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宁县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宁县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宁县二中高二语文中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 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 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际、太简单化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学研究是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国学普及则是学者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国学研究是国学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国学普及是国学研究的延伸与补充。我们倡导具有包容、和谐、共生共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借助国学研究与普及创造出与我们当前国家形势相适应的,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融合;不仅要提倡正确的价值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摘编自《学理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但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 B.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C.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胸襟与气质,但存在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的问题并不矛盾,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正确理解“求是”方可正确理解“致用”。‎ B.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学的普及。‎ C.不少人认为研究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利,这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致用”意义的一种错误理解。‎ D.国学普及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国人可以以更为简易的方式亲近经典,通过熏陶,确立自己的道德与精神取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更新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 B.国学虽博大精深,但并非完全适用于当代,我们弘扬复兴国学应着眼当下,站在发展的态度立场上看待国学。‎ C.国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这样它才能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 D.国学的使命在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4-5题 (共8分)‎ ‎(宋江因杀阎婆惜案被刺配江州牢城,通过梁山泊军师吴用的书信,结识了在江州做两院押牢节级的神行太保戴宗,而此时身为小牢子的李逵也是戴宗介绍给宋江认识的……)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见第三十八回) ‎ ‎4、选文中塑造李逵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刻画了他的            性格。(6分) 5、李逵身边总是“不缺斯文人”,如选修教材《李逵负荆》里的燕青、该选段 里的戴宗,这样安排的作用是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本题共3小题,15分) 盯住刘大雄 王溱   ‎ 卢浩被叫到领导办公室,进门便看到刘大雄。刘大雄是市纪委三处的头儿,这个处主要负责党风党纪。他们的办公室与卢浩所在的处门挨着门。平时没事,两个处的人还经常在走廊里聊聊天,说说笑话。   刘大雄一改过去见了笑眯眯的模样,很严肃地对卢浩说:卢浩同志,根据举报,你和处里的有关人员在昨晚接受过下属单位的宴请,严重违反了八项规定,现在我们代表组织找你落实有关情况。 ‎ ‎  卢浩以为情况了解后,顶多写个检查,没想到,一周后市纪委通知,给他和另外三名同去的党员党内警告处分。   卢浩又气又窝囊,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刘大雄太那个了!这个平时看上去文绉绉的“邻居”,在卢浩眼里一直是文弱书生的形象--听说他字写得不错,还得过大奖。人不可貌相啊!   想起那个不愿想的结果,卢浩心里就不舒服。这天,卢浩一看办公室加他正巧是那天去县里的四个人。同病相怜,四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全是自己如何“冤枉”。因为喝了鲜榨果汁受到处分的小马说,真有意思,刘大雄就没有点“出格”的事?我就不信他们纪委的人就那么清廉?另一个同事说,受处理的滋味不好受,也该让他们自己尝尝。   盯住刘大雄,我们一起盯住,我不信他生活在真空中。卢浩望着屋里的人说,四对目光聚在一起,如同建立起了同盟。   卢浩他们分了工,下班后盯住刘大雄,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多晚,好在都有私家车。   轮了两遍班,小马有些沉不住气了,第二天上班时悄悄说,看来刘大雄,这些人就是“钢铁” 炼成的,不食人间烟火。另一个同事似乎也有同感,说他前晚黑着灯在办公室窝了大半天,刘大雄居然从晚上六点钟进了办公室,一直到九点多才离开,其间就上了一趟卫生间。   卢浩从心里有点佩服刘大雄了。晚上值班的同事急匆匆打来电话,说刘大雄下班没去食堂吃饭,直奔停车场,有一辆挂着像是公务车牌的面包车接上他走了。   卢浩有些兴奋地搓着手,在房间里踱步。这回抓住了,看他怎么说?   车到酒店刚停下,便有笑容可掏的小姐迎上来。先生是来参加慈善义捐活动的嘉宾吗? 卢浩愣了,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是捐赠活动,不是饭局啊!他把同事拉到黑影处说。