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C.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D.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C.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现有出行方式中,居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超过半数,而且72. 0%的居民认为目前出行还比较方便;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也在增加。相较其他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北京与广州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较高。 调查同时显示,73. 9%的居民愿意改变现有出行方式,绝大多数愿意选择私家车替代现在的出行方式,而购车的原因则是由于公交车过于拥挤,速度慢。经济发达的城市较其他城市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意愿要高,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 而对于公交的意见,将近70%的市民认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太拥挤;最吸引居民的公交改进措施则是提高速度和准点率、完善路线和公交工具;其中最希望发展的公交方式中,轨道交通排名第一,占比60. 9%;其次是快速公交专线,占比为35.1%。此外,广州和上海居民普遍认为目前公交系统的票价太高。 (摘编自张建《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材料二: 台州是一个组合式的城市,单个城区的面积不大,平峰时段道路还比较通畅,高峰时段拥堵程度则比较严重。 上班路上要花费多少时间?回答这个问题,要加个前置条件“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以前堵车主要是交通事故所致,现在堵车则不需要理由,每一个路口都是潜在的堵点,即使有红绿灯也一样。早晚高峰期,车流量飙升,平峰时段还能应付的城区主要路口,马上就排起了长龙,等待两三个红灯已成常态。 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大量接送车辆涌入,城区各中小学校门口都拥挤不堪。特别是地处老城区的中小学,校门口道路窄,往往被堵得水泄不通,学生家长和周边市民都苦不堪言。为了治理拥堵,校方和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由于接送车辆太多,收效并不明显。 天黑不可怕,下雨最烦恼。造成雨天容易堵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视线不好,司机必然放慢车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从而加剧了交通的供需矛盾。譬如:一次绿灯本来能通过20辆车,雨天要减少至15辆以下,那么在红灯前等待的车辆就会越积越多,最后造成堵车。二是雨天路况差,容易出事故,哪怕是小事故,也会因车道减少造成拥堵,并且还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成片被堵死。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居民出行方式变迁与交通治堵困局破解》) 材料三: 不同交通方式承担出行的分担率的变化 (摘编自201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调研报告》) 材料四: 现在,大街小巷全是共享单车,它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人们“上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为共享出行中的翘楚,摩拜更是不断拓展海外版图,足迹遍布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等11个国家,在全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共享出行运营经验,志在通过创新科技打造全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 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发表演讲,指出共享单车已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新出行”时代已经到来。 王晓峰称,根据高德地图的数据,摩拜单车在北京国贸CBD投放后,该区域的平均行车时速从21公里提升至24公里以上;另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摩拜单车出现后,82 010市民放弃乘坐“黑车”,近四成地铁站再无“黑车”踪迹。 事实上,摩拜在行业中率先运用了“北斗+ 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定位和移动物联网技术,在大幅提升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的同时,也为城市规划和绿色出行作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中国网《共享单车已成第三大公共出行方式,摩拜引领新出行时代到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愿意选择私家车为出行方式,而购车的原因则是公交车过于拥挤,速度慢。 B. 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台州市呈现早晚高峰路口堵、上学放学校门堵和下雨全城堵三大特点。 C. 地铁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其分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充分说明轨道交通在长距离运输上的优势。 D. 共享单车的出现,成功解决了人们“上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已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据调查,大多数中国城市居民认为目前公共交通出行还比较方便,因此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出行方式。 B. 根据材料三可知,步行和自行车比较适合短途出行,但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其分担率逐渐下降。 