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微专题4 西方思想与中国民族文化在碰撞中融合课件(22张)
第二步 专题线索 把握历史脉络 微专题 4 西方思想与中国民族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1 . 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1) 拜上帝教的创立: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思想,并与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 (2) 《 资政新篇 》 :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的经历,撰写了向西方学习的 《 资政新篇 》 ,是中国近代首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 . “ 新思潮 ” 的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 (1) 背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 (2) 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将学习西方的重点放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上,拒绝政治制度的变革。 (3) 作用:对当时的开眼看世界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3 .洋务派的思想 (1) 背景: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联军侵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2) 主张: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3) 作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的救亡思想成果 1 . 维新变法思想 (1)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加深。 (2)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 特点:将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减小改革阻力。 (4) 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三民主义 (1) 来源:孙中山吸收了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受欧美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2) 主张: ①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③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3) 评价: ①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促进中华民国建立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 ② 平均地权有利于抑制贫富分化,但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农民也没有获得土地。 ③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命运。 (4) 发展: 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增加了明确的反帝纲领,确立了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的三大政策,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3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① 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 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袁世凯加紧专制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③ 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2) 内容: 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 评价: ①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② 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 对点训练 ] 1 .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撰写的 《 劝学篇 》 ,提出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 ( ) A .维新思想被多数国人认可 B .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C .中体西用思想被宣告破产 D .救国的思想观念新旧交杂 解析: 根据材料 “ 张之洞撰写的 《 劝学篇 》 ,提出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 可知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新旧交杂,故选 D 项;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思想主张 “ 中体西用 ” ,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思想主张 “ 中体西用 ”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伦理道德,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制度落后,排除 B 项;甲午战败标志中体西用思想破产,排除 C 项。 答案: D 2 .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 “ 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 ” ,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 A .为中体西用寻找理论依据 B .缓和与顽固派的既有矛盾 C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机 D .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 解析: 根据材料中曾国藩对儒学的认识,说明当时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是有理论依据的,故选 A 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矛盾是对西学的态度,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排除 B 项;当时洋务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挽救民族危亡,排除 C 项;材料中体现的仍是以中学为根本,不是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排除 D 项。 答案: A 3 .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 “ 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 …… 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 ” ,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 ( ) A .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 B .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 C .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 D .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 解析: 根据材料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洋教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反映国人对西方文化排斥,故选 C 项;因洋教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可知国人反感的是洋教徒不遵从儒家礼教,排除 A 项; “‘ 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 …… 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 ’ ,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 ” 未涉及政府纵容传教士,排除 B 项;传统文化对近代化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排除 D 项。 答案: C 4 . “ 中华民族复兴 ” 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做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 “ 民族 ” 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 1917 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 “ 民族复兴 ” 的思想, “ 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 。孙中山在 “ 新三民主义 ” 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 “ 不准弱小民族复兴 ” 的观念。 “ 九一八 ” 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 据黄兴涛等 《 民国时期 “ 中华民 族复兴 ” 观念之历史考察 》 等 材料二 “ 中国梦 ” 是百年来的 “ 现代化 ” 梦想 , 包含两个层次 : 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 —— 财富 、 名誉 、 地位 ; 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 —— 大国梦 、 强国梦 。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 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 结合在一起 , 在实现 “ 中国梦 ” 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 。 提到 “ 中国梦 ” , 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 “ 美国梦 ” 。 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 , “ 只要努力 , 一切皆有可能 ” , 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 , 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 , 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 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 —— 据程美东、张学成 《 当前 “ 中国梦 ” 研究评述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 “ 中华民族复兴 ” 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 中国梦 ” 与 “ 美国梦 ” 的异同。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 中国梦 ” 提出的意义。 答案: (1) 背 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2) 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 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 (3) 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