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通用版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物质观与意识观课件(99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通用版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物质观与意识观课件(99张)

模块四 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 14 课时 物质观与意识观 考点一 哲学及其基本派别 考点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栏目索引 热点聚焦 考点三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考点一 哲学及其基本派别 考点整合 思维线索 哲学的内涵 —— 哲学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派别 1. 哲学的内涵 内涵 注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 基本问题:思维 ( 意识 ) 和存在 ( 物质 ) 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 基本派别 阵营 基本观点 内部派别 主要区别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 如金、木、水、火、土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的,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 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 (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 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 (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 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 。 (    ) (2016· 江苏高考, 25 ② ) 提示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 “ 科学之科学 ” 是错误的。 × 1 2 3 4 5 答案 提示 误点诊断 6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    ) (2012· 江苏高考, 25B) 提示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3.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    ) (2015· 海南高考, 21 ② ) × 答案 1 2 3 4 5 6 提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提示 4. 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    ) (2014· 广东高考, 35A) 提示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以非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5.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    ) (2012· 天津高考, 9 ② ) 提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6. 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 (2015· 福建高考, 29 ③ ) 提示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题型一 选择题对哲学内涵的考查 典例 1   习近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 40 周年的致信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①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 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   ③ 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  ④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题型预测 解析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所以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① 正确; 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 的说法错误, ② 不选; 真正的哲学才会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 不选;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所以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④ 正确。 预测 1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 “ 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 答案 解析 解析  钱伟长的讲话主要谈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很重要,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故 D 表述正确,入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非都是科学的, A 错误; B 说的是哲学的产生,与题意不符; C 把哲学说成是物质力量,错误。 题型二 选择题对哲学基本派别的考查 典例 2   在哲学发展史上,有过无数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 《尚书 · 洪范》认为水火金木土是世界的本原,已经触及世界观问题  ②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是提出了科学的物质观  ④ 朱熹和陆九渊 “ 理学 ” 和 “ 心学 ” 之争本质上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认为水火金木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① 正确。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上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② 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是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而不是物质观, ③ 错误。 哲学上两大派别之争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理学 ” 和 “ 心学 ” 都属于唯心主义, ④ 错误。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认识到水、气等物质是天地的起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A 项与题意观点相一致; B 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 C 、 D 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 预测 2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叶适 ) B. 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 朱熹 ) C. 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 贝克莱,英国 ) D.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 事天也 ( 孟子 ) √ 答案 解析 题型三 选择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查 典例 3   (2018· 全国 Ⅲ )2018 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 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 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④ 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选项 ③ 表述错误,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 选项 ④ 表述错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选项 ①② 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解析  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②③ 符合题意; ①④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预测 3   2018 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 170 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 ①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  ④ 马克思主义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考点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维线索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能动性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整合 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错 误倾向 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阐释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 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 二者是有区别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 二者是有联系的。二者都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反对僵化不变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又是具有共性的。 跨点整合 1.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    ) (2014· 全国 Ⅱ , 20 ① ) 提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物质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 1 2 3 4 5 答案 提示 误点诊断 6 2.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    ) (2016· 全国丙卷, 23 ① ) 提示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3.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 (2015· 江苏高考, 19 ③ ) × 答案 1 2 3 4 5 6 提示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提示 4. 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    ) (2015· 江苏高考, 29B) 提示  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5. 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    ) (2013· 全国 Ⅰ , 21 ① ) 提示  意识无论反映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事物的本质,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6.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    ) (2013· 全国 Ⅰ , 21 ③ ) 提示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题型一 选择题对意识的本质和特点的考查 典例 1   (2016· 全国甲卷 ) 《韩非子 · 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 “ 老马之智可用也。 ”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 老马之 “ 智 ” 与人之 “ 智 ” 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答案 解析 题型预测 解析  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 错误; 知道老马识途并跟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这是具体分析老马识途的功能、发挥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②③ 正确,答案为 C ; 人之 “ 智 ” 源于实践,但意识是人所特有的, ④ 错误。 预测 1   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摘得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生物体都有生物钟,它影响着睡眠、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但生物钟是如何运作的呢?三位的研究成功地阐释了其内在运作机制。这一成果证明 A.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 人与其他的一切生物遵循的规律都相同 D. 规律的内容是主观的,但形式是客观的 √ 答案 解析 解析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符合题意; B 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 规律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规律都相同, C 是错误的; 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D 是错误的。 题型二 选择题对意识作用的考查 典例 2   宁夏沙区人民有着 “ 愚公 ” 一样的精神,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一种信仰。