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厚度温度气度 赵峰旻 ①“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每当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往往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这既因为它象征着中华儿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气魄,又因为人们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来龙去脉。 ②《三五历纪》记载:太初时期,没有天,没有地,世界在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盘古,他神斧一挥,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坠成了地。盘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顶立于天地之间,阻止天地重归混沌,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而盘古也累倒了,他的身体变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体。 ③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中华文明的开始,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是世界公认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④人类一旦接近了历史,就接近了文明。而最能标志华夏文明的莫过于城、青铜和文字。比甲骨文更早的“陶文”距今约有五千年。我们可以从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 ⑤中华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历经尧、舜、禹,走过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断发光。自西周建立礼乐制之后,中原文化穿过春秋,越过汉唐……与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而在湖南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约六千年的古城墙和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又将华夏文化推到五千年以上。 ⑥盘古开天地“一日九变”。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精进求变,自由翱翔于“秦皇汉武”“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天地里,传导着盘古开天的饱和力量。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 ⑦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的触角变得更加犀利,影响力也变得日益壮大。诸子百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 ⑧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诞生,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开设孔子学院,汲取儒家哲学精髓。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开枝散叶。 ⑨以神话开头的世界,为人类留下强大的意志力。当神话走向现实,蓄积了几千年文脉温度的古老中国,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气度。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分析可知,①至③段为第一层,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出话题,阐明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深厚;④至⑦段为第二层,从华夏文明的标志、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有温度,更加深厚,更具力量;⑧至⑨段为第三部分,以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为例,总结有厚度温度气度的中华文化在当今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答案:首先,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出话题,阐明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深厚;(2分)接着,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有温度,更加深厚,更具力量;(2分)最后总结有厚度温度气度的中华文化在当今的影响和意义。(2分) ★2.文化厚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即文章③至⑥段,然后从中筛选关键信息,如“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我们可以从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等,最后提取信息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让中华文化拥有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可从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使文化不断扩大融合;让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精进求变,更加有气度,有力量。(每点2分) ★3.请结合文章阐述文末“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内涵。(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子的基本含意,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对其进行具体阐释。而由文意可知“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主语应该是“中华文化”。其中的“天空”指“神话”,“苍生”指人,即现实,那么这句话的表层含意是“中华文化从神话走向现实”,分析至此,则可结合文中“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人合一的极致”“当神话走向现实……精神气度”等内容对其进行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中华文化从神话走向现实;变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也更融入人的内心和灵魂,天、地、人完美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18分)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楼宇烈 ①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传播中国的文化,就应该以我国文化为主。每年都有交流团出国,但许多人的指导思想是要迎合别国,而别国却恰恰不需要迎合。来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是来看我们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借鉴学习。有一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也有一些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就曾说过:“中医阴阳五行的那套说法,打死我也不会认同的。”我们给外国人讲阴阳五行,有的一下子就接受了;给中国人讲,部分反而听不懂。我们还有什么地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呢?有人说我们的国乐走出国门了,但现在中国的乐律其实绝大部分都变成了西洋的乐律了,我们其实没有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东西传到国外。 ②经济全球化后,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了,古代流行的东西可能要过几十年、几百年才能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现在只要几秒钟全世界就都传遍了。文化会不会趋同呢?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为追求时髦,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有些学者主张文化要寻根,不能把根丢掉。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我们存在很多思想误区,例如,一旦有东西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尽办法要把它变成全民文化。我觉得越是这种文化就越是小众的,把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无形之中这种文化就被搞没了。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绝如缕”就可以了,把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不是一下子把它变成大众都热热闹闹搞的东西。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这是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看法,这样它才能保留今人要借鉴的东西。 ③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除了艺术之外,还有中医。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国外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比国内的要多,其中很多人是从国内出去的。中医现在在世界上除了中药没有被完全认同外,针灸、推拿、按摩、心理治疗都被普遍接受。有一个自然医学派,其理论都出自中医,它七条总的原则跟中医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治病要找原因,不能只找它表现的症状;医生不应该只是开药的,而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生活的老师。有一次,我在中医会上提出,重要的不是强调中医的“技”,而是强调它的“道”,要传播中医文化,而不是只偏重中医治疗。 ④中国其实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在文化传播的时候只是从“艺”和“术”的层次出发,没有从“道”的文化层次去全面考虑。中医文化里面也不要只是宣传怎样治病,而是要让人不得病,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养生文化。中国文化里的儒、佛、道、医、武都有养生文化,中医的养生文化应该是融会贯通这五家文化的产物。得了病去治好,还是不得病好呢?当然是不得病好,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结合第①段,简要概括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6分) 答: 解析:题干明确指出本题的答题区域为第①段,考生要从中筛选出关键词句,概括作答。“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由此可以得出交流途径单一,交流内容不丰富;“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缺少文化自信;“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由此可得出我们缺少独创性;“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由此可以得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清等。 参考答案:交流途径单一,交流内容不丰富;缺少文化自信;缺少独创性;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清。(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四点给6分) 2.简要归纳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 解析:首先要给语段正确分层,然后用简明的语句概括层意。第②段一共十句话,前三句指出问题,即经济全球化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四、五、六句给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后面四句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来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经济全球化后现实中存在的抛弃传统文化的现象(问题);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让现代人认识、部分接受传统文化);最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每点2分) 3.文章③④两段以中医文化传播为例,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6分) 答: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文章③④两段中举例论证的作用,先要抓住两段的关键语句,把握语段的论点。文章第④段的开头说“中国其实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在文化传播的时候只是从‘艺’和‘术’的层次出发,没有从‘道’的文化层次去全面考虑”,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半句紧承上文,照应第③段的“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由此可得出观点一;后半句则说明我国在文化传播时有偏差,只重“艺”“术”,而忽视整体的“道”,由此得出观点二。 参考答案:以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说明我国文化软实力强;以中医文化的传播为例,说明我国在文化传播时有偏差,只重“艺”“术”,不重“道”。(每点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