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目前,中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来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胜者获得茶亭主人设下的华贵奖品。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宋人游艺变成了真正的本土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日本丰臣秀占时代(十六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他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推测,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中国传播出去的。‎ B.唐代文献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明唐朝最早开创了中国茶道。‎ C.僧人荣西是第一个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的人,因此他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 D.昭明禅师在我国经山寺学习了茶宴仪程,成为第一个在日本传播中国茶道的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数据,论证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播地域广阔。‎ B.文章第二段以唐宋饮茶的史料,论述了唐宋时期茶宴盛行,饮茶仪程讲究。‎ C.文章第三段以南浦昭明禅师和珠光为例,论述了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不同。‎ D.文章以大量的篇幅分析了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为日本茶道来源中国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目前世界饮茶人口和茶树的种植范围可知,饮茶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 B.从宋代“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可知其斗茶目的是区分茶叶的品质高低。‎ C.日本室町中期以后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日本的本土茶道才开始真正的出现。‎ D.从千利休总结的茶道四规可以看出,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奔丧 江岸 王魁自娘去世后整整五年没有回故乡黄泥湾了。爹老了,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给宝儿打电话,让他快回来。”‎ ‎“怎么跟他说呢?”‎ ‎“就说我不行了,要见他最后一面。”‎ 王魁的几个姐姐分别叫王凤、王琴、王芳,爹叫了她们半辈子王凤、王琴、王芳。王魁有大号,可爹偏不叫,他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爹还“宝儿宝儿”地喊他。王魁出生之前,爹已经四十七岁了,娘四十五。这么大年龄结出个老秋瓜,怎么不是个宝儿呢?‎ 王魁快速从广州赶回来。一进院子,他就丢了行李,长嚎一声:“爹啊!”救火似的往爹的卧室冲。‎ 爹这两天被女儿们汤汤水水地伺候着,身体本已无大碍,加上得知王魁正在往家赶的消息,病就全好了。他想起床,到村口去接接王魁,硬是被女儿们按了回去。‎ 王魁半蹲半跪在爹的床前,大哭着说:“爹,宝儿回来了。”按照女儿们事先的安排,王魁进来以后,爹只能缓缓地睁开眼睛,气若游丝地哼几声,然后在女儿们的搀扶下慢慢坐起来……可是爹憋不住,竟然呼啦一下直起腰,一把抱住王魁,大声地说:“宝儿,宝儿,俺的宝儿……”这个戏至此彻底演砸了!‎ 王魁从爹的卧室走出来的时候,脸色比锅底还黑。王琴递给他一杯茶,他劈手接过来,掼了个粉碎;王芳递给他一块馍,他也摔在她脚边。一条老黄狗飞快地冲过来,叼起大些的馍块;一群鸡咕咕叫着围过来,啄食四分五裂的馍渣。他一脚踢跑那条狗,又一脚踢飞一群鸡。‎ 王凤也黑了脸,喝道:“王魁,你疯了吗?”‎ 王魁吼道:“我就是疯了。你们知道吗?我们厂现在正是生产旺季,忙得吃饭放屁的工夫都没有。老板死活不批假,我是辞职回来的。”‎ 王芳嘀咕:“不就是打个工吗?以后还能找不到?”‎ 王魁一下子蹦到王芳面前,手指着她的鼻尖,说:“我在这个厂干了十三年,从小工到主管,我容易吗?小工拼死拼活干一个月,才三千元,主管一个月一万多,你知道吗?你去给我找个主管的活儿试试!”‎ 王芳吓哭了,躲到了王凤身后。‎ 王琴气恼地说:“爹五年没见你,能不想你吗?”‎ 王魁说:“想我,看看照片行不行,打打电话行不行,把他送广州去一趟行不行,非得让我回来?我哪个月不给他汇钱,他缺吃缺喝缺穿了?”‎ 王凤重重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过去不是不知道嘛,以后不哄你了。”‎ 王魁冷笑着说:“还提以后?以后不到那一天,你们休想让我回来!”‎ 王凤想再说些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她们走进爹的卧室,围坐在爹的床边。显然,院子里发生的一切,爹尽收耳底。爹浑浊的眼泪像雨天屋檐滴水似的纷纭落下来。王凤给爹擦眼泪,爹的眼泪没擦干,她自己的眼泪反倒流了出来。‎ 吃晚饭的时候,王魁说:“我已经给老板打电话了,想收回辞职报告。老板同意了,让我尽快赶回去上班。明天一早,我就走。”‎ 爹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嚼了,呆呆地看王魁,嚼得半碎的饭粒一点一点从嘴角掉出来。三个姐姐都低下了头,默默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王魁就背着行李,要离家远行。王魁向爹辞行,院内院外,却没有爹的影子。姐姐们簇拥着他,把他送出村庄。‎ 回到家,天大亮了。王芳清扫爹的卧室,王凤和王琴去厨房准备早餐。王芳发现,爹床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烟盒,背面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宝儿,爹对不起你,今后不再拖累你了。”王芳还发现,爹的床上,堆着一沓红彤彤的百元钞票,钞票下面,也是几张打开的烟盒。