他们无畏困难,长期蜷伏在沙漠中,一手手地把树苗栽进沙地里,将沙漠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改造和治理。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③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 意识能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宁夏沙区人民有着 “ 愚公 ” 一样的精神,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一种信仰。这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③ 符合题意;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① 是错误的;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④ 错误。 预测 2   下面漫画《雨之所以如此惬意,因为心地一片晴朗》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有时候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答案 解析 解析  意识不能自发地改造世界, A 项观点错误; 人的意识不能脱离客观存在, B 项观点错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不决定客观存在, C 项观点错误; 据漫画及文字,下雨天也能如此惬意,说明调整好心态,什么时候都是晴天,体现了人的主观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项符合题意。 题型三 主观题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综合考查 典例 3   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 [ ( 大数据 (bigdata) ,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 ] 。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 解题思路 ] 获取信息 设问信息 知识范围: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 设问指向: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属于原因类题目 材料信息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调用知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 整理答案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战略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2)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大数据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3) 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让大数据战略有效指导实践,提高竞争力 答案  ①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们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可以有目的地加以选择,对不良信息自觉抵制。所以, “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 具有一定合理性。 ② 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文化信息,应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所以, “ 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 ” 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预测 3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每天都会有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其中健康的信息不少,不良的信息也很多,对此,你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有人说: “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 也有人说: “ 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 ” (1)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说青年人应该怎样应对多元的文化信息。 答案 答案  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青年人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青年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考点三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 动性的辩证关系 考点整合 思维线索 物质和运动 —— 运动和静止 ——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物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原理内容 错误倾向 物质和运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既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规律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条件 方法论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4.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 ①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 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么办 ① 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 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跨点整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 地位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侧重点 强调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 强调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联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辩证法领域的体现。二者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 唯物论思想在哲学模块的贯穿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 (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 ) 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思想。 1. 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    ) (2015· 全国 Ⅰ , 23 ② ) 提示  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1 2 3 4 5 答案 提示 误点诊断 6 7 2. 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    ) (2015· 全国 Ⅰ , 23 ① ) 提示  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7 3. 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 (2016· 海南高考, 21 ① ) × 答案 提示  改造自然实践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示 1 2 3 4 5 6 7 4. “ 量化评估 ” 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    ) (2016· 北京高考, 27 ③ ) 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7 5.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    ) (2016· 海南高考, 22 ④ ) 提示  实践转变为现实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是总能成功的。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7 6. 顺应自然节律,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    ) (2015· 北京高考, 24 ③ ) 提示  “ 征服 ”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7 7. 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    ) (2018· 北京, 25C) 提示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 答案 提示 1 2 3 4 5 6 7 题型一 选择题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考查 典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说明 A.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 √ 答案 题型预测 解析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正确且符合题意。 解析  ③ 错误,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 错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预测 1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①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 “ 不改其性 ” 的朋友 ② 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 “ 大地不老 ” 的 现象 ③ 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不染其心 ” 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 岁月无痕 ” 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题型二 选择题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考查 典例 2   漫画 “ 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 ” ,体现的哲理是 A. 认识和改变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 C. 事物的发展推动了联系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答案 解析  A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创造和消灭; C 错误,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漫画讲的是按规律办事, D 不符合题意。 解析 解析  材料主旨强调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条件不是总不能被克服的, ③ 项观点错误; ④ 项观点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观点错误。 预测 2   人工干预降水能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但人类并不能随心所欲地 “ 呼风唤雨 ” ,只有在云层中水汽饱和时,通过人工增加云层中的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才能实现人工降水。同样,也只有在云层达到临界点时,实施人工降雪作业才有效果。这说明 ①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 基础 ②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前提 ③ 面对客观条件人类总是具有不可克服的 局限性 ④ 只能等待事物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质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答案 解析 题型三 选择题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考查 典例 3   (2016· 全国甲卷 )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 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遵循利用规律用兵的体现,答案为 B 。 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 ② 错误;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重要但并非起决定性作用, ④ 错误。 解析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③ 错误; ④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预测 3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经过反复比较、科学研究、专家论证后,党中央确定了雄安新区的选址。