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很早就提出“仁民爱物”观念,如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爱物”,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体现了仁道的道德意识;在如何对待物的问题上,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意识。 “仁民”主要涉及仁道原则与人的关系,它意味着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仁道原则基于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仁”, 基本含义则是“爱人”。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何为“仁”时, 孔子的回答便是:“爱人” (《论语•颜渊》) 。所谓“爱人”,其基本含义即肯定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 并把人作为有自身价值的对象来对待。《论语•乡党》中记载:一次孔子上朝回来,听说马厩失火,马上急切地探询“伤人乎?”。“伤人乎”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是把人看作与物或工具不同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对象。这同时体现了仁道的原则,而 “仁民”,也意味着用这样的仁道原则来对待他人。 “爱物”则是将这一仁道原则进一步加以扩展、引申,运用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对儒家来说,物虽不同于人,但它依然应当成为人珍惜、爱护的对象,对物的这种珍惜、爱护, 与注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及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活动, 如捕鱼、狩猎, 以及砍伐树木等,儒家特别强调要注重“时”。在动植物生长的时期,不能随意地展开渔猎、砍伐等活动,这是“爱物”的具体展现。可见,“爱物”关乎广义上的天人关系,其具体内容涉及外部自然与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之间的协调;由此,它也使儒家的仁道原则获得了更广的意义。 由“仁民爱物”,儒家又进一步引出“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观念。所谓“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也就是将人和世界的其他一切对象,即人和天地万物,都看作一个生存共同体。“民胞物与”是“仁民爱物”的具体引申,“民胞”意味着将其他的人类成员都看作自己的同胞,并如同胞一般来对待;“物与”则是把人之外的其他一切对象视为息息相关的交往伙伴。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和“仁民爱物”从总体上看便是要求在人和自然、人和天地万物之间建立起和谐、协调的关系,避免人和自然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近代以来,在天人关系的演进中,人之外的天地万物更多地被看作为人所利用、征服的对象。比较而言,传统儒学则更多地把如何维护人和天的和谐关系,看作天人之辩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意识和广义上的“天人合一”观念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天人合一”所指向的便是人和万物的和谐关联,避免仅仅把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对象。 (摘编自 杨国荣《政治实践与人的德性——儒学视阈中的为政和成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在听到马厩失火后,把关心的首要之点放在人上,体现了孔子对人内在价值的肯定。 B. “树木以时伐”(《论语》)、“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能体现传统儒家“爱物”思想。 C. 作为“仁民爱物”的引申,“民胞物与”要求人要以其他人为同胞、以天地万物为朋友。 D. 传统儒学维护天和人和谐关系的意识,与广义上的“天人合一”观念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第二段主要论证对象是 “仁民”观念,论证时追根溯源,思维严谨,有理有据。 B. 文章采用总分式,从“仁民爱物”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同异角度展开论述。 C. 文章多处明引儒家经典,以它们为论据进行论证分析,能有力地支撑论点,增强说服力。D.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把近代较普遍的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同传统儒学的相关认识进行对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传统儒家而言,物与人是相同的,人对待人与对待物都应该秉持仁道原则平等地对待。 B. 传统儒学认为人应当珍惜爱护天地万物,人之外的天地万物是不能被人利用和征服的。 C. “仁民”“爱物”都与仁道有关,“仁民”是仁道原则的运用,“爱物”丰富了仁道原则。 D.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与“仁民爱物”相比,侧重于强调人和世间万物是命运共同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7年4月7日) 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 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 ) (3分)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中讲述季羡林的故事,是来说明印度的"梵文"就是一种"绝学",是一种"阳春白雪"的样态。 B.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只有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C.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D.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6、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又是一年春天 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 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万……”说罢,妗子又抡起钁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美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 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 “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 眉毛、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 【注】①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 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妗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 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小说使用“俺”“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 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8.