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科)(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文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 1. 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 ) A.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 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 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 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A 【解析】商人祭祖时不论辈分不论亲疏远近,都惠受到祭祀,这说明中国的礼制要求中华民族对亲人和有功之人的一种感恩之情,故A正确。 宗法制在西周形成,排除B。 当时不存在专制王权,排除C。 D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礼制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 A. 国家走向统一 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C. 权力趋向集中 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B 【解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都扩大了公民基础,限制了贵族的势力,使贵族政治走向瓦解,故B正确; 国家的统一、权力集中、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3.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 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答案】B 【解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维系,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A项错误; 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相符,故B项正确; 官僚政治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C项错误; 法律治理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解题的关键是“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 《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材料反映,武帝时期( ) A. 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 B. 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 C. 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D. 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是对汉武帝时期的举荐人才制度的反应,体现出了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并不积极。 B.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可以看出对举荐不当的处罚,体现不出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 C.材料看不出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D.从材料可以看出,是指对地方官举荐人才的一种规定,不能充分说明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察举制的内容特征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察举制度的具体内容,其次,要从材料中看出,是对举荐官员的制约,而不是对选举出来的人才的制约。 2.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A 【解析】”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表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历史“一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A.材料中看出三省仍然存在,没有被废除。 B.材料主要讲的是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没有说明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材料中体现了唐朝对三省长官职权地位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书、门下省,地位有所上升,但决策权没有扩大。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情况,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设置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 隋朝时期中央三省之间职责不明确,唐朝时期明确规定了三省之间的职权和地位,三省的政治地位一样,都是中央宰相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管六部负责行政。 2. 有宋一代,神童辈出。诸如丘浚十岁、孔文仲七岁、蒋堂六岁、黄庭坚七岁等,会赋诗、能作文的记载比比皆是。从宋太宗时起,朝廷专门设立童子科,有多位童子被赐予同进士或学究出身,其中最小的只有三岁。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 A. 皇权日趋随意独断 B. 乡学教育成效显著 C. 官僚体制充满活力 D. 科举考试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A叙述与题干无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通过材料“神通辈出”可以看出宋代教育机制的成果,故B 正确; C叙述与材料无关,排除; D叙述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考点:①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主张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③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宋代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①思想统治愈益强化。 ②等级限制逐步消失。 ③太学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 ④形成了较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 3. 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答案】C 【解析】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显示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故C正确。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排除A。 B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D说法不是错误,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 ) A. 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 宦官职掌裁定权 C. 皇帝专制皇权至上 D. 丞相制度被废除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明朝内阁与宦官之间发生冲突,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牵制内阁权力,设立司礼监予以牵制,以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 AB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内阁与宦官之间发生冲突,说明当时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需要掌握明朝的内阁制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明朝的内阁制度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 A. 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 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 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答案】C 【解析】A.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律的作用。 B.材料中看不出吏治的腐败。 C.从材料中的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不定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设立了军机处,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分析。 解答本题搞清楚雍正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 A. 权力机构相互制约 B. 公民内部轮番而治 C. 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 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答案】C 【解析】A、B项,题干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主要问题的决策过程,并没有体现出不同机构互相制约和公民内部轮番而治的特征。故A、B项错误。 C项,根据材料,公民大会对于重要问题可以进行两次投票,如果公民认为不合法,随时可以提出控诉,来修正问题议案,这有助于问题议案的合法、完善和准确,这体现了决策程序力求完善。故C项正确。 D 项,题干虽有提到公民具有提出控诉的权利,但是并未涉及公民权利扩大的内容。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主要考点:①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条件;②古希腊民主政治特征;③古希腊民主改革;④古希腊民主政治局限;⑤古希腊民主政治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的精神实质,慎重的投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追求完美的表现。 1. 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财政紧张,每当战争发生时经常征收财产税。于是按照财产多少、能力大小分享政治权力的理论再度抬头。富人不愿承担公益捐献,宁可把钱投到海里;而穷人掌权后,不以分享富人财富为满足,必欲剥尽其财产而后快。这反映当时雅典( ) A. 人文精神缺失 B. 城邦财富外流 C. 公民意识崩場 D. 贫富分化加剧 【答案】C 【解析】公民的集体意识随着城邦的形成和发展而得到巩固和加强,其内容包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任何一位公民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城邦的需要,以城邦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但从公元前5世纪末开始,随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不断兴起,雅典城邦危机不断深化,公民的集体意识则日益淡薄。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雅典民主制发展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雅典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点。 2. 公元前406年,八位雅典将领率军击败斯巴达海军,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因为风暴导致船舶搁浅,一两千名雅典船员因此丧生。雅典人认定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除两外将军逃亡外,其余六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为救援失败经投票被处以死刑。“阿吉纽西审判”说明( ) A. 雅典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 B. 雅典公民法制观念淡薄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 D. 集体协商防止决策失误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雅典人认定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除两外将军逃亡外,其余六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为救援失败经投票被处以死刑”可以看出雅典直接民主导致不同素养的人参与政治,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C项正确。 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雅典公民法制观念较强,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集体协商,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雅典人认定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除两外将军逃亡外,其余六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为救援失败经投票被处以死刑”的分析,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对他人的偶然侵害,应负赔偿责任”;“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 法规条文较为严苛 B. 主张人与畜负同责 C.