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城市化(62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城市化(62张)

必修 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轮复习 一、城市化 1. 概念: 人口向 集聚和 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 的过程。 3. 动力 2. 标志 城镇 城市 城镇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 扩大 城市人口 用地规模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 的因素拉力:吸引人群来到 的因素 乡村 城市 4. 意义 (1)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 。 (2) 不仅给人们带来了 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 区 的必然结果,是 的表现。 区域经济发展 聚落形态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 特点: 其变化曲线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曲线。 “ S ” 形 2. 表现 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 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和 阶段 后期成熟 初期阶段 中期加速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生物多样性减少。 5.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城市环 境污染问题:包括 、水污染、 和噪 声污染。 4. 出现 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 、风速 和风向。 3. 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2.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城市 “ 热岛 ” 日照 大气污染 垃圾污染 1. 一般进程及特点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 S ” 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2. 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 类型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城市人 口比重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原因 发达 国家 早 (18 世纪 中叶 ) 缓 高 ( 平均 为 70% 左右 ) 大 相适应 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国家 类型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城市人 口比重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原因 发展 中国 家 晚 (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以 后 ) 快 低 (40% 左右 ) 小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1. 郊区城市化 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2. 逆城市化 (1) 形成: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图所示: (2) 产生原因 ①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 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② 城市产业因地租不断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城 市中心区房价太昂贵,人们迁向房价较便宜的郊区和小 城镇。 ③ 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 质量下降,导致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的郊区 和乡村。 ④ 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的服务。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 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 价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自然 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 价 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自然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 价 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 “ 三废 ” ,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2)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 村 转 变 为 城 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 村 转变为 城 市 人 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高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 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 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2.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问题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问题 成因 措施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问题 成因 措施 社会问题 交通拥 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 (1)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是        、        、        。一般 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2) 与 F 城相比, 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 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 图乙的 a 、 b 两线中,反映 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G 城人口变化的 特点是      ,其原因是存在      、      等 社会经济问题。 (4)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 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 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 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 对生物:   ; ② 对气温:   ; ③ 对降水:   ; ④ 对地下水:   。 (5)[ 双选 ]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 要表现在 (    ) A.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 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 课堂笔记 ]  由图可知:①从 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② E 公路交通条件促进城市发展;③ G 在 1950 年已经是人口超过 100 万的特大城市;④图乙中 b 曲线显示在 1950 年时城市人口不到 100 万, a 曲线显示在 1950 年时城市人口已达 800 万,属特大城市。 [ 答案 ]   (1)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 或出现城市群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a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 ( 或交通拥挤 )  地价上涨 ( 或经济效益下降 ) (4)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 “ 热岛 ” 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 ( 或城市多酸雨 )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 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   (5)ABD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 2 题。 1.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020 ~ 2030 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 年乡村人口只占 30% D.2050 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 2000 年相等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答案: B 2.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010 年约为 50% B.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 年超过 80% D.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 解析: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0 年中心城区人口占 44% 左右,郊区人口占 10% 左右,城市人口占 54% 左右,故选 A 。 答案: A 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为迎接这一盛事,上海全力打造和谐城市。 课题组从 “ 四大维度 ” 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 “ 经济增长指数 ”“ 人文发展指数 ”“ 社会进步指数 ” 和 “ 生态文明指数 ” 。读某城市 “ 体检 ” 图,回答 3 ~ 4 题。 3. 图中城市 “ 越来越胖 ” 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 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 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解析: 从图中城市和谐指数来看,城市经济增长指数高,其他指数较低,由此可推断,图中城市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答案: A 4. 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 A. 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 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 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 从图中城市和谐发展指数可知,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答案: A 5. 读有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1  美国部分城市用地比重状况 (%) 城市 住宅 工业 商业 道路 其他 空地 芝加哥 31.4 13.7 6.2 23.9 16.3 8.5 克利夫兰 37.6 17.0 3.6 16.3 12.4 13.1 底特律 39.8 6.0 4.6 27.9 13.4 8.3 洛杉矶 62.9 5.3 4.4 14.2 3.2 10.0 纽约 23.2 8.6 2.0 30.1 23.4 12.7 表 2  华北平原某些城市开采地下水统计表   地区名称 中心位置 补给模数 (×10 4 m 3 /km 2 ·a) 实际开发模数 (×10 4 m 3 /km 2 ·a) 中心水位 埋深 (m) 唐山市区 水泥厂 30 42.8 48.6 北京市近 郊区 东郊 50 ~ 60 80.00 ~ 100.0 40.00 保定市区 纺织厂 25 66.8 30.51 石家庄市 区 第一印染厂 30 147.4 31.32 邯郸化工 区 树脂厂 15 83.2 32.50 (1) 由表 1 可知,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城市用地中,      和      用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 这种城市用地结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填入下图相应空格的字母后面 ( 只填序号 ) 。 ① 雨水自然入渗减少  ② 雨水自然入渗增多  ③ 城市长波辐射减少  ④ 城市长波辐射增多  ⑤ 下垫面增温慢  ⑥ 下垫面增温快  ⑦ 汇流速度减慢  ⑧ 汇流速度加快  ⑨ 下垫面蒸发减少  ⑩ 下垫面蒸发增大 A.      , B.      , C.      , D.      , E.      。 (3) 表 2 中的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1) 题,由表 1 城市用地比重即可得出答案。第 (2) 题,解答此题关键是注意知识框图中前后因果关系。城市 “ 热岛 ” 的形成与④城市长波辐射增多有关,而城市长波辐射增多又与⑥下垫面增温快和⑨下垫面蒸发减少有关。①雨水自然入渗减少导致⑧汇流速度加快会加重城市内涝。第 (3) 题,表 2 中的数据反映出这些城市实际开发模数均大于补给模数,中心水位埋深较深,即地下水开采过量,城市水资源短缺。 答案: (1) 住宅 道路 (2)A.⑥ 或 ⑨   B.⑨ 或 ⑥   C. ④  D.①   E.⑧ (3) 问题:地下水开采过量,水资源短缺。 危害: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