那,刘大雄来做什么?他不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吗,来捐字的。慈善总会派车去接的。我刚才在登记处看到了,他捐了两幅条幅。   这一出戏演得真是让卢浩脸上无彩。   卢浩发现,刘大雄的工作似乎总是做不完。加班,成了正常工作,甚至周六周日都照旧来办公室。“敌变我变”,卢浩他们也随着刘大雄的规律调换策略。周六周日也来“陪”着。   习惯成自然,这“盯梢”工作变成了自觉工作!   下午卢浩开完会正要回办公室,在楼道遇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她跟卢浩打听,刘大雄处长在哪办公?妇女手里拿着一个大尼龙绸包,鼓鼓囊囊。卢浩脑子一下子飞速转起来。是不是来行贿的?   刘大雄大概没在办公室,出来送妇女的是徐副调研员。   你以后千万别来送了,这土特产刘处长不会收的,我们也不会收。你丈夫有问题,是他的事。但孩子有病做手术需要钱,我们力所能及捐点是应该的。   事后卢浩打听到,刘大雄他们处理了一个基层干部,被移交司法机关判了刑,并缴了罚金。那个干部的孩子恰好重病需要巨额手术费。刘大雄和处里的人得知后,悄悄捐了一些钱。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卢浩久久没说话,他眼前晃来晃去总是刘大雄的影子。那影子一会儿变小一会儿变大,最后慢慢地定格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年底到了,让卢浩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处被提名先进处室。卢浩瞄了一眼隔壁办公室,心里五味杂陈。   这天轮到小马晚上“值班”,但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亲戚要来,让下班回家团聚。   卢处,能不能缓一天再盯?   不盯了,以后不再盯刘大雄了。卢浩若有所思地回答。   那盯住谁? ‎ ‎  盯住自己。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以卢浩被叫到领导办公室开头,设置了一个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爆发点,抓住读者眼球,激发阅读兴趣。 B.卢浩他们希望凭借盯住刘大雄来作为报复的手段,其实是他们走投无路时以牙还牙的无奈之举。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卢浩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刘大雄的影子,折射出他对刘大雄的敬佩之情。 D.刘大雄经受住了卢浩他们的考验,不仅令人信服,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身正不怕影子斜。 7.小说刻画的刘大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以“盯住自己”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完成9-12题 共19分)‎ 曾开 ,字天游。少好学,善属文。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建炎初,奉诏驻潮阳招捕处寇,讫事,乃之镇。居二年,尽平群盗。复以中书舍人召,论:“车驾抚巡东南,重兵所聚,限以大江,敌未易遽犯,其所窥伺者全蜀也。一失其防,陛下不得高枕而卧矣。愿择重臣与吴玠协力固护全蜀。”尝言:“太祖惩五季尾大不掉之患,畿句屯营,倍于天下,周庐宿卫,领以三衙。今禁旅单弱,愿参旧制增补之。”帝悉嘉纳。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桧尝招开慰以温言,且曰:“主上虚执政以待。”开曰:“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桧曰:“若高丽之于本朝耳。”开曰:“主上以圣德登大位,臣民之所推戴,列圣之所听闻,公当强兵富国,尊主庇民,奈可自卑辱至此,非开所敢闻也。”又引古谊以折之。桧大怒曰:“侍郎知故事,桧独不知耶?”他日,开又至政事堂,问:“计果安出?”桧曰:“圣意已定,尚何言!公自取大名而去,如桧,第欲济国事耳。”然犹以梓宫未还,母后、钦宗未复,诏侍从、台谏集议以闻。会枢密编修胡铨上封事,痛诋桧,极称开,由是罢,以宝文阁待制知婺州。开言:“议论妄发,实缘国事。”力请归。桧议夺职,同列以为不可。以病免,闲居十余年。开孝友厚族,信于朋友。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其留南京,刘安世一见如旧,定交终身。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选自《宋史•曾开传》,有删节) ‎ ‎9.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B. 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C.‎ ‎ 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D. 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10.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迁本指变动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B. 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C. 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唐宋开始,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所属各部的最高长官均以侍郎称之。 D. 梓宫,古代帝、后的棺材以梓木制做,故历代以梓宫称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此指徽宗灵柩。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曾开忠于职守,不因官小自卑。他在监理大宁监盐井时,不因官小而轻视职事;奉旨进驻潮阳期间,他尽心尽力,用了两年时间平定当地贼寇。 B. 曾开深谋远虑,进言很有见地。他曾建议皇帝选择值得信赖的大臣加强四川的边防,杜绝敌人的野心;也曾建议皇帝依照旧制增补禁军。‎ C. 曾开正气浩然,不与秦桧为伍。他敢于与秦桧做正面斗争,不同意向金国求和;秦桧曾对曾开软硬兼施,曾开不为其所动,因此被贬知婺州。 D. 曾开笃信好学,秉行儒家教义。他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与朋友交往守信用而闻名;在南京时,刘安世与他一见如故,定下终身之交。