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政治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政治试卷

‎“德化一中 漳平一中 永安一中”三校协作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4月20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战略思维”理论研讨会在山东省委党校召开。会议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下列对哲学、世界观及方法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③项说法正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决定于方法论,②项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因为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C.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D ‎【解析】‎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项错误;哲学有正误之分,并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项错误;哲学不是物质力量,C项错误;“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说明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本题答案选择D。‎ ‎【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每年农历四月初四,诚心祈福文殊菩萨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能让你增加创造力、开发力,使您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使事业飞黄腾达。”与这一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未来的一切都写在圣经里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④鸟儿在天空翱翔,世界在心中飞扬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③项观点与之相同;①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鸟儿在天空翱翔,世界在心中飞扬”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这是因为 ‎①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它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 ‎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这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①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时代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决反对轻视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5.中国科学家宣布在“54吨·天”的国际最大曝光量下,得到了暗物质与核子的碰撞截面应小于“6×10-47平方厘米”限制,再次刷新了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体现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6.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③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观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不强调运动的概念,②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关于运动:‎ ‎①什么是哲学上的运动: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7.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向世界发出倡议: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①③项符合题意;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有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8.“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将改革进行到底”“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品读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一个个“金句”直抵人心,让人们心里更亮堂、干劲更充足。这些词汇 ‎①是在具体事物刺激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②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④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的这些词汇都是属于意识范畴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事物如实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B。‎ ‎【点睛】理解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9.科学家从5.58亿年前狄更逊水母化石发现胆固醇分子,这种只有动物才会有的胆固醇分子在化石中居然覆盖率多达93%。这一发现破解了之前狄更逊水母是不是动物的谜团。迷团的解开说明 A.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认识在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D. 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反复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狄更逊水母谜团的解开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B项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A项说法错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C项说法错误;实践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但正确认识的获得不一定需要经过反复实践,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0.百家讲坛《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阐释与广泛传播,12集精良制作及名家的经典释义和思想解读,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思想相映生辉。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 ‎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群众观点 ‎④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所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②项对应正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项对应正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①项对应错误;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不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且量变未必引起质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漫画《如此“满腹经纶”》告诫我们应该 ‎①学以致用,防止教条僵化 ‎②尊重规律,切忌主观随意 ‎③掌握知识,重视理论指导 ‎④敢于创新,突破成规陈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漫画中的人用写着文字的竹片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认为自己这样就是满腹经纶了,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不学无术,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这告诫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学以致用,防止教条僵化,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树立创新意识,①④两项符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体现规律的相关内容,②项不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涉及理论指导的相关内容,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2.信息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但是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 ‎①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现了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③项符合题意;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项说法错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13.近年来,为了不让文物蒙尘,让故宫“活”起来,故宫把文物“原状陈列”,让文物呈现一定的情景和故事;推出“太和殿脊兽元素的跳棋”等萌萌的文化产品;发布《韩熙载夜宴图》APP、数字博物馆等。让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这充分说明了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引起事物的发展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属性改变不具有客观性 ‎④否定旧事物可以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故宫通过让文物呈现一定的情景和故事,让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这充分说明了联系是客观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引起事物的发展,①②项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③项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否定旧事物不一定促进新事物的发展,且材料不涉及新旧事物问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4.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这一规划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整体发展 ‎②强化各部分的作用,用关键部分的发展统率整体 ‎③重视外部联系,发挥其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④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推动整体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①④项符合题意;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但关键部分的发展不能统率整体,②项说法错误;外部联系不能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15.下图漫画《习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成长 ‎②坚持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 ‎③注重量的积累,促成事物飞跃 ‎④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创新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漫画中下雨天打伞浇花说明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启示我们应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创新,故题肢②④符合题意;题肢①③不是漫画主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6.2019年2月24日,巴塞罗那,华为的首款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的发布。此举,给业界带来巨大震撼,不过折叠手机在实用性和便利性上依然争论颇多。当然,新一轮旗舰产品创新看点颇多,5G(第五代通信技术)也有望形成新的市场空间。商家都摩拳擦掌,准备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 ‎①发展的曲折具有必然性 ‎②创造有利条件促成质变,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任何时刻都在发展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的曲折具有必然性。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因此创造有利条件促成质变,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①②项符合题意;事物的任何时刻都在运动而不是都在发展,③项说法错误;④项不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17.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①要把握联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②要重视发展,为学生设计好人生道路 ‎③要坚持创新,摆脱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④要尊重规律,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尊重规律,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把握联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①④项符合题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设计人生未来,但不能为学生设计好人生道路,②项说法错误;坚持创新,并不是摆脱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且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份应当保留和吸收,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8.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看,上述判断体现了 ‎①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看,上述判断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不符合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与题意不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不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 ‎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 ‎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对立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开来,这表明供给与需求存在着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贯通,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供给与需求存在同一性,不体现供给与需求的斗争性,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0.