她把烟盒抽出来,只见每张烟盒的背面,都写着一行行日期和几百上千不等的金额。‎ 王芳凄厉地喊“大姐,二姐!”‎ 王凤和王琴应声而入,接过烟盒一看,都慌了神儿。王凤哽咽着说:“快,快,给王魁打电话,让他快回来。”‎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了王魁回家的背景:王魁五年没有回家;父亲老了,虽然有王魁的几个姐姐照顾,但身体不适,想让儿子回家。‎ B.王魁父亲对年已三十多岁的王魁仍叫着小名,而对王魁的三个姐姐从未叫过她们的小名,体现了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 C.小说写王魁摔了王琴递给他的茶,踢跑了一条狗,踢飞了一群鸡,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非常恼怒的内心活动。‎ D.小说构思精巧,善于设伏笔,如“王魁向爹辞行,却没有爹的影子”这为下文写王魁父亲为了不拖累王魁而“离去”作了埋伏。‎ ‎5.小说写王魁父亲在烟盒上放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你认为王魁父亲装作生了重病要王魁回来的事情是否妥当?请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作为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省,浙江紧密结合省情特别是教育发展现状特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体现浙江特色,又能为国家层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的高考改革之路。‎ 以“3+3”(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和“7选3”(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方式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根据新的考试科目设计,学生能有35种选择,完全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限。数据显示,浙江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选“纯文”的约11%,选“纯理”的近20%,选“2文1理”或“2理1文”的近70%。这表明,改革实现了由相同科目竞争转换为特长科目竞争,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行全科开考,所有科目的学考、选考每年都有两次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校学科教学计划,选择学考和选考的时间及次数。‎ 过去“平行志愿”难以兼顾地域、学校、专业等因素,文科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小,而浙江新的选科模式和志愿设置方式有效弥补过去的不足。据统计,目前浙江考生无论报考什么科目组,至少有68%的专业选择余地,最高可达91%。‎ ‎“浙江高考改革体系包含统考统招、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等四种模式,再辅之以高校自主招生、农村专项等招生通道,学生选择高校的范围非常广泛。”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说,“通过选择,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高校找到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 材料二:‎ 材料三:‎ 令学生紧张的,正是浙江考试的时间安排。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浙江省在每年4月与10月分别组织两镒考试,除语文、数学之外的其他科目进行考试,在整个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除语文、数学之外的每一科目都可以考两次,并自己选择计分的选考科目。与此同时,成绩计算也不再以卷面分数为准,而是以等级计算:在学考合格前提下,从起点赋分40分到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等级是按照成绩在当次考试的排名确定。如成绩在当次考试排名的前1%,赋分100分;排名在前2%,赋分97分,以此类推。‎ ‎“田忌赛马”的策略在一些相对普通的学校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同一次考试中,杭州某中学高二年级500多人中有150人参加了技术科目的选考。该校黄校长介绍:“学校生源不占优势,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基本没有优势。我们就打个时间差,首考就选考技术科目。为此,学校把原本高二开始的通用技术课程提前到高一,和信息技术课一起上。师资紧张,就从职校聘请老师,减少一些其他学科课时。”‎ ‎(摘编自刘博超、高文豪《考生如何用好自主选择权》)‎ 材料四:‎ 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考试科目的时候,重点放在了哪个组合可以获得高分上,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个人发展规划,这与选考制度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洪文说。‎ 根据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数据,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 ‎(摘编自李艳《浙沪初试新高考 优势不小问题也不和》)‎ ‎7.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是我国新轮高考改革的试点省,浙江的新高考既体现浙江特色,又能为我国今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B.浙江201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选“纯文”或“纯理”的人较少,这表明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C.在浙江的新高考中除语文、数学之外的其他科目都可以考两次,并自己选择分数高的科目作为计分的选考科目。