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2月模块诊断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2月模块诊断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2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3.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 ‎【2题详解】‎ 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 ‎【3题详解】‎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 ‎【点睛】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易错选成C答案,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5.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6. 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4. B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5题详解】‎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6题详解】‎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 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点睛】本题组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 降水变化率减小 B. 土壤肥力增加 C. 流域含沙量增加 D. 风力堆积明显 ‎8. 利用GIS将黄河流域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可确定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其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 实时定位地理事物 C. 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 D. 分析处理空间数据 ‎【答案】7. C 8.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降水量与土壤分布无关。A项错误。水土流失肥力下降。B项错误。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正确。流水堆积作用明显。D项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取地理信息用RS。A项错误。实时定位地理事物用GPS。B项错误。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用RS。C项错误。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可用GES。D项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知识拓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RS)技术的应用 只要地地物不同就可能用遥感。遥感图像可以辨别出很多信息,如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盐池、鱼塘等)、植被(森林、果园、草地、农作物、沼泽、水生植物等)、土地(农田、林地、居民地、厂矿企事业单位、沙漠、海岸、荒原、道路等)、山地(丘岭、高山、雪山)等等;从遥感图像上能辨别出较小的物体如:一棵树、一个人、一条交通标志线、一个足球场内的标志线等。在农业方面的应用:①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③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2)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 ‎①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为飞机、船舶、运载体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 ‎②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布设地面监测网,可监测地壳形变、板块运动、固体潮、海平面升降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布设城市、矿山、海洋等各类控制网,不需造标观测,可灵活方便又廉价的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 ‎(3)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 ‎③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9.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可知,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 远大于2000毫米 B. 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答案】C ‎【解析】‎ 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即湖面面积基本不变,说明蒸发量与降水量平衡,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C对。A、B、D错。‎ ‎10.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可知,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答案】A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故答案选A。‎ ‎11.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1992年—1997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该海域泥沙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减少导致的。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加,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会强烈。A项错误。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小。B项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会使黄河水量增加。C项、D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三角洲形成 ‎12.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适宜喜暖的鼠蜥生存;在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影响下,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海水不断向该地流动,从而形成耐寒的企业的家园。‎ 考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如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可知,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答案】B ‎【解析】‎ 家电组装企业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且图中工厂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可知影响家电组装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 ‎【点睛】产业转移实质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影响产业的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原生产地因素等。‎ ‎14.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可知,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慢,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15.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图)。据此可知,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 提高通行速度 B. 降低施工难度 C. 保持水流畅通 D. 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桥隧结合处未利用沙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沙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沙尔特岛生物,选D。从图中看是直线距离,可缩短通行时间,但不一定会提高通行的速度,A错;在海中新建人工岛,施工难度增加,B 错;该海域是开阔的,水流畅通无阻,C错。‎ 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 “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B.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 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D. 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16. D 17. B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安徽省的淮南市,而该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地,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市场距离近。故选D。