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试题(文科)‎ 出题人:蒋勇 审题人:王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这一做法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 C.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D. 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解决了平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答案为D项。发放津贴是针对公民,不包括奴隶,与缓和阶级矛盾无关,排除A项;发放津贴没有涉及公民权力的变化,且“居民”说法错误,排除B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排除C项。‎ ‎2.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提出这一规定的可能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苏格拉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负令。根据题意可知,这一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解负令不但避免公民再沦为债务奴隶,那些因为受到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公民也因此重获自由。这一规定由梭伦提出,与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和苏格拉底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 ‎3.波斯战争中的主帅特米斯托克里斯(Themistocles)说:“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材料说明 A. 反思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B. 古代雅典人很重视海军 C. 城邦就是一个公民集体 D.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 ‎【答案】D ‎【解析】‎ 希腊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材料中的“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说明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 ‎4.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 A.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城邦经济繁荣发达 C. 重视消除贫富差距 D. 民主已发展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表明雅典政府对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给予鼓励和重视,故A项正确;实行公职给薪制并不能表明雅典经济繁荣和民主发展到顶峰,故BD项排除;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并非解决贫富差距,故C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从中可以得出政府重视公民参政。‎ ‎5.十二铜表法把作为辅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在前面,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则排在后面;后来出现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与此相反。此变化反映出罗马 A. 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B. 思想启蒙运动出现 C. 社会商品经济发展 D. 法律规定长期不变 ‎【答案】C ‎【解析】‎ 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贯穿于社会的始终,A项“消除”错误。启蒙运动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B错误。人法和物法的排序放在前面,说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财产经济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也说明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正确。罗马法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并不是长期不变的,D错误。‎ ‎6.经过两年的工作,10人法典编著委员会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立于广场,公布于众(下图)该成文法的颁布 A. 废除了野蛮法律 B. 保护了平民利益 C. 实现了社会稳定 D. 消除了贵族特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可以得出,材料中“成文法”是指《十二铜表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过去的一些野蛮习惯法得以保留,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故CD项错误。‎ 点睛:首先根据“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得出这部法律是《十二铜表法》;然后结合《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7. 美国学者查尔斯·舍曼曾说:“就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法典编纂来说,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查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前者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披上了现代语言的外衣而已。”据此,查尔斯·舍曼强调( )‎ A. 罗马法是一部体系完善的法典 B. 罗马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吻合 C. 罗马法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 现代西方法典完全套用罗马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优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可知,查尔斯·舍曼强调现代立法机构充分利用罗马法原则,说明罗马法的原则不仅在古代,而且在近现代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C项为正确答案。罗马法并非一部法典,A项观点本身错误;B项拔高了罗马法的作用;D项观点绝对化。‎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特点 ‎8.1861年,伦敦一家报纸经过统计后指出: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这表明 A. 英国内阁的权力比较大 B. 英国内阁拥有立法权 C. 英王的立法权开始被剥夺 D. 内阁和议会权力平等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可知,英国议会大部分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说明了英国内阁的权力很大,A正确。英国的立法权属于议会,B错误。英王的立法权被剥夺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C错误。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不能说二者权力平等,D错误。‎ ‎9.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原则 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答案】B ‎【解析】‎ 材料“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不犯错,永不对国家决策负政治责任,意味着国王不能对国家政策负责,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误,这一原则维护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材料强调的是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不是失去自由,故C项错误。‎ ‎10.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据材料可看出,美国 A. 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 C. 最高法院正常行使自身的权力 D. 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实行联邦制,但各州并不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故排除A项;美国总统形式行政权,有权签署行政命令,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司法权并不高于行政权,故排除D项。美国总统虽然有权签署行政命令,但该命令必须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以违宪裁决该行政命令无效,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衡,是最高法院正常行使权力的表现,故选C。‎ ‎11.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道:“其他任何国家从来没有创制出如此强大的司法权。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 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 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 C. 立法和行政部分冲突不断 D. 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 ‎【答案】D ‎【解析】‎ 材料“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的信息说明司法权在美国政治体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D项正确;美国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体制并没有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司法并不会干预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司法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立法和行政部门冲突不断,故C项错误。‎ ‎12.近代以来法国共和国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B. 经济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 法兰西共和国之路历程非常艰难 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90年内更换12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项正确。A B D三项只是强调宪法变更的原因,排除。所以选C ‎13.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到延续。由材料中的“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判断出德国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选A;B项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 ‎14.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甚至还主张暴力革命……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指 A. 未对资本主义制度进入深入批判 B. 对未来理想社会设想不够健全 C. 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使命和作用 D. 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指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故C项正确。AB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是“根本缺陷”,排除。‎ ‎15.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 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 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C. 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D. 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 巴黎公社政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材料“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说明组成该政权的代表具有较广代表性,故D项正确;A中完全说法绝对;B中联合阵线不符合巴黎公社性质;C中工农联合说法错误,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政权。‎ ‎16.下表是近代以来,不同人物对鸦片战争的不同看法。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道光皇帝 ‎“连衅”,这些“犯上作乱”者都是不能长久的。‎ 孙中山、毛泽东陈旭麓(著名史学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中国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 A. 道光皇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未醒 B. 孙中山、毛泽东用革命史观来评价鸦片战争 C. 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历史真相因为叙述者的立场不同而模糊不清 ‎【答案】D ‎【解析】‎ ‎【详解】叙述者因为立场的不同,得出的观点存在差异,但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接近历史真相,故D 项符合题意。