‎ D.浙江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志愿方式的设计有效地弥补了过去“平行志愿”方式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选择余地。‎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根据材料二中浙江2017年已经选定作为高考科目的各科人数比例统计情况,我们能够了解到化学学科是被选定作为高考科目人数最多的学科。‎ B.根据材料二中浙江2017年已经选定高考科目的男女人数所占的比例统计情况,我们能够了解到无论男女技术课所占比例最低。‎ C.在浙江的新高考中学生成绩不再以卷面分数为准,而是以等级计算,共分21个等级。‎ D.杭州某中学校长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把原本高二开始的通用技术课程提前到高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高考成绩。‎ E.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对选考制度的设计虽然使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造成了物理学科被扩充的局面。‎ ‎9.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浙江新一轮高考改革有哪些优势。(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已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 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 夏暑权罢讲,祖禹言:“陛下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则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且凡人之进学,莫不于少时,今圣质日长,数年之后,恐不得如今日之专,窃为陛下惜也。”‎ 蔡确既得罪,祖禹言:“自乾兴以来,不窜逐大臣六十余年,一旦行之,流传四方,无不震耸。确去相已久,朝廷多非其党,间有偏见异论者,若一切以为党确去之,惧刑罚失中,而人情不安也。”时大臣欲于新旧法中有所创立。祖禹以为:“朝廷既察王安石之法为非,但当复祖宗之旧,若出于新旧之间,两用而兼存之,纪纲坏矣。”‎ 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武安军节度副使,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 ‎(选自《宋史·范祖禹列传·第九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B.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C.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仕是指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B.疏在文中是指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的奏折,属于议论文的一种文体。‎ C.薨是指古代诸侯之死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亦可指帝王和王后的死。‎ D.学士最早指古代读书的贵族子弟。文中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祖禹深得器重,不附权贵。王安石执掌朝政时,特别器重他,王安国将这些情况告诉了祖禹,但范祖禹最终没有前去拜见王安石。‎ B.范祖禹为人耿直,勇于进谏。蔡确获罪后,朝廷认为有偏见异议的都是蔡确的人,要全驱除,他奏折反对这一做法。‎ C.范祖禹自觉避嫌,主动辞官。在吕公著执政的时期,祖禹以自己是吕公著的女婿为由,主动辞去了朝廷 D.范祖禹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圣质日长,数年之后,恐不得如今日之专,窃为陛下惜也。(5分)‎ ‎(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新秋夜雨 白居易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以“蟋蟀”凄切地鸣叫写出了新秋初凉的景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新秋”二字。‎ B.颔联“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发了诗人在雨夜孤独寂寞之情。‎ C.“曙早”与前面的“暮”“半夜”既写出时间的变化,也写出诗人一夜未眠。‎ D.“凉初簟未收”写出了初秋时节天气还很热的特点,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不安。‎ E.白居易的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常用俗语入诗,本诗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15.本诗首尾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认为三类人真正的达到了“无所待”的逍遥境界的句子是“ , ”。‎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百多年前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人遭受了空前绝后的屈辱,痛定思痛之际,我们更庆奋发图强。‎ ‎②京东众筹不仅给予初创型企业以扶持,在帮助粗具规模的企业成长过程中,京东众筹更为其带来了无异于为虎添翼的效果。‎ ‎③土地流传中越俎代庖 的现象时有发生,央视在去年曾报道,河南省社旗县庙店村,数百亩土地在农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流传”。‎ ‎④娱乐报道中掀起了一股炒作明星绯闻丑闻隐私劣迹的事件以期达到穿云裂石的效果的风气,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 ‎⑤面对观众提出的一个个尖锐问题,主讲嘉宾不回避、不推诿,而是诚挚地回应,鞭辟入里地分析,从而厘清了大家的模糊认识。