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试题(解析版)
榆林市 2020 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的单糖都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 酶、神经递质、激素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失去活性 C. 糖原、核酸、抗体与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ATP、磷脂、酶、脱氧核糖都含有的组成元素是 C、H、O、N、P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 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 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 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详解】A、细胞内的单糖不都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A 错误; B、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失去活性,而酶发挥作用后不会失去活性,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糖原、核酸、抗体与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其中糖原属于多 糖、抗体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RNA,总之,抗体与酶都属于生物大 分子,因此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 正确; D、ATP、磷脂都含有的组成元素是 C、H、O、N、P,而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含有的元素 是 C、H、O、N,脱氧核糖是单糖,其组成元素只有 C、H、O,D 错误。 故选 C 2.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培养液中 Mg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 B. 番茄根细胞吸收 SiO4-的方式是渗透作用 C.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决定了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速度 D. 此实验说明植物吸水和吸收无机盐离子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植物吸收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植物对离子和水分 的吸收不会表现出同步的变化,再加上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求量也有差异,无机离子只能 在 水中才能被吸收,因此水分的吸收对离子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总之这两个过程是相对独立 的。 【详解】A、水稻培养液中 Mg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吸收镁离子与吸收水分相比,吸收镁 相对较少的缘故,A 错误; B、番茄根细胞吸收 SiO4-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错误;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方式通常为主动运输,所以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决定水稻和番茄对离 子的吸收速度,C 错误; D、实验前后不同离子浓度的变化方向不同,说明了植物吸水和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两个相对独 立的过程,D 正确。 故选 D。 3.如图是某基因型为 aabbDd 的哺乳动物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根据细胞分裂图可以确定该动物为雄性动物 B.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细胞中含有 0 对同源染色体和 2 个染色体组 D. 该生物体细胞中 DNA 数目可以大于 6 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根据图中无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可知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以及生物体的基因型 aabbDd,综合分析可知该细胞 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详解】A、图中细胞的均分趋势告诉我们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二极体, 因此不能确定该动物一定为雄性动物,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因为如果不是基因突变,B 基因 找不到来源,B 正确; C、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其中含有 0 对同源染色体和 2 个染色体组,C 正确; D、该生物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6,由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有 DNA 的存在,因此该 生物体细胞中 DNA 数目大于 6 个,D 正确。 故选 A。 4.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 RNA 有 3 种 B. DNA 的双链解开只能发生在该图所示的过程中 C. 图中形成③的模板是 m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D. 图示转录过程一定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 复制 DNA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条件 DNA 解旋酶,DNA 聚合 酶等,ATP RNA 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含 A T C G 的四种脱氧核 苷酸 含 A U C G 的四种核糖 核苷酸 20 种氨基酸 模板去 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 DNA 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 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 制,多起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 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 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碱基配 对 A→T,G→C A→U,T→A,G→C A→U,G→C 遗传信 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实例 绝大多数生物 所有生物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 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题图分析,图中的转录过程尚未结束,翻译过程即开始,表面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同地进 行,这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 【详解】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 RNA 有 3 种,即 mRNA、tRNA 和 rRNA 三种, A 正确; B、DNA 的双链解开除了能发生在该图所示的过程外,还会发生在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B 错误; C、图中③为多肽链,形成③的模板是 mRNA,原料是氨基酸,C 错误; D、图示转录过程不一定发生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的拟核中,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细 胞质的质粒中,D 错误。 故选 A。 5.2020 年 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 该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 病毒。新冠病毒能特异性地识别肺部细胞膜上的 ACE2 受体,感 染肺部细胞。作为一种包膜病毒,它与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并破坏肺部细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B.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一共有 6 种 C. 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D. 体细胞被 2019—nCoV 感染后,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 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 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 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新冠病毒在人体肺部细胞中大量增殖,并破坏肺部细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A 错 误; 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被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一共有 6 种,即四种碱基,核糖和 磷酸,B 正确; C、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但能体现 新冠病毒的识别功能,C 错误; D、体细胞被 2019—nCoV 感染后,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裂解死亡,被病原体感染额细胞的 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 错误。 