材料“犯上作乱”说明道光皇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未醒,故A项排除。孙中山、毛泽东认为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反映出用革命史观来评价鸦片战争,故B项排除。陈旭麓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中国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说明他认为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C项排除。‎ ‎17.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行为,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的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 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B. 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C. 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 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遵条约,不守公法” “不违反国际公法”可知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在宣战书中称其行为是根据国际法采取的行动,最终目的是想最大限度的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发动战争的合法性。故C项正确。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扩大自己在东亚的势力,不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故A项排除。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公法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幌子,日本不可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故B项排除。日本的战争行为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和平,故D项排除。‎ ‎18.1935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共产党统治区域)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足为虑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说明共产党愿意停止对抗,并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政策的转变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 国内阶级矛盾只是退居次要位置,排除。‎ 点睛: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情况下,中共政策有了较大的调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作出重大让步,放弃苏维埃政权,以实现与国民党的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1938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A. 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B.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C. 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D.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应当是指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游击战法。故答案为A项。游击战不是国民政府军队的作战方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抵抗日军,排除C项;1938年属于抗战防御阶段,排除D项。‎ ‎【点睛】抗日战争从进程上看包括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①战略防御阶段:从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的结束属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②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相持阶段,除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继续抵抗外,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③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初,解放区发动局部反攻,1945年七八月份中国战场发动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20.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两岸实现“三通”‎ D.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是1980年“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涉及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时间是1980年,根据这些限制条件,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建议通航通邮通商,故符合的是D。中共八大的召开于1956年,内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于8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B。两岸实现“三通”于2008年,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C。‎ ‎【点睛】海峡两岸关系:1)政策变化:1979年元旦,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并建议实行“通商、通航、通邮”(三通)2)历史性变化: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3)历史性突破:1992年,海基会(台湾)、海协会(大陆)达成“九二共识”,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注意:海协会和海基会是两个民间团体)4)新成果: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大三通)。‎ ‎21.我国1975年宪法规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通称“四大自由”,就是你可以对你认为的任何坏人、反革命、阶级敌人,采取上述形式,任意“揭发”)……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些形式。我国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删除了“四大自由”,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种变化说明 A. 我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制社会 B.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了完全的保障 C.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一定的削弱 D. 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答案】D ‎【解析】‎ ‎“文革”期间的“四大自由”实际上是对民主和自由的践踏,是不合民意和时代潮流的“自由”是对法制的亵渎,而题干中1982年宪法将其删除,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则是对上述错误的纠正,故表明我国法制建设有了新进展,故选D;不能单纯根据一项法律规定就说我国的法制社会完善了,故排除A;B错在了“完全”上,公民的自由权利完全保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不只是法律条文的规定,故排除B;C本身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A. 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 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答案】B ‎【解析】‎ ‎【详解】1971年中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20世纪5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反映了日内瓦会议的特点和意义,日内瓦会议讨论了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并未讨论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故C项错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底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错误。‎ ‎2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时间在印度“印中人民是兄弟”和“五项原则万岁”的呼声高涨,中印友好掀起高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B. 成为中印两国人民永久友好的保证 C. 得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高度认可 D. 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指导原则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一时间在印度‘印中人民是兄弟’和‘五项原则万岁’的呼声高涨,中印友好掀起热潮”,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时得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高度认可。故答案为C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是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指导原则,排除D项。‎ ‎24.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表一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 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 释放了政善中美关系信号 C. 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 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可见尼克松的这一讲话释放了改善中美关系信号,故选 B;材料与美苏关系无关,排除A;当时是苏联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排除C;中苏盟友关系早已破裂,排除D。‎ ‎25.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A ‎【解析】‎ 中国同美国、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发展不同类型的关系,表明当今中国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以适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故A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国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D错误。故选A。‎ 第Ⅱ卷(共25分)‎ ‎26.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可知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由“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可知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可知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第二小问,由“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可知美国总统选举的弊端。‎ ‎(2)由“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却一无所获”可知没有走完的原因。由“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可知改革特点。‎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 ‎【答案】(1)时间:1912年;1954年。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思想: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这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依据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可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是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可知统治权力分工规定体现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根据材料“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可知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原则。‎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