C. 摩拜足迹遍布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已经通过创新科技打造了全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 D. 摩拜率先运用“北斗+ 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定位和移动物联网技术,即将引领新出行时代到来。 6.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公交出行方式的不利因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癞马传奇 申 平 王成准备救那匹马的时候,南宋的天空残阳如血。 这时他的战友祝星对他喊:“你不要命了!金兵就在后面……” 王成往前走了几步,他似乎听见那马低低地悲鸣了一声,他就停下来说:“不行,还是救救它吧,咋能见死不救呢!” 这马,已经不像一匹马了。它瘦骨嶙峋,全身长癞,屁股上血肉翻出,正有几只乌鸦在上面啄食。看样子,它就要站不住了。 祝星瞪了王成一眼:“救这么一匹癞马,值吗?要救你救,我先走了!” 半年以后,王成所在部队多了一匹人见人夸的战马。但是它的名字却很怪:癞马。和它的名字一样怪的还有它的性格:它不肯和其他马匹在一起吃草,下河洗澡时,别的战马都由主人骑着下水,只有它要自己下水。 又要和金兵开仗了。王成骑着癞马随部队再次来到边关,再次看到了金人的旗帜。王成的鼻孔里,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死亡的气息。 鼓声震天,杀声遍地,两边的马队开始冲锋了。癞马驮着王成,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王成挥舞长枪,一连刺翻了几个金兵。可是很不幸,他们冲得太靠前了,几个金兵围上来,将王成刺于马下。这一仗,宋军再次败退。 金兵打扫战场的时候,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宋军的一匹战马守着一个战死的士兵刨地悲鸣。金兵在啧啧称赞之余,把它拉回了军营。但是它不吃不喝,更不让人骑。消息传到金兵主帅哈日胡那里,他亲自过来察看。一见那马,他立即喊了一声:“好马啊!”他屏退左右,走上前对马说:“我知道你是一匹宝马,非常忠于主人。可是你的主人已经战死了。你如果肯为我服务,我就厚葬你的主人,给你最好的待遇……” 说也奇怪,癞马听了哈日胡这番话,仔细看了他几眼,竟然安静下来,而且俯首帖耳地被哈日胡牵走了。哈日胡作战胜利,又得良驹,高兴得手舞足蹈,放言数月之内灭掉宋军。 哈日胡果然说话算数,他厚葬了王成,又把癞马养在最好的马厩里,经常骑着它外出视察,前进、倒退、转弯,那马对他的口令心领神会。营中有宋军俘虏,认得这是王成的癞马,纷纷叹息:“畜生就是畜生,哪里有半点儿良心啊!” 却说宋军失利,挫了锐气,便在山上扎营,多日不敢应战。这天哈日胡骑着他的宝马,耀武扬威来到军前骂阵。就在这时,谁也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突然听见哈日胡所骑的癞马一声长嘶,它奋起四蹄,直朝宋军营寨冲来。它迅疾如风,宛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就那么驮着金兵主帅冲向宋军鹿砦。哈日胡反应过来后,在马上拼命喊叫勒缰,可是那马越跑越快,根本就不理他。哈日胡只好抽出弯刀往马脖子和马头上乱砍,霎时血流如注。但是癞马并不停留,只管向前冲着、冲着…… 宋军赶快移开鹿砦,将这一人一骑放了进来,祝星等人一拥而上,硬是活捉了金兵主帅。宋军主帅立即下令:“全线出击!”失去主帅的金兵乱作一团,大败而逃…… 却说癞马进了宋营,便一头栽倒,奄奄一息。但是它却总有一口气不肯咽下。直到祝星上前说:“癞马,你放心去吧。你死后,我会把你和王成合葬在一起的。”癞马这才停止了呼吸。 战后,宋军从主帅到士兵多人受到嘉奖,祝星更是因活捉金兵主帅而连升三级。可是癞马却无人提起,它默默地被人掩埋了。 南宋的天空残阳如血。 (原文有删改)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成的鼻孔里,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死亡的气息”表明王成对战争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体现了王成的勇猛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B.王成初次看到癞马时癞马的悲惨情形以及癞马在宋营的奇怪性格等都表现了它与其他战马的不同,癞马是一匹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马。 C.“它迅疾如风,宛如一道黑色的闪电”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癞马奔跑速度之快,主要表现作者对癞马壮美的身姿和高速奔跑的赞美之情。 D.哈日胡被宋营官兵活捉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傲慢和对宋军的轻视,连续的胜利让哈日胡得意忘形,特别是宋军安营扎寨后不敢应战,哈日胡更加嚣张。 8. 文中描写癞马在金营的表现有何具体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 请简要赏析文中两处“南宋的天空残阳如血”在环境描写和主题呈现方面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陈德,字至善,濠人。世农家,有勇力。从太祖于定远,以万夫长从战皆有功,为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取宁、徽、衢、婺诸城,擢元帅。李伯升寇长兴,德往援,击走之。从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从平武昌。大败张士诚兵于旧馆,擢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吴平,进佥大都督府事。从大将军北取中原,克元汴梁。立河南行都督府,以德署府事,讨平群盗。征山西,破泽州磨盘寨,获参政喻仁,遂会大军克平阳、太原、大同。渡河取奉元、凤翔,至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遁,追擒之。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 。又大破扩廓于古城,降其卒八万。 洪武三年,封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年,从颍川侯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绵州,破龙德,大败吴友仁之众,乘胜拔汉州。向大亨、戴寿等走成都,追败之,遂与友德围成都。蜀平,赐白金彩币,复还汴。五年为左副将军,与冯胜征漠北,破敌于别笃山,俘斩万计。克甘肃,取亦集乃路,留兵扼关而还。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七年练兵北平。