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月8日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2. “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答案】1. C 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嫦娥二号”是探测月球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组成地月系,包含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又包含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属总星系;与河外星系无关。选C正确。‎ ‎【2题详解】‎ ‎“嫦娥二号”10月1发射,到‎10月8日二次变轨期间,是秋分到冬至日间,应是图示①~②之间;图中①是秋分,②是冬至,③是春分,④是夏至。选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天体系统及地球的公转。‎ ‎【方法总结】嫦娥二号是探测月球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没有飞出地月系。‎ 节气的判读要注意:以图中太阳为中心,画一大十字线(如图)代表太阳光线,可以看出在④位置直射北半球,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夏至;在②位置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至;在①③位置直射赤道,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绕日公转的,以此可确定四大节气。‎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A. 0° B. 23°26′S C. 30°N D. 30°S ‎4. 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昼长为10小时 B. 昼长为11小时 C. 昼长为12小时 D. 昼长为13小时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度判断,0°经线位于22.5°W与60°E之间。从0°经线向东东经,所以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极点为北极点。图示纬线圈不可能是南纬,B、D错。图中晨昏线与纬线交点时刻不可能是6点或18点,所以不会是赤道,A错。该纬线最可能是30°N,C对。故答案选C项。‎ ‎【4题详解】‎ 由于P地所在的经线圈在北半球,且昼长夜短,因此该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因此,符合本题答案的只有D。‎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 地球 B. 水星 C. 木星 D. 海王星 ‎6. 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 ‎6月20日11时04分 B. ‎6月20日9时04分 C. ‎6月20日11时55分 D. ‎6月20日9时55分 ‎【答案】5. B 6. A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时差的计算。‎ ‎【5题详解】‎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B正确。‎ ‎【6题详解】‎ ‎.‎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时,日本东京的时间为‎6月20日11时04分至11时55分,所以排除B、D,如果中国小朋友李阳在‎6月20日11时55分打开电视机,则授课刚结束,因此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6月20日11时04分打开电视机,所以本题A正确。‎ 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乙、丙、甲、丁 ‎8.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7. C 8. A ‎【解析】‎ 题目通过‎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7题详解】‎ 通过图中四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四地该日的昼长,甲、乙、丙、丁分别是约15小时30分、约13小时30分、约14小时、约13小时。因该日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自南向北递增,四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都位于北半球,所以由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丁、乙、丙、甲,C项正确。‎ ‎【8题详解】‎ 因为该日是‎5月1日,在春分后,夏至前,直射点进入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所以位于图中a点,A项正确。‎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有的人认为岩石圈也是外部圈层,教材中也是这样划分的。A项正确。故选A。‎ ‎【考点定位】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 ‎1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震波。‎ ‎【详解】地震波速度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若发现石油,则横波会消失,纵波波速下降。A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物质性质、状态的变化。‎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12.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11. B 12. B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了大气的削弱,地面吸热增温后以地面辐射方式放散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往外辐散热量,其中指向地面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故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其传递过程顺序是太阳辐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①—④—②,选B。‎ ‎【12题详解】‎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箭头②,选B。‎ ‎【13题详解】‎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青藏高原地势高,到达的地面辐射少,大气吸收②辐射少。据此分析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红外线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 C. 净化和增湿 D. 降温和减湿 ‎15.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结合城市的热岛效应可知,A为郊区,B为城市,风从郊区A流往城市B,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增加了植被,植被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加湿度和减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而不是简单的增温或降温作用,据此分析选C。‎ ‎【15题详解】‎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若为白天,则因白天山坡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③表示白天的山坡;若为夜晚,则因晚上山坡降温快,盛行山峰,谷地受下沉山风的影响及本身气温较高的影响,气流上升,故夜晚③表示谷地,据此分析选B。‎ ‎【点睛】1、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3、植被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加湿度和减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而不是简单的增温或降温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7. 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 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 C. 大雪纷飞 D. 暴风骤雨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此图所示为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滞留而形成的,多出现在冬季,影响中国西南地区,据此选D。‎ ‎17题详解】‎ 此时贵阳附近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并且贵阳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处于锋面雨区位置,结合准静止锋的特点可知,此时该市的天气特征是阴雨连绵,选A。‎ ‎【点睛】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滞留而形成的,多出现在冬季。受该锋面的影响,贵阳多阴雨,而昆明则因处于暖气团一侧,多温暖而晴好的天气。‎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 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①位于冷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天气温暖晴朗,据此分析选D。‎ ‎【19题详解】‎ 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说明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应该是快行冷锋天气;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或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则大风天气应出现在③阶段,据此分析选A。