低头是“时尚”,也是“潮流”,“低头族”是形容那些无时无刻不低头盯住屏幕E而冷落面前亲友的人。手机填满了人们的时间却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这一担忧是对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层忧虑。对此,我们应该 ‎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重视实践作用 ‎③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的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支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看到积极影响是主流,但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有机统一,①项符合题意;对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我们要看到它的积极影响是主流,但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说明我们要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支流,不是要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④项符合题意,③项不合题意;题干主要表明要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与重视实践作用无关,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四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说明 ‎①“四个一”都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②“四个一”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③“四个一”的主要方面是生态文明 ‎④“四个一”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层面上的重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四个一”都是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来的,说明“四个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并且在不同的层面上都是重点问题,故选②④。①“都是主要矛盾”说法错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题干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未体现决定事物性质,故不是矛盾主要方面,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22.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上述事实说明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 ‎④制度创新决定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用事实说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②项说法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发展方向,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3.2019年新春一大燃点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国内得到很多赞赏,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流浪地球》和中国以往的科幻电影不同,它是用世界听得懂的电影语言讲述的中国科幻故事。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流浪地球》的成功体现了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 ‎③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辨证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流浪地球》的成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①②项符合题意;③④项不是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①我们要创新,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4.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消极作用,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体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5.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为此,我国对各级党和国家机构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改革。此改革旨在 A. 改变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发展 B.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革,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结构,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与题意不符;此项改革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6.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说明我国 ‎①改革开放决策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②改革开放决策是人民群众社会性历史性的实践活动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④改革开放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总结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决策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的实践,改革开放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④项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决策是意识活动而非实践活动,②项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指导。‎ ‎ 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7.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①:“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适合题意。‎ ‎②: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②适合题意。‎ ‎③: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③错误。‎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8.最近,会玩的瑞典友人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跑步模式,名叫“Plogging”。所谓Plogging是瑞典语中“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旨在改善自己健康的同时改善环境的健康。Plogging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因为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曲折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Plogging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Plogging在改善自己健康的同时也能改善环境的健康,①③项符合题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就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②项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29.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是其核心。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其主旨各不相同。青年运动只有在它适应历史发展要求,担负起时代的任务时,才能具有深刻的内容和历史的意义。今天我们纪念百年“五四”,不是要去重复当年的斗争口号和斗争方式,而是要继承、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 新时代青年,该拿什么“致青春”?“致青春”,从思想着手。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致青春”,从担当起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需要更多有担当的青年扛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青年应该时刻把使命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向时代交出自己的青春答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新进期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①弘扬“五四精神”,新时代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规划人生道路。‎ ‎②把握“五四精神”,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③践行“五四精神”,新时代青年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为背景材料,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生价值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方面,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方面,分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可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等方面,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可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方面,分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 ‎【点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主观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0.2019年4月,8省市发布新高考改革方案。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9月引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家“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布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2014年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分别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经批准,广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南、湖北、重庆等8省市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前三批省市在穿好“统一服装”的同时,也搭配了“地方服饰”紧密结合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中学教学实际,在选科科目及考试时间、赋分方法、录取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探索创新。随着前三批省市新高考方案的陆续推出,新高考综合改革进入由东部改革试点转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加以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新高考改革的。‎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在党和国家的意见和原则的指导下,前三批省市根据当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中学教学实际,探索创新出适合本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东部省市探索创新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为中西部确立新高考改革方案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加以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新高考改革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党和国家的意见和原则的指导下,前三批省市根据当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中学教学实际,探索创新出适合本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东部省市探索创新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为中西部确立新高考改革方案提供了借鉴。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新高考改革的。‎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问题的精髓):‎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奋斗的成果。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探索宇宙的脚步将永不停息的原因。‎ ‎【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浩渺无际的宇宙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具有无限性。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永无止境,世代延续。 ‎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探索宇宙的脚步将永不停息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奋斗的成果。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可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从认识具有无限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方面,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永无止境,世代延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方法论要求:)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