故选 B。 6.下列关于对植物激素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形成无籽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B. 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C. 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促使其发芽后产生 a—淀粉酶 D. 脱落酸主要合成部位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防治落花落果等。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 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 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 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 乙烯。 【详解】A、在形成无籽番茄过程中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不会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A 错误;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B 错误; C、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促使种子未经发芽即能产生 a—淀粉酶,进而促进发芽,C 错误; D、在植物体内根冠和萎蔫的叶片是脱落酸合成的主要部位,D 正确。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7.为研究冬季温室大棚中气温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该种植物的 一批长势相同的植株分为 5 组,设置不同的温度和 CO2 浓度,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实验 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 1 2 3 4 实验处理 温度(℃) 12 12 12 20 25 CO2 浓度 (100μL/L) 6 10 15 15 15 实验结果 Pn( umol/m2 .s) 9.7 13.2 15.1 23.3 30.9 (1)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等。 (2)CO2 参与到光合作用在_________(场所)被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除部分释放到外 界以外,还有部分可以参与细胞有氧呼吸___________阶段。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冬季温室大棚中对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若想测定各组实验条件下真光合速率,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 【答案】 (1).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 光照强度,植物的生长状态 (3). 叶绿体基 质 (4). 第三 (5). 温度 (6). 相同 CO2 浓度条件下,温度改变时净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7). 在黑暗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 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 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 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 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本实验的目的为研究冬季温室大棚中气温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 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总光合速率的变化,实验中无关 变量的的处理为相同且适宜。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无关变量有光照强度、 植物的种类、植物的长势等,无关变量的要求是相同且适宜。 (2)CO2 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因此 CO2 在叶绿体基质中 被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首先满足自身呼吸消耗,然后再释放到外界,因此可知,光合作 用产生的 O2 除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部分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氧化还原氢 生成水。 (3)实验结果显示,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 CO2 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较小, 而当 CO2 浓度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的增幅很大,据此可以推测冬季温室大 棚中对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4)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若想测定各组实验条件下真光合速率,还需 测速呼吸速率,因此需要补充测定呼吸速率的实验,具体实验设计为:在黑暗的条件下重复 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然后与净光合的数据对应相加即可求 得总光合速率。 【点睛】熟知光合速率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 握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速率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8.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 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填字母),第一营养级到 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字母及数字表达)。 (3)建立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图甲中黑鱼一般不会将所有的鲫鱼和河虾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 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启示是___________。 【答案】 (1). 9 (2). 小球藻、念珠藻 (3). C(或 A-B) (4). (E + F + G + H) ÷A×l00% (5). 多级利用 (6). 要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 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 传递效率通常为 10%~20%之间,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 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题图分析,图甲为食物网,图乙中 A 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 为桑树 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净光合作用 C=总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散失,它将用于桑树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即 A=B+C。图中看出,E 为蚕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F 为蚕丝中的能量、G 为 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H 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1)图甲中共有 9 条食物链,分别为小球藻→田螺→青鱼;小球藻→水蚤→田螺→ 青鱼;小球藻→水蚤→鲫鱼→黑鱼;小球藻→鲫鱼→黑鱼;念珠藻→水蚤→鲫鱼→黑鱼;念 珠藻→水蚤→田螺→青鱼;念珠藻→水蚤→河虾→黑鱼;小球藻→水蚤→河虾→黑鱼;念珠 藻→河虾→黑鱼;第一营养级生物通常为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因此小球藻、念珠藻是图 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2)图乙中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A-B,第一 营养级的总能量为 A,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为 E+F+G+H,因此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 量传递效率为(E+F+G+H)/A×100%。 (3)由分析可知,建立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是通过对生产者能量的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 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由“精明的捕食者”策略给我们人类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人类在开放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时 应该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也会影响到我们后续的生存和再 利用。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链、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熟知生态系 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认真辨图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9.IAS 是一种罕见的低血糖症,其致病机制是机体能产生胰岛素抗体,该抗体在胰岛素分泌旺 盛时,能和胰岛素结合,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在胰岛素分泌减少时,亲和力降低,抗体和胰 岛素分离,胰岛素又能正常起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患 IAS 的原因是输人了外源胰岛素,在特定的情况下___________细胞产生 了胰岛素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IAS 属于___________病。 (3)IAS 患者在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 于”)正常人,原因是__________。饭后 4 小时,其体内的血糖浓度会快速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 【答案】 (1). 0.8-1.2g/L (2). 浆 (3). 自身免疫 (4). 高于 (5). 此时胰岛 素分泌旺盛,但胰岛素和抗体结合后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 (6). 大量的胰岛素和抗体分离后 能正常发挥作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解析】 【分析】 血糖平衡调节。 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引起胰岛素 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 B 细胞的活动,使胰 岛 B 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 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 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 A 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 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 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1)正常人血糖浓度为 0.8-1.2g/L,或者是 80-120 mg/dL。 (2)由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信息可知患者可能是输人了外源胰岛素,在特定的情况下 刺激机体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了能与胰岛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胰岛 素抗体,进而导致了低血糖,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IAS 属于自身免疫病。 (3)IAS 患者在饭后半小时由于消化吸收,所以体内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升高会直接刺 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此时胰岛素大量分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抗体会与胰岛素发生特 异性结合,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这样就会导致分泌的胰岛素无法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因此 IAS 患者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饭后 4 小时,由于机体的消耗,血糖浓度会下降,此时胰岛 素的分泌会减少,患者体内较多的胰岛素与抗体发生分离后并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从而使患 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快速下降而表现为低血糖。 【点睛】熟知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利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合理 的分析、综合而后正确解答是应考必备的能力。 10.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 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共同控制,生化机制如下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色的遗 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 ,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图乙 F2 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 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占 F2 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有一株花色为黄色的藏报春花,欲判断此植株的基因型,完成实验设计,并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①实验设计:取该黄花植株___________,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分析:若后代________ , 则该植株基因型为 AAbb;若后代___________,则该植株 基因型为 Aabb。 【答案】 (1).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 (2). 6 (3). 1/2 (4). 自交 (5). 全为黄色 花 (6). 黄色花:白色花=3:1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图甲为基因 A 与 B 的作用机制,其中基因 A 能控制某种酶的合成,这种酶能促进 白色素合成黄色素,但基因 B 抑制基因 A 的作用,因此黄色报春花的基因型为 A—bb,其余基 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B—、 aaB—、aabb;图乙:F2 性状分离比 为 13∶3,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 AaBb,则亲本白花为 aaBB,黄花为 AAbb。 【详解】(1)图甲的生化过程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这是基因对性状间接控制的实例。 (2)图乙中性对性状的杂交后代表现白色,说明白色是隐性,F2 中白色∶黄色 =364∶84=13∶3,显然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 中部 分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基因型共有 6 种,分别为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的基因型为 4AaBb、2Aabb、 2AABbAA 共占 8 份,因此,这些个体占 F2 总数的比例为 1/2。 (3)现有一株花色为黄色的藏报春花,欲判断此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 还是 Aabb,需要进行 自交检测,对于植物来讲,若自交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就不选择杂交方式,因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让该黄花植株自交,然后收获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分析:若后代全为黄色, 则该植株基因型为 AAbb;若后代黄色花∶白色花=3∶1 ,则该植株基因型为 Aabb。 【点睛】能利用自由组合定律常规的基因型以及表现型的比例去突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 够正确辨析题中的生化图解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一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1.我省属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向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通过微生物作用加以分解,可有效 改良土壤。某大学某研究小组欲筛选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菌及自生固氮菌(能够独立进行固 氮的细菌),组成复合微生物添加剂用以改善我省土质。下面为本实验两种相关培养基配方, 请回答: 培养基 1:CMC - Na、NaCl、KH2 PO4,MgSO4·7H2O、蛋白胨、琼脂、蒸馏水 培养基 2:KH2 PO4,NaCl、MgSO4·7H2O、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1)培养基 1 中主要碳源是______ 。两种培养基中,培养基 2 能用于筛选自生固氮菌因为 ___________。 (2)欲用培养基 1 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 1 中还需要加___________,在筛选出纤维 素分解菌(命名为 X)后,需进行玉米秸秆降解能力检测,一般采用对___________进行定量 的测定。 (3)分离纯化得到自生固氮菌(命名为 N)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要测定发酵液中该菌的数 目,可用活菌计数法或_____, 后者计数方法的测量值一般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_。 (4)无菌操作在相关培养基上均匀涂布 N(或 X),晾干后在其表面接种 X(或 N),适宜条 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 X(或 N)周围______(填“有”或“无")抑菌圈(细菌生长受到 抑制形成的透明圈)出现,则两种微生物适合联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CMC-Na (2). 该培养基中无氮源,只有自生固氮菌能在其中生长繁殖 (3). 刚果红 (4). 纤维素分解后产生的葡萄糖 (5). 显微镜直接计数 (6). 大 (7). 无 (8). 无抑菌圈说明 X 和 N 在联合施用时不会相互抑制 【解析】 【分析】 1.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范围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 C1 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 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2.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 微生物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 时间后,通过计数菌落数目计算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由于采用第一种方法计数时不能剔 除死菌,采用第二种方法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 菌落,所以第一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目高,第二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 目低。 3.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 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 【详解】(1)CMC - Na 是培养基 1 中主要碳源,可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 2 中缺乏 氮源,因此能用于筛选自生固氮菌,因为能在其上生长的一定是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 (2)欲用培养基 1 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 1 中还需要加刚果红,加入刚果红可以与纤 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导致 刚果红无法与之结合,而出现透明圈,从而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命名为 X),为确定得 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 和固体发酵,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对纤维素分解后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3)分离纯化得到自生固氮菌(命名为 N)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要测定发酵液中该菌的数 目,可用活菌计数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 由于后者计数时对活菌和死的菌体都进行了计数, 因此该方法的测量值一般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大。 (4)无菌操作在相关培养基上均匀涂布 N(或 X),晾干后在其表面接种 X(或 N),适宜条 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 X(或 N)周围无抑菌圈出现,说明两种微生物在联合施用时不会相 互抑制,因此两种微生物适合联合施用。 【点睛】熟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微生物筛选和计数的原理与方法是 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某基因研究院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绵羊,该绵羊能合成深海鱼体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 omega—3。 (1)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应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和核移植。核移 植后的受体细胞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被激活后,应移入_______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其发 育能力。 (2)科研人员将 omega—3 合成酶的基因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使目的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且在受体细胞内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转化。 (3)若要鉴别 XY 型性别决定的动物胚胎的性别可以获取该种动物囊胚的___________细胞, 并提取其 DNA,用 Y 染色体上特异性 DNA 做探针检测,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 (4)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食用深海鱼肉摄取 onmega—3,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同时环境污 染等问题也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下降。为了改善海洋环 境,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建造海底人工鱼礁,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 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答案】 (1). 动物细胞培养 (2). 发育培养液 (3). 显微注射 (4). 维持稳定和表 达 (5). 滋养层 (6). DNA 分子杂交技术 (7). 自我调节 (8). 整体性 【解析】 【分析】 1.转化的概念: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2.早期胚胎培养用到发育培养基,包含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 清;动物细胞培养用到液体培养基,包含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血 清血浆,取滋养层细胞做 DNA 分析进行性别鉴定。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 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 【详解】(1)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应用到 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核移植后的受体细胞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被激活 后,应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其发育能力,为后续的培养做准备。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这里的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因 此科研人员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 omega—3 合成酶的基因片段导入,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3)若要鉴别 XY 型性别决定的动物胚胎的性别,通常在该种动物囊胚期,提取其滋养层细 胞 DNA,然后用 Y 染色体上特异性 DNA 做探针,与滋养层细胞 DNA 混合进行检测,以确定 待检的滋养层 DNA 中是否含有 Y 染色体上特异性的 DNA,该技术称为 DNA 分子杂交技术。 (4)人们为了摄取 onmega—3,过度捕杀深海鱼,同时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严重破坏了海洋生 态系统,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为了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 发展,建造海底人工鱼礁,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 展和生活需要,经济和生态治理两步误这是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 生态治理的各项措施才能有效落实。 【点睛】本题考查内容较丰富,需要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要点、DNA 分子杂交技术的原 理以及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等等,熟知这些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