CO的体积分数不变,综上所述,增大压强,CO的体积分数减小,故P1>P2>P3;③设反应i中参加反应的CH3OH(g)的物质的量为x,则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为x,应用差量法,反应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2x,反应i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故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2x)mol;体系中CO2‎ 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则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x-0.2)mol,结合图2得,解得,则反应ii的平衡常数。‎ ‎21. 下表是常温下,浓度为0.01mol/L的NaOH溶液与几种酸或盐混合后的情况:‎ 混合组别 混合前酸或盐的总浓度 混合比例及混合溶液性质 ‎①‎ c(HA)=0.02mol/L 等体积混合,pH>7‎ ‎②‎ HB溶液的pH=2‎ V1 mLNaOH溶液与V2mLHB溶液,pH=7‎ ‎③‎ c(H2C)=0.01mol/L 等体积混合,pH>7‎ ‎④‎ c(NaHD)=0.01mol/L 等体积混合,pH=7‎ 回答下列问题:‎ ‎(1)①组混合液中,HA、A-、Na+三种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若pH=8,则c(Na+)-c(A-)=________mol/L(填具体数字)。‎ ‎(2)由②组混合液pH=7可推知,V1____V2。‎ ‎(3)③组混合液中,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1mol/LNaHD溶液中,水的电离度=_________。(已知:水的电离度=[已电离的水分子的个数/水分子总数]×100%)‎ ‎(5)仅凭上述结果,一定能确定HA、HB、H2C、H2D四种酸中属于弱酸的是_________。‎ ‎【答案】 (1). c(HA)>c(Na+)>c(A-) (2). 9.9×10-7 (3). ≥ (4). HC的水解大于其电离 (5). 1.8×10-14 (6). HA、H2C ‎【解析】(1)①组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得到等量的HA、NaA,溶液的pH>7,水解显碱性,则离子浓度为c(HA)>c(Na+)>c(A-);若pH=8,则c(H+)=10-8mol/L,c(OH-)=10-6mol/L,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H+)= c(A-)+ c(OH-),则c(Na+)-c(A-)= c(OH-)- c(H+)=10-6mol/L -10-8mol/L =9.9×10-7mol/L;(2)若HB为强酸,pH=7,等体积混合;若HB为弱酸,HB的浓度大于0.01mol/L,则酸的体积小可保证pH=7,即V1≥V2;(3)③组混合液中,pH>7的原因是生成 NaHC溶液,而HC-的水解大于其电离,溶液呈碱性;(4)由等体积等浓度混合pH=7,则NaHD完全电离,c(H+)=0.01mol/L,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L水电离出n(H+)=10-12mol,1L水的物质的量为,则水的电离度为:;(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C组中的酸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一定为弱酸;而B组中不能确定,D组中为强酸,所以属于弱酸的为:HA、H2C。‎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明确酸碱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盐类水解、弱酸的浓度与pH的关系即可解答。易错点(4)由等体积等浓度混合pH=7,则NaHD完全电离,c(H+)=0.01mol/L,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L水电离出n(H+)=10-12mol,1L水的物质的量为,则水的电离度为:。‎ ‎22. 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平衡。‎ ‎(1)氨水是中学常见碱 ‎①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常温下,0.1mol/L氨水pH为11‎ C.铵盐受热易分解 D.常温下,0 1mol/L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填学母序号)。‎ A.通入氨气 B.如入少量氯化铁固体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2)25℃,在0.1mol/L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密液pH与c(S2-‎ 关系如下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 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mol/L。‎ ‎②某溶液含0.020mol/LMn2+、0.10mol/LH2S,当溶液pH=____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3)聚合硫酸铁(PFS) 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盐基度B是衡量絮凝剂紫凝效果的重要指标,定义式为B=3n(OH-)/n(Fg3+)(n为物质的量)。为测量样品的B值。取样品mg,准确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再加入点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部分操作略去,已排除铁离子干扰)。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VmL。按照上述步骤做空白对照试验,消耗NaOH溶液V0mL已知该样品中Fe的质量分数w,则B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4)常温时,若Ca(OH)2和CaWO4 (钨酸钙)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0.58)。‎ ‎①a点表示Ca(OH)2和CaWO4_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溶解平衡,说 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②饱和Ca(OH)2溶液和饱和CaWO4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混合溶液中各离了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 ‎【答案】 (1). BD (2). BC (3). 0.043 (4). 5 (5). (6). 否 (7). Kap[Ca(OH)2]=c(Ca2+)·c2(OH-)=10-7,Ksp(CaMO4)=c(Ca2+)·c(MO42-)=10-10,a点的浓度商Q[Ca(OH)2]=10-6小于Ksp[Ca(OH)2],Q(CaWO4) =10-12小于Ksp(CaMO4),所以a 点表示的Ca(OH)2 与CaMO4均未达到溶解平衡。 (8). c(OH-)>c(Ca2+) >c(MO42-)>c(H+)‎ ‎【解析】(1)①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无论是强碱还是弱碱均有该反应,不能说明氨水是弱碱,选项A错误;B.常温下,0. 1 mol·L-1氨水pH为11,说明氨水不能完全电离,如果完全电离溶液的pH应为13,能说明氨水是弱碱,选项B正确;C.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与氨水是弱碱无任何关联,选项C错误; D.常温下,0. 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说明NH4+能水解,可知氨水是弱碱,选项D正确,答案为BD;②A.通入氨气促进电离,但氨水的电离度减小,选项A不正确;B ‎.加入少量氯化铁固体,因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促进氨水电离,电离度增大,选项B正确;C.加水稀释,促进氨水电离,电离度增大,选项C正确; 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抑制氨水电离,电离度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为BC;(2) ①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可知c(H2S)+c(HS-)=0.1-5.7×10-2=0.043mol/L;②当Qc=Ksp(MnS)时开始沉淀,所以,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5,所以pH=5时锰离子开始沉淀;(3)做空白对照试验,消耗NaOH溶液,这说明与样品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V0-V)c×10-3mol,所以样品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V0-V)c×10-3mol。已知该样品中Fe的质量分数w,则铁的物质的量是,因此B的表达式为;(4)①a点表示Ca(OH)2和CaWO4没有达到溶解平衡,Kap[Ca(OH)2]=c(Ca2+)·c2(OH-)=10-7,Ksp(CaMO4)=c(Ca2+)·c(MO42-)=10-10,a点的浓度商Q[Ca(OH)2]=10-6小于Ksp[Ca(OH)2],Q(CaWO4) =10-12小于Ksp(CaMO4),所以a 点表示的Ca(OH)2 与CaMO4均未达到溶解平衡;②饱和Ca(OH)2溶液和饱和CaW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图中数据可得,当,,此时,,,,,,故混合溶液中各离了浓度大小关系c(OH-)>c(Ca2+) >c(MO42-)>c(H+)。‎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