十年还凤阳。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 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诏书言其征西时有过被镌责,遂与惟庸通谋。爵除。 (《明史•陈德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B.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C.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D.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提拔、选拔,义同迁、拔、升、加、加封等,古代用于提升官职。 B.世券,又称铁券。始于明代,使其世代终身享有免除罪责的特权凭证。 C.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蒙古族活动区域。 D.谥,即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德出身农家,勇力过人。陈德跟随太祖征定远,因功擢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夺取多座城池,擢升为元帅。 B.陈德随军南征,屡建奇功。陈德随军援救南昌,大战鄱阳湖,平定武昌、吴地,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 C.陈德北伐元朝,屡战屡胜。陈德随徐达、冯胜先后征北元,三战三捷,对元朝及北元打击作出了贡献。 D.陈德征西犯错,遭斥除爵。陈德西征时有过错,遭到斥责,就与胡惟庸勾结,朝廷追责此事除去他的爵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 (2)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B.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 C.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 D.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15. 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月”渲染离别时的凄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用“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3月15日,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_____,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围棋”以4:1的比分战胜人类围祺顶尖高手李世石九段。“阿尔法狗围棋”的胜利,背后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激励人们持续不断地探索过去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看似难以实现的人类智能级别。从这一点上看,人工智能的胜利也有非凡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任何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一定是当代最新技术综合运用的成功,片面说成谁战胜谁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意义的,说人类智慧的最后壁垒被攻破,这都是 。 “阿尔法狗围棋”的胜利,是不是会掀起又一次技术革命,我们还需 。然而,人工智能的进步,(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久的将来,到处都是机器人在人们的指令下为人们服务;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对于目前医术来说几乎无解的人类大脑和神经疾病,如自闭症、老年痴呆症这样的国际医学难题,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切都会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有了人工智能的协助,人类真正步入了大同的理想社会。 17. 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翻开人类历史,哪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放。 B.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 C.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D.翻开人类历史,哪一次技术革命没有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人类自身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我们也可以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B.让我们还可以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C.还可以让我们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D.却可以让我们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尘埃落定 无稽之谈 拭目以待 迎刃而解 B.盖棺定论 天方夜谭 翘首以待 迎刃而解 C.尘埃落定 天方夜谭 拭目以待 水到渠成 D.盖棺定论 无稽之谈 翘首以待 水到渠成 20.某中学将于2018年10月30日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简明,三处语言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2018年10月30日早8时在学校操场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班班委会 2018年10月27日 语言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说,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都抽出来,可以达到十万公里,环绕地球赤道两圈半。血管系统只有动脉和静脉,它们相伴而行,但不管离得有多远,走得有多近, ① 。