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可知,王位变成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夏朝没有九品中正制、郡县制、科举制,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确;B是一种社会形态,排除;CD出现于秦朝,排除。‎ ‎3.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要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A是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B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C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重视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强调“尊宗敬祖”“认祖归宗”,与题干中的“供奉祖先牌位”的风俗相关,故选D。‎ ‎4.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封制。根据“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通过确立唯一继承对象的方式解决了继承制度的不稳定。禅让制是通过让位的方式实现权力继承,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并不能保证继承对象的唯一,这些制度都不能保证继承制度的稳定,故排除A、C、D项。故选B。‎ ‎5.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6.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军机处一日日程噎噎接折(阅读奏折)要要见面(请皇帝旨)要要述旨(拟皇帝旨意)要要过朱(皇帝过目确定)要要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纵论军务,谋划战策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答案】D ‎【解析】根据“军机处一日日程”如接折、述旨、过朱和交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D项正确;军机处虽然涉及军事事务,但没有谋划、决策权,AB两项错误;军机处不是皇帝的书房,职责不是陪读写,C项错误。‎ ‎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受这种自然环境影响,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A. 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 贵族政治、僭主当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可知,希腊没有开阔的平原,陆地被山川河流分割成小块,人们就生活在这些小块陆地上,并且不同小块陆地上的人们因自然阻隔联系、交往困难,这使得希腊城邦呈现出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可知,希腊没有开阔的平原,农业不发达。希腊采取开放的态度, 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的特点,只是使得希腊城邦呈现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特点,不是导致希腊城邦呈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特征的原因,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不是导致希腊城邦贵族统治、僭主当政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8.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执政官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A正确;五百人议事会实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司法机构,执政官是古代西方政权的领导者,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故排除BCD。‎ ‎9.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A. 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C. 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D. 国王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当时雅典君主制被推翻后,实行了贵族政治,故A错误;由于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故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称为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故B正确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并非最主要矛盾,故C错误;当时没有国王,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对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 B. 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C. 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D. 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答案】D ‎【解析】伯利克里改革才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也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注重财产等级,所以也就使拥有财产的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政治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答案】A ‎【解析】古希腊由于海洋和山恋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城邦面积狭小,人口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故A正确;BCD不是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排除。‎ ‎12.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雅典公民是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故D正确;妇女、儿童、奴隶不享有公民权,故ABC错误。‎ ‎13.“公民大会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轮流坐庄 C. 君主专制 D. 代议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所说公民大会的权力和所有公职人员均由公民选举产生等,结合所学可知,这里反映了雅典政治强调“人民主权”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抽签和轮流坐庄的信息,B项错误;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没有君主统治,也不是代议制度,CD两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 ‎14.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轮番而治 C. 法律至上 D. 民主监督 ‎【答案】B ‎【解析】材料“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表明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采取抽签的方式,不能体现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抽签选举的方式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轮流坐庄也就是轮番而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至上,故C项错误。民主监督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15.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A. 协定关税权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永久居住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领事裁判权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协定关税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片面最惠国待遇,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永久居住权,故D排除。‎ ‎16.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B ‎【解析】依据“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导致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流失海外,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涉及对圆明园进行劫掠,排除ACD。‎ ‎1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无论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是洋务运动的开展,都体现出向西方学习的观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已经”和“全面”;C选项局限在“先进的知识分子”;D选项没有认清楚两个政权的本质。‎ ‎18.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表明 A. 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B.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 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是表面现象,排除 A;结合材料可知是指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 B 正确;“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排除 C;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 D。‎ ‎19.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观点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重点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性,故A项错误;材料一定程度上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清朝政府的反动性,故C项错误。故选D。‎ ‎20.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更现代化的政府”应该是指 A. 君主专制政府 B. 民主共和制政府 C. 君主立宪制政府 D. 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国人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有识之士奋起反抗,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材料“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正是这一要求的反映。分析选项,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应排除;C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也应排除;D是指新中国的成立,与题意不符;故B项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21.