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①:此诗写于829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无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 ‎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 “遥想”表明空间之远,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 “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 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 ‎ 14. 本诗的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5.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近酒》中,李白用“白发”“青丝”慨叹人生短暂,时光匆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阿房宫宫殿之大,楼阁之高。‎ ‎(4)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写音乐有粗重急骤转向清晰委婉,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5)杜甫《登高》写远望之景,用传神之笔描写山川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二黑哥和小芹结婚之后,二人________,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白朴元杂剧代表作《梧桐雨》描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夜同寝,昼同行的故事,恰似_________。‎ ƒ谁能听见谁的寂寞,找一个人惺惺相惜,找一个人_________。‎ A 夫唱妇随 鸾凤和鸣 心心相印 B 鸾凤和鸣 心心相印 夫唱妇随 C夫唱妇随 心心相印 鸾凤和鸣 D 心心相印 夫唱妇随 鸾凤和鸣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通畅,对招商引资具有重要影响。‎ C.由于访问量过大的原因,不少旅客在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系统忙”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得多。‎ D.“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18.下列各项中最合适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3分)‎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________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B.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C.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D.“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1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 示例:改革开放,励精图治,保温饱强经济,中国共产党是指引人民奔小康的向导 材料:先锋 旗帜 御强寇平内乱 勇创新争一流 ‎ 夹缝求生 救亡图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下面情景写一段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少于40字。(6分)‎ 情景:暑假里,你想去打工,以丰富社会经验。父母不同意,你想说服他们,并 让他们支持你。‎ 四.写作(60分)‎ ‎21、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陈忠实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写道:“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 同学们,小说里自有乾坤,小说里自有风情,小说愉悦着我们的身心,小说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 请从《中国小说欣赏》中任选一部或几部小说,并以此为话题,结合上面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宁县二中高二中考试题答案 ‎(一)‎ 1. B    “规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错,原文第二段说“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B项少了“古代”一词,扩大了“国学”的影响范围. 2.A   选项信息范围在第三段的头四句中.从这几句来看,所谓“求是”,即探寻“是什么”,所谓“致用”即思考“怎样做”.原文认为“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这里的关键在“更好地”.也就是说理解“致用”未必一定要理解“求是”,理解“求是”是理解“致用”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而A项的表述将其绝对化了,认为正确理解“求是”才能正确理解“致用”,故有误. 3.D       从原文来看,该选项信息范围在第四段,“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对国学普及的意义的思考,而非“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故对原文理解不正确.‎ (二) 4. 语言和动作描写(或侧面烘托);粗鲁爽直蛮横     5.通过对比、烘托(或衬托),突出李逵的粗鲁性格 (三)‎ ‎6.B “他们走投无路”夸大其词,卢浩他们只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没有走投无路. 7.①廉洁奉公.严于律人,更严于律己.按照“八项规定”处理接受过下属单位宴请的违纪同志;帮助别人,但拒绝回报,不接受礼物.②‎ 勤政爱岗,加班成了他的主要任务,他的事情几乎做不完.③外柔内刚.他在人们眼里一直是文弱书生的形象,工作上却是严肃的纪检干部.