‎ ‎【17题详解】‎ 皖电东送是通过坑口电站的建设,将安徽淮南煤矿基地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资源输出,有利于改善上海、浙江等地的环境状况及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故选B。‎ ‎【考点定位】西电东送 ‎18.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可知,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9.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可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A项正确。‎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3日举行。此次会议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下图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城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下列河段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A. 土地利用 B. 水质保护 C. 矿产开发 D. 科技创新 ‎【答案】20. B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的河段利于水能的开发。图例显示②处海拔为200—3000米,落差大,水量也相对较大,利于水能的开发。故B正确。①河段海拔最高,落差不大,河流流量小,不适合水能开发;③、④处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水能不丰富。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A答案,注意图例中有关海拔高度的信息。‎ ‎【21题详解】‎ 澜沧江—湄公河为国际性河流,因此水质保护最需加强国际合作。其它三项也应加强国际合作,但不是最需要的。故B正确。‎ ‎22.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3,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可知,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A错误;工厂的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说明其消费市场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距离市场是比较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错误。美国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越南和巴基斯坦劳动生产率低,C不符。从材料得知越南、巴基斯坦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以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的原因是劳动力价格较低,D正确。‎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4.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23. C 24. D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24题详解】‎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5.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 公路 B. 菜园 C. 鱼塘 D. 果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提示“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公路植被覆盖最少,升温快,表面温度最高,所以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也是最亮的。‎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6.圣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可知,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主要考查了防治凌汛危害的措施。‎ ‎【详解】加深河道会导致河面变窄,导致冰凌堵塞河道,不利于防凌汛,①错误;绿化河堤与防凌汛关系不大,②错误;分段拦冰有利于减少凌汛危害,③正确;拓宽河道,导致水面变宽,河道通畅,有利于减少凌汛危害,④正确。选C正确。‎ 下图为“深圳市无人机产业链及各环节附加值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该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中,企业布局优选的区位条件是 A. 原料丰富 B. 劳动力廉价 C. 科技发达 D. 水源充足 ‎28. 无人机产业链入驻该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 改善环境质量 B. 减缓交通拥堵 C. 促进产业升级 D. 市场竞争减弱 ‎【答案】27. C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深圳的无人机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集中在设计平台、基础软件及总体设计和数据采集等方面,具体的生产与组装部分附加值较低。而设计平台等高附加值环节对于科技人才需求量大,故选C。‎ ‎【28题详解】‎ 无人机产业链的进入,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促进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加强市场竞争,故选C。‎ ‎2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据此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对。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泥沙向海洋输送减少,B错。会增加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C错。不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D错。‎ 考点: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的影响。‎ ‎30.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如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故可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A. 要素综合性 B. 环境复杂性 C. 空间邻近性 D. 条件相似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可以看出广东到湖南的最粗,因此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湘.,湖南省与广东省相邻,故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31.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 台风引发风暴潮 B. 寒潮造成冰冻 C. 海岸受侵蚀后退 D. 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是台风多发地区,海水暴涨容易引发风暴潮,南方沿海地区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且南方水面不会冰冻,海景房位于海边,受海浪侵蚀,海岸受侵蚀后退,海景房多填海而成,地基不稳定,地表易下沉塌陷,故“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和成因。‎ ‎32.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 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 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 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优化城区雨污管网可以针对性及时对城区积水排放;扩大湖区面积可以增加蓄水量,进而减少城区积水现象;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及时把城区积水排放;而加高城区防洪大堤,对城区积水形成的内涝没有影响,不能加快城市积水的排泄,故选C。‎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3.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可知,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 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 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 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B对。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不能增加总水量,A错。退耕还湖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C错;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不能解决湖面萎缩问题,D错。‎ 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由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和恰龙光伏电站组成,通过电网智能调度系统自动调节水电和光伏发电。恰龙光伏电站坐落在距龙羊峡40多千米、海拔3000多米的塔拉滩上,数百万块电池板“精准定日”,保证太阳光直射电池板(光伏电池板方阵需保证全年9:00~15:00时段内前后互不遮挡)。恰龙光伏电站的建设改善了塔拉滩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当地风沙危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恰龙光伏电站建成后,龙羊峡水电站发电量较大的时段是 A. 阴天和白天 B. 阴天和夜晚 C. 晴天和白天 D. 