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 注重保护人身权利 【答案】D 【解析】”对他人的偶然侵害,应负赔偿责任“”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表明罗马法注重保护人身权利,故D正确; 严苛、人与畜负同责、私有财产材料未体现,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是奴隶制的法制体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罗马法,罗马法坚持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1. 公元1-2世纪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经常在其《罗马史》的标题中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而遭到叮耻的失败等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句,表达对违背法律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 A. 官员违法现象的严重 B. 社会生活缺乏法制约束 C. 法律信仰已深人人心 D. 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历史学家通过大量的破坏合约、撕毁和约导致可耻的失败的词句描述,表明他对违法者的谴责,说明其对遵守法律的认可,这是对法律信仰在罗马深入人心的表现,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官员违法的状况,故A项错误。 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无法材料中得出,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 A.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 B.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答案】D 【解析】“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有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3. 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首相制度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推动了英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故A项错误; 材料不能反映议会丧失立法权,而且史实上英国议会也没有丧失过立法权,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反映议会的地位的变化,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进而形成惯例”可知,只要不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首相的权力范围还是很大的,即它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改革的渐进式平和过程。最终形成了“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进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开始确立,后来不断发展完善,18世纪中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由议会掌握立法权,首相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其形成过程受到英国国情和传统因素的影响。 1. 1832年6月,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议会改革法案由英王威廉四世签署,正式生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 ) A. 使选举权从财产资格转向身份资格 B. 把议席全部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镇 C. 中等阶级的多数获得了议会选举权 D. 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共享改革成果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获得了更多的选举权,故C符合; A项与改革内容不符,排除; B项中“把议席全部”分配给新兴工业城镇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832所改革把广大工人和人民排除在外,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根据议会改革的影响进行辨析。 本题主要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获得议会议席,但广大工人和人民被排除选举权之外。 2.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 ) A. 违背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 B. 兼顾了南北各州的利益 C. 具有实用主义的政治倾向 D.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宪法的制定者虽然反对奴隶制度,但是为了维护联邦而同意保留奴隶制,这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的特点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宪法的特点,还要搞清楚当时美国政治环境的特征。 1.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院的同意。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A.美国权力中心应该在总统,而不是在国会。 B.从材料可以看出两种意见,最后选择了一个妥协的方案,总统有制约国会的权力,但是总统也受到国会的制约。 C.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宪法负责的特点。 D.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特征。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的内容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内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美国宪法是妥协的产物,符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情况。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B. 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 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 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答案】D 【解析】A.材料不能反映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排除;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不符合史实,排除;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展开了激烈斗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下,经过反复斗争,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个共和国宪法,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要求学生结合这部宪法的制定背景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法国近代民主共和的曲折历程,还要搞清楚第三共和国宪法产生的背景。 3. 1879年6月,法国参、众两院做出了几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维护了1789年革命成果 B. 巩固了1875年宪法地位 C. 从根本上防止君主制复辟 D. 大力弘扬了共和文化传统 【答案】D 【解析】A.选项的时间和材料时间明显不符。 B.巩固1875年宪法的地位,是对以前历史的影响,而不是对未来产生的影响。 C.错在“根本”。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几项规定维护了共和体制,弘扬了共和传统,故D 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政体,要求学生结合法国政体确立的过程,和内容特征以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法国宪法确立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还要搞清楚法兰西共和道路的过程特征。 1. 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 B. 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 C. 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 D. 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普鲁士领导下德国实现了统一,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资产阶级,因此资产阶级接受了“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而非美国式宪政,可见德国的政治形态是由其国情决定的,选项D正确; 德国的政治改革是西方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的重要内容,符合世界潮流,选项A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德国政治形态由普鲁士主导,而非国家统一和政治转型的关系,而且德国的统一和社会转型都是在1871年完成,几乎是同步进行,选项B错误; 德国未选择美国的宪政模式,不能说明美国宪政落后,选项C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是考查德国的统一,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和解读。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由该国国情决定,统一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2. 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欧洲大多数君主最终妥协,被迫交出部分权力……国家不再是统治者的领域,而是法治的领域,君主和政府都要接受国家的统治。符合此发展趋势的是( ) A. 1832年的英国 B. 1861年的俄国 C. 1871年的德国 D. 1875年的法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带有封建残余,但它毕竟打上资产阶级法制的烙印,成为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故符合材料的表述意思,故C项正确; 英国在17世纪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32年只不过是议会改革,故A排除;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没有进行涉及君主专制权力的限制内容,故B排除; 1875年法国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前,法国临时政府并没有实行君主政体,故谈不上君主妥协一事,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从时间“19世纪”“欧洲”“君主君主最终妥协,被迫交出部分权力”“法治的领域”等信息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以来欧美国家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并能区别比较其不同特点。 3. 阅读《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 D.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答案】B 【解析】A.由图表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1847年以后有所下降,故A项错误; B.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故B项正确;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图表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D.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与图表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其次要搞清楚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和对外国经济的抵制作用。 1.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 ) A. 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D. 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国入超 【答案】C 【解析】A.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清政府自大思想,故A项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没有满足列强的要求,没有体现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排除; C.由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出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未满足列强的预期,从而为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提供了借口,因此材料可以用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故C项正确; D.