‎ ‎⑥近几年来,在对落马贪官的“精神清算”中,几乎都会发现一些读者来冠冕堂皇的廉政语录、一些貌似雷厉风行的反贪举措。‎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国家卫计委等四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我省首批被确定为11个综合试点的省份之一。‎ B.近日修订的《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对利用互联网犯罪的十五种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加大惩处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 C.北师大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是“数字原住民”,网络已渗透到青少年一代的娱乐、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 D.在河南荥阳多个村聚集了一批翻新大型游乐设备的厂家,他们用低价从各地回收二手大型游乐设备,自行翻新加工后出售。‎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有一天,饭厅厅长要召开伙食委员会议,让我去请负责的老师来参加会议。我在办公室见到了莫老师,说:“莫老师,厅长请您去开会。”‎ B.记得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同学,一天下课后,他问一位年纪很大的教授:“您今年几岁了?”‎ C.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足下做主了!”‎ D.我寒假回南方过年,返校后遇到一位同事,交谈中他知我返乡过年,于是客气地问起我父亲的情况说:“家父身体可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被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虽然最近几年食品染色事件挺多,但是大家还是不能 ① 。比如洗草莓发现水竟然变红了,主要就是因为 ② ‎ ‎,事实上,很多天然食物中的天然色素都是可以溶解到水里的。除了掉色,天然食物还有很多有趣的“变色”现象,其实都与天然色素的性质有关系,并不一定 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中学生渴望友情,网络社交为中学生打开了一扇门,定能让中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网络社交还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交际面,一定会让他们朋友遍天下,同时让他们了解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活。过去孩子和外界接触,会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网络社交完全没有了地域、背景等约束。‎ ‎①网络社交不一定就能让中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南京某中学的学生家长反映,该校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值班,早自习期间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晚自习家长需要看两个小时班。有人认为此举让家长参与学校教学过程管理,角色的互换互动,可以为家校沟通增添新色彩。也有人认为此举非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家长参与,有时反而会增加管理负担,社会分工也被打乱了。也有人认为让家长参与教育,实际上可能是学校在推卸责任。‎ 对于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体验与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A“据推测”错误,原文推测的是传播时间,而不是“中国传播出去”。B“说明唐朝最早开创了中国茶道”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茶道的最早文献记载。C无因果关系)‎ ‎2.C(“论述了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不同”错误,就百论述中国茶道传播对日本的深刻影响)‎ ‎3.B(曲解文意,“目的是区分茶叶的品质高低”错误,原文应是区分茶者水平的高低)‎ ‎4.B(“从未叫过她们的小名”不妥,文中只是说“叫了她们半辈子王凤、王琴、王芳”,不等于从未叫过她们的小名;“重男轻女的思想”错误,只是晚年得子比较疼爱而已)‎ ‎5.①与王魁所说的“我哪个月不给他汇钱”形成照应,揭示了钱的去处。②“烟盒的背面都写着一行行日期和几百上千不等的金额”体现了王魁父亲对儿子的思念。③用王魁父亲与王魁两人不同的行为形成对比,表现了王魁只知寄钱而不知父亲的思念。④凸显了金钱不来亲情的主题。(每点2分,给满5分)‎ ‎6.观点一:妥当。①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思念是痛彻心腑的,何况儿子王魁五年没有回来了,这并非是恶意欺骗。②王魁以工作艰难忙碌、要挣钱养家为借口不回家,王魁父亲不采取这种办法无法让王魁回来,这也是无奈之举。③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忽视了长辈的情感需求,认为让父亲衣食无忧就是对长辈尽孝,其实父母等长辈要求的不多,只不过是常回家看看而已。‎ 观点二:不妥当。①父亲没有理解王魁。作为父亲,应该理解儿子在外的辛苦,没有实在无法解决的困难,怎么能因为亲情的需要而影响孩子的工作呢?②王魁还是富有孝心,每个月都会寄钱给父亲,而且父亲有王魁的几个姐姐陪伴,若是想儿子,还可以如王魁所说采取多种方式聊慰思念之苦,完全没有必要他回来。③现实中老人自己、子女以及社会可以从多方面丰富老人的情感生活,减轻老人在子女不在身边时的痛苦,减少类似事件或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任选一种观点,每点2分,共6分,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7.C(“并自己选择分数高的科目作为计分的选考科目”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并自己选择计分的选考科目”而不是分数高的科目作为计分的选考科目,实际上有的考生从专业选择的角度来选择科目作为计分的选考科目)‎ ‎8.AC(答对一项给2分,全对给满分)(B男生中思想政治占比最低。