晴天和夜晚 ‎35. 恰龙光伏电站电池板方阵下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其原因是电池板下 A. 土壤湿度较大 B. 热量条件较好 C. 地形较为平坦 D. 种植喜阴植物 ‎【答案】34. B 35. A ‎【解析】‎ ‎【34题详解】‎ 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吸收太阳辐射能发电,其发电量来自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所以龙羊峡水电站发电量较大的时段应该是光伏发电不足,则表明太阳辐射弱或者缺失太阳辐射,即为阴天和夜晚,因为阴天时云层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光伏板吸收的热量少。故选:B。‎ ‎【35题详解】‎ 恰龙光伏电站电池板方阵下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其原因是电池板能挡住太阳辐射,减少水分的蒸发,土壤湿度较大,A对;热量条件与没被太阳能电池板遮挡的地区相比要差些,B错;地势相差无几,C错;未种植喜阴植物,D错。‎ ‎【点睛】该水光互补电站由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和恰龙光伏电站组成,通过电网智能调度系统自动调节水电和光伏发电,形成互补的态势,当光伏电站发电量不足时,用水电补充;当光伏发电充足时,水电发电量少,节约水资源。本题主要考査分析题干的能力,属于基础题,题干“电网智能调度系统自动调节水电和光伏发电”是突破点,明确光伏发电依靠太阳能。‎ 据地质学家估计,北冰洋海底储藏着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近年俄、美、加等国纷纷在北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北极形势骤然紧张。读地球极地投影图。‎ 回答下列各题。‎ ‎36. 近年北极地区争夺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 A. 北冰洋海底储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 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海底出露引发领土争夺 C. 自然资源价格提升将使资源竞争愈加激烈 D. 气候变暖将使北冰洋航海线日益繁忙 ‎37. 关于甲、乙两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两大洲分界线②都在同一国境内③两端都直接连接大洋④都是石油重要运输通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6. B 37. A ‎【解析】‎ ‎【36题详解】‎ 近年北极地区争夺日益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海底出露引发领土争夺,气候变暖,海面上升,B不可能。北冰洋海底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A可能。近年自然资源价格的提升将使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C可能。气候变暖将使北冰洋航海线日益繁忙,D可能。‎ ‎【37题详解】‎ 甲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乙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境内。甲、乙两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①对。都在同一国境内,②对。甲两端都没有直接连接大洋,乙一端连接大洋,③错。乙不是是石油的重要运输通道,④错。A对,B、C、D错。‎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坐落在岛码南端的乌斯怀亚,是阿根廷火地岛地区的首府,也被称为世界尽头。它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这是一个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乌斯怀亚的含义是“向西深入的海湾”、“美丽的海湾”。下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下右图示意乌斯怀亚城市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 乌斯怀亚市民宅多为低矮的木质结构,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 多火山、多地震、多断层 B. 多森林、多大风、多地震 C. 多风暴、多气旋、多降水 D. 多河流、多山地、多滑坡 ‎39. 乌斯怀亚是著名的港口城市,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通达,腹地辽阔 B. 位居海上贸易要道,对外贸易较发达 C. 港阔水深,风浪较小 D. 位于世界上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岛屿 ‎【答案】38. B 39. C ‎【解析】‎ ‎【38题详解】‎ 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抗风、防震及取材角度考虑。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木材充足;雨雪天气多,便于及时排水或防止大雪压跨房屋;位于西风带,风力强劲;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乌斯怀亚的居民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即可减少大风和地震的危害.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39题详解】‎ 港口建设要考虑自然条件(航行条件、停泊 条件、筑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条件、城市依托条件、科技条件)。位于众多岛屿内部水域,并且港区为水域开阔的避风港湾,风浪较小,C对;陆域部分地处沿海平原,利于陆地货场、交通等建设和布局,但该地腹地并不辽阔,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A错。位居太平洋和大西洋海上贸易要道,对外贸易较发达,但是自然条件不允许也不适宜建港口,B错;南美小城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港口城市,是南极科考船只的重要补给站,但距离近也不一定适宜建港口,故本题选C。‎ ‎40.关于图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B. 勃朗峰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是因为勃朗峰在地壳运动抬升中还受到外力作用影响 C. 冰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D. 甲处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多于乙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GPS 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A错;勃朗峰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是因为勃朗峰在地壳运动抬升中还受到外力作用影响,B对;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大西洋中脊上,是板块生长边界,C错;甲处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D错。‎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41.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的河流,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启了全流域综合整治,木兰溪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变成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木兰溪下游地区易出现重度洪灾的自然原因。 ‎ ‎(2)说出木兰溪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沿海多台风,多暴雨;上游支流多、汇水量大;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曲折、排水不畅;入海口处海水的顶托作用。‎ ‎(2)河道整治、修建防洪堤、修建水库、裁弯取直、修建分洪设施等。‎ ‎【解析】‎ ‎【详解】1)洪灾多发原因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如位于河流下游还要从入海口海水顶托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当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沿海多台风,多暴雨;上游支流多、汇水量大;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曲折、排水不畅;入海口处海水的顶托作用。‎ ‎(2)防洪的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整治、修建防洪堤、修建水库、裁弯取直、修建分洪设施等。‎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问题: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河套灌区的农田进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的判读,水污染,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可以得出河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说西南高,东北低.‎ ‎(2)因为黄河含沙量大,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引水入灌渠后,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因而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 ‎(3‎ ‎)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加之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严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