‎ ‎【点睛】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 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1. 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 A. 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 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 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 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答案】20. D 21. 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季风知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 ‎【20题详解】‎ 从图形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亚洲高压,说明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之间,A错误;伏旱是受副高的影响,出现在7、8月,B错误;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的是夏秋季节,C错误;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低,D正确.‎ ‎【21题详解】‎ 南亚印度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星的四季,冬季气温较低,降水也少,是一年中较凉爽的时候,A正确;印度半岛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都种植庄稼,B错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是夏季,C错误;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是夏季,‎ D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季风知识.此题主要考查南亚季风的知识,结合南亚的农业解题,难度一般.‎ 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 以下四个地点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 A. B. ‎ C. D. ‎ ‎23. 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22. C 23. D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且该地接近40°,说明该地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具有这种特征的是B、C两图。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到40°之间,根据P地和4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7月份气温低,因此C正确。‎ ‎【23题详解】‎ Q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位于盛行西风带内。该地位于40°以北,说明为北半球。常年盛行西南风。‎ 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读“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4. 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25. 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 A. B. ‎ C. D. ‎ ‎【答案】24. A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的气温变化可以看出,从4~9日,最低气温从‎2℃‎下降到-‎4℃‎,且在5、6日两天天气为多云转阴,说明有冷锋经过,尽管没有形成降水(可能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较少或者冷空气太弱),但这符合冷锋的特点。A对,BCD错。据此分析选A。‎ ‎【25题详解】‎ 在整个天气变化过程中,由于气温一直在下降,气压就会逐渐升高,A对;B为气旋过境,C为暖锋过境,D为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BCD错误。故选A。‎ ‎【点睛】‎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26.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7. 该地可能是(  )‎ A. 北京 B. 悉尼 C. 罗马 D. 开普敦 ‎28.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26. C 27. D 28.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 ‎【26题详解】‎ 从资料中可知,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即冬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 ‎【27题详解】‎ 北京和罗马位于北半球,悉尼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正确。‎ ‎【28题详解】‎ 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冬季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可能对全球变暖起推动作用。下图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 ‎ ‎   气体 项目  ‎ 二氧化碳 甲烷 氟氯烃 一氧化二氮 单位 ‎10-4‎ ‎10-6‎ ‎10-12‎ ‎10-12‎ 工业化前 ‎280‎ ‎0.8‎ ‎0‎ ‎2.88‎ ‎1990年 ‎353‎ ‎764‎ ‎3.10‎ ‎1.72‎ 年增加率/%‎ ‎0.5‎ ‎0.9‎ ‎0.4‎ ‎0.25‎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0.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9. C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读表可知,表中的四种气体之所以被称为温室气体,就在于它们均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从而导致气温升高。据此结合选项选C。‎ ‎【30题详解】‎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从而导致气温升高。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升高并不是人类直接耗能加热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海水的温度异常,并不能增加大气热量,据此分析选C。‎ ‎【点睛】‎ 全球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毁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为减缓全球变暖进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综合题 ‎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答案】 (1). 晨线 (2). 冬至日 (3).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4). D (5). A (6). C (7). B (8). 12点 (9). 6点 (10). 8小时 ‎【解析】‎ ‎【详解】(1)图中EF线沿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属于晨线。‎ ‎(2)该图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 ‎(3)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黑夜,图中只有D;A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等于90°的是A。‎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C点离南回归线最远,A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最长的是B。‎ ‎(5)此时此刻,A点位于昼半球上的中央经线上,A的地方时是12点,D点位于赤道上,D的日出时间是6点。这一天C点8时日出,则根据昼长的计算公式昼长=(12-日出)*2,可推出昼长是8小时。‎ ‎32.读世界略图,回答问题。‎ ‎(1)比较④⑤两地气候类型。‎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填风向) ‎ ‎(3)③地的气候为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④地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分布规律 北纬25°~35°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 (2). 西南(西) (3). 热带沙漠气候 (4).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 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解析】‎ ‎【详解】(1)④地、⑤地分别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南非西南沿海地区。根据二者所处的大气环流位置可以推知二者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25°~35°大陆东岸,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②地位于中纬大陆的西岸,处于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 ‎(3)③地位于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4)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同纬度其他地区往往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据此,④地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