雄安新区的选址过程遵循了 ①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握事物规律的原则  ② 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统一准则  ③ 在永恒运动的过程中理解事物存在的法则  ④ 促使事物矛盾统一体的解体和重建的规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解析 题型四 主观题对唯物论的综合考查 典例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62 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 55 年来,一代又一代 “ 塞罕坝人 ” 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最终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题,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森林有了,塞罕坝人没有琢磨着该如何靠山吃山,而是把对森林的永续利用放在第一位,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用梦想与坚守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 “ 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塞罕坝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解题思路 ] 获取信息 设问信息 知识范围:辩证唯物论的知识 设问指向:评析 “ 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塞罕坝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 材料信息 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技术难题;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 调用知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整理答案 (1) 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塞罕坝人坚持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等技术难题,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合理性 (2) 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塞罕坝人尊重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的规律,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这才是塞罕坝人取得成功的前提。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 (3) 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 答题模板 ] 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1) 常考观点 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预测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历史上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 1681 年,康熙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弥补国库亏空,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百年间塞罕坝由 “ 美丽高岭 ” 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推动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1962 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369 名青年踏上了塞罕坝。自此,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改进 “ 水土不服 ” 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向一寸一寸的沙土要绿色, 开展持久绿色攻坚战,实现了从一棵松到一片森林,从一片森林到百万亩林海的巨变。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如今,塞罕坝万顷林海,不仅有效扩大了湿地面积,改善了区域小气候,还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生态屏障。 塞罕坝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 “ 变现 ”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1) 结合材料,分析塞罕坝人在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答案  ① 顺应自然生态规律,认识和利用林业生产规律,向沙土要绿色、阳坡造林、发展森林碳汇。 ② 善于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开展风力发电,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 ③ 发扬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改进造林工具,改变传统种植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 (2) “ 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 ” 奇迹的实现,离不开塞罕坝人 “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 的塞罕坝精神。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 “ 塞罕坝精神 ” 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答案  ①“ 塞罕坝精神 ”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牢记使命、勇担责任、艰苦创业。 ② 能够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付诸行动。请就这一主题从理念和行动两个层面各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  示例:经济与生态并重,发展与和谐同行;共建生态家园,同享碧水蓝天。 答案 热点聚焦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8 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 40 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中国不仅以自身发展直接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胸怀天下、立已达人,在发展道路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进程中,中国改变了自身,惠及了世界。 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国家治理 背景材料 2018 年 4 月 10 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实践证明,过去 40 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40 年来,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是,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指出: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 。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赢得 “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胜利的原因。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对改革开放和开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① 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② 党的执政理念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领导改革开放赢得了民心。 ③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命题视角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3) 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 (4)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中推动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3. 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谈谈对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这一观点的认识。 (1) 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 这一观点是对 40 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正确反映,符合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的要求。坚持这一观点有利于我们坚定改革决心,不断克服新时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4.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2)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新时代面临新矛盾,需要深化改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将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良性发展。 1.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实践面临严重的困境。改革开放在理论上遭遇诸多难题的困扰。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深刻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说明 ① 在实践中得到不同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② 重视调查研究,根据变化的情况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③ 真理性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④ 要善于从变化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答案 热点押题 解析 解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实践中得到不同主体认同的认识不一定具有真理性, ① 说法错误; ③ 错在 “ 决定 ” 。 2.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年,改革是这 40 年国家发展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博亚洲鳌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郑重宣示: “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认识到 ①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 改革的决心和毅力决定了改革能否取得伟大成就 ③ 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不断否定自身实现质变的过程 ④ 改革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答案 3.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①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②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 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 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不是根本动力, ① 表述错误;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 正确;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 正确, ③ 不符合题意。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起深圳,人们会不约而同想到雕塑《拓荒牛》,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春天的故事》。改革创新既是深圳特区的永恒主题,也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背倚南粤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 “ 闯家 ” 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把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 深圳速度 ” 。 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 “ 高位过坎 ” 的困惑:不到 2 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 2 000 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0 年深圳吹响了从 “ 深圳速度 ” 向 “ 深圳质量 ” 新跨越的冲锋号。经济新常态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 答案  ①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 深圳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③ 深圳精神彰显了城市的特色风貌,激发了人们改革创新的热情,促使人们敢闯敢试,共谋发展。 (2) 结合材料,说明从 “ 深圳速度 ” 到 “ 深圳质量 ” 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 答案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 深圳特区成立之初,立足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创造了 “ 深圳速度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 “ 高位过坎 ” 的困惑,主动实现由 “ 深圳速度 ” 向 “ 深圳质量 ” 的转变,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③ 从 “ 深圳速度 ” 到 “ 深圳质量 ”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3)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请你为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拟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 答案  举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共圆梦想;全面深化改革,同行共筑中国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筑辉煌,科学发展书华章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