材料没有贸易总额的比较得不出出超入超的结论,故D项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 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 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答案】B 【解析】A.太平天国并没有完全认清,外国人的侵略本质,他们实际上还希望有外国人发展外交关系。 B.材料中拒绝应该反映的是他们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但是一种农民的朴素的思想观念,不是建立在现代国际外交理念上的独立自主的思想。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主要的目标是反封建。 D.太平天国没有形成近代外交理念。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中外关系的特点。 1. 甲午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纷纷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清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亟行变通改革”,实行“新政”。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 传教士关心中国政治 B. 英美意图夺取对清政府的控制权 C. 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 维新变法已成为时代主流 【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企图“以华制华”,材料甲午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纷纷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清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亟行变通改革”,实行“新政”。即英美意图夺取对清政府的控制权。从而达到“以华制华”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甲午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纷纷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清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亟行变通改革”,实行“新政”。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朝接受下来,并且,一句话,充分利用它。”战后议和,列强采纳和实施的正是这一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植清政府 C. 真正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 D. 彻底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社会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义和团运动威胁到外国人在华的生存和权益,冲击了中外条约的关系,所以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材料中赫德的方针体现了列强保留和利用清政府来巩固并强化之前的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并进一步攫取新的特权的主要目的,故A项正确。 B项是列强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C项与材料中赫德的方针主旨不符,应排除。 D项表述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不是目的,应排除。 故选:A 。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需要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分别是( )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以夷制夷在甲午战争以后,三国干涉还辽中能够体现出来,以夷制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借师助剿,可以看出来,以华制华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认识到中国力量强大以后,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开始扶植清政府来维护统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整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2. (2019•百校联盟高三8月摸底考试•10)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B 【解析】A.辛亥革命后,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 B.“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理念,这是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故B项正确; C.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众心理的变化,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是因为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故C项错误; D.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 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 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 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不知国会为何物,甚至连精英、乡绅也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国民党获胜并非民主选举的结果,这反映了当时群众民主意识的淡薄和民主政治的脆弱性,B项正确。 材料显示传统已经有所改变,故排除A。 此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经被废除,故排除C。 选举不能体现民主化的发展情况,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现状,关键信息是“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 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影响的局限性,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经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 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材料二 197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由卡特总统签署的《监察长法》明文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它的审计和调查;监 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而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 --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 【答案】 【小题1】(1)第一小问,“自秦汉历经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 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 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由兼职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机构独立性越来越强;地位官阶逐渐上升;对监察官员的资格要求越来越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保证吏治清明,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现分权制衡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监察机构多,力量充分;监察职能专门化和职业化;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相互配合。 故答案为: (1)趋势:由兼职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机构独立性越来越强;地位官阶逐渐上升;对监察官员的资格要求越来越高。 原因: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保证吏治清明,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小题2】 (2)特点: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现分权制衡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监察机构多,力量充分;监察职能专门化和职业化;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相互配合。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需结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美国监察制度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美国监察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两则对政治道路认识的内容 (一)有学者评价英国政治制度时说: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联合统治。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计着大步。 (二)章太炎在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长素(注: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阅读提取材料信息,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时据材料“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取材料信息,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例如:英国渐进的改革避免社会动荡。理由,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等方面说明理由。 看法:英国渐进的改革避免社会动荡。 理由: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体现了妥协的政治特点。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国家走上了渐进改革的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使英国社会在稳定中不断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 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考查了英国的民主政治,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材料: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在扬州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称为厘金制度。至光绪十一年,厘金制度已遍行全国。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各地抽捐机构有江北粮台、江南粮台、漕河总督和袁甲三军营四个系统。捐务名目有指捐、借捐、亩捐等几十种。厘金制度的商税仅对中国商人征收,以致“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直至1931年厘金制度才被取消。 --摘编自《中国近代税制改革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厘金制度建立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的影响。 【答案】 【小题1】(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鸦片输入,白银外流致使清政府财政困难;清政府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集军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致使土地税收减少。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清政府在扬州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称为厘金制度”、“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捐务名目有指捐、借捐、亩捐等几十种。厘金制度的商税仅对中国商人征收”,结合第一问的背景和所学可知,影响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易引发腐败;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增强。 故答案为: (1)背景:鸦片输入,白银外流致使清政府财政困难;清政府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集军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致使土地税收减少。 (2)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易引发腐败;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增强。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厘金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厘金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