小说以“又是一年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生五岁,父卒。家贫,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中统元年,为燕京宣抚使。燕多剧贼,造伪钞,结死党杀人。德辉悉捕诛之,令行禁止。然事多不白中书,由是忤平章王文统意,去位。至元元年,授太原路总管。至郡,崇学校,表孝节,劝耕桑,立社仓,一权度,凡可以阜民者无不为之。嘉禾瑞麦,六出其境。五年,征为右三部尚书。人有讼财而失其兄子者,德辉曰:“此叔杀之无疑。” 遂竟其狱。权贵人为请者甚众,德辉不应,罪状既明,请者乃惭服。 十五年,德辉独军围合州。单舸济江,薄城下,呼守将王立出降。安集其民,合人自立而下,家绘事之。十七年,置中书行省,以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是年,西南夷罗施鬼国既降复叛,诏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人讨之。兵且压境,德辉适被命在播,乃遣安珪驰驿止三道兵勿进,复遣张孝思谕鬼国趣降。其酋阿察熟德辉名,曰:“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即身至播州,泣且告曰:“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德辉以其言上闻,乃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为宣抚使。其后有以受鬼国马千数谮德辉于朝者,帝曰:“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德辉卒年六十三,蛮夷闻计,哭之哀如私亲,为位而祭者动辄千百人。合州安抚使王立,衰绖率吏民拜哭,声震山谷,为发百人护丧兴元。播州安抚使何彦请率其民立庙祀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B.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C.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D.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B.嘉禾,古人把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称为“嘉禾”。人们认为嘉禾是政治黑暗、天下丧乱的征兆。 C.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简称“行省”或“省”。 D.宣抚使,元朝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军民参用士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士官。辛亥革命后仍有沿用旧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德辉德行合一。他立志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曾谢绝与朋友的交往,抄录书籍诵读不息,专心求教。 B.李德辉心系百姓。在太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诸如兴办学校、旌表节孝、鼓励农业、设立社仓、统一度量衡等。 C.李德辉重安抚,不尚杀伐。鬼国酋长阿察久闻李德辉曾经保全合州人性命的事迹,认为其为人可信,所以最终领着国人归顺了朝廷。 D.李德辉深受尊敬。朝廷任命鬼国酋长为宣抚使,之后该宣抚诬告李德辉收受鬼国贿赂。朝廷不予理睬。李德辉死后,鬼国少数民族及合州民众对他表达了敬重、怀念之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5分) (2)帝曰:“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钱谦益①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②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嚢吾欲傍余生。 【注】①钱谦益:明东林党领袖之一。明亡后,任南明王朝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不久回苏州闲居。晚年暗中参与反清复明活动,本诗就写于这一时期。②建业:南京旧称,南明弘光政权建都于此。 14. 下列对这首清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开篇点题,上句“阑风伏雨”既交代天气又暗示心情,下句“扶病将愁”表明与李生的关系亲厚。 B. 颔联虚实结合,上句写虚,以比喻手法写扬州城烟月如梦,下句写实,言南京城景象清明,景丽而情真。 C. 尾联直抒胸臆,上句殷殷叮咛,希望朋友毋忘前约,下句感怀境况,叹息自己年老多病,志不得伸。 D. 本诗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首联以送别起笔,尾联以别情收尾,首尾呼应,章法严密。 15. 前人评价钱谦益的七律“委婉含蓄”,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颈联,说说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境地。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3)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国难家愁、潦倒之苦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4月27日,“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试。( )。 这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28日,试验一次成功。这标志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顶住“高压”,顺利通过检验机组性能的一次“大考”。 “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中核、中广核集团老中青三代____________,历经十余年的艰辛,研发出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研发过程中,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调试、建造、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然后____________,积极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充分汲取福岛核事故反馈经验,使该核电品牌具有完善的严重事故解决措施。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华龙一号”在设计方面____________,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华龙一号”因成熟而优秀的技术水平____________,并被很多国家采用。目前,我国已与英国、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中国核电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急速超越,现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这就是冷试 B.