“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和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国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属于清王朝统治,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统治,但建立的政权具有封建专制色彩,排除B。国民大革命时期,帝制已经被推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张学良说,我的祖辈清末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从我父辈以上几代没有一个好好地死在床上,大多是死于非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张学良前辈参加太平军战死沙场 B. 清末民初政局动荡,生逢乱世性命难保 C. 抗战爆发遭日军屠杀 D. 辽沈战役英勇牺牲 ‎【答案】B ‎【解析】张学良前辈并未参加太平军,排除A;材料中的“清末”“几代”等信息表明事情发生在清末民初,“死于非命”说明当时政局动荡故选B ‎;抗战爆发之时不是清末民初,排除C;辽沈战役是1948年到1949年,并非清末明初,排除D。‎ ‎23.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学校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现场悬挂“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条幅。这场运动 A. 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B. 扭转了中国的外交弱势 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中国代表虽然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但没有扭转中国的外交弱势,故B项错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也没有推翻,故CD错误。‎ ‎24.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经济上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商鞅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利国利民的改革,ABCD都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最能表现毛泽东的“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这一措施促进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型,故选A;重农抑商与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无关,排除B;CD不属于经济措施,排除。‎ ‎25.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民族融合的反映 C.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D.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置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材料中的政策是为了彰显北魏政权统治中原地区的华夏正统地位,故选D;ABC三项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 ‎26.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A. 均输法、市易法 B.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D. 青苗法、免役法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涉及的对商人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商人的措施是均输法、市易法,故A项正确。B项涉及的是军事和农业,排除。C项涉及的是农业,排除。D项涉及的是农民,排除。‎ ‎2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并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②两个法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可见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①正确;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排除②;“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自由劳动力,从而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故③正确;由材料“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可见是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④正确。故选组合,故排除ABD,选C。‎ ‎28.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有7章76条,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统揽统治大权,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统帅陆海军、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实施等权力,国务大臣主要对天皇负责,帝国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极小。这部宪法的制定 A. 主要学习当时美国的政治体制 B. 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当时的德国 C. 完成了日本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D. 在日本建立完善的代议制政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本1889年宪法确立的政体为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故A选项错误;日本的民主化改革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由美国主导实施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日本1889年宪法赋予天皇最高实权、政府对天皇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制约极小,其代议制权力结构中行政机关控制立法机关,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与德国1871年宪法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极其相似,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29.“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 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主观目的之一是为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开辟道路,根据改革的性质和时代特征,为变法而“争求上书”的在当时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材料中涉及的“争求上书”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得到各阶层支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体现不出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统治者对上书奏章的处理方式,故D项错误。‎ ‎30.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 A. 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支持 B. 将无主土地按人口分给小农耕种 C. 统治集团废除了当时土地私有制 D. 当时农民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荒地按人口分给小农耕种,以稳定社会秩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均田制分配的是无主荒地,并未使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C选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并未被废除;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当时农民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1.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A. 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 B. 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 C. 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 D. 商鞅变法卓有成效 ‎【答案】D ‎【解析】秦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宗法传统势力较弱,这样内政改革阻力较小,商鞅变法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六国,“富国强兵”的法家政策在秦国实现得最为彻底,最终秦国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新局面。由此可见,各国对旧制度变革的程度与其发展有很大关系,故选D;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不优越,排除A;长期与戎狄为伍,有利于秦国形成强悍民俗,从而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单方面军事优势并不能确保秦国脱颖而出,排除B;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成功化解六国力量和扩展自身势力,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2.《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册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从地缘管理方式转向亲缘管理方式 B. 由国家控制人口有利于管理和保证兵源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答案】B ‎【解析】在编户齐民制度下,国家通过对百姓户口和人丁数登记造册来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保证赋税和兵役、徭役的征发,故选B;该措施有利于管理百姓的方式由亲缘转向地域,排除A;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这一措施也会削弱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排除C;土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与这一措施无关,排除D。‎ ‎33. 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为田开阡陌封疆”‎ C. “连什伍,设告坐之过” D. “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答案】B ‎【解析】经济决定政治,社会转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选B。A项是文化方面;C项是法律控制;D项说的是重视农耕,并未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 ‎34.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 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 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 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答案】D ‎【解析】从孝文帝改革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案、承担的义务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农民耕种国家土地,同时需要承担租税的义务。