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北仑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陈思慧 审题:王珊莉 1.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诸神中有帝或上帝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据此可知 A.商朝时原始宗教开始出 B.中国早期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皇权独尊的思想己经确 D.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据《战国策》记载,平原君赵豹在秦赵对峙时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这一记载体现出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已普遍使用 B.灵渠的修建使得军粮运输便捷 C.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国力强盛 D.战国道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 3.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集市——草市出现,对当时“草市”表述正确的是 A.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B.不受政府的行政管理 C.在政府指导下形成 D.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 4.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下列唐宋名窑位于黄河流域的有 ①定窑 ②钧窑 ③耀州窑 ④龙泉窑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 6.《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此材料中的“宣政院” A.为中书省派出的地方官署 B.下设路、府、州、县四级 C.为管理元大都周边地区的机构 D.有权主管藏族军民政教等事务 7.清代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随时令其离开回原衙门;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没有定制、是临时机构 B.运行高效、但决策具有随意性 C.随机择人、保密性特强 D.法规完善、政务处理有章可循 8. 近曰“奇迹天工一一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相关信息,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获得“丝国”称号 ②铸成“司母戊大方鼎” ③制瓷业成独立生产部门 ④发明“转轮排字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9.1939年胡适曾说:“十月十日之于中国人的意义就等同于七月四日之于美国公民的意义。”胡适所言“十月十日”发生的事件的直接结果是 ①辛亥革命正式爆发 ②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③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④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抗战时期,某中国将领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驰骋沙场,亦战死沙场。他在殉国时说道:“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可安。”这位将领殉国于 A.平津抗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1.漫画是一种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下列反映《马关条约》签订所带来后果的漫画是 12.中共某次会议中,决定了要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并担负起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B.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13.中国第一条地铁是北京地铁,全长23. 6公里,共设17个车站,是中国地铁之先河。当时这一地铁项目定位为“战备为主,兼顾交通”。这条地铁开始运营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2018年12月2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2 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迅速。自行车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最早是在 A. 19世纪中后期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50年代 D.改革开放后 15.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16.一部纪录片对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曾有如下评述:“周恩来及时地折衷了有关国家的意见,提出了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问题上,周恩来总理进一步协调了与会国家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这次会议是 A.联合国大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7.读下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18.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1961年下半年,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19.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 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 20.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在介绍中山装时,提到在设计之初就隐含了特别含义:袖口三粒小扣代表三民主义;四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五粒衣扣象征五权宪法。近来学者考证发现这一观点是复旦大学夏林根老师于1992年《第一套中山装》一文中率先提出的。但夏老师没有注明这种说法缘何而来,这是最大的硬伤:二是夏老师是旅游专业教授,对历史真实性的判断或许没有历史专业人员那么严谨;三是宣传中山装诞生于上海,并具有特殊意义或许符合旅游从业者的职业追求。学者们最终认定这种所谓“特别含义”只是民间娱乐。这一事件说明 A.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权威性已经不容乐观B.只有历史专业人员的研宄观点才值得肯定 C.服装具有象征性,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D.历史是客观的,真相永远立存在某个地方 21.恩格斯在研究古代希腊的改革时曾这样评价一项措施“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部的因素——私有财产。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了新的失败。”这项使“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的具体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 B.公民等级制度 C.公职津贴制度 D.积极发展工商业 2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位高权重的伯里克利在首席将军任上就曾被控渎职而被处以罚金。在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法律执行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陶片放逐法 23.曾有学者如此表述16世纪欧洲商业上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些从没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过的海外商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市场上普通的日常用品逐渐代替了高级奢侈品,过去为封建贵族进口贸易转向为广大居民的—般消费,也使商业经营采用资本主义方式,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欧洲场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在 ①商品种类增多 ②贸易范围扩大 ③贸易中心转移 ④经营方式转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变化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 B.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 C.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 D.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 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这些公司 A.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B.减少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C.推动了“大工厂制”的确立 D.解决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问题 26.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8年任期中,集中精力振兴经济,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历时最长久的低通胀、低失业和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助推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政策有 ①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②强化财政赤字政策 ③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④增加供应刺激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7.二战后的日本通过实行“统制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等模式,使得其经济迅速崛起。属于其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证据是 A.在短短30年内就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 B.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 C.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太阳神塔象征其经济的崛起 D.20世纪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发展速度没受影响 28.某国际组织规定加入时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这一国际组织 A.正式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 B.促进和带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 C.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D.创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29.美国国会于1933 年3 月9 日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这一措施立即引起欧洲、日本等的报复措施,各国纷纷宣布本国货币贬值,引发了全球的货币大战,使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有鉴于此,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 A.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B.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协议临时适用书》 C.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D.签订了《巴黎条约》 30.20 世纪50 年代末,英国原计划建立一个广泛的欧洲自由贸易区,遭到戴高乐将军和阿登纳总理的反对,但还是在1959 年11 月20 日成立了包括英国、瑞典、丹麦、挪威、奥地利、瑞士和葡萄牙等七国在内的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立。可见这一协会的成立主要针对的是 A.欧共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盟 D.不结盟运动 31. 美日关系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1)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威胁。(2 )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该政府应尊重他国权利……”即使日本从属于美国。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高兴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 1948 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声称,美国要使日本成为远东兵工厂和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1954年3 月,美日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中国、苏联为敌,重新武装日本。 ——汪宏玉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进入1995 年后,……就日本而言,建立与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将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日本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目的不是与美国一体化,而是积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 ——刘世龙《日美关系的两个周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美日关系的诉求。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6 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 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 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据《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绘制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在党的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更把“两个毫不动摇” 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据《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所带来的标志性意义。(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党的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认识” 及相应意义。(6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徽商、晋商等商帮为代表的大商人资本兴起,全国性市场形成;一批新的工商业城市、市镇与集市蓬勃兴起,出现早期市镇化趋势。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材料二 15—17世纪,英国传统的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工商业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的政治转型表现为君主主权逐渐转移到议会主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英国原有的议会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起了重要作用。但促使英国完成社会转型的则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的生产组织形式,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修建等改变了英国社会面貌;更为主要的是工业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靠农业生存。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陈二力《英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其“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英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分析其转型成功对英国和世界的主要历史影响。(10分) 北仑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D D A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B B B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B C C C A B 31.(1)由削弱、限制日本变为扶持日本。(2 分)战后美苏走向对抗,日本成为美国后勤物资的主要供应地(兵工厂);中国国共内战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与中国合作的希望落空。(2 分) (2)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摆脱美国控制,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4 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 分) 32. 33.(1)表现:经济领域,农业、手工业日益商品化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商业发展,部分地区开启早期市镇化进程。(1分)政治领域,孕育出了某些带有近代政治色彩的新因素。(1分)思想领域,反传统与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潮兴起。(1分) 原因:落后的专制制度及其政策;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落后的科学技术和保守的思想文化;(回答其中2点,得4分)西方列强的入侵,打断了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1分) (2)因素:英国国内长期的圈地运动;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海外贸易发展,通过殖民扩张与争夺而建立的全球商业网络;议会对王权斗争的胜利和建立代议制;工业革命的成功开展。(4分) 影响:英国完成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成为世界强国;(2分)为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的成功模式,但也催生了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殖民反抗斗争,以及新的资本主义列强间的国际争夺。(4分,任答2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