④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他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活动,组织大家捐助获刑干部患重病的孩子. 8.①“盯住自己”而不再是“盯住刘大雄”,这样写使得情节逆转,产生波澜.②故事戛然而止,更显小说的震撼力.③突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④深化小说主题,告诉人们重要的是盯住自己,提醒自己做到廉洁自律 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9. C ‎ 10. C ‎ ‎11. C  12. (1)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 (2)因此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也”后断开;“游酢”人名,不要断开;“日读”的宾语是“论语”,后米娜断开;“则”转折,后面断开;“会意”‎ 一个词语,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各部最高长官叫“尚书”,“侍郎”是副长官。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曾开“因此被贬知婺州”错,依据原文被贬婺州的应是胡铨。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苟:如果;愿:希望;所以:用来;故:因此;不可夺:不可强迫他更改意志;有所自:他这样做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9分)‎ ‎13.C   ‎ ‎14.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明月(1分);中间两联虚写,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1分);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景(2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5.(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知可追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A ‎【解析】夫唱妇随:唱,原味“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相互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夫唱妇随”“鸾凤和鸣”用于夫妻之间,而“心心相印”表示爱恋着的男女感情真挚,心意一致。‎ ‎17.B ‎ ‎【解析】A一面对两面,把“能”改为“能否”。C “由于”和“原因”重复。 D.历史图片、历史物品都是历史资料。‎ ‎18.D ‎19.夹缝求生、救亡图存、御强寇平内乱,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自强的先锋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用创新争一流,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自强的旗帜 ‎20.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之所以不让我去,是因为怕我受挫折。但是经历暴风雨的洗礼,鸟的羽毛永远无法丰满。打工可以锻炼的意志,丰富我们的社会经验。这么好的机会,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不会让我放弃!‎ ‎【解析】这是一道人物驱动型表达的题目,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情景对白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突出这种表达的主要意境以及独特,内涵即可,暑假想出去打工,父母担心孩子危险,如何去分析,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表达的时候可以从人生历经苦难能够使人茁壮成长,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增加自己独特坚韧的意志。要求做到准确得体。‎ ‎21.作文 ‎【参考译文】 曾开字天游。年轻时好学,善于做文章。崇宁年间进士及第,调任真州司户,多次升迁至国子司业,后又提升为起居舍人,代理中书舍人。宫中起草制书,有许多议论驳斥,违逆当权宰相的心意,降官为太常少卿,责令监督大宁监盐井,是个只有一匹马的小官,但并不因此而自卑。建炎初年,奉诏令驻潮阳招安捉拿虔州贼寇,事情完毕,于是让他去镇守虔州。过了二年,所有寇盗都讨平。又召还他任中书舍人,论述说:“皇帝车驾巡视东南地方,大军聚集之地,以长江为险阻,敌人不易轻率进犯,他们所希图的是整个四川。一旦失去那里的防卫,陛下就不能高枕而卧了。希望选择可倚重的大臣与吴玠合力巩固卫护整个蜀地。”曾经进言说:“太祖鉴于五代末年本末倒置指挥不灵的忧患,京城附近的驻军,比天下兵马多一倍,卫护皇宫的宿卫军,由三衙统领。现在禁军部队力量薄弱,希望参照从前的制度加以增补。”‎ 皇帝全都欣然采纳。当时秦桧专权主张和议,曾开应当起草国书,辨析了体制不正确,辩论这事,不听从,于是请求罢免,改兼侍读。秦桧曾经招曾开用温和的话安慰他,而且说:“主上空着执政的位子来等待你。”曾开说:“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秦桧说:“就像高丽对于本朝那样罢了。”曾开说:“主上凭借圣德登上皇位,是臣民推崇爱戴的,是各位圣人所听到的,你应当使兵强国富,尊崇君主庇护人民,怎么可以自卑自辱到这个地步,不是曾开所敢于听见的。”又引证古代道理来折服他。秦桧大怒说:“侍郎知古代的事,秦桧难道不知道吗?”又一天,曾开又到政事堂,问:“究竟怎么办?”秦桧说:“皇上心意已定,还说什么!你自管捞个大名声走了,像秦桧这样,只不过想要办成国家的事罢了。”然而还因为先帝灵柩没有归还,母后、钦宗没有回国,诏令侍从、台谏官集合讨论上报皇帝。适逢枢密编修官胡铨上密封奏章,痛斥秦桧,极力称扬曾开,因此而被罢免,以宝文阁待制为婺州知州。曾开说:“妄作议论,实在因为是国家大事。”极力请求还乡。秦桧提议夺职,同官认为不行。因病免官,闲居十多年。曾开孝顺友爱亲厚族人,对朋友守信用。他守历阳时,跟从游酢学习,每天读《论语》,求之于文字的记载得不到时,就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每当有所领会,就快乐得忘记吃饭。他留守南京时,和刘安世一见如故,定下终身之交。因此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