冷试是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进行 C.冷试是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 D.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为检查系统安全性能,使其承受试验高压,这就是冷试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焚膏继晷 集思广益 匠心独运 名闻天下 B.宵衣旰食 集思广益 独出心裁 名冠一时 C.焚膏继晷 博采众长 独出心裁 名闻天下 D.宵衣旰食 博采众长 匠心独运 名冠一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调试、建造、运行经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不断发展 B.中核集团以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经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C.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D.中核集团以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① ,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 ② ,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③ ,才能攻克难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作为建国40周年献礼片,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30年后,该片经过现代科技修复,将以4K分辨率、5.1环绕声崭新“面貌”,于10月18日起再登大银幕。由于30年前《开国大典》采用纪实手法拍摄,虽然详尽再现了“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但黑白资料片与拍摄部分的衔接还是有点生硬。而如今4K修复技术让我们看到更协调、更真实、更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过去的电影呈现新的艺术感。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于你来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这段经历也许为你的人生带来了经验与成长;对于清华大学来说,这也是我们无比珍视的财富与宝藏。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千优秀学生中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需要为每位考生闪着光的人生负责任。而最终做出的决定,永远是带着遗憾与痛心的。相对于一个单纯的结果,我们更想让你了解:人生的路口有很多,未来的选择也有很多。曾经无悔地奋斗过,没有因为成就而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挫败而一蹶不振,这就是这段岁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不愿刻意历历细数一路走过的艰难与荣光,因为梦想还有,来日方长。我们期待你整装待发,再次奔赴心中的芳华。 (节选自《清华大学给自主考试落榜生的一封信》) 阅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答案 1. D 解析:D 项,“传统儒学维护天和人和谐关系的意识,与广义上的‘天人合一’观念能紧密地联系起来”错误,“这种意识”指代“更多地把如何维护人和天的和谐关系, 看作天人之辩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指代“传统儒学维护天和人和谐关系的意识”,遗漏“如何”等重要信息,偷换了指代内容。故选D。 2. B 解析:B项,“同异”错,没有“异”,文中没有论及它们的不同,且本文第四段与前文内容构成层进,不是完全的总分。故选B。 3. C 解析:A项,“物与人是相同的”错误,物与人是有区别的,“并把人作为有自身价值的对象来对待”;B项,“人之外的天地万物是不能被人利用和征服的”错误,原文的表述为“避免仅仅把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对象”; D项,“侧重于”,原文没有提出,无中生有。 4、B,解析:A项的“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的说法不准确,材料二主要论述如何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传统艺术更为人所知的问题,材料三则是探讨传统艺术要坚守底线的问题。C项的“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的说法无中生有。D项的“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可见他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为迎合而改变。 5.C; 解析:A材料一中讲述季羡林的故例,是用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印度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而是需要亲近普通民众。B项,“只有……才”说法太绝对。原文“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中强调的是“可能”。D项,“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6、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7 A(错在“核桃花花色繁多”,画线句描摹了核桃花开得繁盛美丽。) 8.①交待故事时间,本文以“春天”为时间贯穿全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②一语双关。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③ 暗示主题。文中,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就如同“春天”般充满希望和生机,“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或暗示党的惠民好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④是文章线索,文章是围绕“春天”展开故事情节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③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设置双线索,以时间和核桃树为线索串联情节,让叙述更为紧凑,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也可) 10.A 解析:“仕不足以匡君福民”的意思是“做官不能辅助君王不能造福万民”,所以排除C、D两项:“恶可无闻”的意思是“岂可默默无闻”,所以排除B项,故答案选A项。 11.B 解析:古人认为“嘉禾”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之兆。 12.D 解析:“该宣抚诬告德辉”错。原文是“其后有以受鬼国马千数谮德辉于朝者”,意谓“那以后有人向朝廷诬告说,德辉接受了鬼国的上千匹马”,诬告者未必是该宣抚。 13.