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阶段性测试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阶段性测试试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 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阶段性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 B.祭祀祖先 ‎ C.纪念庆典 D.农业生产 ‎2、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负面效应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 ‎3、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4、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5、《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 ‎“新组织”使 A. 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 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 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8、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法》‎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      D.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 ‎9、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0、《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表明 A.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B.封建生产方式开始逐步解体 C.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D.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11、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9年 数量 ‎13万担 ‎27万担 ‎37万担 ‎38万担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 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12、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 C. 安庆内军械所 D.发昌机器厂 ‎13、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该组统计数据表明 直隶(含天津)‎ 江苏 ‎(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14、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5、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16、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17、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A.罗斯福有很强的权力欲,要求国会授予他极大的权力 ‎ 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 ‎ C.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 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 ‎18、凤凰卫视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C.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D.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19、“苏维埃政府封闭粮食市场,要求必须保证军队、政府和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禁止商人投机买卖粮食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与这一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的工业运动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采取混合经济的走出滞涨 D.逐渐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 ‎21、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二、材料题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 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 ‎——叶书宗《关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 ‎ 材料三 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4分) ‎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 ‎(3)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4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4、(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 材料二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 材料三 1979年--1990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间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的是什么。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3分) ‎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各自发展经济的方式。(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1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的主要措施。(6分)‎ ‎25、(26分)‎ 材料一 中国各年出口货物分类统计(1873-1936年,%)‎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 ‎26‎ ‎-‎ 不到0.5‎ ‎37.4‎ ‎-‎ ‎58.3‎ ‎1.7‎ ‎1893‎ ‎15.5‎ ‎-‎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4‎ ‎1936‎ ‎44.1‎ ‎2.6‎ ‎1.6‎ ‎6.7‎ ‎5.6‎ ‎32.4‎ ‎7.1‎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 697 ‎ ‎19‎ ‎16 196‎ ‎103‎ ‎28 000‎ ‎1895-1913年 ‎463‎ ‎90 801‎ ‎86‎ ‎28 469‎ ‎136‎ ‎103 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各自的原因。(12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C D A A D A C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C A C C A A D C 二、材料题 ‎23、(1)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2分)意义: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 ‎ ‎(2)改变: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分) ‎ ‎(3)赞成观点① ‎ 理由: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 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 推动了当时苏俄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赞成观点② ‎ 理由: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或排斥市场调节; 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 赞成观点③ ‎ 理由: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赞成观点④ ‎ 理由: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影响。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4分,任意其中一种观点即可得分)‎ ‎24、(1)疾病:经济大危机。(1分) ‎ 转变:“自由放任”政策为主,变为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 ‎ ‎(2)方式: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法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美国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6分) ‎ 理论:凯恩斯主义。(1分) ‎ ‎(3)表现: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或答经济滞胀,2分) ‎ 措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4分)‎ ‎25、(1)特点:出口以农产品,手工制成品为主(原料出口以农产品为主,矿产品、机器开采很少。制成品中以手工制品为主,机器品很少);以原料出口为主,制成品、半制成品很少;出口货物比例不协调;具有半殖民地特征。(任答2点4分)‎ 影响: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所占的比重上升,但不占据主导地位;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三类企业各1分,或者答“三类企业都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可得1分,共3分,) ‎ 原因:商办企业: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新政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发展的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4选3得5分)‎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兴办洋务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2分)‎ 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2分)‎ ‎(3)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3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