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提前班)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提前班)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3.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细胞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4.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均不属于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是不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的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5.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6.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其中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女儿可能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病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7.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A链中A+T占48%,则B链A+T占52% 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A链、B链的方向相反,共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DNA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内侧,构成基本骨架 8.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9.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A.5:1 B.6:1 C.7:1 D.9:1 10.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1.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②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③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丁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精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D.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3.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雌株 B.—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只有雄株和雌株的植株群体内传粉,产生后代中,雄株比例大于1/2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评价是 ①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对母本在花开放前去雄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仅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A.一种说法正确 B.两种说法正确 C.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1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 C.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16.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C.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D.甲组细胞中核DNA数目可能是丙组细胞的一半。 17.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瓣中红色是经过多步化学反应生成的,其中所有的中间产物都是白色,三个开白花的纯种品系(白1、白2和白3)相互杂交后,所得后代中花色的比例如下表: 杂交组合 杂交 F1 F2 一 白1 × 白2 全部红色 9红︰7白 二 白2 × 白3 全部红色 9红︰7白 三 白1 × 白3 全部红色 9红︰7白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表中数据说明,该植物花的颜色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所决定 B.杂交组一、二和三的F1植株均产生四种配子 C.由杂交组一得到的F1代和纯白3植株杂交,所得后代都是红色 D.如果将杂交组一和杂交组三中所得到的F1进行杂交,3/4的后代将开白花 18.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19.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A.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3 :1 B.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2 :1 C.均为黄色短尾 D.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长尾=6 :3 :2 :l 20.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21.某随机交配植物有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1 浅红色×浅红色 浅红色 : 白色= 3 : 1 2 红色×深红色 深红色 : 红色 : 白色= 2 : 1 : 1 3 浅红色×红色 红色 : 粉色= 1 : 1 A.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 B.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都为杂合子 C.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 D.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 22.细胞中某生命活动过程和某物质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肌肉收缩时,图1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形状改变 B.③处磷酸键较②处不稳定,且所含的能量也更多 C.ATP中的结构①即图2中的A,该结构在RNA中也存在 D.ADP失去一个磷酸基团之后,即可用于图2中物质的合成 23.下图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在减数第—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类型一定相同 D.据图分析,②和④是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4.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不同 B.甲、乙两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产生,可以不必设置 C.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 D.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 25.已知某草本植株高度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高高度为3m的植株与最矮植株1.2m的植株相互授粉,子代株高均为2.1m。高度为2.4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株高为2.4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B.5/16 C.3/8 D.7/16 26.某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精子(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B.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C.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二个次级精母细胞 D.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三个次级精母细胞 27.某基因14N含有2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30%,若该DNA分子用15N加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1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C.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5600个D.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 28. 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56%,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0%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 A.34%、14% B.22%、30% C.22%、28% D.24%、26% 29.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 A.遗传因子组成 B.遗传因子的结构 C.产生配子的类型 D.产生配子的比例 30.如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二、非选择题(二大道,共40分) 31.(20分)Ⅰ.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 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Ⅱ.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___________.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1:杂交组合:_________预期结果:子一代中_____________ 实验2:杂交组合:_______预期结果:子一代中____________ 32.(20分)Ⅰ。下图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 (1)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______阶段。