故D正确。‎ ‎3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A. 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 整顿吏治,制定行省制度 C. 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分封制 D. 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 ‎【答案】A ‎【解析】均田制的实行,把土地分给了农民,谁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北魏废除宗主督护制,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上述工作,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故选A;元朝制定行省制度,排除B;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C;迁都洛阳虽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和均田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D。‎ ‎36.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 ‎37.北魏孝文帝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推行的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 推行汉化政策 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A ‎【解析】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故选A;BCD三项与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无关,排除。‎ ‎38.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 ‎①青苗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保甲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指的是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中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即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①②③,故选A;保甲法是军事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④,故排除BCD。‎ ‎39.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 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 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 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 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的所用.,故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B项正确。‎ 材料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而不是指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D。‎ ‎40.绘制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 ②、③处应依次填入 A. 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积弱”局面、保甲法与将兵法 B.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积弱”局面、市易法与均输法 C. 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积贫”局面、保马法与保甲法 D. 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结果就是经常换防各地的驻屯军队,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出现,最终形成“积弱”局面。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了改变北宋军队战斗力差的现状,实行的保甲法和将兵法,增强的军队的战斗力,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与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无关,B选项排除;程朱理学属于宋朝思想领域上的变化,与军事的政策无关,C选项排除;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与军事的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 ‎41.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体现了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 A. 官吏任用重视资历 B. 注重实用 C. 法家思想为主 D. 建立近代教学体系 ‎【答案】B ‎【解析】材料“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反映了王安石主张教育为国家之用,说明他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官吏任用、法家思想,排除AC;宋代王安石不可能建立近代教学体系,排除D。‎ ‎42.改革的背景或原因中,作为目的是 A. 巩固统治 B. 客观条件 C. 社会问题 D. 生产力发展 ‎【答案】A ‎【解析】巩固统治可以作为改革的目的,故选A;BCD不能作为改革的目的,主要是改革的条件或背景,排除。‎ ‎43.下面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是 A. 人人获得了土地和财富 B. 指的是获得了人身自由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使农奴摆脱了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故选B;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需要缴纳大量赎金,排除A;农奴解放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实现的,排除C;农奴制改革仅受到农奴主和贵族的反对,排除D。‎ ‎44.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①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有: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都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影响相似,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②③④正确,故选B;①仅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故排除ACD。‎ 第Ⅱ卷 二、填空题 ‎45.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的是:行汉制、( ‎ ‎ )、讲汉语、( )、通婚姻、改籍贯等 ‎【答案】 (1). 易汉服 (2). 改汉姓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的是: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 ‎46.商鞅变法改革成功的原因是( )、( )、( )‎ A.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B.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C.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D.改革家的胆略和远见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的决心 E.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内容全面,措施得当,是商鞅变法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商鞅的胆略和远见卓识是改革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故选ACD。BE不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排除。‎ ‎47.下面改革不属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是( )‎ A. 梭伦改革 B.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答案】A ‎【解析】1765年工业革命,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因此梭伦改革不属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故选A;BCD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 三、材料解析题 ‎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及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答案】(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2)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3)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解析】‎ ‎(1)商鞅变法:根据“为田开阡陌封疆”得出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根据“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得出均田制。‎ ‎(2)根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富强者并兼山泽”概括得出打击了旧势力;根据“为田开阡陌封疆”“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得出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3)结合所学,可从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勇于斗争的精神等角度总结回答。‎ ‎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颁布“青苗法”,解决农户春天播种难题。实行均输法,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1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 ‎(2)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王安石的身份是?‎ ‎(3)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2)身份:王是改革家、政治家 ‎(3)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解析】‎ ‎(1)措施:根据“青苗法”“实行均输法”“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下令各地清量土地”得出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2)身份:材料一说明王安石是改革家,“王安石,两次任宰相”说明王安石是政治家。‎ ‎(3)评价: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可从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宋朝富国强兵,宋高宗的说法是不思改革的托词等角度分析说明。‎ 列宁评价正确。理由:可从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宋朝富国强兵等角度分析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