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2第4讲 辛亥革命及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2第4讲 辛亥革命及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

第4讲 辛亥革命及伟大的抗日战争 考点1| 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纲领)‎ ‎2.武昌起义的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工作),占领武昌(今日武汉当时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算法: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等项权利。‎ ‎③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定位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破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立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经济),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思想),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变化(社会)‎ 总体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1.(2015·浙江学考)歌曲《始业式》唱道:“学堂今朝开校,清晨起床早。同学依然济济,殷勤相问好。国旗五色飘飘,旭日正相照。从兹进步愈速,知识日增高。”以上歌词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D [从五色旗等信息可知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2.(2015·10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评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它主张主权在民,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同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法律上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4)评价 ‎①进步性 a.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②局限性 a.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b.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2016·嘉兴基础测试)下图中,序号④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 A.保路运动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 [1911年5月,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修筑铁路的主权,与材料中④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1912年3月上旬颁布,与材料中④时间相符,故B项正确;‎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与材料中④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1912年3月中旬,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与材料中④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关于“武汉义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于1911年10月 B.是孙中山亲自指挥的 C.此旗一举,各省响应 D.发动者为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B [武昌起义的组织者是湖北当地的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当时孙中山并不在中国,故B项错误。]‎ ‎2.(2014·浙江学考)“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场革命之后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场革命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土地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A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且影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故选择A项。]‎ ‎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应写于(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C [由材料“武昌”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日记是在武昌起义后写的,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故选C项。]‎ ‎4.“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是蔡元培悼念一位伟人所撰写的挽联,这位伟人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洪秀全 C [“三民五权”是指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内容,这是孙中山先生的贡献,故选C项。]‎ ‎5.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的一部法律文献。下列对这一文献的评述,不准确的是(  )‎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C.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D.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根据图片可知该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A、B、C三项正确;本题是反向选择,D项是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故选D项。]‎ 考点2| 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抗争,全面抗日战争也由此开始。‎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人被杀害。‎ ‎(2)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⑤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其中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⑥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是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正式建立。‎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1)正面战场 ‎①防御阶段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武汉会战: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②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影响: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2)敌后战场 ‎①方针路线的制定: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区别于瓦窑堡会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同类梳理:1927-1937年,农村革命根据地,1937-1945年,抗日根据地,1945-1949年,解放区。‎ ‎②‎ 在防御阶段参加国民党政府组织的太原会战。在相持阶段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少数民族抗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胜利 ‎①1945年春,中共“七大”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思想基础),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基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②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2016·浙江选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本题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④‎ 是讲太平洋战场,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2.(2015·浙江学考)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图所示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C [由题干图片中的数字“300 ‎000”‎及“遇难者”可知,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故C项正确。]‎ ‎3.(2015·浙江10月学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B [根据材料“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即可判断出,此次会战为太原会战。故B项正确。]‎ 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的原因 ‎ ‎ 中日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组织领导 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退让,贻误战机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因素 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清军孤立作战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 清朝陆军先定守局,坐失良机;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放弃制海权,导致全军覆没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 因素 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②都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 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D [②不适合甲午中日战争,④不适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近代史上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都是其力图称霸世界的表现,且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①③为相似之处。]‎ ‎1.观察右图,直接导致图中所示宣言发表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D [此题有两个解法,其一是根据文件的名称“《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可知是八一三事变之后;其二是根据文件发布时间“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下列各项中,属于太原会战组成部分的是(  )‎ A.平型关伏击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A [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选A项。]‎ ‎3.右图是一份日本报纸,根据所学判断这份报纸最有可能是哪一时间的(  )‎ A.1895年初 B.1927年4月 C.1937年底 D.1941年底 C [从报纸上的“百人斩”等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其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的12月。]‎ ‎4.《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周刊。据此可以判断,该杂志可能报道了(  )‎ ‎①西安事变 ②徐州会战 ③中共七大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说明是国共合作时期。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当时国共处于对峙时期,故①错误;徐州会战属于抗战时期的会战,故②正确;中共七大召开于抗战胜利前夕,故③正确: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属于国共对峙时期,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5.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的胜利系华军的长沙大捷。”以下对长沙大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说明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在1937年9月已经正式建立,故A项错误;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1945年,故B项错误;长沙大捷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同盟军取得的“唯一决定性的胜利”,故C项正确;虽然取得长沙大捷,但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D项的说法过度赞誉,故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