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图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②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 Ⅱ。(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有________。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大量复制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高一生物提前班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可见,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A、B正确;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2.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出现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3.C【解析】甲图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的分裂后期,A错误;甲图中的AB段表示DNA的复制,若发生在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可能进行减数分裂,也可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在图乙A时期为染色体复制完成,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C正确;在图乙中,CD段可认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离,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D错误。 4.C由图示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常染色体上,而辰砂眼基因v、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等位基因的定义(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它们均属于非等位基因,故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特点是:染色体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结构稳定,数目清晰,故B项描述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点均会一分为二,每条染色体变成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在纺锤丝(星射线)的牵拉下,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的,故C错误; 含基因cn、cl、v、w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可能会进入同一个次级性细胞,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故D正确; 5.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一般比X染色体短小,但是也有Y比X大的,如果蝇,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可能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错误;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大部分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之分的,D错误。 6.D初级精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即该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A正确;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形成四分体,B正确; 由分析可知,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他们可能生出基因型为aaXbY,aaXbXb 的后代,即可能生两病皆患的后代,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时3/4×1/4=3/16,故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7.C若A链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量的48%,由于A链与B链是互补的,则B链中A+T也是占碱基总量的48%,故A错误;④并不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只是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胞嘧啶和脱氧核糖相连形成的结构,故B错误;A链从上到下,方向为5’端到3’端、B链的方向则恰好相反,每条链5’端含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共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项正确;DNA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内侧,A与T配对,C与G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而外侧是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故D项错误。 8.D试题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分裂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样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由于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为TTMM,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为TM或tm,故选D。 9.C设这一对等位基因为D、d,子一代植株的基因型为Dd,由于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则子一代所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3:1,但卵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不变,仍为D:d=1:1,推知子二代出现dd基因型的概率为1/4×1/2=1/8,性状分离比为7:1,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B已知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即黄色:绿色=3:5,圆粒:皱粒=3:1,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则亲本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可以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故选B。 11.D【解析】甲图中生物含有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2)×(1/4)= 1/8;乙图细胞的每一极含有同源染色体,一定是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丙图所示家系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丁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考虑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精细胞。 12.B【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A、D项正确;每一个基因的4种碱基对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而不是随机排列的,B项错误;遗传信息就蕴藏在基因中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C项正确。 13.D【解析】 g-g-和Gg能杂交,但其杂交后代为1/2Gg-(雄株)和1/2gg-(两性植株),不能产生雌株,故A项错误;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gg-)最多可产生2种雄配子和2种雌配子,即g和g-,故B项错误;两性植株自交可能产生雌株,如gg-×gg-后代可能出现的g-g-是雌株,故C项错误;只有雄株(GG或Gg或Gg-)和雌株(g-g-)的植株群体内传粉,GG×g-g-的后代都是雄株Gg-,Gg×g-g-的后代有1/2雄株Gg-和1/2两性植株gg-,Gg-×g-g-的后代有1/2雄株Gg-和1/2雌株g-g-,所以只有雄株和雌株的植株群体内传粉,产生后代中,雄株比例大于1/2。 14.A【解析】豌豆的蝶形花冠中有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雌蕊和雄蕊,所以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为防止其自身花粉成熟时传粉,应在花蕊成熟前对母本去雄,①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不仅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还需要其他条件,例如雌雄配子中含有D基因和d基因的配子数目要相等、D基因对d基因完全显性、产生的子代都能正常生活等,③错误;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④正确。 15.C【解析】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的前期,B错误;③过程表示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D错误。 16.A【解析】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其中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数目为2N,精细胞核DNA数为N,A错误;丙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该包括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而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乙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包括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故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C正确;甲细胞中的DNA可能是N或2N,丙细胞中的DNA为4N,因此甲组细胞中核DNA数目可能是丙组细胞的一半,D正确。 17.D A. 该植物花的颜色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所决定,A正确;B. F1中含两对基因杂合,杂交组一、二和三的F1植株均产生四种配子,B正确;C. 