区别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开放的系统, ② ,不允许出现漏血现象,如果有漏血、出血现象,血液不断减少,自然会引发机体衰亡。 ③ ,为人体各个器官提供营养起到关键作用,韧性好,动力足;静脉主要回收乏氧的静脉血,韧性差,较舒缓。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你的审题立意。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龙应台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1. C 2. D 3. B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C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错误。“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丰富而灿烂的内容是在唐代才呈现的。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学生需要快速浏览文本,勾画论点论据、标注关键词语、思考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论证方法。D项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类比论证”错误,结合文章第6段,应该是和庄子形成对比,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A项逻辑错误,“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不能推出“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德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C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D“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故选B 4. A项,“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愿意选择私家车为出行方式”属于断章取义,从材料一来看“在现有出行方式中,居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超过半数,而且72. 0%的居民认为目前出行还比较方便”选项中“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愿意选择私家车为出行方式”的表述错误。 5. B A项,“大多数中国城市居民认为目前公共交通出行还比较方便,因此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出行方式”分析错误。原文中“调查同时显示,73. 9%的居民愿意改变现有出行方式,绝大多数愿意选择私家车替代现在的出行方式”可知绝大多数不愿意改变出行方式错误; C项,“摩拜足迹遍布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已经通过创新科技打造了全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是未然为已然的错误,原文中为“摩拜更是不断拓展海外版图,足迹遍布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等11个国家,在全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共享出行运营经验,志在通过创新科技打造全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并不是选项中表述的“已经通过创新科技打造了全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D项,“即将引领新出行时代到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6. ①拥挤。②速度慢。③准点率低。④路线和公交工具受限。⑤大城市票价高。 7. C 题中C项,“主要表现作者对癞马壮美的身姿和高速奔跑的赞美之情”表述错误,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癞马驮着哈日胡入宋营的行为的赞美。 8. ①表现了癞马的忠诚。王成战死后,癞马悲鸣,不吃不喝,直到听到金兵主帅打算好好安葬王成才安静下来。②为后文写癞马驮着金兵主帅奔入宋营做铺垫。③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癞马暂时听从金兵主帅的命令,为后文的情节做铺垫。 9. (1)环境层面:两处的内容相同,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体现的环境特点不同。第一处,主要表现南宋与金朝战争的惨烈,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为后文王成营救癞马的情节做铺垫;第二处,主要表现宋营官兵都忘记了癞马在这次胜利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癞马悲凉结局的同情。(2)主题方面:①通过王成舍命救癞马的叙述,体现了做人要有同情心、要帮助别人的主题。②通过宋营官兵忘记癞马功劳的描写,点明做人要信守承诺、不能忘记别人的帮助的主题。 10. B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是指第二年再次带兵出师朔方,在三岔山打败敌人,“败”是陈德打败敌人,所以“败敌”不能分开,应在“败”前断开,排除AC两项; “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中“同佥”是官职名,“忻都”是人名,二者是同意复指,是一个人,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原文标点为“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11. B “始于明代……”说法错误,中国古代“丹书铁券”制度始于汉代。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这是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丹书铁券”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也叫免死券。 12. D D 项,“朝廷追责此事除去他的爵位”错误,从原文“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来看,“除爵”是在陈德去世后。 13. (1)太祖的船搁浅,陈德奋力交战,自己身受九箭,毫不退却。 (2)徐达在庆阳围困张良臣,张良臣依仗他哥哥张思道做外部援军,暗中派使者往来其间,陈德(把使者)全部擒获,于是庆阳被攻下。 (第一句中,“胶浅”,搁浅;“被”,遭受;“矢”,箭;“退”,退却。第二句中,“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状语后置句,徐达在庆阳围困张良臣;“恃”,依仗;“间”,暗中;“使”,派使者;“下”,(被)攻下,动词本身包含被动。) 【点睛】 参考译文: 陈德,字至善,濠州人。世代务农,勇敢有力气。在定远跟从太祖,以万夫长随从作战都立有战功,晋升为帐前都先锋。和诸将一同攻取宁、徽、衢、婺诸城,晋升为元帅。李伯升侵犯长兴,陈德前往救援,击败并赶走他。随大军支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拿水寨姚平章。太祖的船搁浅,陈德奋力交战,自己身受九箭,毫不退却。又从大军平武昌。在旧馆打败张士诚的部队,晋升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平定吴地后,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跟从大将军徐达北取中原,攻克元汴梁。建立河南行都督府,任命陈德为府事,讨伐平定群盗。征讨山西,攻破泽州磨盘寨,俘虏参政喻仁,于是会同大军攻克平阳、太原、大同。渡黄河攻取奉元、凤翔,抵达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逃跑了,被追赶擒拿。徐达在庆阳围困张良臣,张良臣依仗他哥哥张思道做外部援军,暗中派使者往来其间,陈德(把使者)全部擒获,于是庆阳被攻下。又在古城打败扩廓,敌兵八万投降。 洪武三年(1370),赐封为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第二年,跟从颍川侯傅友德讨伐蜀地,分道进入绵州,攻破龙德,大败吴友仁的部队,乘胜攻占了汉州。向大亨、戴寿等人逃到成都,陈德率兵追击,与傅友德围攻成都。平定蜀地,被赐给白金彩币,再回到汴梁。五年担任左副将军,和冯胜征讨漠北,在别笃山打败敌兵,共杀敌、俘虏数以万计。攻克甘肃,占领亦集乃路,留下部队扼守关口后回师。第二年再次带兵出师朔方,在三岔山打败敌人,活捉副枢失剌罕等七十多人。这年秋天,再次出战答剌海口,杀敌六百人,俘虏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总共三战三捷。洪武七年在北平练兵。洪武十年回到凤阳。洪武十一年去世。追封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二十三年,追查陈德为胡惟庸朋党而获罪,诏书上说他征西时有过失受降级责罚,于是与胡惟庸勾结合谋。爵位被削除。 【答案】14. C C项,“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错误,作者并无愁绪,而是对这种清寂的景色十分喜爱,认为与他的心境相符。 15. ①比喻写景,新奇贴切。林间佛寺如同退了颜色的画;水面上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棋盘。②远近结合,营造氛围。颔联先写近处的佛寺处于阴沉的天色中,再写远处的架田稀稀落落。③颔联整体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意境,映衬出诗人的恬淡心境和闲情逸致。 16(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别时茫茫江浸月 (4). 绕船月明江水寒 (5). 故不积跬步 (6). 无以至千里 17. A 17.本题中,画线句子有以下语病:不合逻辑,“没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这又是一个反问句,表意反了。可以排除C和D; B项“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合事理,可以排除。 另外,“人类”与“提高”不搭配,应为“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或进步)和人类的解放”。 18. D 18.本题中,这句话强调的重点在“人工智能的意义”。 A项,“也可以”语气过于委婉; B和C项,两项的句式过于急促,强调意味不浓。 19. A 19.本题中,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这里说“人机大战”结束,应用“尘埃落定”。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句意是说“人类智慧的最后壁垒被攻破”的说法毫无根据,应用“无稽之谈”。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句意为对结果的期待,应用“拭目以待”。 迎刃而解: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这里说的对象是“难题”,应用“迎刃而解”。 20. 语言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1)“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2)“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 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1)“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2)“惠赠”改为“敬赠”(3)“敬谢不敏”改为“深表感谢” 21. (1). 它们始终保持独立而行 (2). 血管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3). 动脉主要输送富氧的动脉血 22.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材料主体部分由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段话构成,重点谈论在漫漫人生路上,应该快速成长趁早出名还是慢慢求索的话题。 材料第一段借助张爱玲的话,强调出名要趁早的重要性。材料第二段则是借龙应台的话,表明成长不可操之过急,应坚信凝眸守望,终能静待花开。题干则要求考生在通读材料的前提下,关注自己从材料中获得的感悟和思考,进而写一篇文章。很显然,这就需要考生就写作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发表看法,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立意时,考生既可以单从前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出名要趁早;也可以单从后者的角度出发,着重说明成长需要等待,大器也能晚成。 【立意】 ①时不我待,出名要趁早;②及早崭露头角,可铺就亮丽的人生底色;③欲速则不达,过早出名未必好;④大器亦能晚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