(1)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5分)(吾属,我们,1分;微,如果没有,1分;蔑有,没有,1分;句意基本达意通顺2分) (2)皇帝说:“这个人,我素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乱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是,这,1分;素,平素,一向,向来1分,宁……耶,难道……吗,1分;句意基本达意通顺2分) (5分) 参考译文: 李德辉,字仲实,是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靠舂稗子煮野菜来养育他。德辉天性孝顺,好读书,但受贫困的限制,家里没有钱供给读书,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先孝敬母亲,有余则买些书籍,夜间诵读不休。他不愿再做监酒,叹息道:“志士怎能干这事?做官不能辅助君王,不能造福万民;不做官也不能使亲人欢悦,不能自我修养。天地之间,人生几何,岂可默默无闻,同腐草一般!”于是谢绝与一般少年交游,去向老师长者求教,以便完成自己的学业。 中统元年,李德辉任燕京宣抚使。燕地多大盗,造伪钞,结死党杀人。德辉将他们全部捕杀,令行禁止。但他在做这些事时大多并未报告中书省, 因此得罪了平章王文统而被撤职。至元元年,授德辉为太原路总管。到了太原,德辉兴办学校,旌表节孝,鼓励农业,设立社仓,统一度量衡,总之,凡对民有利的事无不为之。连续六年都出现嘉禾瑞麦这种显示吉祥的兆征。至元五年,他被召回朝任右三部尚书。有人因争财产,其兄之子被杀,诉讼于官府,德辉说:“死者一定是被提起诉讼的叔叔所杀”。许多权责人为他说情,德辉不答应,告诉他们罪证确凿,说情者才惭愧心服。 中统十五年,德辉独自带兵包围合州。他独自乘小舟到合州城下,呼喊合州守将王立出城投降。安抚百姓,合州人从王立往下,家家画他的像敬仰他。十七年,朝廷设置中书行省,以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这年,西南少数民族的罗施鬼国降而复叛。朝廷命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征讨。元已大兵压境,这时德辉正在播州,忙派安珪骑马去阻止三路兵马前进,又派遣张孝思去鬼国劝降。鬼国酋长阿察闻德辉之名,说道:“是拯救合州人性命的李公吗?他的话可以相信立即亲去播州,边哭边对德辉说:“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德辉将阿察的一番诚意上报朝廷,于是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长为宣抚使。其后有人向朝廷诬告德辉受鬼国千匹马的贿赂。皇帝说:“这个人,我素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乱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德辉六十三岁死亡,蛮夷听到讣告,哀恸如丧父母,立位祭奠之人动辄千百。合州安抚使王立,着孝服率吏民哭拜,声震山谷,他还派出一百人护送李德辉的灵枢回兴元播州安抚使何彦奏请带领百姓为他立庙祭祀。 14. B 解析: B项,“颔联虚实结合”错误,颔联“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的前一句是写扬州,后一句是写建业,而诗歌标题说“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吴门”交代送别的地点,是指苏州,由此可知,颔联中有关“扬州”“建业”都是虚写;“比喻”一说错误,“烟月扬州如梦寐”意为“扬州的烟月如在梦中”,没有比喻,故B项错误。 15. (6分)同意。 (1)诗歌使用借景抒情的技巧来表达情感。颈联描写了一幅春意阑珊的景色:夜色中,乌鸦在门前柳树前哀啼,春鸟口衔樱花而来,此时春正浓,花已残,色彩明丽却充满了哀伤,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天朗气清、春光正浓却不得不与好友别离,别情离绪跃然纸上;(2)“断”一语双关,既写出乌啼的凄厉,又写出心情的黯淡,“残” 既表达伤春惜春之情,又引起作者岁月之叹;(3)表面写江南风光依旧,但故国已亡,含蓄地表达了对前明王朝的深深怀念。 (每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柳”即“留”谐音等角度去作答也可给分) 16.(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C; 解析:前面的句子是““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试”,所以上文强调的重点“冷始”应该做主语,排除AD;后面句子是“这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上接“以检查其安全性能”更连贯,排除B。故选C。 18.C; 解析: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等。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文中说的是三代人努力工作,应选用“焚膏继晷”。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各家的长处。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文中说的是多方面借鉴优点,应选用“博采众长”。匠心独运:指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独出心裁: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语境中说的是设计方面很独特,应选用“独出心裁”。名冠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望极高。名闻天下:形容名声很大,传播的范围很广。结合语境说的是技术被多个国家采用,应选用“名闻天下”。故选C。 19.B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C项,结构混乱,“基于”与“以……为基础”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运行”后面缺中心语“经验”。故选B。 20.①还是进行技术攻关 ②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 ③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6分,每处2分) 21..①10 月 18 日起,②《开国大典》将以新“面貌”再登大银幕,③4K 修复技术让电影呈现新的艺术感。(每点2分) 四、作文(60分) 【写作提示】材料虽为对自主招生落榜生的信,但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对待落榜。因此审题时,要找出材料中与之相对应的关键词句,如“梦想还有,来日方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从人生经历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只要付出过,就无怨无悔”“经历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有失败才会有成长”“竞争与成长”等;从面对落榜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有正视失败的勇气”“奋斗的人生最美丽”“战胜挫折”等;从未来人生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梦想还有,来日方长”“无限的选择,无限的可能”“整装待发,应对挑战”等。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在写作时,要注意将观点融入自己的人生之路中,而不能空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