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车统一大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车统一大业

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 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 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以直接 推断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答案:B 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 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 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B.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C.保持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香港独特之处在于其现有的社会制度, 即资本主义制度,故选 B 项。 答案:B 3.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 娘子碰到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后来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 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 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动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最重要的条件是日益强大的 综合国力,故选 D 项。 答案:D 4.《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 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有助于两岸 关系缓和,故选 A 项。 答案:A 5.1986 年 5 月,香港《广角镜》杂志曾记载一位台湾老兵的一段 话:“在长达 30 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 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 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此呼声( ) A.有利于打破两岸交往的坚冰 B.表明台湾民众支持和平统一 C.说明“一国两制”深入民心 D.直接促成两岸“三通”的实现 解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从 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 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故选 A 项。 答案:A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所 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 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 统一、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材料二 20 世纪 20 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 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 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 责”?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 1945 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 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 (3)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政策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 一,符合国家、民族利益,顺应民意。 (2)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 年和 1999 年回归祖国;台湾 1945 年回 归祖国,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形成了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3)相同:都实行“一国两制”;不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 留军队。 基础巩固 1.1980 年,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 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 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 A.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主张两岸同胞团结共御外敌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解析:蒋经国对美国人士的回答体现了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故选 D 项。 答案:D 2.“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 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 B.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C.对港澳台实行完全一致的政策 D.和平统一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方式 解析:“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故选 B 项。 答案:B 3.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1984 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 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将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 度自治权。对其自治权理解正确的是( ) A.享有外交权,现行法律基本不变 B.享有国防权,香港社会制度不变 C.“港人治港”,可与英国建交 D.行政官员由当地人担任,经济制度不变 解析:据所学可知,香港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实行港人治港, 但是没有军队和外交权,故选 D 项。 答案:D 4.1981 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 针政策》的谈话指出,“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 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 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 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该讲话的发表( ) A.标志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实现了两岸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 C.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D.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解析:叶剑英发表的谈话,阐述了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故选 D 项。 答案:D 5.1984 年,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和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 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 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言论( ) A.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反映 B.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 C.确保台湾地区享有高度自治 D.促进了两岸“三通”的实现 解析:邓小平提出两岸统一后,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符 合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故选 A 项。 答案:A 6.“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 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解析:1992 年,海基会和海协会举行会晤,达成了两岸交流的共 识,那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 C 项。 答案:C 7.从 1999 年到 2013 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是世 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生产总值由 1.5 万美元增至 8.7 万美元, 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财政收入由 169.4 亿元增至 1 759.5 亿元,增 长了 9.4 倍;失业率下降至 1.8%,月收入中位数增至 1.2 万元。这可 以用于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澳门地区政治管理的变化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活力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从 1999 年到 2013 年澳门经济飞速发展, 这应归功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故选 C 项。 答案:C 8.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道:“隔着台湾海峡,漂流者日思夜 想的是故国山川和年轻的亲友,即使父母也应尚在中年,隔了四十年, 回去时所见多是美梦的骨骸。”“漂流者”能回去主要是因为(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从题干中“隔 了四十年”可判断为 1989 年,1987 年开始,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故选 D 项。 答案:D 能力提升 9.20 世纪 90 年代,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 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 成果是( ) A.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D.打破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成立,推动了“九 二共识”的达成,“九二共识”强调“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故选 B 项。 答案:B 10.2015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 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 和前提是( )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实现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解析: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实现,是发 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 A 项正确;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 识”的前提,故 B 项错误;两岸“三通”的实现是 2008 年,故 C 项 错误;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1.1995 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 的预言文章。12 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 25 页的专辑否 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由《财富》预言“香港已死”到《时代》否定《财富》的 预言,承认香港繁荣发展,从根本上说明了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政 策的正确性。故本题选 C 项。 答案:C 12.2008 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转向频 繁交流的原因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 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措施 ③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 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海峡两岸关系缓和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是多方 面努力的结果。 答案: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列图片。 材料二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 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 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 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 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1)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哪一年回归祖国?其回归有何重要 意义? (2)依据材料一、二,香港、澳门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与 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答案:(1)时间:香港回归是 1997 年,澳门回归是 1999 年。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 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 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 范例。 (2)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 实践,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借鉴。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 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 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 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 豪……据报道,1993 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 144 亿美元,2 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为 150 亿~300 亿美元。台湾越来越把注 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 1993 年 说:“1980 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20 世纪)90 年 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 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 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 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美国政府(2008年 12月)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 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 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三 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 动的增温,包括台海两岸‘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 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2008 年 12 月 17 日)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 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 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 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 67 岁了,但是如果有 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 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实际,分析海峡两岸基本实现“三通”的意 义。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1987 年以来海峡两岸 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 答案:(1)两岸人民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发展可以优势互补;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意义:方便了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3)表达了他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的情感、大陆 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表现: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两岸“三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