根据假设,白1、白2和白3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由杂交组一得到的F1为AaBbCC,和纯白3植株AABBcc杂交,子代为A_B_C_,所得后代都是红色,C正确;D. 根据假设,杂交组一和杂交组三中所得到的F1分别为AaBbCC、AaBBCc,杂交子代有3/4A_B_C_,故3/4的后代将开红花,D 错误。 18.B【解析】根据题意,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A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有标记,所以子细胞中全有标记,B正确;精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标记,其它的链中都是未被标记的链,所以含14N的染色单体共16条,C错误;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减Ⅰ中期含有14N的染色单体是16条,D错误。 19.B试题分析:AaBb×AaBb分解开来,Aa×Aa的后代为1/4AA,1/2Aa,1/4aa,其中AA致死,故Aa占2/3,aa占1/3,Bb×Bb的后代为1/4BB,1/2Bb,1/4bb,其中bb致死,故BB占1/3,Bb占2/3,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可得到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20.C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标记的DNA分子有6个,A项正确;YyRr和YyRR杂交,后代出现黄圆∶绿圆=3∶1,B项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需6mol O2,产生6mol CO2,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 CO2,因此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消耗的O2∶释放的CO2=3∶4,C项错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D项正确。 21.B依题意和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某种植物的花呈现出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受一组彼此间具有完全显隐关系的复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浅红色、b3-粉色、b4-红色、b5-深红色)。杂交组合1:两个浅红色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白色=3∶1,说明显隐关系为浅红色>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1b2,F1的基因型为b2b2和b1b2(浅红色)、b1b1(白色);杂交组合2:红色与深红色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深红色∶红色∶白色=2∶1∶1,说明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1b4(红色)、b1b5(深红色),F1的基因型为b1b5和b4b5(深红色)、b1b4(红色)、b1b1(白色);杂交组合3:浅红色与红色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红色∶粉色=1∶1,说明显隐关系为红色>粉色>浅红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3b4(红色)、b2b2(浅红色),F1的基因型为b2b4(红色)、b2b3(粉色)。综上分析,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A正确;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中,杂交组合3的浅红色亲本为纯合子,B错误;F1中浅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3b2b2、2/3b1b2,产生的配子为2/3b2、1/3b1,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2b2(浅红色)∶b1b2(浅红色)∶b1b1(白色)=4∶4∶1,因此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C 正确;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D正确。 22.D【解析】图1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供给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A正确;ATP分子中,③处的高能磷酸键含有的能量最多,也最不稳定,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合成,B正确;ATP中的结构①和图2中的A都表示腺嘌呤,RNA分子中也含有腺嘌呤,C正确;ADP失去一个磷酸基团之后,可以用于合成RNA的原料,而图2中为DNA,D错误。 23.D【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会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项错误;在减数第—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类型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②和④是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项正确。 24.D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可使部分R型菌发生转化,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相同,A项错误;丙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排除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的可能,B项错误;丁组的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不能说明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C项错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D项错误。 25.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高度是0.5m,每个隐性基因增加的高度是0.2m,可推理出高度为2.4m的植株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如AABBcc、AAbbCC、aaBBCC、AaBbCC等,但题意中该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如基因型为AaBbCC,自交后代株高为2.4m的个体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CC(1/2×1/2×1)、AAbbCC(1/4×1/4×1)、aaBBCC(1/4×1/4×1),所以后代株高为2.4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2×1/2×1)+(1/4×1/4×1)+(1/4×1/4×1)=3/8,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26.B【解析】依题意可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减数分裂过程可推知,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ab或Ab、aB,因此这4种精子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而可能来自两个精原细胞,A项错误,B项正确;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子的基因型也相同,为AB或Ab或aB或ab,所以这4种精子不可能来自二个或三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是来自四个次级精母细胞, C、D项错误。 27.C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X层全部是一条核苷酸链含14N和互补链含15N的DNA,A错误;在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含14N和15N,6个DNA分子只含15 N,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B错误;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在含有2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占30%,因此鸟嘌呤占20%,共有2000×2×20%=800个,所以W层中含15N标记鸟嘌呤为800×14÷2=5600个,C正确;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2=7:1,D错误。 28.D在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56%,所以该DNA分子中A+T=44%。每一条链中A+T所占比例也是44%,G+C所占比例是56%。由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和30%,则这条链中T为44%-20%=24%,G为56%-30%=26%。因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与这一条链中的T和G所占比例相等。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24%、26%。 29.B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测交实验不能测定遗传因子的结构,B符合题意;测交实验可测定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CD不符合题意. 30.D此细胞内含有四分体,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图形表明,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图中A与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31.(1)1/6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4) 碱基互补配对 不能 ♀黄体×♂灰体 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灰体×♂灰体 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32. Ⅱ 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Ab (1). ①②③ (2). ④ (3). mRNA、tRNA、rRNA (4). 能携带遗传信息,且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5). 38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