D“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高考成绩”错误,原文并未明确说出。E“虽然使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错误,原文说许多学生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 ‎9.①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②考试机会增多,改变过去“一考定终生”的状况。③报考时专业选择余地更广。④招生模式更丰富,学生上大学的途径更多。(每点1分)‎ ‎10.B(原文标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 ‎11.C(“亦可指帝王和王后的死”错误,帝王和王后的死亡称为崩)‎ ‎12.D(“但他认为所言灾情属实,应立即赈济”错误,文中有“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的信息,说明范祖禹只是说“灾情即使稍有夸大,应当忽略不追究”,没有肯定所述灾情符合实际)‎ ‎13.(1)现在陛下一天天长大,数年之后,恐怕就不像现在那样专心,我替陛下感到惋惜。(关键词:日,一天天,名作状;窃,我;惜,惋惜;各1分。大意2分)‎ ‎(2)当时皇上有用章惇为宰相的意思,祖禹竭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有被采纳,他就请求调任外地。(关键词:相,名词作动词,当宰相;力,极力;不见从,被动句式,不被采纳;各1分。大意2分)‎ ‎14.BD(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B并无拟人手法。D“凉初簟未收”是天气刚转凉,竹席上的凉气更加寒冷的意思,以此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15.首联“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写诗人从蟋蟀的鸣叫声中听出了光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暮年凄凉的哀叹之情。(3分)而尾联“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则写出诗人在新秋夜雨过后,无人相伴而游的哀伤,“老人”二字凸显了诗人的暮年之叹。(3分)‎ ‎16.(1)至人无已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7.A(①空前绝后: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使用不正确。②为虎添翼:替考虑添上翅膀。比喻助长恶人的势力。使用不正确。③越俎代庖:比喻超过权限办事或包办代替。使用正确。④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不正确。⑤鞭辟入里:形容分析说明问题深入透彻,切中要害。使用正确。⑥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使用正确)‎ ‎18.D(A语序不当。“首批”应放在“被确定为”后。B搭配不当,“惩处……问题”不搭配,把“问题”改为“行为”。C不合逻辑,“娱乐、生活、社交”并列不当)‎ ‎19.A(B“您今年几岁了”不得体,应为“您高寿”。C足下是敬辞,使用不正确。D“家父”‎ 是谦辞,不可用于称别人的父亲)‎ ‎20.①把掉色的食物都认为是染色的(2分) ②食物中的天然色素溶解到水里了(2分)‎ ‎③就是添加了人工色素(2分)‎ ‎21.②网络社交不一定就让他们朋友遍天下 ‎③网络社交不一定就完全没有地域、背景等约束(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5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范祖禹字淳甫,幼年丧父,叔祖父范镇抚养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宴会时,他都面容凄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后来到了京城汴梁,所接触的都是一时名人。当时是王安石执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与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谒王安石,但范祖禹竟不为名利所动,没去拜谒。富弼致仕以后住在洛阳,很少与人接触,唯独对范祖禹例外;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 哲宗继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后吕公著执掌朝政,而范祖禹是吕公著的女婿,避嫌辞职改任祠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 夏天暑热,暂停讲书,范祖禹上疏皇帝认为,“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叫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建议哲宗恢复讲读。不久,范祖禹迁任起居郎,又召任中书舍人。吕公著死去,召拜右谏议大夫,首次上疏论皇帝正心修身的必要性。‎ 蔡确得罪,范祖禹上疏,建议宽厚对待大臣。蔡京在蜀地任职,范祖禹上疏批评蔡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当时的执政大臣想在新法、旧法中间依违模棱,范祖禹上书反对。‎ 皇帝当时准备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反对的人为数不少,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不久,有人上奏论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刊落事迹、变乱美恶,再加上曾经上书谏禁中雇乳媪事,于是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二地;不久,又迁往宾州、化州二地安置,很快死去,卒年五十八岁。‎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