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 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 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记述 出处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 ‎(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3.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 A.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 C.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4.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5.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6.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7.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发挥了军机处的特殊作用 D.改变了地方割据局面 ‎8.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 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9.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维新派 A.开创西式教育先河 B.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C.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D.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10.《万国公报》编辑范玮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于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于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 A.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 B.《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 C.清政府的舆论控制彻底失效 D.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 ‎11.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 A.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 B.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主革命意识 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 D.迎合经济萧条带来的社会心理 ‎12.‎ 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党和国家还从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方面帮助农民。这些举措 A.强化了农民的宗族血缘观念 B.增强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C.淡化了农村的阶级斗争意识 D.加大了农村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13.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14.下表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从欧洲大陆商品进口统计数据(除爱尔兰),由此可知英国 英国从欧洲大陆商品进口统计(单位:千英镑)‎ 产品 ‎1699—1701‎ ‎1722—1724‎ ‎1752—1754‎ 亚麻布 ‎846‎ ‎922‎ ‎853‎ 食品 ‎864‎ ‎843‎ ‎659‎ 原材料 ‎1507‎ ‎1748‎ ‎2200‎ A.工业革命导致原料进口增加 B.对欧洲大陆的经济依赖增强 C.重商主义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D.对欧陆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 ‎15.19世纪中后期,英国给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内的德国仿制英国品牌的次货打上“德国制造”的商标,结果,后来此商标却成为了制作精巧和质量优良的标志。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丧失了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B.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德国工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步 D.德国注重维护自主品牌的地位 ‎16.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 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 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 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 ‎17.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18.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 时间 中国 西方 ‎15~16世纪 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药学成就之大成 哥伦布航行抵达美洲;布鲁诺宣扬“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 ‎17~18世纪 徐光启从澳门延请西士,募购西洋火炮;黄宗羲写成《明夷待访录》;康熙设置南书房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洛克发表《人类理解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赠送英国“君主号”战舰模型等 ‎19世纪 ‎“一口通商”体制;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开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厂已达数十万家;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方针 ‎——据《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整理 上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一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伦敦人口增长了4倍多,从1550年的7.5万增长到1650年的40万,伦敦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16、17世纪前后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伦敦先后爆发了十多次大的瘟疫,对当时的社会危害极大,不仅造成人口大量的丧失,并且造成了经济萧条、社会不安。 ——摘编自塞常磊《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与社会》‎ 材料二 伦敦发生鼠疫后,基督教会束手无策,民众对救会的权威性与神圣性产生怀疑,进一步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在医学界的要求和建议下,政府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一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传统宗教疗法几乎被完全抛……因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既是稳定统治秩序的根本需要,同时又是压制地方势力,拓展王权权威的现实要求。1578年后,王室政府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专门在牛津大学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为国家防疫减灾提供医学咨询。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政府先后出台《政令大全》等法令政策,进一步加强隔离和对贫民救助力度。在借鉴吸收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英国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国特色的防疫制度和体系,这显然加快了鼠疫在英国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可能造成1617世纪伦敦瘟疫频发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应对瘟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6分)‎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D 7.B 8.B 9.D 10.D 11.C 12.B 13.A ‎ ‎ 14.C 15.C 16.A 17.D 18.D ‎19.(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10分)‎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 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3)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 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6分)‎ ‎20.示例:论题:15世纪至19世纪的中西方科技。(12分)‎ 阐述: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是中国传统科技衰落的明显体现。这是因为以强调实用和注重经验积累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明清缺乏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传统科技发展缺乏足够动力;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八股取士和严酷的思想文化专制统治使古代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与政策支持。而同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勃兴,逐渐超越中国,引领时代潮流。西欧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为哥白尼“日心说”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冲击基督教神学,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断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示例”仅作参考,也可从“15世纪以来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向不同”,“西方侵略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世界工业文明的扩展及近代中国的应对”等角度着手分析)‎ ‎【解析】‎ 首先,要注意阅读表格中的材料,题干提供的是15世纪至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所以读后提取论题应该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或者中外互相影响的角度来提取,才可以准确对应命题立意;提取论题可以就一个阶段进行中外比较也可以从三个阶段综合提炼,可以就某一个视角提炼,也可以综合各个角度总体上提炼;之后就是要进行阐释,阐释首先要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来论述为何会得出上述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去论证为何会有上述论题的结论,具体可从当时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同史实去分析,一定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1.(1)“圈地运动”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拥挤;伦敦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外来物种和人口流动频繁;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医疗水平低下,缺乏防疫观念等。(6分)‎ ‎(2)特点:注重世俗化应对;积极采纳各方意见;政府高度重视;注重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等。‎ 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医学及自然科学的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